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7473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

10分钟)

建体系 练能力 速效提升

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在整个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极其重要,A项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形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项正确;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选择作用,与该环境有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而与该环境无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不改变,C项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项错误。

答案 D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A项正确;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证据是古生物学证据,是以化石为依据的,B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当地生物的生存机会,进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项不正确。

答案 D

3.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解析 图中a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

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A项错误;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项错误。

只有当品系1和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D项错误。

答案 B

4.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解析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 D

5.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D.50%和100%

解析 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20%+1/2×60%=50%;感染锈病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所以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T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3/4,T的基因频率是1/4+1/2×3/4=62.5%。

答案 B

1.(2011·上海)鸟类喙的大小和外形与食性有关。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四种地雀(如图),其中喙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昆虫的是(  )

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鸟的喙细长,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的昆虫。

答案 C

2.(2011·江苏)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而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

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

种群数量越少,越易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C

3.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和32.5%    B.55%和42.5%

C.45%和42.5%D.45%和32.5%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计算能力。

分析题中信息可知,Aa基因型个体占50%,则A基因频率为30%+1/2×50%=55%。

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1/4=42.5%。

答案 B

4.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Aa占50%,aa的个体在幼虫时死亡。

若该果蝇种群个体之间自由交配一代,F1中相关个体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A的频率升高,a的频率降低

B.Aa的频率升高,a的频率不变

C.Aa的频率降低,a的频率升高

D.AA的频率降低,a的频率降低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的基因频率=1/2+1/2×1/2=3/4,a的基因频率=1/4,自由交配一代,子代AA的基因型频率=9/16,Aa的基因型频率=6/16,aa基因型频率=1/16,淘汰掉aa个体,则子代AA的基因型频率=9/15,Aa的基因型频率=6/15,则A的基因频率=9/15+1/2×6/15=4/5,a的基因频率=1/5。

答案 A

6.(2011·海南)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解析 乙物种灭绝导致甲物种灭绝,说明甲捕食乙,甲物种灭绝,乙物种短期内数量增加。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甲物种基因突变与乙物种基因突变没有联系。

甲、乙个体数虽然长期稳定,但可能都已经进化了,因此基因频率就可能改变了。

答案 B

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丝兰蛾细长的吸管式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解析 细菌的抗药性出现在选择之前,即先有变异后有选择。

答案 C

6.某种植物为异花传粉植物,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茎的绿色(G)对紫色(g)为显性,在随机传粉的此植物种群中,表现型的比例如下:

表现型

高绿

高紫

矮绿

矮紫

百分比

63%

21%

12%

4%

问该种群中,基因型DDGG的个体的百分比是(  )

A.9%B.12%

C.18%D.36%

解析 随机传粉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矮茎植株共有16%,d的基因频率为40%,D的基因频率为60%。

紫色植株共有25%,g的基因频率为50%,G的基因频率为50%。

DDGG的个体的百分比是60%×60%×50%×50%=9%。

答案 A

7.(2014·浙江宁波八校联考)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

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

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

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

A.DDT具有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

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家蝇抗药性的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解析 先有变异后有选择,所以家蝇的抗药性不是使用DDT的结果,DDT的作用是选择出了抗药性的个体。

题中B部分家蝇并没有使用DDT,B部分家蝇抗药性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并不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答案 C

8.(2014·南昌一模)在一个种群中,若基因型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aa的个体占10%。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后,子一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F1总数的(  )

A.1/16   B.1/9   C.1/8  D.1/4

解析 由于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计算基因频率时应只考虑AA、Aa个体,因为AA:

Aa=1:

2,所以A的基因频率=1/3+1/2×2/3=2/3,a基因频率=1/3,则随机交配后,子一代基因型aa个体占F1总数的比例是1/9。

答案 B

9.(2014·福建龙岩一模)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因而进化缓慢

D.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解析 无性生殖的生物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直在改变,但是只有产生生殖隔离时才有新物种产生。

答案 A

10.果蝇是极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时,经过12d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某一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学实验。

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37℃,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培养。

不料培养的第7d停电,空调停了1d,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

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残翅性状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你认为残翅最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2)请设计实验验证你关于残翅形成的推测。

①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a.利用__________交配产卵;

b.将卵放在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c.观察子代果蝇__________。

③结果预测:

a.子代全为长翅,说明残翅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________变异,__________没有改变,推测正确。

b.子代全为__________,说明残翅是可遗传的变异,温度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改变,推测错误。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

一些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另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

果蝇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__________。

(4)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关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异 温度变化影响发育

(2)①温度对果蝇翅的发育有影响

②a.高温下发育的残翅果蝇的雌雄个体

b.25℃ c.翅的性状表现

③a.不可遗传的 遗传物质 b.残翅或出现部分残翅

(3)酶的合成 结构蛋白分子的结构 染色体、线粒体(缺一不可)

