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036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 考研农学联考 第三章血液.docx

动物生理学考研农学联考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一、单项选择题

1.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2.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血浆渗透压的小部分(大部分)B.主要由白蛋白组成

C.与血浆容量有关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红细胞膨胀

3.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B.葡萄糖

C.球蛋白             D.NaCl(80%)                                   

4.下列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0.9%NaCl溶液B.5%葡萄糖溶液

C.1.9%尿素溶液(非等张)D.5%葡萄糖盐水

5.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

6.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是:

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D.血浆白蛋白浓度

7.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D.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

8.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9.血浆蛋白量显著减少时,可引起:

A.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B.组织液生成增多

C.淋巴回流量减少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0.血浆中何种物质浓度改变时,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A.血浆NaCl浓度升高B.血浆球蛋白浓度下降

C.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D.血浆A/G比值增大

11.与红细胞的许多生理特征有密切关系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B.血红蛋白的含量

C.红细胞的形态特点D.红细胞的比容

12.成熟红细胞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易发生溶血:

A.0.65%NaCl溶液B.5%葡萄糖溶液

C.1.9%尿素溶液D.0.9%NaCl溶液

13.易使红细胞发生叠连,导致血沉加快的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增加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C.血清磷脂酰胆碱增加D.血浆球蛋白增加

14.关于红细胞功能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运输O2与CO2B.可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

C.其功能通过血红蛋白实现D.溶血后的血红蛋白功能不变

15.下例各项中,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骨髓抑制B.长期慢性失血

C.肾功能衰竭D.内因子缺乏

16.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

A.蛋白质和铁B.促红细胞生成素

C.内因子D.维生素B12和叶酸

1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

A.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B.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C.蛋白质摄入不足D.机体缺铁

18.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是由于:

A.红细胞成熟和分裂障碍(维生素b12或叶酸)B.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缺铁)

C.造血原料不足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19.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

A.造血干细胞B.淋巴系祖细胞

C.髓系干细胞D.定向祖细胞

20.主要调节晚系红细胞,也能调节早系红细胞分裂成熟的是:

A.爆式促进因子(BPA)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C.雄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

21.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肾、肝B.脾、肝

C.肾、脾D.胸腺、骨髓

22.关于白细胞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可吞噬病原微生物B.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作用D.嗜酸粒细胞释放肝素、组胺(嗜碱粒细胞)等

23.机体化脓性细菌感染时,血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单核细胞D.嗜碱粒细胞

24.在患某些寄生虫病或过敏反应时,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D.单核细胞

25.白细胞中数量最少、能合成组胺和肝素的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D.单核细胞

26.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免疫应答中抗原信息传递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D.单核细胞

27.血小板参与

A.吞噬作用B.生理止血

C.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

28.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重要原因是:

A.血小板不易黏着B.血小板不易聚集

C.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D.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29.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是:

A.肾上腺素B.5—羟色胺

C.ADP、组胺D.凝血酶

30.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

A.血小板聚集B.红细胞叠连

C.血细胞凝聚D.纤维蛋白形成

31.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

A.血浆B.体液

C.血清D.细胞外液

32.血清成分的特点是:

A.血液去掉纤维蛋白原B.抗凝血液经离心沉淀的上清液

C.血浆除去血浆蛋白的液体D.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

33.维生素K参与部分凝血因子的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可能引起

A.因子Ⅱ、Ⅺ、X、V缺乏B.因子Ⅱ、Ⅶ、Ⅸ、X缺乏

C.因子V、Ⅶ、X、Ⅺ缺乏D.因子I、Ⅶ、Ⅺ、Ⅺ缺乏

34.抗血友病因子是:

A.因子ⅦB.因子Ⅸ

C.因子ⅪD.因子Ⅷ

35.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是:

A.因子x被激活B.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C.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D.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36.与血液凝固无关的因素是:

A.血小板数量B.凝血因子多少

C.血浆中NaCl浓度D.红细胞凝集原的类型

37.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组织中)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只需体外因子

D.前者由因子Ⅻ启动,后者由Ⅲ因子启动

38.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机制是:

A.去掉血浆中纤维蛋白原B.与血浆中的钙结合而沉淀

C.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D.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39.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

