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864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样本Word格式.docx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

3月

6月

24-36月

2、检修内容

小修

1.依照故障因素,排除故障;

2.清洗转子表面,清除污垢;

3.检查轴承、齿轮等传动部位、驱动端轴承和轴端各密封,更换润滑脂;

4.检查轴承箱、齿轮箱油位,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5.检查、紧固连接螺栓;

6.联轴器对中状况检查、调节;

7.消除跑、冒、滴、漏。

中修

1.涉及小修项目;

2.清洗滚动轴承及轴承箱,更换轴承;

3.清洗、检查传动齿轮及各零、部件;

4.清洗密封装置,更换填料或密封环;

5.测量、调节各部位间隙;

6.检查、更换联轴器及附件;

7.清洗、检查润滑系统;

8.校验安全阀、自控装置及压力调节器。

大修

1.涉及中修项目;

2.检修或更换主轴、机壳及先后墙板。

3.检修或更换传动齿轮及积极、从动转子;

4.转子进行静平衡、动平衡;

5.校正机座水平度;

6.壳体检测;

7.机组防腐、喷漆。

3、检修办法及质量原则

3.1检修前准备工作和检修中注意事项

3.1.1拟定检修内容,制定检修方案,编制检修筹划和检修进度。

3.1.2检修前向检修人员进行任务、技术、安全交底,检修人员应熟悉检修规程和质量原则,对于罗茨风机存在重大缺陷,应提出相应技术办法。

3.1.3贯彻检修所需要材料与备件,校验检修中所使用量具、仪器,准备好检修所用工具,特别是专用工具。

3.1.4风机交付施工单位进行检修前,设备所在单位必要按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化学工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关于规定,切断电源,做好风机及其管路卸压、隔断、置换、清洗等工作,经分析合格后,方可移送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不得强行检修。

3.1.5在检修中零部件拆装应按规定顺序进行,尽量使用专用工具;

某些可以不拆组合件尽量不拆;

在拆卸过程中不准随意破坏零件,万不得已时必要通过关于技术人员批准。

3.1.6检修过程中,零部件在拆卸后和装配前都必要按规定对检修部位及核心部位进行测量,要记录下检修部位和核心部位原始数据,如风机内部间隙、风机结合面上垫片厚度等等,并与图纸进行校对,作为后来装配时参照;

要如实填写检修记录。

经检修零部件尺寸及各部件配合尺寸,必要恢复到关于图纸和技术文献所规定或容许范畴内。

3.1.7拆卸时各零件相对位置和方向要做好标记,要放置有序以免回装中浮现漏装、错位、倒向等错误。

虽然具备互换性零件在组装时也不得随意调换位置;

拆卸下来零件要清洗干净,整洁地摆放在干净塑料布上,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精密加工零件或部位要用干净布包扎好。

拆卸后暴露出来油、气管路和开口处要及时妥善封闭,以防止异物掉入。

四.罗茨鼓风机维护及常用故障

3.1维护

3.1.1罗茨风机及其附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规定,机体表面及其周边要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油垢。

3.1.2操作人员应通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风机在运营中,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操作法规定,定期、定点、定线地进行巡回检查,每小时至少一次。

检查内容为:

3.1.3.1风机运营与否平稳,有无杂音、摩掠过热、异常振动和泄漏现象;

3.1.3.2风机运营中各项工艺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电流等与否正常;

3.1.3.3冷却水供应与否正常;

3.1.3.4润滑系统与否正常、可靠;

3.1.3.5电机电流有无异常升高等等。

上述各项检查内容中浮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解决,排除故障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若故障无法排除时,应依照故障状况采用恰当办法如停车、启动备用设备等等,并及时报告关于部门。

3.1.4设备检测人员定期对风机运营状态进行检测。

3.1.5严格执行《×

×

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期添加或更换润滑油(脂)。

普通状况下新风机(或新换轴承)安装后第一次运转200小时后换油,后来每使用1000~1500小时后换油一次。

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时必要通过三级过滤,换油前应用煤油或汽油把油箱和齿轮箱清洗干净。

B0201A/B煤气鼓风机采用N68防锈机械油其他罗茨风机采用N32(冬季)和N46(夏季)机械油。

3.1.6长期停用时,应拆开清洗,擦干在滑动面涂以防锈油;

