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901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docx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原创

作文素材归纳整理

作者:

夏威夷松鼠

知识与智慧

1、知识教会人生存,智慧教会人生活。

知识的本质是向外征服,只有智慧可以让生命获得内在的升华。

2、智慧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人人都有慧根,我们要做的只是保护和发展它,不让它枯萎罢了。

孩子们都有些苏格拉底的气质呢,他们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新鲜的未知的世界中,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从来不强不知以为知。

偏见和私欲是智慧的大敌。

一个人如果能随时保持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把单纯的慧心变成一种成熟的智慧。

(周国平)

3、读书为了什么,倘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享受,最终的追求就会落在智慧的汲取上,就像一把盐洒在汤里,你找不到摸不着,却能尝到它的味道。

智慧就是生命中的盐。

(许纪霖)【知之者不是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人有各种贪婪,有一种贪婪是对知识的贪婪,什么都想知道,最后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我们太炫耀知识的量,这个人无所不知,这个人懂十几门外文,这样的炫耀有意义吗?

5、读书重在“得道”,是得自己的“道”。

读书的佳境,在于各种智慧都被激发出来,被激发出来的不是他的思想而是我的思想。

当你有了自己的问题,再去看,再去思考,就有了和作者对话的能力。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属于我们——叔本华】

6、现在没有大师,我认为是学科分工太细了,导致知识过盛,智慧贫乏。

古人知识的来源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分门别类,他们对自然、社会、宇宙的思考是整体性的,智慧是无法分割的。

(许纪霖)

7、人类的智慧是有积累性的,传承成为经典,而网络上的文化、知识,消费性极强,即时消费,不久又会被新的时尚所取代,这样的知识更富于流动性,很少能沉淀下来。

许纪霖呼吁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要留点空间给经典的阅读,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有自己的“圣经”,自己的经典。

平衡

8、创新意味着传统的一次激烈的反弹,社会好就好在它的进步不是以否定原来的传统为代价的,而是在新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妥协的中间点,然后向前发展。

对经典之“守”并非封闭的守,而是一种开放的守,建立在对新媒体“有认知”上的守。

譬如,我们必须坚信永恒和绝对,否则人类的精神会变得很漂浮,但是对后现代的理解,能使我们在坚守永恒和绝对时会变得更为宽容和开放。

(许纪霖对于新媒体冲击传统阅读方式的看法)

9、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若能平衡,你就能成为一个平正的人。

我们可以花一半的力量来追求欲望,一般的力量来是你的心更开阔、更平和。

把心安定下来、放松下来,就可以听到更细微更敏感更动听的声音,就会看见人生之美。

(林清玄)【陶渊明的“仙”:

有一颗耕作的心,纵然是个不成功的农民,只种出“草盛豆苗稀”,却有一番“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心境,在经营自己生活时他算是个大成功者。

10、我身上必定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要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是神性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一个清明宁静的灵魂,他把我派遣到人世间活动,鼓励我拼命感受生命的一切欢乐与痛苦,同时又始终关切的把我留在他的视野之内,随时准备把我召回他的身边。

他为我守护一个任何风雨都侵袭不到的家园,只要我识得返回它的路径,我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就不致无家可归。

(周国平)

11、人在忙碌、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在玩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于丹)

知识分子、艺术家的担当

12、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她曾被饥饿、寒冷、疾病逼到无可退避、孤立无援的死角。

她又是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在创作中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在短暂的一生中始终体现了对穷人和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灵魂皈依。

【自2006年以来,每年11月出炉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总能引起一片喧嚣。

在商业化大潮之中,作家当然有通过市场运作来追求财富的权利。

但是作家的成功是在于完成作家的使命——一个有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关照生活与现实,传承文明,展示高尚】

13、鲁迅提倡“泥土”精神,提出“不要怕做小事业”,他呼吁“中国需要做苦工的人”,他自己就是文化事业上的苦工。

鲁迅精神本性上的平民性,在今天这个浮华的、空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托尔斯泰是位“耕作的诗人”,他出身贵族,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所以他有着朴实而扎实的情感。

他的精神启迪我们,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候,才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领悟,才有非凡的发现。

14、人生有许多事不能太较真,但有些事必须较真,要对得起自己。

该做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们需要德行,需要对自己的真诚,有时还要有点血性。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有可能穷达淡定,宠辱不惊,守着自己的那份安宁,哪怕在世俗眼光中他既不富裕也不成功,甚至很失败。