A.血清中的凝集素B.红细胞膜上抗原

C.血浆中的凝集原D.白细胞膜上抗原

40.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之间相互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C.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41.ABO血型系统相互输血关系中,严禁:

A.O型输给B型

B.O型输给AB型

C.A型输给O型

D.B型输给AB型

42.献血者为A型,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B型B.AB型C.O型D.A型

43.某人红细胞与A型及B型标准血清均有凝集反应,其血型应为:

A.B型B.A型

C.AB型D.O型

44.关于Rh血型系统的说明,正确的是:

A.血清中含Rh抗体者为Rh阳性B.红细胞中含D抗原者为Rh阳性

C.Rh阴性者血清中含Rh抗体D.Rh阴性血不能输给Rh阳性者

45.下列关于Rh血型中的Rh抗体的内容,错误的是:

A.Rh抗体为天然抗体B.Rh抗体属于IgG

C.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D.Rh抗体能凝集Rh阳性红细胞

46.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一般发生在:

A.Rh阳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阴性胎儿B.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二胎Rh阴性胎儿

C.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阴性胎儿D.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二胎Rh阳性胎儿

47.已知甲某的血型为B型,通过交叉配合试验发现其红细胞可被乙某的血清所凝集,但甲的血清不能凝集乙某的红细胞,乙的血型可能是:

A.B型B.A型C.AB型D.O型

48.红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

A.糖原异生            B.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C.脂肪酸氧化           D.糖酵解

49.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释放肝素(碱)            B.吞噬作用

C.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酸)      D.产生抗体(单核)

50.下列关于生理止血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占中心地位  

B.生理止血与局部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血栓形成有关

C.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不起主要作用

D.生理止血与血凝块的形成有关

51.血液凝固的外源性激活途径与内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凝血酶激活过程         B.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C.有无血小板参与D.FX的激活过程

52.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B.加速FX酶复合物形成

C.激活FXD.促进血小板凝集

53.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200倍)

C.抑制血小板聚集         D.抑制FX的激活

54.目前认为血液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是

A.抗凝血酶Ⅲ           B.肝素

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D.蛋白质C

55.一般血型抗原都是红细胞膜上的

A.糖脂或糖蛋白    B.蛋白质C.脂蛋白      D.单糖

56.Rh血型抗体是

A.IgGB.IgDC.IgAD.IgM

57.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C抗原 B.D抗原C.c抗原    D.e抗原

二、简答题

1.血液有何生理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有何关系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3.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4.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5.简述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6.简述Rh血型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

1.分析引起贫血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治原则。

2.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析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试述ABO血型系统的组成和相互间输血的关系。

四、实验题

1.何谓红细胞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

2.如何制备全血、血浆和血清?

3.红细胞凝固、凝集、聚集有何区别?

4.根据血液凝固实验,指出临床上延缓(或阻止)和促进血凝的方法。

5.实验兔采血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C 7.D 8.B 9.B 10.C11.C 12.C 13.D 14.D 15.B 16.D 17.A 18.A 19.A 20.B21.B 22.D 23.A 24.B 25.C 26.D 27.B 28.C 29.C 30.D31.C 32.D 33.B 34.D 35.B 36.C 37.D 38.D 39.B 40.B 41.C 42.B 43.C 44.B 45.A 46.D 47.D48.D49.B50.C 51.D52.A 53.B 54.C 55.A 56.A 57.B

二、简答题

1.血液的基本功能有:

①运输功能:

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都需通过血液运输,以满足细胞代谢活动的需要。

②调节功能:

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活动(激素调节)。

血细胞亦可合成、分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血液可吸收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③防御功能:

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补体等物质,可对抗或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在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防止小血管破裂时发生大量出血。

4、营养功能、、、5、维持内环境稳定

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有密切的关系,如运输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红细胞、血浆蛋白、水分等;血液的调节功能主要借助于血液中含有的激素及血细胞自身合成、分泌的激素、细胞因子等;血液的防御功能主要通过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实现。

2.血浆渗透压由大分子血浆蛋白组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正常值约为300mmol/L(300mOsm/kgH2O,相当于770kPa),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占99%以上。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是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主要由NaCl等小分子物质构成。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使水分子的跨膜移动保持平衡。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可吸引红细胞内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引起红细胞皱缩。

