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770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docx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

 

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规划

 

第一章引言………………………………………………………………………3

第二章装饰装修系统设计说明…………………………………………………8

第三章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14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18

第五章机柜产品说明……………………………………………………………22

第六章暖通(空调、新排风)系统设计说明…………………………………23

第七章动力环境及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说明……………………………………27

第八章气体灭火及报警系统设计说明…………………………………………37

第九章KVM系统设计…………………………………………………………47

 

第一章引言

一、概述

1、项目总体目标

XX数据中心机房项目为业务机构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信息服务,其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体现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技术先进,全面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总体目标。

因此,设备区应参照国际的相关标准和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及交总行管理规范,并瞄准一流数据中心的目标规划和建设。

设备区应是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功能齐全、安全可靠、具有可扩展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机房。

2、项目规划原则

Ø依据XX区数据中心机房对科技发展规划要求;

Ø满足XX区数据中心机房对核心业务系统及全部业务数据处理要求;

Ø充分考虑投产后中长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并预留未来长期发展的扩充空间;

Ø参照国家、国际、行业相关标准以及主流核心设备提供场地环境技术要求;

Ø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

Ø有效控制建设投资和投产后的运行维护费用,寻求性能与造价、工作效率与运维成本的最佳平衡。

 

二、数据中心概况

XX区数据中心机房设置于大楼七层。

建筑层高约4.2米。

机房作为XX区政务系统业务和应用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主生产中心,按照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国家规范A级机房的标准设计,充分考虑运行安全性、功能的可扩充性和管理科学化,同时充分考虑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且满足以下要求:

Ø保证7×24小时电力不间断运行。

Ø满足多个通信商接入的要求;

Ø满足机房功能的科学划分和后续发展的要求,满足总体设计,一次性装修,分期(含设备)投入使用的原则。

Ø实现对主机系统、环境设施、网络设施及其它基础设施的在线维护,将生产系统非计划停机时间降至最低。

Ø设立数据中心的总控室,满足对数据中心的远程监控和操作以及本地的切换和接管。

三、信息中心规划兼顾以下原则:

Ø先进性原则: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在业内具有领先。

Ø可靠性原则:

架构设计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的抗灾能力,对水灾、火灾、动物、雷击、等自然灾害和环境干扰均有高强度的抵御能力。

Ø安全性原则:

充分考虑完善的安全管理设计,具备高效、严密的安全区域划分。

Ø可扩展性原则:

具有一定的变通和改造潜力,可灵活应变未来发展需求。

Ø规范性原则:

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参考国际标准)。

Ø提供人性化、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Ø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阶段进行。

Ø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Ø编制依据科学、充分、详实。

四、数据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和功能需求

1、数据中心建设总体规划

XX区中心机房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原机房进行在线施工改造,经过前期的调研、充分的论证,对新的信息中心进行规划:

主要布局分配:

机房(122平方米)、UPS配电室(20平方米)、监控操作室(20平方米)

2、数据中心安全

数据中心应设周界防护设施,主出入口(常用)不得直接进入机房设备区,且需设置走廊缓冲区域。

五、机房设计基本依据

1、机房技术规范要求

XX区中心机房项目按照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C级机房的标准设计,遵循以下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序号

国家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2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

GB50313-2000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6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7

GB/T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8

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9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10

GB50462-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11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

GB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13

GB50343-200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14

GB50057-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5

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6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7年版)

17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8

GA/T265-2000

会议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19

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20

GB15763.1-2001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21

DGJ08-83-2000

J10011-2000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

22

DG/TJ08-601-2001

J10099-20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DG/TJ08-602-2001

J10105-2001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24

GB50242-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5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6

GB17565-1998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27

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8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29

GB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30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1

GA/T368-2001

入侵警报系统技术要求

32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33

SJ/T10796-01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34

SJ/T11236-01

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

35

GB/T13993-01

通信光缆系列第3部分综合布线室内光缆

2、机房设计内容

机房设计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装饰装修

★电气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空调系统

★新/排风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机柜

★监控系统

★KVM切换机

★消防系统

 

第二章装饰装修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相关国家标准、规范以及我们对甲方要求的理解以及实践经验。

二、设计基本原则

1、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2、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因为出现单点故障,而造成网络的瘫痪。

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所以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

4、标准化:

机房系统的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5、经济性:

机房以较高性能价格比构建,使资金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6、可管理性: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

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三、方案描述

1、吊顶

由于其他材质的吊顶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风化,产生粉尘,不利于机房的洁净,故机房多采用金属吊顶板。

