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管理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929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深松管理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松管理措施.docx

《深松管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松管理措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松管理措施.docx

深松管理措施

2015年农机土地深松项目采购项目投标书

 

投标人:

法定代表人:

 

第一部分投标报价

第二部分信誉承诺函

第三部分机械设备

第四部分主要措施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组织领导及主要管理人员、劳动力安排

第三章技术管理

第四章质量目标及主要措施

第五章效益目标及主要措施

第六章工期计划、工期保证措施

 

第一部分投标报价

 

2015年农机土地深松项目采购项目

开标一览表

2015-09-14

投标人名称

服务类别中的包号

投标报价

每亩单价

小写:

元人民币

总报价(小写)

元人民币

总报价(大写)

元人民币

项目完成时间

以下部分仅作评标时核准后参考,唱标时不必宣读

企业注册资本

企业人数

本项目负责人

经营范围

投标人名称(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签字(盖章):

注:

本表用于唱标。

本表除分别装入投标文件中,另外单独5份密封。

在开标会议上按规定分发。

 

第二部分信誉承诺函

 

第三部分机械设备

 

第四部分主要措施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组织领导及主要管理人员、劳动力安排

第三章技术管理

第四章质量目标及主要措施

第五章效益目标及主要措施

第六章工期计划、工期保证措施

 

第一章项目概况

招标内容

一、招标范围: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我县土地深松,对广饶县境内李鹊镇、乐安街道、丁庄镇约面积6万亩进行土地深松作业。

二、作业方式:

深松+旋耕

三、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农机深松整地的作业深度应达到30厘米(含)以上,单一深松作业要求无漏松,深浅基本一致,其他模式要求深松后地表无明显土壤堆积,田面要土壤细碎平整,基本没漏松,深浅一致。

四、完成时间

确保在2015年10月10日前完成

五、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

六、项目地点

广饶县李鹊镇、乐安街道、丁庄镇境内

 

第二章组织领导及主要管理人员、劳动力安排

一、组织机构图

二、主要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安排

本项目管理是由项目负责人把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人员作为生产要素,按项目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合理地组织、使用和管理劳动力,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完成工程合同,获取更大效益。

项目所需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根据项目负责人提出的要求、标准、数目择优录用。

㈠、以进度计划与劳务合同为依据,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

㈡、以达到劳动力优化组合以及充分调动作业人员劳动积极性为目的。

三、劳动组织管理的保证措施

㈠、签订劳务施工合同。

㈡、向参加生产的劳务人员下达生产任务或承包任务书。

㈢、根据生产任务和条件的变化,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协调,及时解决劳动力配合中的矛盾。

㈣、在项目生产的劳务平衡协调过程中,按合同与劳务部门规定和合理平衡协调。

三、主要管理人员与劳动力安排计划

项目负责人1人,机组长5人,操作手不低于12人,后勤人员3人。

四、机械、设备安排计划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日期

退场日期

大型深松机

120马力

2

按进度

按进度

箱货

 

第三章技术管理

二、技术应用原理

耕作的目的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主要是疏松土壤、除草和翻埋肥料。

除草可以用除草剂,也可以采用人工和机械除草。

土壤有合适的容重、孔隙度,可以便于土壤中水、肥、气、热的交换流通,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达到作物生产的需要。

中国农业大学测定结果,一般的壤土总孔隙率要大于50%,充气孔隙率大于10%,才能较好地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1、技术实施路线

  路线1:

玉米机械化收获→重耙带施肥→轻耙整地→深松→播种。

  路线2:

玉米人工收获→秸秆粉碎还田→重耙带施肥→轻耙整地→深松→播种。

  路线3:

玉米人工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深松→免耕播种

  三、土壤深松技术

  深松作为土壤耕作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国内外愈来愈受到重视。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

  深松技术可使农田土壤容重下降,空隙度增加,透气性增加;耕作层输送水分、营养能力提高,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土壤深松对地表扰动小,基本保持农田秸秆覆盖状态,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保障技术措施。

农田深松打破板结层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蓄水增加可以改善气候的湿度和降低环境温度,给城市带来一个清新的周边环境。

用深松技术替代农田翻耕,可以减少农田扬尘,改善空气质量。

  一、深松作业技术标准

  开展土壤深松,深松深度保证在30厘米以上,深松后要做到田面平整,无漏耕,深松耕深稳定性不小于80%;上实下虚,抗旱保墒,达到良好的待播状态。

依据机械行业标准《JB/T10295-2001》。

  二、深松作业的原则

  1、机械深松作业应该根据土壤的墒情、耕层质地情况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耕层深厚、耕层内无树根、石头等硬质物质的地块宜深些,否则宜浅些。