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可使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加,引起红细胞膨胀,甚至红细胞膜破裂而致血红蛋白逸出,引起溶血。

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约1.5mmol/L(25mmHg或3.3kPa),主要由血浆白蛋白构成。

由于血浆蛋白分子质量较大,难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而且血浆蛋白浓度远高于组织液。

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能够吸引组织液的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维持血容量。

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

3.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1)中性粒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其数量多、变形能力强,在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其数量常明显增加。

当炎症发生时,中性粒细胞受细菌或细菌毒素等趋化性物质的吸引,游走到炎症部位吞噬细菌,并利用细胞内含有的大量溶酶体酶分解细菌。

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放出的溶酶体酶能溶解周围的组织而形成脓汁。

(2)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2—3天后迁移到周围组织,成熟为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其吞噬能力大大增强。

在某些慢性炎症时,其数量常常增加。

单核—巨噬细胞能合成、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并在抗原信息传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3)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

嗜酸粒细胞可抑制嗜碱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并吞噬、破坏嗜碱粒细胞所释放的活性物质,限制嗜碱粒细胞的活性。

嗜酸粒细胞还可通过释放碱性蛋白和过氧化酶损伤蠕虫体,参与对蠕虫感染时的免疫反应。

当机体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蠕虫感染时,常伴随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4)嗜碱粒细胞能合成并释放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等,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症状。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粒细胞,限制嗜碱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5)淋巴细胞具有后天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其中T细胞可通过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完成细胞免疫;B细胞可通过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完成体液免疫。

N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①黏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血小板黏附。

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壁下的胶原纤维暴露,血浆中的某些成分首先与胶原纤维结合,再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形成胶原—血浆成分—血小板,使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

②聚集:

血小板彼此黏着的现象称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统称为致聚剂,ADP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

血小板聚集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聚集由局部组织释放的致聚剂引起(可逆性聚集)。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引起不可逆的第二时相聚集。

③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的释放。

这些物质主要有ADP、ATP、5—羟色胺、血小板因子4、纤维蛋白原、Ca2+等。

④收缩:

血小板含有收缩蛋白A和M,其作用类似于肌原纤维中的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在Ca2+的参与下可发生收缩,可使血凝块回缩,血栓硬化,挤出血清,有利于止血过程。

⑤吸附:

在血小板膜表面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Ⅴ、Ⅺ、Ⅷ等。

当血管破损时,大量血小板可黏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小板发挥其生理止血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①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可以融入血管内皮细胞,成为血管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②促进生理性止血:

当小血管破损出血后,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及黏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的血小板释放一些缩血管物质,使血管破损口缩小或封闭;同时,血管内膜下组织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塞破损口,实现初步止血;与此同时,血浆中的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血凝块。

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内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变硬,形成牢固的止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③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膜表面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

同时,在血小板内还含有一些血小板因子(PF),如PF2、PF3、PF4、PF6等。

当发生血管破损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可使局部凝血因子的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的进程;血小板所提供的磷脂表面(PF3),可大大提高凝血酶原的激活速度。

5.纤维蛋白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被溶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的激活物和抑制物。

纤溶可分为两个基本过程,即1、纤溶酶原的激活和2、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原的激活是一个有限水解的过程,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是通过内源性凝血系统中的有关凝血因子,如Ⅻa、激肽释放酶等激活纤溶酶原。

外源性激活途径是通过来自各种组织,如由肾合成的尿激酶和血管内皮细胞所合成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原。

纤溶酶原被激活成纤溶酶后,可作用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分子中的赖氨酸—精氨

酸肽键,使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水解为可溶性的小肽,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纤溶对于保持体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动的动态平衡,使凝血和纤溶局限于创伤局部具有重要的意义。

6.通常将含有D抗原的红细胞称为Rh阳性,不含有D抗原的称Rh阴性,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人群中,属Rh阳性的约占99%。

Rh血型的特点是无论Rh阳性还是Rh阴性,其血浆中均不存在天然的(先天性)的抗Rh抗体。

但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者红细胞后,可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后天获得性抗Rh抗体,凝集Rh阳性红细胞。

