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802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微型专题微专题16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练习理文档格式.docx

14

40

10

a

36

b

28

8

34

若抽取学生n人,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三个等级,设x与y分别表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例如:

表中物理成绩为A等级的共有14+40+10=64(人),数学成绩为B等级且物理成绩为C等级的共有8人.已知x与y均为A等级的概率是0.07.

(1)设在该样本中,数学成绩的优秀率是30%,求a,b的值;

(2)已知a≥7,b≥6,求数学成绩为A等级的人数比C等级的人数多的概率.

解析▶

(1)由题意知=0.07,解得n=200,

∴×

100%=30%,解得a=18,

易知a+b=30,∴b=12.

(2)由14+a+28>

10+b+34得a>

b+2.又a+b=30且a≥7,b≥6,则(a,b)的所有可能结果为(7,23),(8,22),(9,21),…,(24,6),共18种,而a>

b+2的可能结果为(17,13),(18,12),…,(24,6),共8种,则所求概率P==.

求解古典概型与抽样方法交汇问题的思路

(1)依据题目中抽样方法的信息,提炼需要的信息.

(2)进行统计与古典概型概率的正确计算.

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

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的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

上年度出险次数

1

2

3

4

≥5

保费(元)

0.85a

1.25a

1.5a

1.75a

2a

设该险种一续保人一年内出险次数与相应概率如下:

一年内出险次数

概率

0.30

0.15

0.20

0.10

0.05

(1)求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

(2)若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求其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

(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

解析▶

(1)设A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则事件A发生即为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3,故P(A)=0.1+0.05=0.15.

(2)设B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则事件B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故P(B)=0.2+0.2+0.1+0.05=0.55.

又P(AB)=P(A),故P(A|B)====.

(3)记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为X,则X的分布列为

X

P

  E(X)=0.85a×

0.30+a×

0.15+1.25a×

0.20+1.5a×

0.20+1.75a×

0.10+2a×

0.05=1.23a.

因此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为1.23.

能力2

▶概率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综合应用

【例2】PM2.5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为了了解某市空气质量情况,从去年每天的PM2.5值的数据中随机抽取40天的数据,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现将PM2.5值划分为如下等级

PM2.5值

[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用频率估计概率.

(1)估计该市在下一年的360天中空气质量为一级的天数;

(2)在样本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天的PM2.5值的数据,再从这8个数据中随机抽取5个,求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天气都有的概率;

(3)如果该市对环境进行治理,治理后经统计,每天PM2.5值X近似满足X~N(115,752),求治理后的PM2.5值的均值比治理前大约下降了多少.

解析▶

(1)由样本空气质量PM2.5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其频率分布如下表:

[0,50)

[50,100)

频率

0.125

0.375

0.25

由上表可知,如果该市维持现状不变,那么该市下一年的某一天空气质量为一级的概率为0.25,

因此在360天中约有360×

0.25=90(天).

(2)在样本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天的PM2.5值数据,则这8个数据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天气的数据分别有2个、3个、2个、1个.

从这8个数据中随机抽取5个,则这四种天气都有三种情况:

一级天气的数据有2个,其余的均为1个;

二级天气的数据有2个,其余的均为1个;

三级天气的数据有2个,其余的均为1个.

情况有:

++=24种.

而从8个数据中随机抽取5个,有=56种情况.

故所求概率为=.

(3)如果该市维持现状不变,那么该市的PM2.5值的均值约为

E(Y)=25×

0.125+75×

0.125+125×

0.375+175×

0.25+225×

0.125=131.25.

如果该市对环境进行治理,那么该市的PM2.5值X的均值为E(X)=115,

因此该市治理后的PM2.5值的均值比治理前大约下降了16.25.

有关古典概型与统计结合的题型是高考考查概率的一个重要题型,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概率与统计综合题,无论是直接描述还是利用概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信息,准确从题中提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55,65),[65,75),[75,85]内的频率之比为4∶2∶1.

(1)求这些产品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75,85]内的频率;

(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从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记这3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45,75)内的产品件数为X,求X的分布列.

解析▶

(1)设这些产品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75,85]内的频率为x,则落在区间[55,65),[65,75)内的频率分别为4x,2x.

依题意得(0.004+0.012+0.019+0.030)×

10+4x+2x+x=1,解得x=0.05.

所以这些产品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75,85]内的频率为0.05.

(2)由

(1)得,这些产品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45,75)内的频率为0.3+0.2+0.1=0.6,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0.6.

从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相当于进行了3次独立重复试验,所以X服从二项分布B(n,p),其中n=3,p=0.6.

因为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且P(X=0)=×

0.60×

0.43=0.064,

P(X=1)=×

0.61×

0.42=0.288,

P(X=2)=×

0.62×

0.41=0.432,

P(X=3)=×

0.63×

0.40=0.216,

所以X的分布列为

0.064

0.288

0.432

0.216

能力3

▶概率与统计案例的综合应用

【例3】某校计划面向高一年级1200名学生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先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抽取了180名学生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这两大类校本选修课程的选课意向进行调查,其中男生有105人.在这180名学生中选择社会科学类的男生、女生均为45人.

