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799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D.企业应当披露重要的会计估计,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估计可以不披露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

A.因技术发展,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由10年缩短为6年

B.坏账准备由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变更为账龄分析法计提

C.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加权平均法

D.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由年数总和法变更为年限平均法

9.A公司2011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一台设备,原值为6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到2015年年初,由于新技术发展,A公司将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变更为6年,预计净残值变更为3000元,折旧方法不变。

A公司201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A.16000      B.11000      C.8000       D.15000

10.对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A.不作任何调整             B.调整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C.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D.直接计入当期净损益项目

11.下列各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

A.会计估计变更

B.滥用会计政策变更

C.本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

D.可以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的会计政策变更

12.会计估计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必须采用未来适用法

B.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中任选其一

C.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

D.会计估计变更累积影响数可以合理确定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不能合理确定时采用未来适用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

B.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

C.分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由购买价款改为购买价款现值计价

D.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由计入销售费用改为计入取得存货的成本

2.下列会计政策变更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A.由于当期财务费用过高,借款费用由费用化改为资本化

B.由于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过大,影响当期利润,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折旧法

C.按照规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改为公允价值计量

D.为简化核算,收入确认由完工百分比法改为完成合同法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长期股权投资因为增资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核算

B.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C.第一次签订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D.对子公司个别报表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4.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有(  )。

A.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B.能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追溯到可追溯的最早期)

C.不能追溯调整的,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D.不能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追溯到可追溯的最早期)

5.下列属于会计估计的有(  )。

A.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B.建造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C.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确定       D.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6.下列会计事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

B.因持股比例下降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C.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

7.下列事项中,不会对年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的有(  )。

A.发现上年度固定资产少计提折旧费用500万元

B.发现上年度多计了资本公积200万元

C.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15%改为5%

D.发现上年度少计了财务费用10元

8.下列事项中属于前期差错的有(  )。

A.前期舞弊产生的影响

B.前期应用会计政策错误

C.前期疏忽或曲解事实

D.因本期利润较低,将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回

9.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生产总量法改为年限平均法

B.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D.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10.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项目的是(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      B.借款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C.无形资产的确认            D.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11.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信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前期差错的性质

B.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C.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D.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

12.下列属于会计差错的事项有(  )。

A.账户分类和计算错误

B.漏记已完成的交易

C.由于资产或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或义务发生了变化,因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D.因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变更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

三、判断题

1.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  )

2.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变更适用的会计政策。

3.某企业第一次签订一项建造合同,为另一企业建造三栋厂房,该企业对该项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4.因经营方向改变,对周转材料的需求增加,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由一次转销法变更为分次摊销法,该项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5.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只能采取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6.对价值为200元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由分次摊销法改为一次摊销法,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7.存货跌价准备由按单项存货计提变更为按存货类别计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8.未来适用法只影响变更当期及以后,不影响当期期初留存收益。

9.投资性房地产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0.企业应该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

1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2.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

四、计算分析题

1.信达公司2015年发生如下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1)信达公司2013年1月1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其原价为600万元,因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信达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至2014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

2015年1月1日,因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以确定,信达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

(2)2015年以前信达公司根据当时能够得到的信息,对应收账款每年按其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2015年1月1日,由于掌握了新的信息,将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改为余额的15%。

假定2014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坏账准备余额为150万元,2015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

(3)2015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A生产线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A生产线系2013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车间部门用于生产产品,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

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A生产线一直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要求:

(1)根据资料

(1),计算2015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

(2),计算2015年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计算A生产线201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对某栋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当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

该办公楼系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购入,购入当日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办公楼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与税法规定相同)。

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做出变更日与甲公司有关的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税后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014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董事会决定根据准则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作出以下会计变更:

(1)从2014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即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除以上业务外,2013年年末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为300万元,以及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500万元。

(2)从2014年1月1日起将A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7年,设备原值为1000万元,已经使用3年,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3)从2014年1月1日起,由于公司产品质量出现波动,原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与实际发生出现较大差异,故将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由年销售收入的2.5%改为年销售收入的4%。

2013年年末保修费用的余额为0,甲公司2014年度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说明上述相关事项变更的性质及处理变更的方法;

(2)上述事项中,需要追溯调整的,写出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

(3)上述事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的,计算未来适用法下对2014年利润总额的影响。

2.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东方公司2014年发生如下事项:

(1)2010年1月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无残值。

2013年年末东方公司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因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

东方公司2013年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因市场变化,东方公司预计该无形资产将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于2014年12月31日将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0万元全部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2)东方公司于2014年1月1日购入10套商品房,每套商品房的购入价为200万元,并以低于购入价30%的价格出售给10名高级管理人员,出售住房的合同中规定这部分管理人员自取得商品房后至少为公司服务3年。

东方公司将低于购入价30%的差额600万元计入到管理费用。

(3)2014年东方公司存在一项待执行合同,为2014年11月签订的,以每辆10万元的价格销售100辆X型汽车。

购买方已经预付定金150万元,若甲公司违约需双倍返还定金。

东方公司尚未生产汽车,也未购入原材料,但由于成本上升,东方公司预计每台汽车成本为11万元。

东方公司选择执行合同,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判断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若不正确,请作为当期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解析】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第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二,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因此选项B、C和D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情形。

2.