金属吊顶是一种集多种功能、装饰性于一体的吊顶金属装饰板。

与传统吊顶材料相比,除保持其特性外,质感、装饰感方面更优。

可分为吸声板和装饰板(不开孔)。

吸声板是根据声学原理,利用各种不同穿孔率的金属板来达到消除噪声,根据需要有圆孔、方孔、长圆孔、长方孔、三角孔、大小组合孔等不同孔型,底板大都是白色或铝色。

机房内的吊顶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Ø可用来布置通风管道

Ø安装照明灯具及走线,安装各类风口。

Ø安装自动火灾探测器及防止灰尘下落。

可见吊顶应该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必须能够承受住全部安装设备的重量。

吊顶以上的空间要留有400MM的间距,吊顶以上空间及屋顶需采取防尘措施,防止灰尘通过吊顶落入机房内。

所选用的吊顶板及其构件还应具有质轻、防火、防潮、吸音、不起尘、不吸尘等性能。

机房、UPS配电室、监控操作室采用600*600*0.7方形微孔铝合金吊顶板,吊顶板距防静电地板高度2800mm。

吊顶内空间采用乳胶漆粉刷,防尘处理。

机房用冲孔吊顶是对吊顶板材的一种独特别加工处理技术。

冲孔吊顶根据冲孔的排列组合拥有强大的消音、隔音效果。

该产品质感好,强度高,线条美观,色彩柔和,与室内其他装饰效果协调。

材料燃烧等级:

A级1。

微孔铝合金吊顶板与石膏板吊顶之间墙面及楼板用涂刷立邦漆做防尘处理。

2、墙柱面及隔断

由于金属板饰面具有美观、耐火、易清洗、免维护的优点,在机房建设中采用的较多,彩钢板就是目前用于机房室内装修较普遍的一种饰面材料,且色调较多。

机房中常采用浅色调,它能给人一种平稳和安静的感觉。

若在装修设计中根据不同房间的用途,使用有色差的板材做造型装饰变化,还可以增加墙、顶面的美感,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效果,更能突出机房装修的高科技形象和机房设计的人性化。

由于机房区对围护结构材质要求较高,故机房、UPS配电室、监控操作室采用彩钢板,品牌选用上海“兴铁”。

它美观、耐火、易清洗、维护方便,能满足机房使用的要求。

操作室与机房之间采用12mm厚钢化玻璃隔断。

3、地面

计算机机房由于要敷设大量的电力、通讯线缆,因此各室常铺设架空活动地板。

防静电活动地板在机房工程技术设施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活动地板铺设在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地面上,活动地板上安装着计算机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而在活动地板与建筑地面之间的空间内可以敷设联接设备的各种管线,如设备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及设备的保护地线等。

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路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很方便,敷设路线距离最短,因而可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此外,活动地板可迅速地安装与拆御、方便设备的布局与调整。

为设备的增容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有利条件。

机房、UPS配电室采用600mmX600mmX30mm有边全钢抗静电地板,架空高度400mm。

地板板厚35mm,公差应在±0.2mm/m以内;常温常湿下地板绝缘电阻应大于100kΩ,小于100MΩ;材料燃烧等级:

A级。

踢脚板采用发纹不锈钢饰面100mm高踢脚板。

地板下刷防尘净化漆。

防静电高架活动地板,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工作室。

这种地板体系具有优良的防静电性能,可以把计算机工作产生的大量静电排除,从而更好的保证计算机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并能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安装方便,地板直接放在又支架和横梁组成的网状体系中。

每片地板尺寸控制精确,能确保地板与地板之间的互换性。

走线方便,并配有多种出线盒,能优化计算机工作室的布线设计。

地板下墙裙及楼板用涂刷立邦漆做洁净化处理。

防静电地板下空间采取洁净、防尘处理并采用20mm厚橡塑保温材料做保温处理。

踢脚板采用发纹不锈钢饰面100mm高踢脚。

5、门窗

(1)门

UPS配电室分别为一樘双扇甲级钢制防火门,规格1500mm*2300mm。

监控操作室分别为一樘单扇甲级钢制防火门,规格1000mm*2300mm。

一樘单扇玻璃防火门,规格1000mm*2300mm。

门的铰链暗装或有保护,避免入侵者使用工具能轻易的拆卸,钢制防火门选用国内优质品牌。

6、设备固定、承重及散力措施

考虑到设备的承重问题,在UPS主机、电池柜抗静电地板下方采用50角钢做固定支架。

这种做法扩大设备的受力面积,减少防静电地板、楼面荷载。

四、环保节能及安全性、创新性措施

1、机房区保温、隔热

因为机房区环境为下送风空调制冷区,温度较低,容易在在本层的结构地面出现反潮现象,需要对地面进行保温处理;即在机房、UPS配电室地面采用20mm厚的阻燃橡塑板粘贴在地面做保温处理。