(1)分别计算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选择社会科学类的频率,并以统计的频率作为概率,估计实际选课中选择社会科学类的学生人数;

(2)根据抽取的18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完成2×

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科类的选择与性别有关”.

选择自然科学类

选择社会科学类

合计

男生

女生

附:

K2=,其中n=a+b+c+d.

P(K2≥k0)

0.500

0.400

0.250

0.150

0.100

k0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0.050

0.025

0.010

0.005

0.001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解析▶

(1)由条件知,抽取的男生有105人,女生有180-105=75(人),

所以男生选择社会科学类的频率为=,女生选择社会科学类的频率为=.

由题意知,男生总数为1200×

=700,女生总数为1200×

=500,所以估计选择社会科学类的学生人数为700×

+500×

=600.

(2)根据统计数据,可得列联表如下:

60

45

105

30

75

90

180

则K2的观测值k=≈5.1429>

5.024,

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能认为“科类的选择与性别有关”.

(1)本题常见的错误是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理解不深刻,做出错误判定.

(2)进行独立性检验时,提出的假设是两者无关.

近几年出现各种食品问题,食品添加剂会引起血脂增高、血压增高、血糖增高等疾病.为了解三高疾病是否与性别有关,医院随机对入院的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列联表:

患三高疾病

不患三高疾病

6

(1)请将列联表补充完整.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患三高疾病的人群中抽取9人,其中女性抽取多少人?

(2)为了研究患三高疾病是否与性别有关,请计算出统计量K2的观测值k,并说明是否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患三高疾病与性别有关”.

临界值表:

参考公式:

解析▶

(1)补充列联表如下:

24

12

18

在患三高疾病的人群中抽取9人,则抽取比例为=,

所以女性应该抽取12×

=3(人).

(2)由2×

2列联表,得K2的观测值

k==10>

7.879,

所以可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患三高疾病与性别有关”.

能力4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

【例4】一家面包房根据以往某种面包的销售记录,绘制了日销售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将日销售量落入各组的频率视为概率,并假设每天的销售量相互独立.

(1)求在未来连续3天里,有连续2天的日销售量都不低于100个且另1天的日销售量低于50个的概率;

(2)用X表示在未来3天里日销售量不低于100个的天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数学期望E(X)及方差D(X).

解析▶

(1)设A1表示事件“日销售量不低于100个”,A2表示事件“日销售量低于50个”,B表示事件“在未来连续3天里,有连续2天的日销售量都不低于100个且另1天的日销售量低于50个”,因此

P(A1)=(0.006+0.004+0.002)×

50=0.6,

P(A2)=0.003×

50=0.15,

P(B)=0.6×

0.6×

0.15×

2=0.108.

(2)X可能取的值为0,1,2,3,相应的概率为

P(X=0)=×

(1-0.6)3=0.064,

(1-0.6)2=0.288,

(1-0.6)=0.432,

0.63=0.216.

X的分布列为

因为X~B(3,0.6),所以数学期望E(X)=3×

0.6=1.8,

方差D(X)=3×

(1-0.6)=0.72.

二项分布的期望与方差.

(1)如果X~B(n,p),那么用公式E(X)=np;

D(X)=np(1-p)求解,可大大减少计算量.

(2)有些随机变量虽然不服从二项分布,但与之具有线性关系的另一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这时,可以综合应用E(aX+b)=aE(X)+b以及E(X)=np求出E(aX+b),同样还可求出D(aX+b).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空气质量按照AQI大小分为六级:

0~50为优;

51~100为良;

101~150为轻度污染;

151~200为中度污染;

201~300为重度污染;

300以上为严重污染.

一环保人士记录去年某地六月中的10天的AQI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1)利用该样本估计该地六月空气质量为优良(AQI≤100)的天数;

(2)将频率视为概率,从六月中随机抽取3天,记3天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

解析▶

(1)从茎叶图中可以发现样本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2,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为4,

∴该样本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频率为=,

从而估计该地六月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为30×

=18.

(2)由

(1)估计六月某天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为,

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且ξ~B.

∴P(ξ=0)==,

P(ξ=1)=×

=,

P(ξ=2)=×

P(ξ=3)==,

故ξ的分布列为

ξ

一、选择题

1.已知随机变量x,y的值如表所示,如果x与y线性相关且回归直线方程为=bx+,那么实数b=().

x

5

A.-B.

C.-D.

解析▶因为=3,=5,由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3,5),得5=3b+,所以b=.

2.把样本容量为20的数据分组,分组区间与频数如下:

[10,20),2;

[20,30),3;

[30,40),4;

[40,50),5;

[50,60),4;

[60,70],2.则在区间[10,50)上的数据的频率是().

