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750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笔记(详细)Word文档格式.docx

(1.理论与哲学方法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趋向化。

4、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容。

(1.经验主义方法论2.实证主义方法论3.人本主义

方法论4.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

古今中外约250多个概念

古代中国,文化:

文治教化

古代西方,文化:

培育、栽培、耕耘日常生活,文化:

文学、艺术、宗

广义的文化: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

(一)物质文化:

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例如,人类的衣、食、住、行,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都属于物质文化。

具体的器物

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体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精神、欲望、智慧、爱好等。

物质文化的特点:

物质性。

物质文化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产品,能反映出创造者的主体的意识。

基础性。

物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其他形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通常以某一时期的物质作为该时期文化的标志,例如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

时代性。

物质文化与物质生产的技术发展有关。

(二)制度文化:

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

行为规(非正式制度):

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

正式制度:

由权威机构颁布实行的正式条文。

(社会的完善是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与和谐。

否则,必然影响正式制度的效用。

)组织机构:

实施制度的组织机构

制度文化的特点

强制性和权威性。

动态性。

随着物质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独立性。

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当其在人们观念中影响深刻并形成理论体系后,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三)精神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的特点:

欧洲中世纪:

在控制下,信奉上帝或相信天命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神的意志引申出社会和国家制度――“君权神授”。

民族性(地域性)。

精神文化在不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

大家族农业经济组织产生的血缘社会的民族心理反映在政治思想上,使政治思想与宗法伦理有紧密联系――“君臣如父子”。

精神文化的结构:

1、书面文化:

以书面形式凝固化的精神文化

借助书面符号,使人类的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的传递、扩散,避免了经验重复,从而使文化获得较快的发展。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书面文化是经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具有比较确定的外在形态与在含意。

2、行为文化:

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活动形态。

行为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之间。

它与书面文化均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形态,书面文化具有外在的固定形态,而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活动形态。

在不同民族、不同集团,或不同时代,相同的精神文化并不具有相同的外在活动形态;

反之相同的外在活动形态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精神文化涵。

3、艺术文化:

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

艺术文化是思想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艺术价值是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艺术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

古今中外,艺术形式往往差异很大,彼此往往不能相互沟通。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本身只能在使用汉字的国度流行,而书法艺术又往往与中国的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4、心理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产生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等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在风俗习俗、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意识、情绪、感觉认识、民族性格里感性的、直观的反映,是属于初级层次。

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初级层次进行理性思考和艺术加工的成品(以著作、艺术作品表现出来)。

包括:

基础意识形态: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

上层意识形态:

艺术、和哲学。

文化的结构模式:

文化的“三位一体”,文化结构上三种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案例分析】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典型。

民居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

我国典型民居多由四合院,或多个四合院组成,可以容纳几代多子女家庭聚居在一起。

是我国传统家庭制度的反映,属于制度文化。

民居的建筑装饰、室摆设,例如砖雕、木雕上的人物、花草、动物以及墙上挂的字画又都是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

1、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容?

2、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1.二者都是在环境发展过程中,既有因为环境引起的变化,又有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2.二者都是通过新性状或新特制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并由此增强其适应性;

3.都是通过选择或竞争实现其变化;

4.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容。

4、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一节人口分布

一定时间人口在一定地区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一、人口密度;

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

人口算术密度:

土地总面积

人口土地密度:

可居住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

人口资源密度

人口经济密度:

GDP、GNI、商品零售额

面积指数

比较密度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一)分布特征:

极不平衡

海陆分布

中低纬指向

近海岸指向

平原指向

洲际分布

国家间差异

(二)一般规律

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

东亚和东南亚;

南亚;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四类人口稀疏区:

高纬;

高海拔;

湿热;

干旱

二、中国人口分布

东西差异:

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

沿海与地的差异

垂直差异:

低地指向

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五大资源

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a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经济活动方式d交通运输条件(三)历史和政治因素

历史因素

政治因素

第二节人口移动

一、基本概念

人口移动:

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人口流动:

暂时性

人口迁移:

非暂时性。

移民、迁出地、迁入地、迁出率、迁入率、净迁移率

•人口移动的重要意义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

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

发展中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

•人口移动的历史发展

远古时期

农业社会时期

近代工业社会时期

欧洲―新大陆地区

非洲―新大陆地区:

奴隶贸易

亚洲―新大陆地区

现代社会

国移民:

城乡之间、落后与发达地区之间

暂时性移民:

劳务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1年左右)。

永久性迁移

非永久性迁移:

暂时性移民,劳务输出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

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

国际难民增加:

政治难民、生态难民

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

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

主要人口迁入区:

北美洲、大洋州

主要人口迁出区:

欧洲、拉丁美洲、亚洲

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2、国人口迁移

人口在国家部的空间移动。

包括:

地区间迁移

城乡间迁移

城市间迁移

现代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规模不断扩大

组织性移民增加

城乡间迁移是主流:

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的空间取向研究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空间取向研究: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7条人口迁移法则对迁移规模的研究:

美国人口学家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

环境移民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1、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土壤、地形、水体;

2.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水平、历史故土、政治因素)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经济、社会、政治、文化)

4、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趋向暖湿地区、地平地区、岸边)5、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1.农业革命前,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口发展特征有a极低的人口密度b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c对居住地要求高,如、干燥、地势高、接近水源、抵御侵略、固定或半固定营地2.农业革命期间:

农业社会能够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疾病传播容易,死亡率提高,生产力提高,出生率提高,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使公共卫生服务和保健措施增强,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

6、简答当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7、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发达国家经济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改变,导致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发展中国家为布莱克模式。

8、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9、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10、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

人口迁移特征:

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

人口分布特征:

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人口发展特征:

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

农业发展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

人口发展的特征

高出生、高死亡

长期缓慢增长

波动性增长:

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死亡率

死亡率下降

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出生率

早期的出生率上升与后期的下降

人的意愿:

控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下降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国家政策

(三)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趋显著: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中国家

占世界的比重 占世界的比重

1650年,20% 80%

1950年,32% 68%

1998年,20% 80%

2050年,13% 87%

(预计)

•各人口增长的差异

四、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公元1800年,世界人口达到第一个10亿

130年后(1930年),世界人口第二个10亿

30年后(1960年),世界人口第三个10亿

15年后(1975年),世界人口第四个10亿

12年后(1987年),世界人口第五个10亿

12年后(1999年),世界人口第六个10亿

倍增

1650年(工业革命初期)世界人口约5亿,人口倍增时间1500年

1800年,世界人口10亿,倍增时间150年

1930年,世界人口20亿,倍增时间80年

1975年,世界人口40亿,倍增时间45年

2010年,世界人口预计80亿,倍增时间35年

趋势

目前,全球每年净增人口约8000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3人/km2,以目前速度,2600年平均人口密度约1人/m2:

2800年(包括海洋面积)120人/m2(热极限:

人类会因为无法耗散自身生命活动所产生的热能而遭到毁灭)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

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兰迪的“三个序列

原始阶段:

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

中间过度阶段: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现代阶段: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

阶段一:

人口高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

阶段二:

人口过渡增长阶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

阶段三:

低增长阶段,低出生、低死亡

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高位静止阶段(HS):

高出生=高死亡

早期扩阶段(EE):

死亡率开始下降

后期扩阶段(LE):

出生率开始下降

低位静止阶段(LS):

低出生=低死亡

减退阶段(D):

出生率?

?

死亡率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

数量界限

原始静止时期

前现代时期

转变时期

现代时期

现代静止时期

(二)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

政府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和模式

加速增长阶段(AG)

负增长阶段(NG)

高速增长阶段(HG)

减速增长阶段(DG)

波动增长阶段(FG)

持续增长阶段(SG)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

(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程

公元前21世纪(夏)人口约1350万,约占世界的20%,人口增长率0.6‰

封建社会时期,增长率1.2‰

初期:

战国至隋代(1090年)人口2700 6000万,(其中最高记录汉代人口约6500万)

中期:

唐代至元代(750年)人口约0.8-1.1亿

晚期:

明清(470年)人口在18世纪突破2亿、3亿和4亿

近代,增长率2.1‰。

1949年,人口5.4亿

现代(1949-2000年),平均增长率17‰,2000年人口12.7亿(仅包括大陆人口)中国人口增长现状

目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9‰左右

每年绝对增长量1300万

每天的新生人口相当于一个军的编制

2040年前后达到人口峰值,约16亿;

此后趋于平衡或缓慢回落

(二)中国人口转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机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

人口系统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人口的自然构成:

年龄、性别。

人口的社会构成:

职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阶级、民族、种族等。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

性比例92-106

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年龄金字塔图、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系数

人口文化构成的影响:

成人文盲率、中学和大学入学率、人口学生比例和科技人员比例、初级教育普及率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

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生产者

消费者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马尔萨斯:

1788年,《人口原理》

• 两个公理: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食;

人口的繁衍是必然的――性

• 两个级数:

人口增长的几何级数(2、4、8、16、32、64、128、256……

食物增长的算术级数(1、2、4、8、10、12、14……)

• 两种抑制:

积极抑制(客观因素),疾病、战争、饥荒、瘟疫……

预防抑制,主观控制生育

马寅初:

1957年,新人口论

人口激增产生五个矛盾:

• 人口增长与经济建设资金积累之间

• 人口增长与提高生活水平之间

• 人口增长与工业原料需求之间

• 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和发展科学事业之间

• 人口增长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之间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人口容量:

人口承载量,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

经济适度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

意义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

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影响

第五章人文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人口问题

一、人口老化

Ø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的相对比值,即与每100名0-14岁人口相对应的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

n2000年时,只有德国、希腊、意大利、保加利亚、日本等5国的老年人口数超过了0-14岁的人口数。

n2030年时,预测的所有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指数都将超过100,其中几个欧洲国家和日本的老龄化指数将在200以上。

最高的意大利、保加利亚、日本将分别达到261、244和231。

n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指数一般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据预测,到2030年时,发展中国家中老龄化指数最低的马拉维、利比里亚、危地马拉、肯尼亚等国分别只有10、11、18、19。

n发展中国家老龄化指数上升的潜力都较发达国家大。

如国、新加坡和泰国的老龄化指数分别从2000年的32、38、27上升到2030年的125、96、96。

同期,中国的老龄化指数也将从27上升到91。

n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退休人口数量增加、人类寿命延长及少子化加速已使劳动力短缺,加重了劳动人口与整个社会的负担。

n以欧盟为例,2000年底,欧盟国家73%的劳动力养活27%的退休者,而到2050年,将由47%的劳力养活53%的65岁以上的退休老人。

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

n当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60个已进入“老年型”。

n人口老化最严重的19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

>

22%的国家:

(1个)摩洛哥;

17%的国家:

(2个)意大利、瑞典;

16%的国家:

(9个)保加利亚、德国、挪威、英国、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日本;

>

15%的国家(8个):

瑞士、奥地利、匈牙利、芬兰、葡萄牙、圣马力诺、丹麦。

n目前全球老龄人口总数已达6.29亿,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

n2050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近20亿,占总人口21%,并将超过14岁以下儿童人口的总数。

其中,非洲老龄人口将从4200万上升到2.05亿;

亚洲从3.38亿增加到12.27亿;

欧洲1.48亿增加到2.21亿;

美洲从9600万增加到3亿。

二、城市化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

(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由于人口想城市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括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容,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以城市地区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故这一城市化定义为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但是,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是否还包括其它的过程?

对此,各个学科作出了不同的理解。

人类学研究城市以社会规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过程变,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

由于社会规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量度,所以少量人类学家为使其探讨有实用价值,曾采用文盲率、语言统一率及大众传播普及率作为两种生活方式的量度方法。

其意思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普及化,即文盲率下降,带来高社会移动性,随之相应减少乡土情感,促使城市生活方式广泛传播。

可见此种城市化量度指标是间接的,所以很少为其他学者所采纳。

尽管如此,城市化包含生活方式转变这一概念逐渐为其它学科认可。

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流动,即资本流、劳力流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探讨一国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地理学主要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