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44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docx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观后感精选

 

01

安徒生的所有童话当中,最有名、最被世人所知悉的莫过于《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同年,安徒生还写了《海的女儿》,只是它远不如《皇帝的新装》有名。

小时候读安徒生,从孩童角度去看,会觉得故事本身很好笑并且很讽刺。

人到中年再读,可以从故事当中品味出很多年少时并没有的滋味来。

可以说,安徒生的童话并非只是适合儿童阅读,任何年龄的人阅读都是合适的。

他所带给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的启迪、思考都不一样。

在《海的女儿》这个故事中,最年幼的人鱼海公主在六姐妹当中,是最渴望能在年满十五岁(海底王国的规定)能上升到海面接触人类有鸟语花香世界的公主。

她向往那个广阔的人类世界。

老祖母告诉公主:

在海底世界,我们可以活三百年,但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会变成水上的泡沫,我们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人类是有灵魂的,他们即便死后,灵魂也会升空,升向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人鱼小公主渴望进入人类世界。

在公主心里,哪怕只能在人类活一天,她愿意放弃海底世界的三百年。

当一艘载着王子的行船在海上落难之时,人鱼小公主不愿看到身穿华服的漂亮王子死去沉入海底世界,她竭力将王子托出水面,将他带到阳光照耀着的温暖,舒适、安全的沙滩上。

王子对人鱼公主的救命之恩并不知情。

人鱼公主心里却再也放不下王子。

怎样才能变成像人类一样,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

人鱼公主向祖母发问。

老祖母态度坚决:

你决不可起这种想法,没有办法。

除非有一个人爱你,把你当做比她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爱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时候,只有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去,而你就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

但这种事情从来不会有的!

我们海底世界所认为美丽的东西——你的那条鱼尾,他们在陆地上却认为非常难看,在他们那儿,一个人想要显得漂亮,必须生有两根呆笨的支柱——他们把它叫做腿。

为获得人类灵魂的人鱼公主同样态度坚决,誓死也要变成人形。

海的巫婆可以帮到她。

条件是人鱼公主必须拿她所拥有有的海底世界最美妙的声音与她的药品交换。

同时巫婆警告人鱼公主:

你一旦获得一个人的形体,你就不再是人鱼,再不能走下水来,回到你的姐姐们和爸爸的宫殿。

假如你得不到那个王子的爱情,假如他不跟你结成夫妇,那么,你就不会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

在他和别人结婚的头一天早上,你的心会碎裂,你就会变成水上的泡沫。

人鱼公主坦然接受这一切,连失去生命的风险都愿接受,那么,成为哑巴的命运也同样能接受。

人鱼公主如愿变成了一个美少女,拥有了美丽的小白腿,但每走一步都如行走在刀尖上一样疼痛。

这是她成为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终于可以靠近王子,王子也喜欢上这位能用眼睛说话、舞姿优美的美丽的哑巴姑娘。

他以为她是孤儿,她也因为失去声音无法向他道出自己的来历和曾对他有过的救命之恩。

王子虽欣赏和喜欢人鱼公主,但其实并没有坚定的一定要娶她为妻的意愿。

他对人鱼公主说:

“我的父母命令我去看一位邻国公主,但是他们不能强迫我把她作为未婚妻带回家来!

我不会爱她的,如果我要选择新娘的话,那么我就要先选你。

这翻话让人鱼公主对人间幸福和拥有不灭的灵魂充满了希望。

王子的话其实是给自己留了后路的,如果邻国公主丑陋不堪,和人鱼公主没有可比性,完全不能入他的眼。

那么他有可能会逆他父母的心意,考虑娶人鱼公主。

在王子眼里,哑巴人鱼公主虽也美,但美得有瑕疵,是人妻的次选。

我一向认为,在男女情感当中,但凡以父母为借口而拒绝对方的人,其最真实的原因是自己本身并没有要坚定的和对方一起走下去的意愿。

王子从心底里对人鱼公主是不够爱的。

不够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不爱。

这是人性的真实,父母只是遮羞布。

实际上王子初见邻国公主,就已即时倾慕邻国公主倾国倾城的容颜,毫不犹豫地立志要娶邻国公主为妻。

他怎会想到他的幸福时刻,将会是她的毁灭之时。

想到了,又怎样?

我想,如果王子知道人鱼公主对他有过救命之恩,会不会娶已是哑巴的人鱼公主为妻?