我们也才拥有一个虽不完美却还是值得好好活着并为之努力的社会。

(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毕业欢送会致辞)

15、梁漱溟先生曾说“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每个个体在浩渺宇宙中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却也因“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显得可贵。

对于文化的前途,国家的前途,每个知识分子肩负的是继往开来的责任,履行责任的同时我们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16、张维迎对市场经济有着宗教般的热情,他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呐喊者,对于政府管制的批评贯穿于他近30年的学术生涯中。

面对政府和民众的巨大偏见,这个“先知先觉者”选择守住自己。

“社会很复杂,有些力量一定要靠你自己战胜自己,你不能什么东西都太在乎,心中要有定力,要禁得起”

17、民国学者蒋廷黻就是一位既敢于从政、又不是自我的学术界的政客,他曾认定中国的知识分子太在乎自己的清誉。

在他看来,一个抱有经世之志的学者,不会对自己的定力缺乏自信而躲在书斋做纯学者,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不管做学术研究还是从政都以期有裨于世事。

18、黄宾虹严守传统雅正的画风,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张大千则有着对金钱的潇洒追求,也曾以高价卖画,而且画风有趋向民间的意趣。

两位大师,一位以画为道,一位以画为艺。

【艺术可以是阳春白雪,也可以是下里巴人,雅俗共赏,艺术才会多元。

但是艺术的真谛,需要画家用以艺术良心来坚守。

因为缺乏担当意识的艺术,其未来的发展只能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根系,最终被卷入市场的漩涡中,被人们所遗忘。

19、丰子恺在其艺术作品中,为我们画出了人性、人道和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

他的画背后有一只轻盈、柔软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手,传送富于人性美的生命气息,展现了中国文明中非常有力量的部分。

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是以道胜武,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20、艺术家最需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钢琴演奏家傅聪)

突围(超越)

21、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汪国真)

22、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傅聪)

23、院士里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多一个院士,就少一个科学家”。

成为院士后,做科学的精力大为减少。

因为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因而就成了“万能人”,成为各界争相炒作的目标,院士们穷于应付各种“考察”、“颁奖”、“座谈”,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可想而知。

人站到了高峰之后,只有回到低处寻一条更加充满挑战的路,向往更高的人生之巅,才能重拾被一时成就蒙蔽的进取心,实现突围。

24、庄子往往能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指出一条实现人生突围的路径。

哀骀它丑得使天下人惊骇,照常人看来,这是一种人生的绝境,而在庄子笔下,哀骀它极大地发展了它的内在潜能,使精神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庄子高超的德行就在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

他试图使世人在陷于绝境的时候,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从而实现人生的突围。

【《巴黎圣母院》加西莫夫】【悦纳自己】【虽然我们的外在生命是脆弱的,它很容易受伤,甚至残疾,但是无论在怎样不幸的情况下,我们始终有可能保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内在生命。

正是这个坚不可摧的内在生命具有在苦难中创造奇迹的能力,使表面上似乎失去了任何价值的生命又重新被意义的光芒照亮。

(周国平《上帝眼中无残疾》)】【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25、华罗庚在成为数论界领袖之后,决心中断数论研究,另起炉灶,转而研究其他分支。

“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论文,我的数学生命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研究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把握住退却的时机也是一门艺术。

【姚明的退役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放弃,但是这种放弃又是一种智慧,一种突围的智慧,与其痛苦坚持,倒不如寻找另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许会走得更宽更广。

26、鲁迅就是要在体制外的批判中寻求思想的独立与自由。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讲“正统”,同化力极强的文化结构来说,这样的好的“怀疑主义者”,是十分难得和重要的。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幸亏有了鲁迅这样的另类,才形成某种张力,才留下了未被规范的另一种发展可能性。

27、今天这个社会,做太老实的人有出息的机会不大。

父母鼓励孩子要有闯荡的胸襟,老师鼓励学生要有闯荡的见识,这就是“闯荡性”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才会更勇于尝试和发现,才具有融入社会的能力。

而被圈养的宝贝,往往成为社会的弃儿。

现在有太多人习惯于现有的平庸、没有太多风险的生活,年轻人却应该有勇气与豪气,因为我们输得起,交得起学费。

28、二战战俘路易赞贝里尼,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日军战犯,能够在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宽容并谅解他们。