装配后予以妥善保管,并定期盘车。

备用设备应每天盘车一次(8~10周),每周启动一次,空载运营五分钟左右。

3.1.7有下列状况时之一,操作人员应采用有效办法停止风机运营并及时报告关于部门。

3.1.7.1风机运营中压力、温度、流量等工艺参数超过规定指标,经解决无效;

3.1.7.2风机轴封部位或其他部位严重泄漏,无法保证安全生产;

3.1.7.3风机运营中发生异常激烈振动;

3.1.7.4风机所在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危及风机正常安全运营时;

3.1.7.5发生安全守则中不容许风机继续运营其他状况。

3.2常用故障及解决办法

罗茨鼓风机常用故障及解决办法如下表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两叶轮有摩擦碰撞现象

1.齿轮键松动

2.叶轮键松动

3.齿轮圈与齿轮毂配合松动

4.齿轮与轴颈配合不良

5.叶轮间隙不均匀,超过容许值

6.齿轮磨损,使啮合侧隙超过容许范畴

7.气缸中混入异物或输送介质结块

8.主、从动轴弯曲

9.轴承磨损

1.换键

2.换键

3.检查定位销与否松动

4.检查圆螺母及止动垫圈工作可靠性

5.重新调节间隙

6.若调节后仍无法满足规定期更换齿轮副

7.清除异物或结块

8.调直或更换新轴

9.更换轴承

叶轮外径与机壳内壁有摩擦现象

1.叶轮与机壳间隙不均匀超过容许值

2.轴承磨损,径向间隙过大

3.轴承磨损,径向间隙过大

1.检查、调节间隙

2.检查前、后墙板与机壳结合定位销与否松动,修复销孔并更换定位销

3.更换轴承

先后墙有摩擦现象

1.叶轮与先后墙板间隙调节不当

2.轴承轴向游隙太大

3.叶轮端面混入异物或结块

1.重新调节间隙

2.重新调节或更换轴承

3.清除异物或结块

温度不正常

1.齿轮副啮合不良或侧隙过小

2.润滑油太脏

3.润滑油温度太高

4.系统阻力大或进气温度过高

1.调节齿轮啮合状况

2.清洗润滑系统及轴承齿轮等并更换润滑油

3.检查油量与否正常

4.调节系统运营状况,减少进气温度

振动加剧

1.转子平衡精度太低或平衡精度被破坏

2.地脚螺栓或其他紧固件松动

3.轴承磨损

4.机组承受进气管道重力和拉力

5.基本不稳固

1.重新校正平衡并达到G6.3级(注①

2.紧固各部位

4.消除管道重力和拉力,增支撑

5.加固

轴承发热

1.润滑不良,油不清洁,润滑油粘度过大或过小,润滑系统不畅通或有故障

2.轴上油环没转动或转动慢带不上油

3.轴与轴承偏斜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4.轴瓦刮研质量不好,接触不良或接触弧度过小