未必。

他或许对人鱼公主存有感恩之心,但真正要说走入婚姻,他考虑得更多的恐怕是美貌、才华、门当户对的问题。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让人潸然泪下的描写:

“在新婚夫妇的婚礼上,人鱼公主尽情旋舞起来,她飞翔着,正如一只被追逐的燕子在飞翔着一样。

大家都在喝彩、称赞她,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

快利的刀子似乎在砍着她细嫩的脚,但是她并不感觉到痛。

因为她的心比这还要痛。

她知道这是她看到他的最后一晚——为了他,她离开了她的族人和家庭,她交出了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她笑着、舞着,但是她心中怀着死的念头。

午夜,五个姐姐浮出水面,了为救她们为爱而飞娥扑火的年幼妹妹,她们以交出美丽的长发为代价,从巫婆那里换得一把刀子。

只要人鱼公主在太阳没有出来以前,把刀插进那个王子的心里去,当他的热血流到人鱼的脚下,人鱼公主又可以恢复人鱼的原形,仍然可以回到深海活三百年的岁月。

五个姐姐极力催促人鱼公主天亮之前需尽快动手。

当一个人深陷爱的迷途,会完全忽略了背后所有的亲人,完全不会回望一直注视着自己的亲人。

倒是亲人们,因为血浓于水,随时准备着接纳自己的意外和回归。

也唯有至亲,才能如此。

人鱼公主拒绝了她的姐姐们,她把刀子投入海里,柔情百转望王子最后一眼,纵身跳入海里,走向自己的末日。

读着读着,突然就读出了眼泪。

人鱼公主宁愿放弃生命,辜负至亲,也不愿去伤害自己深爱着的人。

人鱼公主在求巫婆赐药之时或许就已想过这样的结果。

聪明如她,不会不知为一个人,放弃自己所有,本身是件风险巨大的事情。

或许在她心里,我求我所爱,而我深爱过。

我认为值,这一生就值了。

02

今天聊聊安徒生。

我想没人没有读过安徒生童话吧,这大概是很多人接触的第一本名著,就算儿时没有阅读习惯,在小学也被迫学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应该还做过段落分析和课文意义解读,比如“本文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吃人的本质”云云。

作品那么多,艺海拾贝说说印象深刻的几篇。

《冰雪皇后》第一次没有读下来,太冷酷了,整个故事的基调,背景,自顾自奏响的音乐,全部充满棱角,让读者跟着主人公脚趾冰凉,被凌厉的满是冰雪的北国胜景割伤。

魔鬼镜子的碎片掉进了嘉伊的眼睛,他再也看不到格尔达,而且变得冷酷无情,没有爱恨。

后来被冰雪皇后摄走,格尔达历尽艰辛去救嘉伊,大概这样的梗概。

敲黑板,格尔达并不知道嘉伊是着了魔鬼镜子的道哦。

我小时候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两个疑惑,第一,魔鬼镜子的碎片怎么能进到眼睛,眼睛不疼吗?

第二,嘉伊对格尔达那么不好,为啥她还贱嗖嗖的去找他,人家跟冰雪皇后过的很开心有木有?

整个小镇又不是嘉伊一个小伙伴,为啥不能和别人玩儿呢。

好吧,我就是这么庸俗和肤浅的小孩儿。

那么现在我懂了,因为魔鬼镜子的碎片一直漂浮在人间,它也进过我的眼睛,唯有磨碎爱人的心,温水服下变成眼泪才能冲洗出来。

嘉伊对格尔达很差,但是格尔达一直相信他,也对他保有耐心,所以愿意相信他会好起来。

心大的人无敌,就酱。

《海的女儿》大概是我小时候最爱的故事了。

初恋男友曾经把整篇故事读了录下来,让我带着录音带去上大学。

这事儿也只有十八岁的男生能干出来吧。

除了爱情启蒙以外,最重要的是安徒生对大海的描写让人简直太向往了“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象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那么清。

象最明亮的玻璃。

”这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小小的我对大海充满想象。

而且要注意,他用的是海底视角。

不过我一直搞不懂为啥小美人鱼不说实话,不说自己救了脑残王子,不说自己为了他和巫婆用声音交换双腿,狗娃一样的天天睡在他门口的垫子上,是为啥嘛?