Rh血型的临床意义:

①Rh血型不合引起输血溶血:

当Rh阴性受血者首次接受Rh阳性供血者的红细胞后,因Rh阴性受血者体内无天然抗Rh抗体,一般不发生因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凝集反应。

但供血者的Rh阳性红细胞进入受血者体内,可通过体液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Rh抗体。

当Rh阴性受血者再次或多次接受Rh阳性供血者的红细胞时,其体内的抗Rh抗体可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发生溶血。

因此,重复输血(同一供血者)仍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以防止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②新生儿溶血:

当R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第一胎),因Rh阴性母亲体内无天然抗Rh抗体,此胎儿一般不发生因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

当母亲再次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第二胎)时,母体内的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凝集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

因此,Rh阴性母亲在生育第一胎Rh阳性胎儿后,应及时常规注射特异性抗D免疫球蛋白,以防止胎儿Rh阳性红细胞致敏母体。

三、分析论述题

1.引起贫血的原因大致可从生成的部位、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红细胞的成熟过程、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过程和红细胞的破坏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出生以后主要在红骨髓造血。

若骨髓造血功能受物理(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或化学(苯、有机砷、抗肿瘤药、氯霉素等)因素影响而抑制时,将使红细胞和其他血细胞生成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其特点是全血细胞减少。

(2)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铁和蛋白质。

若长期慢性失血(内源性铁缺乏)或食物中长期缺铁(外源性铁缺乏),均可导致体内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的小细胞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其特征是红细胞色素淡而体积小。

(3)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维生素B12和叶酸作为辅酶参与核酸代谢。

维生素B12是红细胞分裂成熟过程所必需的辅助因子,并可加强叶酸在体内的利用。

食物中的叶酸进入体内后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四氢叶酸,并转变为多谷氨酸盐,作为多种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参与DNA的合成。

当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分裂成熟过程延缓,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特征是红细胞体积大而幼稚。

(4)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不被胃肠消化液破坏,并与回肠末端上皮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内因子缺乏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影响红细胞的分裂成熟,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平均寿命约120天。

衰老或受损的红细胞其变形能力减弱而脆性增加,在通过骨髓、脾等处的微小孔隙时,易发生滞留而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血管外破坏)。

当脾肿大或功能亢进时,红细胞的破坏增加,可引起脾性贫血。

(6)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作用于晚期红系祖细胞上的EPO受体,促进其增殖并向可识别的红系前体细胞分化,也能加速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

当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能引起肾性贫血。

2.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形成。

据此,可将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个阶段。

其中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内源性凝血(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和外源性凝血(启动凝血的因子Ⅲ来自组织)两条途径。

在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中,Ca2+担负着重要作用,若去除血浆中的Ca2+,则血液凝固不能进行。

在实验室工作中常用的抗凝剂如草酸盐、枸橼酸钠,可使血浆中游离的Ca2+浓度降低,达到抗凝的目的。

由于血液凝固是一酶促反应过程,因而,适当加温可提高酶的活性,促进酶促反应,加速凝血,而低温则能使凝血延缓。

此外,利用粗糙面可促进凝血因子的激活,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从而加速血液凝固。

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保持光滑完整,Ⅻ因子不易激活,Ⅲ因子不易进入血管内启动凝血过程。

在血液中还存在一些重要的抗凝系统,主要包括细胞抗凝系统和体液抗凝系统。

细胞抗凝系统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的吞噬灭活作用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形成作用,限制血液凝固的形成和发展。

体液抗凝系统主要有:

①组织因子抑制物(TFPI):

TFPI主要来自小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糖蛋白。

目前认为,TFPI

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②蛋白质C系统:

包括蛋白质C、凝血酶调制素、蛋白质S

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

③抗凝血酶Ⅲ: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④肝素: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

这些抗凝物质的基本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的激活。

3.ABO血型是以红细胞膜表面A、B凝集原(抗原)的有无及其种类来作为其分类依据的。

凡红细胞膜上只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有B凝集原的为B型;A、B凝集原均有的为AB型;A、B凝集原均无的为O型。

人类ABO血型系统中,还有溶解在血浆中不同的凝集素(抗体)。

A型血血浆中含抗B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