   2、作业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比较粘重的地块不宜进行深松作业,尤其不宜采用全方位深松作业,以防止下年出现坚硬板结的垄条而无法进行耕作。

   3、深松深度可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土壤质地来确定,一般用于渍涝地排水、盐碱地排盐洗碱的,应选用40-50cm松土深度。

对于一般土壤,以打破犁底层、增加蓄水保墒能力为目的的,可根据土壤耕层状况选择35~45cm的松土深度为好,不宜过浅小于30cm,以利于土壤水库的形成和建立。

   4、机械深松应提倡以秋季的全方位深松为主,以其他季的局部深松为辅的原则。

   5、作业时在主机能够正常牵引的挡位上尽可能大油门提高车速,以便获得理想的深松作业质量。

  三、农艺对机械深松的要求

  1、深松作业的时间:

全方位深松必须在在秋后进行,局部深松可以秋后或播前秸秆处理后进行灭茬,再进行深松作业;但为了保证密植作物株深均匀,应在松后进行耙地等表土作业,或采用带翼深松进行下层间隔深松,表层全面深松。

   2、土壤适耕条件:

土壤含水量在15-22%。

   3、深松作业的深度:

秋季作业深度为30-40cm。

盐碱地改良排涝作业深度为35-50cm。

   4、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一般2~4年深松一次。

 5、深松作业深度要一致,不得漏松,夏季深松时应同时施入底肥。

  四、深松机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国内深松方式及机具有以下主要类型:

  1、间隔深松及机具。

间隔深松的一种类型是对全层土壤进行间隔疏松,所应用的间隔深松机(又称凿式或单柱式深松机)。

其工作部件是有刃口的铲柱和安装在其下端的深松铲,两相邻铲柱和松土铲横向按一定间隔配置,作业后两铲间有未松土梗。

  另一种类型是对上、下层土壤间隔疏松,对深层土壤进行全层疏松。

所应用的间隔深松机其工作部件是有刃口的铲柱和安装在其下端的款型深松铲。

两相邻松土铲横向呈无间隔配置,可实现深层土壤全层疏松。

  2、全方位深松及机具。

全方位深松是指在深松部件的作用下,梯形断面的土流被抬起、断裂和疏松。

此种机具可使整个土层达到松、碎的效果,作业后地表平整。

  3、浅翻深松机具。

浅翻深松是指工作部件对表层土壤进行浅翻灭茬,对深层土壤进行间隔深松。

浅翻深松机的工作部件由深松铲和安装铲柱上的铧式小犁体组成,深松铲和铧式小犁体依一定间隔安装在斜梁上,其机架与铧式犁相同。

  4、振动式深松及机具。

是指利用振动式深松部件对全层土壤进行深松。

振动式深松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振动源,促使安装在机架上的深松工作部件按一定频率和振幅振动,机具一边前进,深松工作部件同时进行上下振动或左右振动。

  5、深松整地联合作业及机具。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是指在对中下层土壤进行疏松的同时对表层土壤进行碎土整地作业。

国内现有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深松部件与驱动型碎土整地部件(旋耕刀辊等)组合的机具,又分为整体式和组配式,组配式联合作业机的深松和整地部分可单独与拖拉机配套,分别进行作业。

另一类是深松部件与从动部件组合的机具。

驱动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具碎土能力强,可充分发挥拖拉机发动机功率,但结构复杂。

  目前应用的深松机具属于整体联合作业机具,属于整体式作业机具。

是把深松作业和耕整地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联合作业机具,一次作业完成土壤的深松和土壤表层碎土、平整,使表层10cm内的土壤达到播前种床的要求。

因此,它除了具有深松作业的优点外,还可降低拖拉机组重复下地,压实土壤的次数,减少对土层结构的破坏,提高深松作业对作物增产的效果。

  技术参数:

  项  目

  技术性能参数

  型号

  1SZ-230型

  整机外形尺寸(长×宽×高)(mm)

  2020×2586×1500

  深松机外形尺寸(长×宽×高)(mm)

  1150×2100×1500

  旋耕整地机外形尺寸(长×宽×高)(mm)

  1020×2586×1152

  整机结构重量(kg)

  320

  深松机结构重量(kg)

  430

  旋耕整地机结构重量(kg)

  430

  作业宽度(cm)

  230

  深松深度(cm)

  30~40

  碎土深度(cm)

  8~12

  深松铲横向间距(mm)

  560

  深松铲个数

  4

  作业速度(km/h)

  4~6

  挂接方式

  Ⅱ类三点悬挂

  运输间隙(mm)