2、机房区域防漏水

机房使用的精密空调是漏水源隐患,本方案采取以下措施:

(1)精密空调冷凝水集中至空调底部集水盘,经排水管排放。

(2)在精密空调的底部地面上做40mm*100mm铝方管做防水坝,防止空调水管爆裂水溢出集水盘流到地面上浸到电源线缆管槽内。

并且通过一根直径40mm的PPR排水管排到室外或同层就近下水口,且该排水管安装防鼠钢网。

(3)在强电,地板下所有的金属管及金属槽道安装均离地50mm,防水浸。

(4)考虑到机房外区域为水喷淋灭火区域,在机房入口的门槛处制作100mm高挡水坝,防止水患。

(5)在机房区域的顶板底部采用防水涂料处理。

3、机房密封处理及防虫鼠措施

(1)与外界联接的管、线、槽口均以专用防火泥封堵;新、排风系统与大楼新、排风管道连接设防鼠钢网;机柜下开孔均加护套保护;各专业管线分别放置在各自的金属线槽内或管内。

(2)在机房各功能间处安置电子驱鼠器以防虫鼠害。

 

第三章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L16-2007;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其它国家及地区现行相关规范和设计标准》;

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二、配电系统设计规划

计算机机房提供电源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正常、可靠运行,以及机房内其他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计算机机房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的综合性强的供、配电系统,在此系统中不仅要解决计算机设备的用电问题,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其他附属设备的供、配电问题,如计算机机房空调系统用电、机房照明系统用电、消防系统用电等,同时还需解决市电断电时的应急用电问题。

电气系统是本工程中的重点,按负荷等级计为B级负荷。

1、市电供电要求

市电供电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频率:

50Hz;

电压:

380V/220V;

相数:

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

供电系统:

TN-S。

2、配电负荷计算

UPS用电负荷:

机房设计1台160KVAUPS。

动力用电负荷:

指挥中心大屏,服务器,精密空调,新风机,排风机,照明,插座等用电。

3、进线部分

机房配电设计采用380V/220V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引2路市电电源至UPS配电室动力配电柜处。

2路市电在动力配电柜内互投切换,输出电源一路负责动力设备用电,一路引出至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供UPS用电。

4、市电配电部分

UPS配电室内设置动力配电柜AP1,2路市电电源经动力配电柜互投后,输出电源3路电源,1路负责机房区动力设备用电,如精密空调、新风机、排风机、照明(机房照明、UPS配电室照明、消防钢瓶间照明以及展厅的照明)、插座等设备用电。

在展厅内设置有照明插座配电箱AL,负责展厅区内的照明、插座等用电。

动力配电柜通过电缆直接接至各用电设备,不同类别分路控制,其中空调、排风机等设备均按单台设计专用动力回路,以免影响电压的稳定性。

铺设线路采用铜芯阻燃导线或铜芯阻燃电缆穿金属线管(槽)敷设,并做屏蔽处理,防止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对于机房内强弱电两类管槽互不混合、交叉,平行距离符合相关规范,以实现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两类电缆互不混合。

5、UPS配电部分

机房内设置UPS输入输出配电柜。

经互投切换后引来的电源通过UPS输入输出柜接至160KVAUPS,UPS输出后,以电缆引回至UPS输入输出柜,经过相应输出开关后输出至机房区强电列头柜。

由强电列头柜为机房区网络设备及服务器设备提供电源,计算机设备通过PDU插座提供电源的方式工作。

供电模式为双电源。

另外,UPS输出配电柜还为机房应急照明等提供UPS电源。

UPS输出配电柜为每个机柜设置一个单独空开。

此模式可以满足计算机设备的需求,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UPS电源布线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在地板下通过金属线槽和金属软管敷设。

每台机柜内安装2条9口PDU插座,线缆采用ZR-YJV3*4。

UPS输出配电柜为每个机柜设置一个单独空开。

计算机设备均采用双路供电模式:

即每台机柜内均有两路UPS电源的回路,此模式可以满足双电源计算机设备的需求,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6、照明系统

(1)正常照明系统

机房照明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计算机操作人员和软硬件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还影响计算机的可靠运行。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机房区域设计采用嵌入式格栅荧光灯,既能保证机房Ⅰ级眩光限制等级要求,又能满足机房照度要求。

