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776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和选修一检测Word格式.docx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捕食链中能量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 ②物质是可循环的 ③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的 ④能量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⑤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⑥能量不是伴随物质而流动的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③⑥

5.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6.如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f为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f表示的是CO2,则该图解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且(a、b、c、d、e)→f过程都是存在的

B.c的同化量越大,流向d和e的能量就越少

C.图中的a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图中的b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植物开花需要信息素的刺激

B.昆虫性信息素占信息素的少部分

C.烟草植株受到蛾的攻击时会产生一种信息素

D.蚜虫受到七星瓢虫的攻击时,产生一种信息素,附近其他蚜虫感知后会离开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9.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1.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12.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

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1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

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14.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15.“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16.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你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频发,探究缘由,很多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

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

A.寒潮、霜冻、盐碱化

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

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17.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这三个层次中,最核心并关系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群落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一项为

A.五灵脂、海螵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取自动物的中药

B.各种野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

19.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B.物种退化

C.自然条件的变化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0.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物质循环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适应环境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21.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沙尘暴使人患咳嗽、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B.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较低

C.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

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2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光化学污染 ④潮汐 ⑤臭氧层空洞 ⑥水俣病 ⑦酸雨 ⑧大脖子病

A.①⑥B.①⑤⑧

C.②③⑦D.④⑧

23.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往氧气,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24.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列过程加快的一项是

A.葡萄糖的利用B.二氧化碳的释放

C.丙酮酸的氧化D.ATP的生成

25.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热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6.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直接变为

A.醋酸   B.乙醛   C.乙酸   D.乙烯

27.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青霉   B.酵母  C.毛霉   D.醋酸菌

28.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29.关于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污物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20℃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发酵瓶破裂

D.需要不断的充入氧气

30.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31.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中期可以闻到酒香;

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D.④

32.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

L-1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C.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D.用试管取2mL发酵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

L-1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33.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需加水密封。

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防止污染,有利于醋酸菌发酵

34.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C.改变了酵母菌培养液的pH

D.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35.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可以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消毒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

36.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下列关于琼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D.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37.测定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要选用不同倍数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请选出培养细菌时所用的稀释倍数

①10 ②102 ③103 ④104 ⑤105 ⑥106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38.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

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A.大肠杆菌B.霉菌

C.放线菌D.圆褐固氮菌

39.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淀粉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蓝黑色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接种面包霉

棕黄色

只有新鲜的唾液

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

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

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40.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

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4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42.用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1)制备培养基时 

(2)梯度稀释时 (3)倒平板时(4)涂布时 (5)长出菌落时

A.

(1)(3)B.

(2)(5)

C.(3)(5)D.(4)(5)

43.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

A.自养需氧型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D.自养厌氧型

44.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A.天然培养基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

45.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无需通过火焰,马上塞上棉塞即可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人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6.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47.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碳源B.氮源

C.无机盐D.PH值

48.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E、F、G、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请分析细菌不能合成下列哪种物质

培养基成分

A、B、C

A、B、C

I、M

A、B、C

H、K

A、B、C

M、J

I、K

H、J

K、M

生长状态

A.HB.I

C.KD.M

49.选择月季花粉最佳时期为

A.盛开期的月季花B.略微开放的月季花

C.完全未开放的花蕾D.近败时期的月季花

50.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在田间喷洒消毒剂

C.利用茎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51.当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

长素时,实验结果是

A.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B.细胞既分裂又分化

C.分化频率提高

D.有利于细胞分化,但不分裂

52.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感染杂菌则前功尽弃

D.将菊花茎段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应倒插,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5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相同

54.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选择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A.单核期前的花药B.单核期后的花药

C.单核期花药D.双核期

55.关于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粉粒是在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的花粉囊里形成的

B.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是直接减数分裂的结果

C.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D.花粉粒在发育过程中,核先位于细胞的中央,再移到细胞一侧

56.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A.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

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粒

C.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花粉粒

D.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粒

57.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

58.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B.镜检花粉时可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染色,后者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C.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D.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59.下列有关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全对的一组是

①不损伤花药 ②彻底去除花丝 ③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④花药开裂释放出的幼小植株会分别发育成单倍体,无需分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60.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A.未见阳光

B.培养时间不够

C.培养基营养过多

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

试卷Ⅱ(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61.(8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

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

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与鸡之间________(有、无)竞争关系,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

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

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__(增多、不变、减少)

62.(8分)以下是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_________(增强、不变、减慢)。

(4)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

63.(9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及计数。

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除此之外。

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_____种细菌。

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__。

(5)如果要检测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应加入__________。

64.(5分)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

(2)两种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接种,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 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B过程都需要________,因为愈伤组织形成幼小植物后,植物需要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