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947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docx

基础会计知识三校生高考

第一章会计概述

会计产生和发展(了解)

会计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之中,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特点(掌握)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经济核算通常采用三种量度:

劳动量度、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

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

会计具有一整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方法体系

会计概念(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和程序,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会计对象的内容

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在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资金运动包括特定单位的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购进商品支付采购费用、销售商品、进行货币结算、收回货币资金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对象(预算资金收支)

经费收入和经费支出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交易或事项。

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分为核算职能、监督职能、参与预测决策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掌握)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应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掌握)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规范运作。

会计参与预测决策职能

核算和监督的关系(掌握)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延续和保证。

没有核算,监督就失去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如果只核算不监督,非但发挥不了会计应有的作用,而且会计核算也难以继续。

会计目标和任务

 

一、会计目标(了解)

会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二、会计任务(了解)

会计任务是指会计应该完成的工作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现阶段会计的基本任务是:

(一)核算交易或事项,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二)贯彻财经法律、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三)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四)预测经济前景,参与决策

会计方法

会计的方法分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掌握)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复式记账(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对发生或已经完成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到具有一定格式的凭证上,并由经办人签章,填好的会计凭证在记账之前需经专人进行审核。

(四)登记账簿(将会计凭证上的记录按照复式记账的规则逐一登记到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账簿上)。

账簿是账户的载体,是记录和存储会计信息的数据库,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五)成本计算(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从而计算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六)财产清查(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清查各项财产物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定期总括反应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本章掌握)

第一节会计要素及其计量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内容按其经济特征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属于存量指标,反应企业一定时日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属于流量指标,是反应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它构成利润表的主要内容,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会计要素内容

(一)资产

1.概念:

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2)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内容

按流动性强弱或变现能力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资产。

主要包括

1)库存现金(存放在企业内部保险柜由出纳人员保管的现钞,包括人民币和各种外币)

2)银行存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3)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

4)应收及预付款项(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债权,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5)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为生产或出售而储存的各种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2)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主要包括

(1)持有至到期投资

(2)长期股权投资

(3)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5)商誉

(6)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

1.定义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

(1)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产生的

(2)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3)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内容

按流动性的强弱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

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主要包括: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

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特征

(1)所有者权益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而产生,其数额大小取决于投资额及企业经营状况。

(2)所有者权益一般不需要由企业归还给投资者,除非发生清算、减资的情况。

(3)投资者可以依据其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股本)部分所占的份额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4)所有者权益置于债权人权益之后,在企业清算时,企业的剩余财产在清偿所有负债后才返还给投资者。

3.内容

主要包括: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四)收入

1.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的取得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且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3)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款项

(4)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内容

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五)费用

1.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1)费用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而且能够可靠计量

(2)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以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内容

按其是否直接记入产品成本可分为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期间费用。

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等。

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定义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内容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二、会计要素计量

对会计要素计量,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

(5)公允价值

第二节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

资金来源渠道:

(1)投资者投入

(2)向债权人借入

资产=权益

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关系与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既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也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二)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四类: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九种:

1.资产内一增一减

2.负债内一增一减

3.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4.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5.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6.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7.所有者权益内一增一减

8.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9.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会计科目(掌握)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了解):

合法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会计科目分类

按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

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等科目。

负债类。

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

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

成本类。

如“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

损益类。

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按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

总分类科目(一级会计科目)

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细目)

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第二节账户(掌握)

账户设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区别:

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而会计科目只是分类名称,本身不具备结构问题,它的内容必须通过账户反映出来。

账户分类

账户按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反映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总括资料。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总分类账户所作的更详细的分类,是对总分类账户内容的细项进行核算,是总分类账户的补充。

账户基本结构

账户结构一般应包括:

账户名称、记录交易、事项的日期、所依据的凭证编号、交易、事项的内容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栏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最基本部分分为“借方”、“贷方”栏。

账户的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余额栏目在最后。

第三节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原理

记账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即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交易、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的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交易、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金运动规律和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全面反映每项经济业务引起的资产、权益的变化及其结果;2.能使账户之间保持平衡关系;3.便于通过账户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二、借贷记账法(掌握)

1.定义: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特点

(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方:

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成本费用的增加,收入的减少;

贷方:

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成本费用的减少。

(2)账户结构

1)资产类账户结构和登记。

“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其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反映资产的实有数。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类账户结构和登记。

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负债应付数。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和登记。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资产的一种求偿权,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所有者权益实有数。

4)成本费用类账户结构和登记。

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即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费用)。

由于借方登记的成本、费用增加额期末一般都是从贷方转出,因此该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生产成本除外)。

5)收入类账户结构和登记。

收入来账户的结构和负债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在“贷方”,收入的减少额(转出额)登记在“借方”。

该类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3)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4)失算平衡

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所有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数

所有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所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

试算平衡不能够检查出的错误:

(1)整笔交易、事项全部漏记;