在得知恶贯满盈的战犯渡边后来的悲惨命运时,他看到一个无法得到救赎的灵魂,回忆起曾经滋长在心头的仇恨,他突然产生一种美丽的感觉——怜悯,直到此时,对他来说二战才真正的结束。

面对平等的生命,他选择了释怀,只有这样,他才能告别过去,挣破仇恨的枷锁,获得重生。

(灵魂上的超越)

社会的反思

29、小悦悦事件:

冷漠的不只是路人,我们要反思的也不仅仅是冷漠。

道德谴责是负能量,真正的反思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归咎于媒体、责难于制度,或是不满社会麻木,批评法律制度不够周全。

彭宇案的余殃不该成为冷血的借口,急公好义是一种先人后己的行为,倘若要先考虑救人的成本与代价再来决定是否救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对于善举,过度的赞扬会使其变味,人类的守望相助应该成为一种践行道德的常态】【负面新闻在大众传播上往往具有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因此众多的好人好事常不为人知,人们倒是倾向于凭孤立的负面事件就得出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严重滑坡的结论,反思不是一味的谴责,我们需要冷静、理性和慈悲,毕竟社会无法完美,我们的初衷都只是想让它更好。

30、校车事故,拷问的是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

校车的存在也是社会图景中一个和谐安定的标志。

我们其实可以看见,有很多正义、爱心之士在为孩子的安全不遗余力的奋斗着,当这样的人多起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就能从道德的寒流中破冰而出。

31、社会文明的标尺,不是看“强者”的幸福,而是看弱势群体的幸福。

社会保障的力量就在于,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有尊严的活着。

32、“空气质量”半遮半掩:

民众需要真相,遮住不如坦诚,用不真实的数据来当“空气质量”的遮羞布,以期麻痹人们沉浸在美好的幻觉里,这只会使自己持续沦落。

交上一份不及格的“答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逃避。

面对持续恶化的环境,先要有勇气去面对,再来付诸行动去改善。

【不少市民自发拿起空气检测仪,走上街头,一场“我为祖国侧空气”的民间自救行动开始推广,我们应该欣慰,这是一种真实的进步,它测的不仅是空气的质量,更是民意的分量。

33、“天气”为工程质量出问题背黑锅:

不让真相埋在豆腐渣工程里,主导工程建设的部门应该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逃避得了一时的责任,也逃避不了社会的谴责。

【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它为我们的社会指明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但当和谐作为一个考核指标的时候,个别地方的官员就会作假,捂住矛盾,或者用不正当的方式把冲突压住,和谐也就成了“被和谐”,社会要幸福,首先就要营造具有安全感和希望的社会生态】

34、孝子培养工程:

不论怎样,在社会舆论间注入孝道精神的推崇,哪怕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空想,也是必要的。

最可怕的不是失去道德,而是呼唤道德的声音已然沉寂。

35、郑州市无人馒头摊:

对于人们的诚信,摊主老太太没有丝毫顾虑,把摊子一撂,就回家吃饭休息。

“买馒头的请把钱放箱子里,谢谢合作”。

5年来,买卖全凭市民自觉,比自动售卖机还强。

“无人值守”中自觉投币的诚信坚守,昂扬着一种从善的力量,让这个处于信任危机的社会,升腾起一股暖意。

36、中国现在还出不了乔布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创新意识,而是我们没有彻底的把脚步迈出去,把眼界放宽。

“山寨化”是对我们民族产业的慢性摧残,眼下国人追求速度,人人都在学聪明,学抄袭,没有什么东西模仿不出来、克隆不出来。

唯独没有人厚着脸皮去独立于潮流,去创新,因为大家都怕出不了成绩,都怕被“边缘化”。

37、这个时代是否“寒门再难出贵子”?

教育的差别不该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虽然吃得起苦,但终究在起跑线上就输不起了。

教育要公平,社会才能有积极进取的心态。

38、“农民工”称谓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样的标签人为制造了公民间的不平等,也构成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只有彻底取消“农民工”称谓,人们才能真正接纳这个为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体。

39、福岛核事故,应当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站的动力,而不是让核电停工的“熄灯号”;温州动车事故,应当成为提醒我们放慢发展速度的警钟,而不是我们拒绝高铁的理由。

我们应该更冷静地思忖各种需求,审视生存环境。

这个世界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还有贫困、低水平温饱及种种不公平需要消除,我们只能兼顾着来。

我们只能往前走,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向前走,带着一种时刻警惕与反思的心态向前走。

40、为何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迄今为止还没有收敛迹象?