后来大概明白了,就算脑残王子喜欢她,也还是会娶邻国的公主,不是所有的王子都会为了爱情牺牲眼前的一切,更何况还不一定有爱情,或者只有喜爱而已。

小美人鱼于他就是个美艳的舞姬。

而小美人鱼这边牺牲太多了,沉没成本太高,这必须是爱情,还是那种“我爱你与你无关”型的爱情。

好吧,只好去死了。

变成泡沫,所有人都舒服了。

可是真的就得到不灭的灵魂了吗,鬼知道。

《红舞鞋》必须骂脏话,这完全就是个恐怖故事好吗?

一双被诅咒的舞鞋,就因为小姑娘不懂事,有点小虚荣,喜欢小红鞋,爱美怎么啦?

然后穿上这双红舞鞋,跳舞到死,停不下来。

这个太魔幻了,不能多想,多现实多讽刺,多少人被套上了这样的舞鞋,主动的被动的,就这样一路舞下去,跳到精疲力竭,血肉模糊。

《小意达的花儿》这个故事很厉害。

告诉我们每天晚上花花草草,玩具们都会活过来,开盛大的舞会。

后来看玩具总动员和博物馆奇妙夜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心里默默说,哎呦,是人家老安玩儿剩下的。

《坚定的锡兵》印象最深的就是锡兵他不能动,却爱着瓷娃娃,被扔来扔去,好像还被老鼠拖去下水道什么的,最后扔进炉膛烧化了,剩下一颗锡心。

超戳泪点有没有。

《拇指姑娘》是个流浪探险的故事,最后姑娘到了矮人国,变成了王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男生个子矮,还是尽量在南方发展,这样比较容易被人当成王子。

安爷的故事,不是happyending的都深刻好看,但不适合孩子,如果我有个女儿,我肯定不会给她读这些,因为我实在没办法回答她关于为啥美人鱼非要变泡沫这样的问题。

当然,如果你抬杠,说海的女儿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Happyending那我也无话可说。

03

童话是我从幼年到现在都喜欢的题材,而安徒生童话又是其中最打动我的,没有之一。

越长大越清楚,安徒生童话不只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更是写给成年人看的。

安徒生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

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在《海的女儿》里,知道人的高贵在于拥有一个善良而有爱的灵魂;

在《皇帝的新装》里,看到人性中趋炎附势的丑态,也看到赤子之真;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既流露对现实的绝望,又满怀对未来的期望

这些为大多数孩子和大人熟知的童话故事,多创作于安徒生的前半生。

在《安徒生童话(插图本)》(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序言里提到,安徒生童话创作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40岁前创作的童话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40~47岁之间的童话开始比较直截的描写现实,出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贫穷窘迫的生活场景;而47岁之后,他的童话变成了“故事”,调子变得低沉忧郁,尽管还保有童话的美丽幻想,但总体是更现实,也更悲观了。

由于安徒生贫困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自卑孤独,他后期创作的笔调趋向低沉,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他的创作后期,有一篇童话,我小的时候读过,当时读不懂,但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却总是清晰的停留在记忆中。

于是每隔几年翻出来再读一遍,每一回都有不同的感悟。

直到最近又重读了一遍,才终于能够理解故事主人公的感情,也终于可以确定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情绪,就是安徒生本人给自己一生所作的注解。

这篇安徒生童话的名字是:

《柳树下的梦》。

1、永远美好的故乡

小时候读《柳树下的梦》,一直不明所以,但是对文字描述出来的童年乐园“却格小城”却记忆深刻,且历久弥新。

童话故事发生在一个小花园里,一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身上。

“在这样的一个小花园里,长着一棵接骨木树;在另一个小花园里长着一棵老柳树。

”小克努得和小约翰妮从小就喜欢在柳树下玩耍,他们形影不离,父母都是穷苦的人。

安徒生用温柔又细腻的笔触描写着这个却格小城里的景致,明明一切都很普通,却显得处处都很可爱。

公园里的那棵老柳树在他的笔下比别的柳树漂亮得多,两个孩子总是坐在它的树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可惜曾经感情真挚的小伙伴,因为各自的家庭和际遇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长大后的克努得,不管如何努力、找寻、追求,他始终只是一个平凡的鞋匠,与成为美丽高贵的歌剧明星的约翰妮只有越来越远的距离。