(4)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

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__代表。

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图________。

如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

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

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

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物种。

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物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解析 本题属于高考考纲能力要求中的理解层次。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特性,但都不会导致种群的无限增加,会受有限的生存空间和有限的生活资源的制约,这就是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作用一般属于常态分布形式,即一种定向的自然选择作用,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被选择并保留下来符合这种形式,因此属于图①类型;长颈鹿的选择条件是高处有食物的特定环境,偏离常态分布,属于图②类型;而图③类型则显示两种典型的变异类型,也就是变异类型多样,因此容易产生新的物种。

由于开矿、修路导致种群B与种群A、种群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于是种群A和种群B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同时种群B和种群C也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种群B内出现的变异个体被其生存的环境所选择并保留下来,在选择过程中基因频率逐渐改变,当基因频率的改变使之与种群A和种群C形成生殖隔离时就形成了新的物种。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种群C中t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而其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少,由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2×t的基因频率×T的基因频率,T的基因频率=1-t的基因频率,代入计算可得出种群C的杂合子逐渐增多,当两者的基因频率达到0.5时,杂合子的比例最大,故选A项。

种群C和种群A之间基因频率的改变没有突破物种界限,种群A和种群C仍属于同一物种,两者能进行基因交流,只是存在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而已,排除B项。

而选项C、D从题目信息中无法得出,可以直接排除。

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由于种群C的种群个体少,所以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的小。

从表中可以看出,种群C的规模越来越小,与t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有关,即种群C规模与等位基因T/t的基因频率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 

(1)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2)① ③

(3)由于与种群A、C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种群B与种群C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开始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

(4)A

(5)小 1(T/t)

12.

(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

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②表中两组数据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__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

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解析 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根据题意,污染区黑化蛾回收率大于白色蛾,而非污染区则相反,表中两组数据53.2%大于25.0%、13.7%大于4.7%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根据图表,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

答案 

(1)①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②53.2% 25.0% 13.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以调换)

(2)①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

②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

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SO2浓度降低时,有利于地衣生长。

③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

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

一、遗传漂变

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所有的个体都能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遗传漂变是指小种群中由于随机误差造成的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

在小种群中,那些没有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部分个体可能会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产生很大的影响。

某些基因可能会从整个基因库中消失,频率变为0;某些基因也有可能在基因库中的频率变为100%。

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内的随机变化

上面的图示说明了一个种群(三代以上)基因库中基因的变化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能将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由于这种改变是无法选择的,所以频率的变化是不定向的。

计算机模拟遗传漂变

下面的计算机模型说明了基因频率变化所表现出的随机的遗传漂变现象。

从左向右,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每一模型中假设该物种有140代。

二、小麦多倍体的形成

人类种植小麦的历史已经有9000多年了,小麦在从野生到人工种植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小麦的进化过程包括两种自然的杂交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小麦多倍体的形成。

杂交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过程。

由于杂交将上一代的基因进行了重组,因而显示出杂合性,这对于进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杂交的过程使后代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有证据显示,种间杂交(不同物种之间相互杂交)在小麦的人工栽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倍体在作物进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大多数的高等生物都具有两个染色体组(2N),每一组都是从上一代遗传而来的。

如果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这样的生物就被称做多倍体。

不同物种之间杂交形成的生物体,通常没有繁殖能力,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套染色体无法成功联会,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在有些异源多倍体中,染色体可以加倍,四倍体就是从二倍体演化而来的,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种染色体都可以成功地联会,这样就具有了繁殖能力。

下面的图示说明了小麦多倍体的形成过程。

小麦多倍体的形成过程

上述图示说明了普通小麦的进化过程。

普通小麦被认为是不同物种之间杂交后产生的杂合子。

野生的单粒小麦(1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为AA)进化成为单粒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1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为BB)杂交后,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二粒小麦(28条染色体,染色体组为AABB)。

当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经过染色体加倍就形成了普通小麦。

三、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过度繁殖:

既是生存斗争的前提,也使出现大量变异成为可能。

由于生物的过度繁殖造成食物短缺,生活空间狭小,必然激发生存斗争;而生物大量繁殖后代,也会不断产生变异,其中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

(2)生存斗争: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生存斗争包括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生存斗争有胜有负,就会优胜劣汰,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生物的变异有的是有利变异,有的是不利变异。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便是自然界的选择。

所以变异为选择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有利变异通过遗传逐代得到积累和加强,最后形成新的物种。

(4)适者生存:

是生存斗争的结果。

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1)生物的繁衍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

(2)生物的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无机自然条件)进行斗争(既依赖自然界又要与之不断地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的生物进行竞争。

(3)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去(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

(4)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材料;环境条件是选择者,它是自然选择的动力;自然选择的手段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形成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5)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代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6)自然选择能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生物永远处在进化过程中,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自然选择(一定的自然环境决定着一定的变异)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四、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是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类。

(2)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3)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岁月;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

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长颈鹿的祖先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的长颈鹿的颈和前肢则短一些,这些差异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例如,一些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

这样,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一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而那些颈和前肢较短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容易吃到充足的食物而被淘汰了。

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下去,经过漫长的年代,就在自然界产生了现在这样的长颈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