5.轴瓦表面有裂纹,擦伤,磨痕,夹渣等

6.轴瓦端面与止推垫圈间隙过小

7.轴承压盖太紧,轴承内无间隙

8.滚动轴承损坏,滚子支架破损

1.检查、清洗、检修润滑系统排除故障,更换润滑油

2.修理或更换

3.重新找正

4.刮研轴瓦

5.修理或重新浇铸轴瓦

6.调节间隙

7.调节轴承压盖衬垫

8.更换轴承

风量波动或局限性

1.转子各部位间隙过大

2.管道法兰漏气

3.轴封漏气

4.安全阀漏气

5.进口堵塞

1.调节间隙

2.更换密封垫

3.修理或更换

4.修理或更换

5.清洗过滤器

密封环磨损

1.密封与轴套不同心

2.轴弯曲

3.机壳变形使密封环一侧磨损

4.密封环内进入硬性杂物

5.轴承间隙超过规定间隙量

6.转子振动太大

7.滑动轴承刮研偏斜

8.机壳变形

1.调节或更换

2.调直轴或更换轴

3.修理名更换

4.清除杂物

5.调节间隙或更换轴承

6.改进操作,必要时检查转子平衡状况

7.调节或更换

8.修理,清除变形影响

叶板互相撞击

1.传动齿轮磨损,啮合间隙过大

2.齿轮键槽与键配合松动

3.气体夹有硬性杂质,使转子受损变形

1.调节齿隙,必要时更换齿轮

2.修键槽,换键

3.修理转子,检查修理进气过滤器

叶片与机壳相摩擦

1.组装不良

2.机壳中分面垫片太薄

3.配管应力导致机壳变形

1.重新组装并检测各部位间隙

2.加厚垫片

3.增设进、出气管托架

齿轮发热或磨损过快

1.啮合间隙过小

2.润滑油质劣化

3.油泵或油路浮现故障或漏油

1.调大间隙

2.换油

3.清除故障或漏点,保证供油压力和流量

电机超载

1.进口阻力大

2.升压增大

3.叶轮与气缸壁有摩擦

1.清洗过滤器

2.检查排气压力及负载

3.调节间隙

过热

1.升压过大

2.叶轮与气缸壁有摩擦

3.润滑油过多或过少

4.油质不好

1.检查进、排气压力及负载状况

2.调节间隙

3.控制油位

4.更换新油

有异常声响

1.同步齿轮和转子位置失调

2.轴承磨损严重

3.升压波动大

4.齿轮损伤

5.安全阀重复启闭

6.逆止阀损坏

1.按规定位置校正、锁紧

2.更换轴承

3.检查管路及负载

4.更换齿轮

5.检查与否超压或调节安全阀

6.更换逆止阀

风机不能启动

1.进排气口堵塞或阀门未打开

2.电机接线错误或其他电器问题

1.拆除堵塞物或打开阀门

2.检查接线或其他电器

润滑油泄漏

1.油位过高

2.密封失效

1.控制油位

2.更换密封件

注①:

G6.3级为e·

ω=6.3mm/s式中

e许用偏心距,mm;

ω罢了子角速度,ω=2πn/60

n转子转速,rpm。

4罗茨鼓风机寻常检测

4.1检测周期及内容

4.1.1罗茨风机运营中,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运营状态检测。

4.1.2正常状况下,水煤气鼓风机每周检测一次;

其他风机每四周检测一次。

4.1.3检测内容如下:

表1.

温度℃

温升℃

滑动轴承

≤60

≤30

滚动轴承

≤65

≤35

润滑油

≤75

≤45

4.1.3.1检查项目

1.风机和电机轴承处工作温度与温升与否正常,其容许范畴如表1。

2.电机电流与否在容许范畴内,不得超负荷运营。

3.各润滑点润滑状况与否正常。

4.轴封处有无泄漏及泄漏量大小。

5.风机运营中与否有异常声响及其他不正常现象。

4.1.3.2测量项目

用便携式数字测振仪在风机和电机轴承座或机壳外表面固定位置上测量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风机运营中轴承振幅和振动烈度。

4.1.4检测成果和数据如实填写记录,及时送交主管技术人员。

4.2检测成果评估和解决

4.2.1振动状况评估原则

罗茨风机及电机轴承在运营中振动状况评估原则分为绝对原则和相对原则两种,普通状况下,以绝对原则作为评估根据,相对原则作为评估参照。

4.2.1.1振幅评估原则表2.

转速rpm

安全极限mm

容许极限mm

<500

0.15

0.60

>500~750

0.12

0.48

>750~1000

0.10

0.40

>1000~1500

0.08

0.32

评估风机运营中轴承振幅绝对原则如表2。

评估风机运营中轴承振幅相对原则是以风机正常运营时振幅(六个以上有效值平均值)为安全极限;

安全极限四倍为容许极限。

4.2.1.2振动烈度评估原则

评估风机运营中振动烈度绝对原则如表3。

功率KW

<15

15~75

安全极限cm/s

0.071

0.112

容许极限cm/s

0.45

0.71

评估风机运营中振动烈度相对原则是以风机表3.正常运营时振动烈度(六个以上有效值平均值)为安全极限,安全极限六倍为容许极限。

4.2.2振动状况评估

依照对罗茨风机运营中振动状况检测成果,风机运营状态可分为三类:

正常状态、容许状态和故障状态。

4.2.2.1正常状态:

检测成果中各项数据均不大于或等于安全极限,风机运营状况良好。

4.2.2.2容许状态:

检测成果中有一项以上(涉及一项,下同)数据不不大于安全极限而不大于或等于容许极限,这时风机已经浮现故障,应当引起注意,但还容许风机继续运营。

4.2.2.3故障状态:

检测成果中有一项以上数据不不大于容许极限,这时风机运营状态已经恶化,应当停止运营进行检修。

4.2.3检测成果解决

4.2.3.1检查项目解决:

检查项目中各项内容中浮现异常时,由风机所在单位主管技术人员依照实际状况进行解决,以消除故障,必要时应停车检修。

4.2.3.2测量项目解决:

测量项目应依照风机运营状态(即检测数据)进行解决。

1.正常状态:

处在正常状态风机,可不作任何解决继续运营;

但检测成果若有上升趋势,则应查找因素,加强观测、检查并予以消除。

2.容许状态:

处在容许状态风机,已经浮现故障。

风机所在单位应当查找故障因素并消除之。

检测人员在第三天进行运营状态复测,若三天内风机不能恢复在正常状态下运营,则应依照检测数据增长检测频率:

当检测值不大于或等于容许极限50%时,检测频率为每三天一次,若持续三次检测数值平稳或有下降趋势时,则可恢复按正常状态检测周期进行检测;

当检测值为容许极限50~80%时,检测频率为每二天一次,若持续三次检测数值保持平稳或有下降趋势,则可改为每三天一次;

若持续三次检测数值仍保持平稳,无上升趋势,则也可以按正常状态时检测周期进行检测;

但一旦检测数值有上升趋势,则应按检测数值增长检测频率。

当检测值等于或不不大于容许极限80%时,则每天检测一次,直到风机停车检修为止。

同步应当编制检修方案,做好检修准备工作,并依照风机运营状态发展趋势预测停车检修时间;

当风机振动状况达到容许极限时停车检修。

3.故障状态:

处在故障状态风机已有严重故障,继续运营有也许导致设备严重破坏,甚至导致设备事故。

因而必要及时停车检修,排除故障。

风机在故障状态下继续运营时间普通不得超过48小时。

在停车前每天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若检测成果中有一项以上数据达到容许极限两倍时,则必要及时停车进行检修。

4.2.4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润滑管理制度,保证风机运营中各润滑部位润滑符合技术文献规定。

如果发生故障影响正常润滑,应找出因素并排除之。

若故障严重不能可靠润滑而危及风机正常运营时,应停车检修。

五.重要零部件检修技术

拆卸与组装(以ARMG-HG煤气鼓风机组为例)

1.拆卸中注意事项

⑴所有联接件和嵌合件一律刻上配合标记。

⑵不要损伤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

⑶所有垫片在拆卸后都要测定其厚度。

⑷拆卸后部件,特别是轴承应注意尘,避免灰尘污染。

2.拆卸环节

从机组上拆掉所有附件──排放齿轮箱、副油箱中油──卸下副油箱──卸下齿轮箱和齿轮─卸下先后轴承座及轴承──卸下机壳两侧墙板。

2.1组装

1.组装中注意事项

⑴检查被拆卸零件有无损伤状况,应特别注意检查配合部位,若发现损伤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⑵轴承应清洗干净,再涂上润滑油;

在安装轴承时,工具、手等都应清洗干净。

⑶将配合部位灰尘彻底清除,然后涂上油。

⑷各某些密封垫如有破损或失落时,则应更换规定厚度、材质垫片。

2.组装环节

⑴将驱动侧墙板安装在机壳上。

⑵将叶轮部件由齿轮端装入机壳。

⑶将齿轮墙板安装在机壳上,注意轴向总间隙,不够时可选配机壳密封垫。

⑷组装带有涨圈密封衬套及带有骨架油封轴承座、先后轴承,运用前轴承座垫片控制轴向间隙分派。

⑸组装齿轮,在键侧面恰当涂上二硫化钼(齿轮配合锥面不许涂油),运用从动齿轮调节好叶轮之间各部间隙后,用锁紧螺母锁紧并防松。

⑹组装齿轮箱。

⑺组装副齿轮箱,如有必要需重新铰制副油箱与墙板定位销孔,打入定位销。

⑻组装联轴器及其附件。

3、机体

3.1机体应无损伤、裂纹。

3.2基本螺栓无松动、断裂现象。

3.3机体安装后水平度误差应不不不大于0.04mm/m。

4、转子

4.1转子和轴不需更换时不应拆卸。

4.2转子表面应无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

4.3转子和轴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4.4转子上有裂纹时解决办法:

1.热焊法:

将转子预热到650~700°

,进行焊接,焊后应缓慢冷却。

2.冷焊法:

在裂纹起、止点上,钻直径为φ2~3mm圆孔,并沿裂纹铲成70~90°

V形坡口,深度不不大于裂纹处壁厚3/5~4/5,坡口钝边厚度应为2~4mm,必要时为增大焊口处强度,须进行攻丝。

焊补时应编制并严格执行焊接工艺;

为避免铸件过热,应分段焊接;

焊完一段,应迅速轻击熔焊表面,以防热裂。

4.5转子端面平行度误差不不不大于0.02mm;

转子两端面与墙板平行度误差应不不不大于0.05mm;

转子端面径向跳动值应不不不大于0.05mm。

4.6转子组装时两端轴颈不平行度不不不大于0.02mm。

4.7当出口方向和积极轴位置不变时,转子压力角间隙在转子与水平线成45°

角时两个位置上应调节大小不同如图2所示,当转子处在负45°

角时间隙应为1/3D(D为两转子之间总间隙),而处在正45°

角时间隙应为2/3D。

4.8转子之间间隙、转子与机壳及墙板之间间隙应符合表4规定。

4.9间隙调节

1.叶轮与机壳间隙调节

叶轮与机壳间隙在出厂时已调节到规定范畴内,普通不需进行调节;

必要时(如检修或更换配件以及其他特殊状况下)就必要通过

变化墙板与机壳相对表4.

项目

D36(L611D)

L20WD

ARMG-400HG

机壳与转子间隙mm

0.25~0.40

0.25~0.35

0.45~0.60

两转子之间隙mm

0.30~0.60

0.35~0.50

0.40~0.70

转子与前墙板间mm

0.30~0.40

0.35~0.45

转子与后墙板间mm

0.35~0.55

0.30~0.50

0.85~0.95

齿轮副间隙mm

0.05~0.08

0.08~0.10

位置予以调节。

在调节达到规定后,应修正定位销孔,重新打入定位销。

2.两叶轮互相之间间隙调节

在转动时,叶轮互相之间间隙在各个工作曲线“啮合”部位都应当在规定范畴内。

如发现大小不一并且超过规定值时,可拆下从动齿轮定位销,拧动六角螺栓,转动联轴器就可以变化从动齿轮圈与齿轮毂之间相对位置,借以调节两个叶轮之间间隙,使之达到规定值范畴。

调节完毕后装上定位销,拧紧螺栓。

3.叶轮与前、后墙板之间间隙

在积极轴和从动轴前轴承座上有紧固螺栓A和调节螺栓B,当先拧松紧固螺栓A再拧紧调节螺栓B时,叶轮就会向驱动端移动,使叶轮与前墙板之间间隙减小,而与后墙板之间间隙增长:

反之,当先松开调节螺栓B再拧紧紧固螺栓A时,则叶轮将远离驱动端,叶轮与前墙板间隙增长而与后墙板间隙减小。

调节后应使轴承座上法兰与前墙板外平面距离基本一致,以保证轴承座与墙板轴承座孔同轴度。

如果叶轮与前墙板间隙符合规定,而与后墙板间隙不符合规定期,可在机壳与前墙板之间加入薄垫。

4.工作间隙调节必要在停车状态下进行。

5间隙调节后,必要按规定进行试车。

4.10转子应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校正,其容许残存不平衡力矩为:

M≤W·

e/10式中:

M──容许残存不平衡力矩,g·

cm;

W──转子重量,Kg;

e──容许偏心距(其值参见表5),μm。

表5.

转速rpm

≤500

≤600

≤750

≤1000

≤1500

≤3000

>3000

eμm

16

14

12

10

8

6

4

5、轴

5.1轴表面应光滑,无磨痕及裂纹等缺陷。

必要时在修理或更换风机转子时可对轴作无损探伤。

5.2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误差为直径公差一半。

5.3轴直线度误差为0.02mm/m;

普通状况下,轴在全长范畴内直线度误差应不不不大于0.04mm。

5.4轴与转子端面垂直度误差为0.05mm/100mm。

5.5轴颈表面如有划痕等缺陷时,应当用油石或细砂纸修磨光整。

5.6键槽中心线对轴颈中心线偏移量应不不不大于0.06mm,键槽中心线对轴颈中心线歪斜量应不不不大于0.03mm/100mm。

5.7键槽磨损后,可依照磨损状况恰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原则尺寸增大一级,在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