【答案】C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只是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政策,按变更后新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以便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选项C不正确。

3.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是会计计量基础发生变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4.

【答案】B

【解析】列报前期最早期初指的是报告年度上期期初。

5.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的留存收益。

6.

【答案】D

【解析】2015年该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13000-[10000-(10000/20×

3)]+(15500-13000)=7000(万元),选项A正确。

7.

【解析】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最近已经发生的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选项B表述不正确。

8.

【解析】选项C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9.

【解析】A公司该设备2015年计提的折旧额=[65000-(65000-5000)/8×

4-3000]/(6-4)=16000(元)。

10.

【解析】企业发现属于当期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11.

【解析】选项B,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要进行追溯调整;

选项C,本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应该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

选项D,可以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该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12.

【解析】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答案】CD

【解析】选项A和B,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答案】AD

【解析】选项A和D,属于是错误运用会计政策,不属于是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BD

【解析】长期股权投资因为增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属于新的事项,不属于政策变更,选项A错误;

对初次发生的或者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C错误。

【答案】ABC

【解析】选项D,如果不能进行追随调整的,应该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答案】ABCD

【答案】AC

【解析】选项A和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选项B,与会计变更无关;

选项D,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BCD

【解析】选项B,资本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不会对前期损益造成影响,所以相关调整不会对年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

选项C,属于会计估计,采用未来适用法计量,不会影响年初未分配利润;

选项D,该差错属于不重要的差错,视同当期差错处理,不影响年初未分配利润。

【解析】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选项A、B和C正确;

选项D属于当期会计差错。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属于会计估计项目,其他三项属于会计政策项目。

【解析】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选项D不正确。

【答案】AB

【解析】选项C和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答案】×

【解析】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不涉及记录。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解析】对于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没有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解析】周转材料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的比重不大,对损益的影响金额也不大,属于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其摊销方法的改变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解析】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答案】√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不能由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其属于会计差错。

【解析】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并且能够合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的,应该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

【解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答案】

(1)2015年无形资产摊销额=(600-100)÷

5=100(万元)。

借:

管理费用                    100

 贷:

累计摊销                    100

(2)2014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

2015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余额=5000×

15%=750(万元);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750-150=600(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                  600

坏账准备                    600

(3)至2015年6月30日A生产线已累计计提折旧额=(10500-500)÷

10×

1.5=1500(万元);

2015年变更后的计提折旧额=(10500-1500)/(6-1.5)×

6/12=1000(万元);

2015年应计提折旧额=(10500-500)/10×

6/12+1000=1500(万元)。

生产成本                    1500

累计折旧                    1500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1000/20×

2)

投资性房地产                  1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1100-900)×

25%]

   盈余公积                     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1)事项

(1)为首次执行日的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事项

(2)、(3)为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追溯调整。

(2)

针对事项

(1)

递延所得税资产            75(300×

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盈余公积                    7.5

(3)

针对事项

(2)

原折旧法下,2014年应计提折旧=1000/10=100(万元);

新折旧法下,2014年应计提折旧=(1000-100×

3)/(7-3)=175(万元)。

针对事项(3)

按照原比例2014年计提保修费用=10000×

2.5%=250(万元),按照新比例2014年计提保修费用=10000×

4%=400(万元),2014年利润总额减少金额=(175-100)+(400-250)=225(万元)。

(1)事项1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

无形资产在2014年度仍处于使用状态,2014年要进行摊销,201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因市场变化将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应将无形资产转入到营业外支出。

专利权在2013年年末减值后账面价值为160万元,按照剩余2年摊销,东方公司应将2014年结转前账面价值80万元(160-160/2)转入营业外支出。

更正分录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60

资产减值损失                  160

管理费用                     80

累计摊销                     80

营业外支出                    8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

  累计摊销             480(600/6×

4+80)

无形资产                    600

(3)事项2的处理不正确。

东方公司应将低于购入价30%部分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3年内摊销计入管理费用,2014年需要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200万元,长期待摊费用的余额为400万元。

长期待摊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