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79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docx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1)统计学

(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

(2)一个轴承的直径(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1)指标

(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员工年龄

(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1)动态指标

(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

9.()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性(3)总体性(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1)差异性

(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1)威廉·配第

(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

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

(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1)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

(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二、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

2.三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

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

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6.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

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的(×)

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

10.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

11.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员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

12.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分别用于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和统计分析阶段。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1)各百货商店

(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

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1)全国人口

(2)每一个人(3)每一户(4)员工工资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1)全部设备

(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4)全部工业企业

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1)普查

(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

5.某市规定2015年工业企业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前,则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为()。

(1)一个月、一年

(2)一年、一个月(3)一年、一天(4)一年零一个月、一天

6.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2)确定调查的范围查的单位(3)确定调查的单位

(4)登记的方便

7.某企业的员工人数构成表如下:

性别

员工人数

(人)

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

中学

小学

半文盲和文盲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1)性别

(2)男、女(3)文化程度(4)性别和文化程度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3)530(4)540

9.次数密度是()。

(1)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2)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3)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4)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1)小于1

(2)等于1(3)大于1(4)不等于1

11.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

第一组为40-50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1)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2)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4)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2.对员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1)员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2)员工人均月收人额的多少

(3)员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人额的多少(4)员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1)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2)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种形

(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4)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1)企业设备调查

(2)人口普查(3)农村耕地调查(4)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5.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限定。

(1)表的总标题

(2)表的横行标题(3)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4)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

二、判断题

1.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2.对某市下岗员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1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时间是调查期限。

(√)

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4.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

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

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

(×)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

7.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

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上限的那一组。

(×)

8.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各种统计指标的。

(×)

9.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

10.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11.较小制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变量值下限的次数合计有多少。

(×)

12.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但普查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

第三章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某县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1)平均指标

(2)强度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

2.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1)变形

(2)倒数(3)平均数(4)开平方

3.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

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牛,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

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1)

(2)

(3)

(4)

4.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1)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2)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3)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4)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

5.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1)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2)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4)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6.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1)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2)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4)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7.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4)几何平均数

8.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1)不变

(2)增大(3)减小(4)无法预期其变化

9.今有两组大学生按年龄分配的资料如下:

周岁

各组大学生数(人)

第一组

第二组

18以下

18~20

20~22

22~24

24以上

2

17

9

8

12

6

2

合计

28

28

哪一组大学生平均年龄高?

(甲)第一组;(乙)第二组。

哪一组年龄众数高?

(丙)第一组;(丁)第二组。

()

(1)甲、丙

(2)甲、丁(3)乙、丙(4)乙、丁

10.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

则平均废品率(%)为()。

(1)1.5%

(2)1.45%(3)4.5%(4)0.94%

11.某商店在制订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1)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众数

12.现有一数列:

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1)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

1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

这个指标属于()

(1)平均指标

(2)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

 

14.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

完成生产定额数

员工人数

完成生产定额数

员工人数

10~20

20~30

20~30

35

20

25

40~50

50~60

10

15

(1)

(2)

(3)

(4)

15.某企业2013年员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6年员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员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1)增大

(2)减小(3)不变(4)不能比较

16.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名员工。

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1)计划产值

(2)实际产值(3)员工人数(4)企业数

17.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1)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2)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3)等于2倍的平均数(4)等于2倍的标准差

18.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

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1)等于0

(2)等于1(3)大于0(4)大于1

19.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

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1)众数

(2)四分位数(3)中位数(4)平均数

20.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1)对称的

(2)右偏的(3)左偏的(4)无法确定

判断题

1.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2.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

(×)

3.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

4.如甲、乙、丙三个企业今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和105%那么这三个企业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

(×)

5.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

6.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是用复名数来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

7.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

(×)

8.两个企业比较,若X甲>X乙,甲>0,由此可以肯定乙企业生产的均衡性比甲企业好。

(×)

9.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

10.某企业计划规定,2016年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10%,实际执行结果降低5%,仅完成单位产品成本计划的一半。

(×)

11.当各组的变量值所出现的频率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就失去作用,因而,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12.甲洗衣机企业2016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企业同期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指标。

(×)

13.比较两组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时,标准差系数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

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

15.相对指标就是质量指标。

(×)

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1)变量和次数

(2)时间和指标数值(3)时间和次数(4)主词和宾词

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1)相对数动态数列

(2)时期数列(3)间断时点数列(4)平均数动态数列

3.某地2011-2016年各年6月30日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6月30日人口数(万人)

