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886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docx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经典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被子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成示意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1是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B.2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

C.花粉是从雄蕊的花药散放出来的

D.4和3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芽

2.生物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内容有:

①应用转基因技术得到的“胖鲤鱼”

②利用基因工程使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

③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

“胖鲤鱼”是基因工程的成果,这项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乙同学:

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前景广阔,将来我要做药品研发工作,造福人类

丙同学: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丁同学:

生物技术只可以用于克隆动物(如“多莉”),不能用于克隆植物。

几位同学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丙同学D.丁同学

3.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

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

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4.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灰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世界公认PM2.5是造成灰霾天的主要因素.PM2.5可直接进入肺,它随着血液循环首次经过如图中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

A.B→D→A→CB.A→B→C→DC.A→C→B→DD.B→C→A→D

5.“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绿丝绦”即枝条的是(  )

A.胚轴B.胚乳C.枝芽D.花芽

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7.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8.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9.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先后5次帮助10位科学家赢得诺贝尔奖。

以下关于果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B.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蜕皮现象

C.果蝇的幼虫与成虫有明显差别D.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

10.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

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

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11.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下不同处理后,分装在密闭的保温容器内。

一段时间后,瓶内温度最高的是()

A.AB.BC.CD.D

12.玉米是通辽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繁多,有郑单958、京科968、登海605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天气转暖后,每到傍晚时分,本地的蝙蝠都会从巢里纷纷飞向空中,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到天亮时才归巢。

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从食性看,蝙蝠是一种肉食动物

B.从功能上看,蝙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节律行为

C.蝙蝠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蝙蝠的身体结构与飞行的运动方式相适应

14.某老师最近患了咽炎.医生使用抗生素在其臀部肌肉注射治疗,药物在作用于咽部之前,最先到达心脏的()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15.医学人员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依次检查了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80人的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下表。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眼轴长度/mm

≤26.99

27.00~28.49

28.50~29.99

≥30.00

平均视力

1.02

0.96

0.82

0.46

提示:

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

 

A.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

B.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

C.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D.眼轴长度≥30.00mm的志愿者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6.“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中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⑧D.⑤→③→④→⑥→⑦

17.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

A.葡萄糖B.水

C.无机盐D.尿素

18.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

C.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

D.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19.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

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

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20.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一定能变成酸奶

B.克隆技术的原理是遗传基因在不同生物间相互交流

C.袋装蔬菜保鲜时减少氧气浓度的首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D.无土栽培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

21.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

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

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

22.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组合示意图。

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从b→c时,图乙由Ⅱ状态转化到Ⅰ状态

B.图乙Ⅰ转化到Ⅱ时,图丙气压由小到大顺序为①<②<③

C.图甲曲线从a→b时,图丙①处氧气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

D.图甲曲线从c→d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葫芦藓和肾蕨”需用微镜观察葫芦藓棕褐色孢蒴里的孢子

B.“观察水螅”需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水螅身体的内部结构

C.“观察叶片的结构”前,徒手制作叶临时横切装片时要用碘液染色

D.“观察酵母菌和霉菌”需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孢子囊的颜色、着生部位

24.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

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

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

25.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26.如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玉米种子结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

B.制作口腔皮细胞装片时选用图乙中的清水

C.图丙中的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②处不变蓝

D.要使图1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7.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  )

A.腔肠动物:

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

如水螅、水母等

B.节肢动物: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如虾、蟹等

C.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

如蚯蚓、钩虫等

D.鱼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如鱿鱼、墨鱼等

28.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②水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③果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④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都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⑤雌雄蛙通过抱对完成体内受精⑥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都在子宫内完成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④

29.“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叙述,正确的是

A.黄粉蝶保护色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油菜与黄粉蝶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系统

C.油菜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D.黄粉蝶的细胞与油菜的根毛细胞相比缺少了细胞壁和叶绿体

30.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二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图三曲线可以表示某些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D.图四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综合题

31.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图一是大豆有关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大豆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A→B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

在图一B中的⑤是由图A中的[___]____发育来的。

其发育所需的营养是由A中的____(填序号)来提供的,这些营养被细胞利用后,最终被分解为____。

(2)在图一中E(豆荚)由⑥和⑦组成,其中⑥是由图一D中雌蕊的____发育来的,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图一C中的____(填字母)吸收而来,并通过根、茎、叶中____运送而来的。

大豆植株的根吸收的水分除一部分被细胞利用外,其余的绝大部分以____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3)当图二中种植密度为____(填字母)时,大豆体内的有机物积累最多,这是因为____,当种植密度大于____(填字母)时,不利于大豆的植株生长。

32.如图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蚯蚓靠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___(填数字)。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其中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作用。

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6]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

从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看,[6]和[7]均属于____。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

33.拟南芥(如图一)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的研究。

拟南茶体细胞中只有5对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能使拟南芥植株提前开花(简称早花,与晩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两株早花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汇成如图二所示柱状图,请分析作答: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晚花是_____性状。