当他克服自卑、孤注一掷的向约翰妮表白心迹,这位被他爱恋了一生的女孩,终究选择了忘却曾经的纯真,拒绝了他的一片痴心。

被拒绝后的克努得选择了流浪,穷困逼着他艰难维生,而自卑又摧残了他的信念。

最后,克努得的痛苦和绝望终结于异乡的一棵柳树。

那棵柳树让他感觉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他在冥冥中感到,柳树在向他垂下子。

这树像一个威严的老人,一个“柳树爸爸”,它把它困累了的儿子抱进怀里,把他送回到那有广阔的白色海岸的丹麦祖国去,送到却格去,送到他儿时的花园里去。

克努得死去了,他得到的天堂不是宗教教义里的那个天堂,迎接他的上帝也不是宗教层面的上帝,他的天堂是故乡,他的上帝是真爱和希望的化身。

故乡在安徒生的笔下,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尽管它并不算特别可爱,但“当你在一个地方真正住惯的时候,你总会发现某些可爱的东西,你就是住在世界上别的最可爱的地方,你也会怀念它的。

所谓乡愁,如同初恋情结一样,有一种不可解释的神秘魅力。

《柳树下的梦》里那棵河边的老柳树,就这样幻化成了永远美好的故乡,幻化成了美丽的乡愁,飘飘荡荡,无所依靠,无可替代,落叶归根。

这份乡愁寄托着思念,淡化了故事中爱情的痛苦,却给整篇文字都涂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和忧郁。

这就是我每回读《柳树下的梦》时,心底泛起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也许每一个异乡的人读起来都会有深刻的体会。

2、姜饼爱人的故事

克努得和约翰妮在童年时期,每年都会在市集的季节,听卖糕人讲姜饼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有魔力的,听了就会扎根在心里。

故事是这样的——

柜台上的两块姜饼,一块是男子的形状,戴着礼帽,一块是女子的形状,戴着一片金叶子。

男子左边心脏位置有一颗苦杏仁,而女子全身都是姜饼。

他们在柜台上日久天长的待着,慢慢产生了爱情,但是谁也不愿意先说出来。

女姜饼觉得男子先说才对,男子则认为得她一定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意。

最后,女姜饼变干了,裂成了两半。

卖糕人将裂成两半的姜饼分别给了克努得和约翰妮,他们舍不得吃掉。

他们在柳树下把这个“爱情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最后姜饼被别的孩子吃掉了,但是这个故事一直留在了小克努得和小约翰妮的心中。

爱一个人是要说出来的——这是小克努得长大以后,从姜饼爱人故事里学到的最深刻的真理。

他一直默默的深爱着约翰妮,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直到约翰妮全家搬去了哥本哈根,他们分开了。

19岁那年,他到哥本哈根去找约翰妮,重逢的喜悦让他更确信两人之间的感情。

而约翰妮为了前程再次离开,两人最后在异国偶然邂逅,克努得始终还是一心一意地爱着约翰妮,不管他身处贫穷还是终于过上了不愁温饱的日子,他的心都没有变过。

他以为,约翰妮也是和他一样想的,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像姜饼男子那样,即使知道对方也爱自己,也不能把话藏在心里,一定要把爱说出来。

当他真的鼓足勇气向心爱的约翰妮表白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淡漠而坚定的拒绝。

他眼看着约翰妮与一名富有的高贵的男子订婚了,而命运留给他的只有贫穷和低贱。

可怜的克努得最终在贫困和思念中死去,而他在临死前终于懂得了那个姜饼男子的心脏位置为何会有一颗苦杏仁。

我在长大以后重读《柳树下的梦》,才终于品尝到姜饼男子心口那颗杏仁的苦味。

那是一种两难的结局:

不把爱说出来,等待他的是无尽的遗憾,而把爱说出来,迎接他的却是断崖式的绝望。

安徒生一辈子没有结婚,他对爱情的感受和理解,比一般人更纯粹。

造成他一生孤独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他童年时期贫困生活所造成的深入骨髓的自卑。

他就是那个姜饼男子,他也是克努得,现实中的他虽然没有在异国死去,但是他心底那份爱人的赤诚和坦然接受爱情的勇敢,也早早被埋葬在故乡的柳树下了吧。

《柳树下的梦》透露出一种悠远凄凉的美,这种故事里嵌套故事的写法,给这篇忧郁的童话故事建构起如梦似幻的框架,让人读起来像是梦一场,却又真真切切的心疼起来。

当然,不管安徒生作品最后变得如何忧郁都好,不管他在文字里揭露了多少丑陋现实都好,在他一生发表的的168篇童话故事里,始终不变的是爱和善良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