(2)记账方向颠倒;(3)科目用错;(4)整笔交易、事项全部重记。

三、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在借贷记账法下,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这样所记账户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构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是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应用)

平行登记:

就是对每一项交易、事项,既要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又要记入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平行登记要点:

1.依据相同2.期间相同3.方向相同4.金额相等

总分类账户期初借(或贷)方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借(或贷)方余额之和

总分类账户本借(或贷)方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或贷)方发生额之和

总分类账户期末借(或贷)方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借(或贷)方余额之和

第四章交易、事项的确认记录

第一节筹集资金的确认记录

筹集资金确认记录的内容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来源渠道:

1.所有者投入的资金;2.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

企业投资者包括国家、法人单位、个人和外商。

筹集资金的会计记录(掌握)

(一)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二)账务处理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借:

资产类账户

贷:

实收资本(如果企业收到投资者的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款项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

贷:

短期借款(一年以内)或长期借款(一年以上)

第二节材料采购的确认记录(掌握)

材料采购确认记录的内容

1.确认计算材料采购的成本

2.与供货单位办理价款结算

3.材料验收入库等

二、材料采购的会计记录

(一)账户设置

“在途物资”“原材料”“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费”

账务处理

1.购买材料,款已付,材料验收入库。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2.购买材料,验收入库,款未付。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账款

3.购买材料,款已付,材料未验收入库。

借:

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4.上述购进的材料验收入库。

借:

原材料

贷:

在途物资

5.偿还前欠购货款。

借:

应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6.预付购货款。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7.以预付款方式购买材料,合同履行,材料验收入库。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预付账款

8.预付款不足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9.预付款有剩余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付账款

10.企业通过商业汇票结算购货款。

借:

原材料或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票据

第三节产品生产的确认记录(掌握)

产品生产确认记录的内容

1.对生产耗费进行归集和分配

2.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二、产品生产的会计记录

(一)账户设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库存商品”

(二)账务处理

1.企业发生可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的费用和直接人工等。

借:

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

原材料或应付职工薪酬等

2.企业发生应计入产品成本,但又不能直接计入某个产品的成本或费用时。

借:

制造费用

贷: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

3.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借:

管理费用

贷:

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

有关成本费用的账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

累计折旧

5.提取现金

借:

库存现金

贷:

银行存款

6.支付职工工资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库存现金

7.出差人员预借差旅费

借:

其他应收款-XX

贷:

库存现金

8.出差回归报销差旅费,退回多余现金。

借:

管理费用

库存现金

贷:

其他应收款-XX

9.出差回归报销差旅费,补付现金。

借:

管理费用

贷:

其他应收款-XX

库存现金

10.支付以后各期分摊的费用,支付时间在分摊期内

借:

管理费用

贷:

银行存款

11.支付以后各期分摊的费用,支付时间不在分摊期内。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12.计提本月应负担的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贷:

应付利息

13.支付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贷:

银行存款

14.支付季度利息,前两个月已计提。

借:

应付利息(前两个月利息)

财务费用(第三个月利息)

贷:

银行存款

15.分配制造费用

借:

生产成本-XX产品

贷:

制造费用

16.完工产品验收入库。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第四节销售和利润的确认记录(掌握)

一、销售确认记录的内容

1.确认营业收入;

2.结转营业成本;

3.计算应交营业税金及附加;

4.支付各项销售费用;

5.确定销售业务成果;

6.与购买方结算价款等。

二、销售业务会计记录

(一)账户设置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二)账务处理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确认收入实现。

借:

资产类账户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已售产品的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XX产品

3.发生销售费用

借:

销售费用

贷:

银行存款

4.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收到货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5.以预售购货款方式销售商品。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6.确认上述收入实现。

借:

预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确认应缴纳的税费。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XXX

8.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实现的收入。

借:

资产类账户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结转上述相关成本。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原材料等

三、利润及其分配的确认记录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企业对实现的净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4.经过分配仍有余额,属于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存收益的重要内容。

(一)账户设置

“本年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润分配”“应付股利”“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盈余公积”

(二)账务处理

1.取得投资收益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

贷:

投资收益

2.发生营业外支出。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资产类账户

3.取得营业外收入。

借:

资产类账户

贷:

营业外收入

4.计算并结转应交所得税。

借:

所得税费用借:

本年利润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

所得税费用

5.将所有损益类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

本年利润

6.将损益类所有成本费用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

本年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7.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盈利时借:

本年利润亏损时借:

利润分配

贷:

利润分配贷:

本年利润

8.提取盈余公积。

借: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

贷:

盈余公积-法定或任意盈余公积

9.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

利润分配

贷:

应付股利

第五章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

第一节成本计算

一、成本计算的含义(了解)

成本计算就是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费用与成本的区别和联系:

二、成本计算的程序(了解)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二)确定成本计算期

(三)确定成本项目

(四)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五)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并登记费用明细账

(六)编制成本计算单

三、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应用)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1.买价;

2.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5.购入材料物资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二)材料采购成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