如果控制早花、晚花的基因用F和f表示,则子代早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为了确定图二中某早花植株的基因型,选取该植株与晚花拟南芥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

①若_____,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F;②若子代既有早花,也有晚花,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f。

(3)科学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基因F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

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这项生物技术称为_____。

(4)果蝇也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发育经过_____四个时期。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

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4.爱观察和思考的小明,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进行深入了解:

(1)同桌小红长时间读写姿势不正确,致使眼球的__________曲度过大而患上近视。

(2)小明对镜观察自己的眼睛:

双眼皮、大眼睛、虹膜是黑色的。

这些性状,是由存在于遗传物质__________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

(3)多指、正常指是一对相对性状。

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下图为小明家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冋答:

①多指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②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③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来自第一带的1号的几率是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④小明父亲把多指基因传递给妹妹的“桥梁”是__________。

35.图1中A、B、C表示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图2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1中表示A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_____。

(2)与A、B、C生理活动有关的气体进出植物体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图2中的数字标号_____表示气孔。

(3)图1中B生理活动散失的大量水分,是由图2中数字标号③所示结构内的_____运输而来的。

(4)天气晴朗时,你行走在植被丰富的田野,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原因之一是图2中数字标号_____表示的细胞进行了C生理活动,因为其细胞结构中含有_____。

36.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黄色。

下表是关于番茄果皮颜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

黄果

105

109

2

红果

红果

248

0

3

红果

红果

305

102

(1)在组合3中,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

(2)根据组合_____可判断出_____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

(4)组合1中红果亲本与组合3中红果亲本杂交,得到红果子代的概率是_____。

37.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

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需要生活在氧气较多的环境中)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光束来照耀水绵。

在显微镜下发觉,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耀到的部分邻近。

他再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

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分(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好氧细菌与水绵相比,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

(2)从恩吉尔曼的实验中,你能得出如何样的结论?

_____。

(3)好氧细菌的生活需要水绵产生的氧气,请写出好氧细菌利用氧气的反应式:

_____。

(4)假如将该装片较长时刻地放在黑暗处,那么水绵和细菌的生活状况是_____。

38.下图中甲、乙是正常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丙是小颖一家眼睑性状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图________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

(2)如果小颖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3)小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她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假如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性基因(a),则小颖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填“AA”、“Aa”或“aa”)。

(4)小颖长大后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她的双眼皮性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一朵完整的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图中1子房,2胚珠,3卵细胞,4精子。

【详解】

被子植物产生后代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如图:

可见,受精后,图中的1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2是胚珠发育成种子;4精子和3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雄蕊的花药能产生花粉,可见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详解】

ABC、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

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故甲乙丙同学说法正确,ABC正确;

D、广义的克隆包括扦插枝条、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出幼苗、培育出多利羊、嫁接等,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等生物技术克隆后代,所以丁同学说法错误,D错误。

故选:

D。

【点睛】

关键理解转基因技术、克隆的原理、过程,正确看待生物技术,不能盲目的应用。

3.C

解析:

C

【解析】

B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E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区具备了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A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A、B、E。

A正确;

水由导管运输。

主叶脉的D点处用小刀切断,A区没有水,C区有水,其它条件相同,因此A区和C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水。

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B正确;

若设置B区和C区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因此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C错误;

C区和E区进行对照,变量是光,因此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D正确。

4.A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

PM2.5吸入人体,首先进入肺,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肺静脉,然后依次流经: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即PM2.5经过心脏的先后顺序是: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故选A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芽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其中叶(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据此答题。

【详解】

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

下面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

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可见,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故选:

C。

【点评】

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结合图记忆效果好。

6.B

解析:

B

【解析】

是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而不是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A错误;

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B正确;

是环境对长颈鹿的颈的长短进行了选择,颈和前肢很长是适者生存,而不是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C错误;

冰天雪地的环境对北极熊的体色进行了选择,白色与环境相适应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D错误。

7.A

解析:

A

【解析】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据图可知,甲、乙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乙是蛋白质,甲不是蛋白质,A错误;蛋白酶可使乙分解,说明乙是蛋白质,蛋白质也可能是一种酶,B正确;据图可知,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C正确;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正确。

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

①咽、②肝脏、③胃、④小肠。

【详解】

图中④是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胃。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外有外骨骼,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

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

卵→幼虫→蛹→成虫(例如:

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

卵→若虫→成虫(例如:

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详解】

果蝇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和2对翅,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A正确;果蝇是昆虫,体外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故有蜕皮现象,B错误;果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C正确;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D正确;故选B。

【点睛】

知道昆虫变态发育的两种方式以及所经历的时期。

10.D

解析: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看出:

类群1没有细胞结构,应是病毒,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应该是细菌,类群3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

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A正确;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故B正确;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故C正确;类群3中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D。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十分旺盛,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大量的热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自身的条件:

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且以度过休眠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