设计照度在距地0.8米处,不低于400LX。

照明灯具选用3*18W嵌入式格栅灯。

消防钢瓶间采用防爆灯具。

在展厅区设置荧光灯带及辅助筒灯及斗胆灯照明。

既能满足房间照度要求,又增加了房间的美观度。

机房内照明灯电源均由动力配电柜引出,并受墙壁开关控制,所有开关安装高度1.5米。

(2)应急照明系统

应急照明是指工作照明因故障或停电熄灭后,供处理计算机遗留工作或疏散的照明。

机房内应急照明的照度不低于60LX。

为保证人员紧急撤离,重要出口处设置应急出口标志灯。

应急照明灯从原有灯具中选择一部分,主出口及通道内设置应急出口指示灯。

应急照明电源动力配电柜引出,应急出口指示灯电源设计单独的回路,由动力配电柜内独立回路供电。

7、防雷及浪涌保护系统

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0.5“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图1.),以及该机房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该机房进行建设。

   

  

(一)建立完善的共用接地系统 

  1.在大楼周围的裸露土壤中增设人工接地体,具体方法为:

 

  1.1.开挖不浅于50cm的地沟,并于沟底打入长度为3米的角钢,各角钢间距大于3米,角钢与角钢之间用Φ40×4的扁钢电焊连接。

 

  1.2.将此扁铁与大楼底部(两处)柱头钢筋电焊连接,并在连接处安装一块“铜-铁双金属汇流牌”(1#),作为总等电位接地连接端子,此时实测该系统接地电阻为0.9欧,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1.3.从1#连接端子用Φ16mm2铜芯线引入大楼总配电室,将TN-C系统的N线作重复接地,使之成为TN-S系统。

 

  1.4.再从1#号连接端子用另一条Φ16mm2的铜芯线引入大楼三层的中心机房内,并与机房内的二处钢筋作电气连接,并于连接处安装2#、3#“铜-铁双金属汇流牌”,作为该中心机房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端子。

   

  图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图

2共用接地系统的功能等电位连接

(二)充分有效的等电位连接 

  2.1在机房防静电地板下用—30×3的铜条作一环状M型的等电位连接网,如(图2)

  2.2此等电位接地网络即为机房提供完整的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的共用接地系统。

 

  (三)合理配备浪涌保护器 

  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2雷电防护区划分(图3.)。

  3.1根据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在各防护区交界处合理安装浪涌保护器。

(如图4)。

  3.3.1采用三级电源防护措施。

 

  A、总配电室采用电流型避雷器,它的内部为火花塞间隙放电方式,具有雷电通流容量大的特点。

其对应于冲击电流波形IECl312的定义为10/350波,雷电通流容量为100kA。

其残压≤3.5kV,反应时间为100ns。

 

  B、各楼层分配电采用针对于感应雷及暂态过电压的电压型避雷器,对应于冲击电流披形为8/20波,它由数个高品质压敏电阻MOV并联而成。

它的残压低(≤1.2kV),反应时间快(≤25ns),雷电通流容量为40kA。

 

  C、机房配电屏安装第三级浪涌吸收保护器,也属于电压型避雷器,但其反应时间快(≤25ns),雷电通流容量低(为3kA),残压低,因此主要是为了抑制线路中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即选用避雷器,要保证大通流容量、高残压值的避雷器先于小通流容量、低残压值的避雷器动作,才能有效地避免雷击对设备的破坏作用。

8、接地系统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机房接地系统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在地板下用铜排做成井字型网格。

机房UPS输出端中性点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电位接地合用机房接地体。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地板金属腿、金属吊顶板等均以最短的距离与接地铜排连接。

对易产生静电的活动地板需要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采用导线连接地板支腿,布成泄漏网,并引至接地铜排上。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信息系统机房的建立是为了全面、集中、主动并有效地管理和优化IT基础架构,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管理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保障业务的顺畅运行和服务的及时传递。

综合布线作为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为数据中心构建安全、高效、统一的物理基础平台是数据中心布线的核心所在。

信息系统机房需要能够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单体文件的容量也越来越大。

这样,选择一套先进的布线系统是及其有必要的。

其将确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本身。

信息系统机房通讯系统包含数据、语音等各个方面,本需求要求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布局和当今技术的发展,使用业界成熟的技术,并为综合布线提供设计依据。

二、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2-200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YD/T-926(1-2-199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TIA-942《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

本布线系统需符合以下标准:

ISO/IEC11801(国际布线标准,1995年7月)

ANSI/EIA/TIA568A(北美布线标准,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