  290

  整地机形式

  卧式230型旋耕机

  配套动力(kw)

  88

  配套动力输出转速(r/min)

  540

  生产效率(hm2/h)

  0.8~1.2

  五、深松机使用调整和操作规程

  1、纵向调整。

使用时,将深松机的悬挂装置与拖拉机的上下拉杆相连接,通过调整拖拉机的上拉杆(中央拉杆长度)和悬挂板孔位,使得深松机在入土时有3~5度的入土倾角,到达预定耕深后应使深松机前后保持水平,保持松土深度一致。

   2、深度调整。

大多数深松机使用限深轮来控制作业深度,极少部分小型深松机用拖拉机后悬挂系统控制深度。

用限深轮调整机具作业深度时,改变限深轮距深松铲尖部的相对高度,距离越大深度越深。

调整时要注意两侧限深轮的高度一致,否则会造成松土深度不一致,影响深松效果。

调整好后注意拧紧螺栓。

   3、横向调整。

调整拖拉机后悬挂左右拉杆,使深松机左右两侧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调整好后锁紧左右拉杆,这样才能保证深松机工作时左右入土一致,左右工作深度一致

   4、操作规程

   

(1)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维护使用,熟悉机器的性能,了解机器的结构及各个操作点的调整方法和使用。

  

(2)工作前,必须检查各部位的联接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检查各部位润滑脂,不够应及时添加。

检查易损件的磨损情况。

  (3)正式作业前要进行深松试作业,调整好深松的深度;检查机车、机具各部件工作情况及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直到符合作业要求。

  (4)深松作业中,要使深松间隔距离保持一致。

作业应保持匀速直线行驶。

  (5)作业时应保证不重松、不漏松、不拖堆。

   (6)作业时应随时检查作业情况,发现机具有堵塞应及时清理。

  (7)机器在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响声,应及时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解决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8)机器在工作时,如遇到坚硬和阻力激增时,应及时停止作业,排除状况后再作业。

   (9)机器入土与出土时应缓慢进行,不可强行作业,以免损害机器。

   (10)设备作业一段时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理。

  六、安全注意事项

  1、深松在作业时,未提升机具前机组不得转弯和倒退。

  2、作业时机具上严禁坐人。

  3、机组穿越村庄时须减速慢行,注意观察周围情况。

4、一个作业季完成后,工作部件表面应涂黄油,整机放置在避雨、阴凉、干燥处保管。

  三、安全操作及运用技术中的注意事项

  1、作业前机具检查

  

(1)认真检查各零部件联接是否可靠,紧固件是否松动,转动部位是否灵活。

  

(2)检查刀座和刀片,应无变形损坏或短缺。

  (3)检查调整皮带的松紧度。

  (4)按要求加注润滑油和润滑脂。

  (5)挂接妥当后,应空运转3~5分钟,确认各部位运转正常,再投入作业。

  2、机具使用及注意事项

  

(1)机组进地后,应调整拖拉机的悬挂杆件,使粉碎机的前后左右保持水平。

调整限深轮的高度,保持合理的留茬高度。

严防刀片入土,以免负荷过大,损坏部件。

  

(2)应根据作物的密度和长势、土壤含水率和坚实度,采用不同的作业速度。

  (3)挂接动力输出轴时,要低速空负荷;待发动机加速达到额定转速后,机组才能缓慢起步投入负荷作业。

严禁带负荷起动粉碎机和机组起步过猛,以免损坏机件。

  (4)动力输出轴接合的情况下,粉碎机不能提升过高过快。

机组转移地块时,应切断动力。

  (5)作业时,严禁带负荷转弯和倒退。

  (6)田间如遇较大沟埂和转弯时,要及时提升粉碎机。

  (7)作业中听到异常声响,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8)要随时观察传动皮带的张紧度,如发现过松,应及时调整。

  (9)清除缠草、排除故障和检查调整都必须在停机并切断动力后进行。

  (10)作业时,禁止靠近机组和在机后跟人,以确保人身安全。

  六农机安全生产知识

  一、农机安全使用的一般要求

  

(一)拖拉机及农用动力机起动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检查有无润滑油和燃油;

  2、检查变速杆是否置于空档位置;

  3、检查有无冷却水。

严禁无冷却水起动。

严冬季节起动前大量加沸水,应先加70℃左右温水预热;

  4、不准用明火烤车;

  5、手摇起动要握紧摇把,发动机起动后,应立即取出摇把。

  6、使用汽油起动机起动时,绳索不准绕在手上,身后不准站人,人体应避开起动轮回转面,起动机空转时间不准超过5分钟,满负荷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7、使用电动机起动,每次起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秒,一次不能起动时,应间歇2至3分钟再起动。

