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90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8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Word格式.docx

办公区域、员工宿舍、员工食堂等可能发生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

火灾。

其造成火灾的危险程度分析见下表:

火灾危险程度分析表

序号

危险程度分析

1

电器火灾

可能性:

低;

可控性:

中;

危害性:

2

电线火灾

3

食堂火灾

4

人为纵火

甚低;

5

下、临楼层火灾

事故征兆

火灾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一般在火灾初起期就能确定,如:

浓烟、明火。

火灾事故的必要条件为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

2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小组组成

组长:

项目负责人

副组长:

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

成员:

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工作职责

(1) 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 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 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 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 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 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

(2) 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电器及电线老化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 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2) 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火源周围的物资。

(4) 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5) 扑救电气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6) 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7)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消防队灭火抢险。

3.2.2 明火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 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则向着火四周喷射,延缓火势的蔓延。

(2) 救火队员,应用消防水或就近的施工、生活用水,进行灭火。

或利用配置的手提式灭火器向着火部位喷射扑救,阻止火势蔓延,控制火势发展。

3.2.3 食堂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 食堂油料或者燃气着火,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消防用砂进行灭火。

(2)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火源周围的物资。

(3) 食堂电气、油料着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2.4 火灾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处置措施

(1) 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

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 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 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 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3.2.5 火灾事故现场疏散线路

当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电梯严禁使用,所有人员必须从标有“紧急通道”的路口由楼梯进行疏散。

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

(2)事件报告要求:

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单位名称、地址、性质;

事件发生时间、地

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4注意事项

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使用

根据实际情况须配备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用砂及紧急照明灯、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

(1)消防栓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火灾逃生面具的使用方法

首先打开盒盖,取出真空包装;

撕开真空包装袋,拨掉前后两个罐塞;

戴上头罩,拉紧头带;

选择路径,果断逃生。

消防常识

(1) 起火初期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 报警愈早,损失愈小。

牢记“119”火警电话。

(3) 火势较大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4) 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

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5) 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 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7) 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

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8) 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

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人,一手摸地爬行逃出。

(9) 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

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附件:

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电话、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相关方人员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救援部门联系电话等。

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等。

事故类别

火灾事故

事故特征

1. 办公、生活区主要存在的火灾事故类型为电器起火、电线老化引发火灾、炊事中不当用火引发火灾、人为故意纵火、其他外部火源等。

2. 办公区域、员工宿舍、员工食堂等可能发生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火灾,总体来看发生火

灾的可能性较低,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先期处置,将会造成较大影响。

3. 火灾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一般在火灾初起期就能确定,如:

浓烟、明火。

火灾事故的必要条件为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

应急组织

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

应急处置

1. 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实行自救,火势蔓延扩大时,拨打火警

119,当发现有人员受伤时,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

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 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救助。

3. 疏散火灾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人员,转移易燃易爆物品,抢救人员应根据受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小时内向上级报告,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5. 火灾事故现场采集相关资料,并通知保险公司。

6. 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

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7. 食堂油料或者燃气着火,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消防用砂进行灭火。

注意事项

1. 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

2. 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3. 先控制、后灭火,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4. 灭火中应注意穿戴防护用品,防止爆炸,倒塌、坠落伤亡等事故。

5. 灭火时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痕迹和遗

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原因,便于分析事故。

6. 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灭火器材、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7. 灭火结束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

1. 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项目部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电话:

医务急救电话:

120

2. 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存放工区办公室。

3. 事故救援车辆:

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1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风险因素

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车辆突发故障、车辆带

“病”行驶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

疲劳驾驶、超速行车、酒后驾驶、私驾公车、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等违规行为。

可能发生因人或物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其造成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分析见下表:

交通事故危险程度分析表

风险因素

风险后果

车辆不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造成的事故

低,可控性:

高,危害性:

车辆带“病”行驶

疲劳驾驶

中,危害性:

超速行车

低,危害性:

酒后驾驶

中,可控性:

6

私驾公车

7

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

交通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即车辆受损、人身伤害。

2 应急工作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

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或安全总监

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

工作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的分工与设置,在交通事故应急期间为:

3 应急处置

(1) 发生交通事故,条件允许条件下,应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

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

在高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同向车道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2) 若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122电话报警,同时向交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

(3) 若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或委托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

(4) 若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等方法进行止血,等待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

(5) 若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

同时,利用现场工具,自行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

(6) 若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

同时,根据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事故报告

(1) 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

(2) 事件报告要求:

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

4 注意事项

(1) 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要镇定,迅速辩明情况,寻找应付的办法。

(2) 撞击事故时在撞击关的短暂时间内发现险情,就应迅速握紧扶手、椅背,同时两腿微变用力向前蹬地。

这样,可减缓身体向前的冲击速度,从而降低受伤害的程度。

(3) 如果意外事件发生得特别突然,那么就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减轻头部、胸部受到的冲击。

(4) 车辆遇险时,乘客要尽量使身体固定,全身肌肉保持紧张状态。

若遇翻车或坠车,应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

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5) 就近寻找合适的场地,临时安置伤员,如:

迅速止血,处理休克等。

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险再度发生。

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立即打电话报警:

发生事故的地点;

是什么样的事故,如:

车撞车、车撞物、翻车等;

有无其他连锁事故,如:

起火、爆炸、建筑物倒塌等;

多少人受伤;

报警人的姓名。

(6) 骨折处置:

防止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确实是骨折,要小心用消毒胶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

(7) 头部损伤救护:

如果伤员神志清醒,呼吸脉搏正常,损伤不严重时,可进行伤部止血,包扎处理。

然后扶伤员靠墙或树旁坐下,找一块垫子将头和肩垫好,若伤员出现昏迷,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密切注意呼吸和脉搏。

在救护转移时,护送人员扶置伤者呈半侧卧状,头部用衣物垫好,略加固定,再转移。

(8) 疼痛处置:

如腹部肌肉紧张时,可在膝盖下垫高些。

呼吸困难时,保持坐势以易呼吸。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

应急救援

1. 物的不安全状态,车辆突发故障、车辆带“病”行驶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酒后驾驶、私驾公车、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等违规行为。

2. 可能发生因人或物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总体来看,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先期处置,将会造成较大影响。

3. 交通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即车辆受损、人身伤害。

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

根据项目实际可成立抢险救援组、疏散引导组、联络通讯组、后勤保障组和安全警戒组等。

1. 发生交通事故,条件允许条件下,应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

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

在高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同向车道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2. 若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122电话报警,同时向交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

3. 若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或委托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

4. 若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等方法进行止血,等待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

5. 若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

同时,利用现场工具,自行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

6. 若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

同时,根据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 及时报案。

2. 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3. 受伤者无法从车内下车时,设法将其移出,避免二次受伤

4. 现场保护:

作好现场原始状态,车辆、人员、牲畜、遗留物痕迹、散落物等不得随意挪

动位置。

为现场抢救伤必须移动位置的,应作好原始位置标记,不得故意破坏、在交警部

5. 门未达之前,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以保护现场。

配合处理:

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不得隐瞒、歪曲交通事故

的真实情况,积极配合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并听候处理。

3. 事故救援车辆(如有):

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触电事故一般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式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和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

作业现场出现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情况:

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未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设备的金属外壳未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漏电保护装置没有定期进行检查;

供电系统没有正确采用接地系统以及避雷装置;

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

2应急工作职责

(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应急处置

(3) 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自救方法

(1) 如果一旦发生事故,现场又无人救援,此时务须镇静自救。

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内,人的意识并未完全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

(2) 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气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

3.2.2 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1) 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销,切断电源。

(2) 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较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塑料布、木板断开电源线。

或用木板等绝缘线插入触电者身下,已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3)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

3.2.3 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1)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 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3) 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4) 当发现有人触电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同时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

如有人受伤,应拨打

“120”向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注意事项

(1) 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是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2) 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员要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3) 防治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4) 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已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5)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现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使触电者仰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