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925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2)CO2灭火器 

窒息、冷却

(3)泡沫灭火器 

窒息、冷却、抑制

2、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

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它不如二氧化碳液体灭火器,灭火后不污染物质,不留痕迹。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

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使用方法:

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

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

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

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

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

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

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

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

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存放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以防止碳酸分解而失效;

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以防止冻结;

并应经常擦除灰尘、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2、干粉灭火器

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动力,将筒内的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铵)喷出灭火的。

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等添加剂组成。

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

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

一是*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

二是*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

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主要用于扑救石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

使用外装式手提灭火器时,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向上提起提环,干粉即可喷出。

灭火器指针指示为绿区,说明压力正常,可以继续使用,不用换。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功能:

干粉灭火器虽能用于A类火灾,但只能控火,而不能灭火,因此死灰容易复燃。

干粉灭火器喷出为粉状,药剂喷射后遮住灭火人员的视线,严重影响灭火人员的呼吸而无法正常操作使用。

干粉灭火器灭火喷射后现场一片狼籍,被喷射的物质难以清理,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3、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

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

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

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

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

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

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另:

(1)露天灭火器在有风时灭火效果不佳;

(2)喷射前应先拨掉保险装置再按下压把;

(3)因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效喷射距离较小,灭火时离火源不能过远,一般2米左右较好;

(4)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

(5)在较小的密闭空间或地下坑道喷射后,人要立即撤出,以防止窒息;

(6)灭火器存放时严禁靠近热源或日晒,定期检查,用知名人士重量检查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

  5、灭火器的有效期是多少

一)各类泡沫灭火器,有效期一年,每年维修一次;

二)各类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效期二年,每两年维修一次;

三)各类干粉灭火器,有效期二年,每两年维修一次;

二、防静电知识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

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

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

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

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

为什么气体也会产生静电呢?

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

所以在我们的周围环境甚至我们的身上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

静电控制的主要措施:

静电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静电的泄漏和耗散、静电中和、静电屏蔽与接地、增湿等。

三、火灾逃生知识 

首先,要提高“居安思危”的安全意识。

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做好一旦发生危险,及时逃生的准备。

例如,入住宾馆、酒店或处其它环境,不要急着到房间休息,应四处走走,观察好周围环境,选择好出口,为万一遇到危险做好逃生准备。

其次,要学习一些消防自救常识,掌握火场自救的方法。

火场自救的方法有:

1、一旦在火场上发现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放弃手中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

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2、脱险时,应尽量观察、判明火势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立即查明疏散通道是否被烟火封堵,选择一条最为安全可靠的路线。

如逃生必经路线充满烟雾,可做简单防护(如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穿过烟雾区。

4、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

如楼层起火时,先选用安全疏散楼梯,如果这些通道已被烟火切断,再考虑利用窗口、阳台、落水管、避雷针等脱险,切莫利用电梯。

5、如正常通道均被烟火切断时,可利用绳子或将床单、窗帘撕开连接起来,栓到固定物体上,顺绳子或布条下滑到安全地面或楼层。

6、如果身处二楼,在等不到消防队救援而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跳楼逃生。

但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把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

7、在各种通道都被切断、火势较大,一时又无人救援的情况下,可以退至未燃房间,关闭门窗。

用棉被、毛毯将门窗遮挡,防止烟雾窜入。

有条件的,要不断向门窗上泼水降温,延缓火势蔓延,等待救援。

再次,火场自救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室内发现外部起火,开启房门前,应先触摸门板,如果发热或有烟气从门缝窜入时,不要贸然开门,应设法从其他出口逃脱。

必须开门时,应缓慢开启,并在一侧利用门扇等物做好掩护,防止被烟气熏倒或被热气浪灼伤。

2、逃生时,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延缓烟雾沿人们逃离的通道流通。

通过浓烟区时,最好以低姿前进或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呼救时,除大声呼喊外,还应挥动鲜艳醒目的物品,夜间还可以用手电筒等发光信号,或敲击金属物等,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室内如果有电话,可以拨“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队求救,或打电话通知亲友及邻近的有关人员前来营救。

4、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翻滚,把火压灭。

但注意不要滚动过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的衣服跑动。

如近处有水池,河塘等,可迅速跳入水中,但人体已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四、生产安全事故

1、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报告

2、事故报告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三十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