严禁用金属件直接搭火起动;

  8、主机起动后,应低速运转,注意倾听各部有无异常声音,观察机油压力,并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

  9、拖拉机不准用牵引、溜坡方式起动。

如遇特殊情况,应急使用时,牵引车与被牵引车之间必须刚性连接,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有明确的联系信号。

溜坡滑行起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确保安全,并有安全应急措施。

  

(二)农用动力机和拖拉机的固定作业要求

  1、发动机起动后,必须低速空运转预温,待水温升至60℃时方可负荷作业。

  2、使用皮带轮时,主从动皮带轮必须在同一平面,并使传动皮带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3、使用动力输出轴时,动力输出轴和后面农具间的联轴节应用插销紧固在轴上,并安装防护罩。

  4、经常注意观察仪表,水温、油压、充电线路是否正常。

  5、发动机冷却水箱"开锅"时,须停止作业使发动机低速空转,但不准打开水箱盖,不准骤加冷水。

  6、发动机工作时出现异常声响或仪表指示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7、动力机停机前,应先卸去负荷,低速运转数分钟后才能熄火。

不准在满负荷工作时突然停机熄火。

  8、检查、保养及排除故障时,必须先切断动力,后熄火停机进行。

  9、严禁超负荷作业。

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必须良好。

  (三)拖拉机运输作业要求

  1、起步前需环顾四周,发出信号,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

不准强行挂档,不准猛抬离合器踏板起步。

  2、手扶拖拉机起步时,不准在放松离合器手柄的同时操作转向手柄。

  3、手扶拖拉机应用中低速爬坡,不允许在坡上换档。

为避免倒退时扶手上翘,放松离合器制动手柄时应平稳,不得用大油门起步。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双手脱把及用脚操作变速杆。

  4、拖拉机在高速行驶时,不准用半边制动急转弯。

轮式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时,左右制动踏板须用锁板连锁在一起。

正常行驶时,不准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不准用离合器来改变车速,不准在不摘档的情况下,踏着离合器与他人说话或做其它事。

  5、驾驶室或驾驶台不准超员乘坐,不准放置有碍安全操作的物品,悬挂的农具严禁人员乘坐。

  6、挂接拖车和农具须用低档小油门,农具手应尽量避开拖拉机和农具之间易碰撞和挤压的部位;拖拉机和拖车联接可靠,牵引卡的销轴用锁销锁住,加装保护链(可用钢丝绳代用)。

拖车须安装气、油刹车和防护网。

  7、拖拉机和拖车的转向、制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常可靠。

拖拉机必须安装方向灯、喇叭、尾灯、刹车灯、后视镜等安全设备。

拖车必须装有尾灯、刹车灯、方向灯等显著标志。

  8、只准一机一挂,小型拖拉机不准挂大、中型挂车。

  9、运输易燃物品时,严防烟火,须有防火措施。

  10、在道路上会车时,要提前减速让路,使拖拉机和挂车拉成直线,如果需超越其他车辆时,要考虑到拖车的长度,可过早驶入正常行驶路线。

  11、拖拉机带挂车要低档起步,不准在窄路、滑道、弯道、交叉

  口及桥梁、涵洞时高速行驶,.车辆列队行驶时,各车之间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拖带农具和高速行驶时,严禁急转弯。

  12、拖拉机上、下坡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上、下坡前应选择好适当档位,坡上不准换档;

  

(2)不准曲线行驶,不准急转弯和横坡调头,不准倒退上坡;

  (3)下坡时不准用空档、熄火或分离离合器等方法滑行;

  (4)手扶、履带式拖拉机下坡转向或超越障碍时,要注意反向操作,防止走偏或自动转向;

  (5)坡上不准停车。

必须停车时,要锁紧制动器,并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13、拖拉机行经渡口,必须服从渡口管理人员指挥,上、下渡船应慢行。

在渡船上须锁定制动,并采取可靠的稳固措施。

  14、拖拉机通过铁路道口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听从道口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

  

(2)通过设有道口信号装置的铁路道口时,要遵守道口信号的规定;

  (3)通过无信号或无人看守的道口时,须停车隙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切不可使发动机熄火;