我们的道德文化,难道失去了引导社会前行的力量,难道失去了把人从野蛮愚昧引向文明高尚的力量?

追根溯源,是我们的道德文化建设,缺少了“尊重生命”这块基石,如果每个公民都有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这种侵害人生命健康的行为就不会一再地留下病根?

另外,每个公民都要反省自身,打牢操守防线,使“是非感”、“耻感”、“良知”构筑起内心里信守的道德法则和公民意识。

【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珍视生命的学者,他提出了很深刻的“尊生”思想,即深切关怀他人的生命。

若将传统文化中这种尊生的理念渗透入社会实践层面,或许能完善由现代文明理念建树起来的道德底线,因为社会的制约除了依靠法律的约束力量,应该还需要文化的涵养濡染】【大学心理课上,老教授问:

“那位同学能解释什么是良心?

”一同学答:

“良心,是我心里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我没有做坏事,它便静止不动,如果我干了坏事,它便转动起来,每个角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干坏事,每个角都磨平了,也就不觉得痛了。

”所以说最可怕的不是恶,而是失去了对甄别善恶的起码兴趣】

小结:

社会要在反思中找到平衡,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怀旧、懂得生活

41、圆明园强烈地象征着中华民族在记忆深处的“悲情”。

我们追寻“兽首”,期望流散海外的圆明园遗物的重归,或是有许多人期望一个完美的圆明园的重建,虽然有诸多争议,但都是要见证一个民族抚平伤痛,超越痛苦,走向新的历史境界的一种努力。

【有时候,怀旧并不是一种沉溺于过去的消极状态,反而是积极面对未来时寻找自己的历史根基的努力。

42、罗启锐的怀旧:

罗启锐说,这个时代所缺失的,是人情味,缅怀过去,其实是想小心地保留那个时代的一些人和物,让心里多一些温暖。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街坊邻居亲如一家,家家不闭户,孩子们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相比于现在邻居谁也不认识谁,那时的社会常态,才是健康的。

43、《岁月神偷》的取景地——本来即将被拆除的旧香港街道——永利街,在电影风靡全港之后,激起了市民的怀旧情绪,香港人发起了“黄丝带抢救永利街”的行动,特区政府顺应民意,决定保留这条老街。

【广州老城区的麻石街,也令老广州人极为不舍,那种天然纹理的厚重,那种岁月痕迹的深沉,绝非人行道砖可比。

这是属于一座城市的记忆,是贯穿于城市的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我们都不甘将他们抹去。

44、学者舒国治曾讲到他在武当山吃到的一顿素餐,说是“20年来吃得最震撼的一顿”,这是因为做饭人的态度与心意让这些饭菜“产生了一种化学美感,产生了一种爱”。

他说现在的家庭主妇大都“堕落”了,会去贪图方便,结果享受到美味却享受不到过程。

舒国治希望人们今天生活起来能像从前做饭一样,“按规矩做就是最好的”。

这个人,他那种摩擦时代的轮轴,阻止它无目的地向前的态度总是叫人神往。

45、如此“怀旧”:

社会上的攀比炫富之风催生了“恐聚族”,聚会中难以回避的对财富情况和消费能力的质询,让不少人倍感压力。

年复一年的聚会,早已从叙叙旧、重温当年感情,变成充满铜臭味的“炫富会”。

“恐聚族”这个群体的出现,其实是社会“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中国的经济像一高速行驶的列车,车上人的心态也随着列车的行进而变得飘飘然起来。

【其实,人间自有真情在,面对与旧交之间的落差,只要心间能保留一块不带钱味的净土,以仁爱之心和乐观态度面对社会和人生,那又有什么可恐的呢?

没有丰厚财富的人,可以是精神上的富翁,可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何必被那些社会性的偏见所左右呢?