A.0.05B.0.25

C.0.5D.0.7

解析▶由题知,在区间[10,50)上的数据的频数是2+3+4+5=14,故其频率为=0.7,故选D.

答案▶D

3.在一个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p1,p2,p3,则().

A.p1=p2<

p3B.p2=p3<

p1

C.p1=p3<

p2D.p1=p2=p3

解析▶由于在三种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因此p1=p2=p3,故选D.

4.某地区为了解中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单位:

h),随机选择了n位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且从左到右的第1个、第4个、第2个、第3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依次构成公差为0.1的等差数列,又第一小组的频数是10,则n等于().

A.80B.90

C.100D.110

解析▶设第1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S,

则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4S+×

0.1.

由题意知,4S+×

0.1=1,故S=0.1.

又因为=0.1,所以n=100,故选C.

答案▶C

二、填空题

5.从某地高中男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体重(单位:

kg)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体重的平均值为kg;

若要从体重在[60,70),[70,80),[80,90]三组内的男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2人参加一项活动,再从这12个人中选两人当正副队长,则这两人体重不在同一组内的概率为.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体重在[40,50)内的男生人数为0.005×

10×

100=5,

同理,体重在[50,60),[60,70),[70,80),[80,90]内的人数分别为35,30,20,10,

所以体重的平均值为

=64.5.

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2人,

则从体重在[60,70),[70,80),[80,90]三组内选取的人数分别为12×

=6,12×

=4,12×

=2,则两人体重不在同一组内的概率为=.

答案▶64.5

三、解答题

6.某校从参加高三模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分数不低于90分的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90,100),[100,110),…,[140,150]六组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

(2)若在同一组数据中,将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分,据此,估计这60名学生本次考试的平均分;

(3)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人,求至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的概率.

解析▶

(1)分数在[120,130)内的频率为

1-(0.1+0.15+0.15+0.25+0.05)=1-0.7=0.3.

(2)估计平均分为

=95×

0.1+105×

0.15+115×

0.15+125×

0.3+135×

0.25+145×

0.05=121.

(3)由题意,在[110,120)分数段的人数为60×

0.15=9.

在[120,130)分数段的人数为60×

0.3=18.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

∴需在[110,120)分数段内抽取2人,并分别记为m,n,在[120,130)分数段内抽取4人,并分别记为a,b,c,d.

则从样本中任取2人的基本事件有{m,n},{m,a},{m,b},{m,c},{m,d},{n,a},{n,b},{n,c},{n,d},{a,b},{a,c},{a,d},{b,c},{b,d},{c,d},共15个.

设“从样本中任取2人,至多有1人在分数段[120,130)内”为事件A,

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m,n},{m,a},{m,b},{m,c},{m,d},{n,a},{n,b},{n,c},{n,d},共9个.

∴P(A)==.

7.在数学趣味知识培训活动中,甲、乙两名学生的6次培训成绩如茎叶图所示:

(1)从甲、乙两人中选择一人参加数学趣味知识竞赛,你会选哪位?

请运用统计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2)从乙的6次成绩中随机选择2次成绩,求选到123分的概率.

解析▶

(1)==112,

==112,

[(99-112)2+(107-112)2+(108-112)2+(115-112)2+(119-112)2+(124-112)2]=,

[(102-112)2+(105-112)2+(112-112)2+(113-112)2+(117-112)2+(123-112)2]=,

∴=,>

.

说明甲、乙的平均水平一样,但乙的方差小,乙发挥更稳定,故选择乙同学.

(2)从6个成绩中随机选择2个,共有15个基本事件,分别是{102,105},{102,112},{102,113},{102,117},{102,123},{105,112},{105,113},{105,117},{105,123},{112,113},{112,117},{112,123},{113,117},{113,123},{117,123},

其中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有5个,故所求概率P==.

8.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为了比较他们的研发水平,现随机抽取这两个小组往年研发新产品的结果如下:

(a,b),(a,),(a,b),(,b),(,),(a,b),(a,b),(a,),(,b),(a,),(,),(a,b),(a,),(,b),(a,b),其中a和分别表示甲组研发成功和失败;

b和分别表示乙组研发成功和失败.

(1)若某组成功研发一种新产品,则给该组记1分,否则记0分.试计算甲、乙两组研发新产品的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并比较甲、乙两组的研发水平.

(2)若该企业安排甲、乙两组各自研发一种新产品,试估计恰有一组研发成功的概率.

解析▶

(1)甲组研发新产品的成绩为1,1,1,0,0,1,1,1,0,1,0,1,1,0,1,其平均数==;

方差=×

=.

乙组研发新产品的成绩为1,0,1,1,0,1,1,0,1,0,0,1,0,1,1,其平均数==;

因为>

<

所以甲组的研发水平优于乙组.

(2)记“恰有一组研发成功”为事件E,在所抽得的15个结果中,恰有一组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