  (4)不准在道口停留、倒车、超车、掉头。

  15、拖拉机在冰雪和泥泞路上行驶时,须低速行驶,不准急刹车和急转弯。

  16、拖拉机通过漫水路、漫水桥、小河、洼塘时,须察明水情和河床的坚实性,确认安全后通过。

  17、履带式拖拉机或轮式拖拉机悬挂、拖带农具路途运输时,事先应将农具提升到最大高度,用锁定装置将农具固定在运输位置。

通过坚硬道路,牵引犁需拆掉抓地板,行车速度不准太高。

通过村镇时须有人护行,严防行人和儿童追随、攀登。

  18、拖拉机在行驶中发生"飞车",应立即停止供油,踏下制动器使发动机熄火。

拖拉机停车,发动机"飞车"时,应打开减压,切断供油,并堵塞空气滤清器,迫使发动机熄火。

  19、倒车时,要选择宽敞平坦的地段,倒车时出现主、挂车折叠现象应立即停车,前进拉直后再重新倒车。

  20、夜间作业,必须有完好、齐全的照明设备。

  21、拖拉机停车时,发动机未熄火并未加制动前,不准到拖拉机底下检查、修理和保养机器。

  22、发动机冬天放水,应停车待水温降到70℃以下,方可以放水箱、机体内的水,并加盖"无水"牌。

  二、农机安全技术条件

  

(一)整机

  1、农业机械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制造。

  2、农业机械的商标或厂标、出厂标牌、出厂编号及装置等应符合国标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3、外观整洁,机件、仪表、铅封及附属设备齐全完好,联结紧固,操作灵便,离合器、制动器和油门的踏板能自动回位,各部不得有妨碍操作、影响安全及限制原机性能的改装。

  4、各管道接头、阀门、密封垫圈、油封、水封螺塞及结合面垫片齐全完好,按合严密,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

  5、凡能引起伤害的运动件如起动爪、风扇、V带、带轮、传动链、万向轴、动力输出轴等,其与人体可能接触的方位,必须设置防护板、罩、套或防护栏。

  

(二)发动机

  1、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机油压力正常。

  2、发动机的功率,新车和在用车均不得低于原标定功率的80%。

  3、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新车和在用车均不得高于原标定的15%。

  4、怠速及最高空转转速正常,运转乎稳,没有异响;关闭油门或拉出熄火拉钮,即能停止运转。

  5、正常工作时的水温、机油温度、机油压力及燃油压力等数据符合规定。

  (三)传动系

  1、离合器、变速箱、后桥、最终传动箱、动力输出装置及起动机传动机构的外壳无裂纹,运转时,无异响、无异常温升现象。

  2、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符合规定要求,分离彻底,接合平稳,不打滑,不抖动;。

  3、万向节、联轴器、传动轴装配正确,配合良好;传动用V带、滚子链安装正确,松紧度适当。

  4、变速器互锁装置应有效,不得有乱档和自行跳档现象;换档时操作灵活,变速杆不得与其他部件干涉。

  5、差速锁的作用可靠,手柄或踏板回位应迅速,无卡滞现象。

  (四)车架及行走系

  1、车架完整,不变形,无裂纹及严重锈蚀现象。

  2、前桥不变形,无裂纹;后桥外壳及发动机支架无裂纹。

  3、轮毂完好,安装松紧适度。

  4、轮辋、辐板、锁圈无裂纹,不变形,螺母齐全,紧固可靠。

  5、轮胎型号应符合原车规定,不准内垫外包,不准装用胎纹磨平的驱动轮和胎纹高度低于3.2mm的导向轮。

轮胎胎壁和胎面不应有露线及长度大于25mm、深度足以暴露出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

  6、驱动轮胎纹方向不应装反(沙漠中除外),同一轴上的左右轮胎型号、胎纹相同,磨损程度大致相等;轮胎气压符合规定要求,左右一致;轮胎的原有配重,必须齐全;前后轮应按出厂轮距设置挡泥板;前轮前束值必须符合原机规定;从事运输作业的拖拉机,不准装用高胎纹轮胎。

  (五)转向系

  1、在平坦、干硬的道路上转向轻便灵活,不得有摆动、跑偏及其他异常现象。

  2、转向圆半径或最小转弯半径,符合规定参数。

  3、转向垂臂、转向节臂及其间的纵、横拉杆连结可靠不变形,球头间隙及前轮轴承间隙适当,在平坦道路区段高速行驶时,前轮不得有目测能见的摆动。

  4、全液压导向轮从一侧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侧极限位置时,转向盘转数不得超过5圈。

  5、液压转向系油位正常,油品合格,各处不渗漏,油路中无空气。

  (六)制动系

  1、制动器左右踏板必须有可靠的联锁装置和定位装置。

  2、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应符合规定要求;制动应平稳、灵敏、可靠,两侧制动器的制动能力应基本一致,左右踏板的脚蹬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

  3、采用液压式制动系的拖拉机,制动油位应正常,油品要合格,油路不得漏油或进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