46、人生像一列永远向前奔驰的火车,车窗两边的风景匆匆掠过,或清澈淳朴,或华丽惊艳,然而行程中可以驻足,却无法永远停留。

我们总得学会沉淀。

幻变的是生命中的种种,不变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欣赏与热情。

所有爱过的、恨过的往事都沉淀在心灵最深处,平日里不会想起,但在午夜梦回或云飘过天际、风拂过心间时,轻轻地触碰那些往事,就像在哼唱一首悦耳的小插曲,不影响主旋律,反而能突出人生剧情的精彩。

学会沉淀,不是在重新生活,而是在继续生活。

小结:

无论是人、城市还是社会,能守候一份情怀,保留一份记忆,就能有历史的厚重感,当然也就不流俗、不浮躁。

社会心态

47、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都尤为重要。

因中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排位,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令人瞩目;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令增加大众“幸福基因”的分量加重。

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

48、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想、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

对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有些阶段难以逾越,有些困难难以规避,一些不良心态的滋生难以避免。

但必须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妥善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更会影响国家目标的实现。

因此,对于执政者而言,应积极解决各种影响社会心态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对于公民而言,应树立良好精神风貌,在自立自强中扬起心灵风帆。

【改革在与危机赛跑,是我国改革的基本态势,社会心态的培育是改革过程中的难题】

49、以包容心对待社会中“异质思维”: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变的时代。

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反映出思想的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

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与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碰撞交锋。

【面对差异、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

相对于普通民众,手握权力的执政者尤其需要这种“包容”,这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法治社会的需求。

在一个多元社会里,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

所以才要有“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的理念,集众思,方能大智兴邦。

50、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

无论是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上万的白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

这种反应,与其说是弱势群体在扩大,不如说是“弱势心态”在蔓延。

心理危机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利益猛烈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世界承受着贫富、收入等各种反差带来的焦躁、不安等情绪。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种变革中的“阵痛”,转型中的“落差”。

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具有安全感和希望的社会生态。

要看到人们最为痛切的,不是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无能为力”,而是在欠公平、不公正环境下的“回天乏力”。

勤勤恳恳的合同工有些接受的是比正式工少得多的工资,没有背景的大学生在“萝卜招聘”中黯然出局,兢兢业业的公务员眼看别人“又跑又送”突破了道德的“天花板”……社会强大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在公平正义阳光的照耀下,让人们的权力都得到保证,让人们的奋斗都有价值,只有营造一个人人肯努力、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的社会,才能走出“弱势心态”的阴影。

51、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理性”正成为一个热词。

理性看待收入差距、理性面对社会不公、理性选择专业和职业……“理性”的高频使用,传递的潜台词其实是,在不少问题上,有人正走向理性的反面。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尤为重要。

今天中国的理性建设,有市场理性与传统道德伦理的冲撞,有个人权利与集体精神的磨合,还有现代公共意识与熟人社会的博弈。

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谁都不敢说自己绝对“真理在握”,但是,每一位公民至少应该意识到,任何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都应在法治框架下有序地展开。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但无理必定寸步难行。

52、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

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

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有些声音“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

当表达权成为一项基本权利时,重视这些声音,是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起点。

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对于维稳大有好处。

小结:

发展的真谛,是为了幸福,而社会心态的培育便是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下产生的一个课题,这不仅是执政者的挑战,也是公民自我疏导、走出心理困境的“全民精神运动”。

人性美

53、泪是肯定人生的表示。

因为生活是值得留恋的,所以才会有伤逝的清泪。

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我总觉得人生是值得一活的,眼泪真是人生的甘露。

哭泣之后的我们,把精神上所纠结郁积的悲痛发泄出来,有说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呼吸道新鲜空气一样。

人到老了,生活力渐渐消磨尽了,泪泉也干了,剩下的只有可无可不无那种行将就木的心境和由生的疲劳所产生的微笑。

(梁遇春《泪与笑》)

54、威廉福克纳在1950年诺贝尔颁奖礼上发表演说,谈到世界在核战争阴影下,人道主义者所扮演的角色:

“我相信人类不仅仅会存在,他还会胜利。

不是因为万物当中只有他拥有发言权,而是因为它拥有一个灵魂,一种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

55、西藏人的“纯粹”:

多年前我包车进藏,路遇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拦住了车,问司机是不是要路过前面的镇子,司机说是,小女孩便让司机带给在前面镇子打工的哥哥100块钱,而司机与女孩素不相识。

当时我震惊于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粹,这是在内地成长的我们远不可想象的。

文化

56、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