23

23

24

25

25

26

则该地区2012-2016年的年平均人数为()。

(1)

=24.3(万人)

(2)

=24.6(万人)

(3)

=19.7(万人)

(4)

=20.25(万人)

4.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1)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1(或100%)

5.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1)100%

(2)400%(3)120%(4)1200%

6.假定某产品产量2016年比2011年增加了35%,则2016年比2011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1)

(2)

(3)

(4)

7.某企业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

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1)

(2)

(3)

(4)

8.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连年下降的,已知从2011年至16年间总的降低了6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

(1)

(2)

(3)

(4)

9.某城市2016年末有人口750万人,有零售商业网点3万个,则该市的商业网点密度指标是()

(1)2.5千人个

(2)250人个(3)0.25个/千人(4)250个/人

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1)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

(2)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

(3)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4)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

11.增长1%的绝对值是()

(1)水平指标

(2)速度指标(3)水平与速度相结合的指标(4)什么也不是

12.评比城市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各城市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动态数列是属于()。

(1)总量指标的时期数列

(2)总量指标的时点数列(3)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4)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13.年距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1)年距增长量÷最初水平

(2)逐期增长量÷最初水平(3)逐期增长量÷前期水平(4)年距增长量÷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14.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1)只能是总量指标

(2)只能是相对指标(3)只能是平均指标

(4)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15.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1)提高2.9%

(2)提高3%(3)下降3%(4)下降2%

16.2016年某地区新批准73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个指标属于()。

(1)时点指标

(2)时期指标(3)动态相对指标(4)比较相对指标

17.如果要侧重分析研究现象在各时期的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则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应该是()。

(1)算术平均法

(2)调和平均法(3)几何平均法(4)方程法

18.下列动态分析指标中一般不取负值的是()。

(1)发展速度

(2)增长量(3)增长速度(4)平均增长速度

19.已知某企业某指标的发展速度为1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的

(1)说明该现象发展趋势良好

(2)说明该现象发展趋势欠佳

(3)说明该现象增长趋势一般(4)应根据指标的性质与内容来

判断题

1.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2.年距增减水平是反映本期发展水平较上期发展水平的增减绝对量。

(×)

3.把某大学历年招生的增加人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

4.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

5.最佳拟合趋势之最好的判断方法是用各条线y与实际值y的离差平方和∑(y-y:

)2的大小来判断(√)

6.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番。

(×)

7.如果季节比率等于1或季节变差等于0,说明没有季节变动。

(√)

8.动态数列的指标数值只有用绝对数表示。

(×)

9.一个动态数列,如中间年份的递增速度大于最末年份的递增速度,则按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大于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

(√)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11.某企业产品的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

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2.4%+2.2%+2%)/3=2.2%(×)

12.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

第五章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狭义指数是反映()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1)有限总体

(2)无限总体(3)复杂总体(4)简单总体

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1)报告期

(2)基期(3)计划期(4)任意时期

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1)1.8%

(2)2%(3)20%(4)18%

4.

表示()

(1)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2)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3)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量

(4)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5.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1)10%

(2)90%(3)110%(4)111%

6.某位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

(1)95%

(2)110%(3)90%(4)105%

7.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指数,所以()

(1)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解

(2)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3)只有加权算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4)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指标,并有变量数值和权数资料时才能进行分解

8.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1)

(2)

(3)

(4)

9.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1)

(2)

(3)

(4)

10.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1)综合指数

(2)平均指标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4)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1)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2)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3)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4)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12.已知张某买了两种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24点,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14元,前日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元。

(1)10.64

(2)0.5(3)11.29(4)1

13.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它的分子、分母通常是()。

(1)简单调和平均数

(2)简单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4)加权算术平均数

14.平均价格可变构成指数的公式是()

(1)

(2)

(3)

(4)

15.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1)质量指标指数

(2)可变构成指数(3)固定构成指数(4)结构影响指数

16.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1)5%

(2)6.5%(3)22.7%(4)333%

17.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1)都固定在基期

(2)都固定在报告期(3)一个固定在基期个固定在报告期

(4)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8.如果产值增长50%,员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

(1)25%

(2)30%(3)70%(4)150%

19.某商店两商品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名称

销售额指数(%)

价格指数(%)

销售量指数(%)

电视机

100

95

-

洗衣机

-

100

125

表中所缺数值为()。

(1)105和125

(2)95和85(3)85和80(4)95和80

20.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1)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2)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差

(3)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4)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

判断题

1.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方法。

(×)

2.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