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58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是

A.锌银钮扣电池

B.氢氧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锌锰干电池

2.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

电极Ⅱ→→电极Ⅰ

B.电极Ⅱ逐渐溶解

C.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Cl¯向右池移动

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

B.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铝具有强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4.关于0.1mol·L-1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水解反应:

HCO3-+H2O

H3O++CO32-

B.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C.微粒浓度关系:

c(Na+)>c(HCO3-)>c(H2CO3)>c(CO32-)

D.微粒浓度关系:

c(Na+)=2[c(H2CO3)+c(HCO3-)+c(CO32-)]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在足量O2中燃烧,消耗l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4×6.02×1023

B.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pH=1,该溶液中c(H+)=0.1mol/L

C.1L0.1mol/LNH4Cl溶液中的NH

数是0.1×6.02×1023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中含有0.2mol共价键

6.N2(g)+3H2(g)

2NH3(g)△H<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

①降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N2的浓度④加压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7.常温下,若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后HA溶液可能有剩余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可能不相等

8.关于常温下0.1mol/L氨水(pH=11.12)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的值增大

B.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

C.与pH=11.12的NaOH溶液相比,NaOH溶液中c(Na+)大于氨水中c(NH

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H2O⇌H++OH-正向移动

9.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通入O2

B.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通入O2的电极发生反应:

O2+4e-+4H+=2H2O

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10.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

C.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11.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

A.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

B.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若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

D.若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

12.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由甲可知:

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O2(g)=H2O(g)△H=﹣241.8kJ/mol

.B.由乙可知:

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由丙可知:

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由丁可知:

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13.已知:

某元素X的酸式盐(NaHX)溶液显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X的电离方程式为NaHX===Na++H++X2¯

B.HX¯的电离程度小于HX¯的水解程度

C.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X¯)+c(X2¯)

D.加水稀释,促进HX¯水解,c(HX¯)增大

14.室温下,下列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pH

12

12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两溶液中c(OH-)相等

B.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①②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的pH:

①>②

D.等体积的①②两溶液分别与0.01mol·L-1的盐酸完全中和,消耗盐酸的

体积:

①>②

15.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越高。

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A.0.01mol/L的蔗糖溶液B.0.01mol/L的K2SO4溶液

C.0.02mol/L的NaCl溶液D.0.02mol/L的CH3COOH溶液

16.工业上用CO和H2合成CH3OH:

CO(g)+2H2(g)

CH3OH(g)。

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数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C.工业上采用5×103kPa和250℃的条件,其原因是原料气的转化率高

D.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CO和0.2molH2,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g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表1的数据:

 

表1

T1/℃

T2/℃

T3/℃

Na2CO3

23.3

20.0

23.7

NaHCO3

18.5

20.0

20.8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

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_________。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

Na2CO3固体溶于水______,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

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

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

加入10mL_____,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g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代数式表示)。

附表:

溶解度表

温度

溶解度

10℃

20℃

30℃

40℃

Na2CO3

12.5g

21.5g

39.7g

40.0g

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18.(14分)以煤为主要原料可以制备乙二醇,相关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方法l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制取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

(2)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下列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就能得到且原子利用率为100%的是(填字母)。

A.草酸(HOOC-COOH)B.甲醇(CH3OH)C.尿素[CO(NH2)2]

(3)工业上还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

)与C02反应制备合成气。

已知:

 

则CH4与CO2生成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方法2: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草酸二甲酯和H2发生如下反应:

为提高乙二醇的产量和速率,宜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增大氢气浓度

(5)草酸二甲酯水解生成草酸:

①草酸是二元弱酸,可以制备

(草酸氢钾),

溶液呈酸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在一定的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下列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

B.

C.

(6)乙二醇、空气在KOH溶液中构成燃料电池,加入乙二醇的电极为电源的(填“正”或“负”)级,负极反应式为。

 

19.(15分)Cl2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氯水体系,该体系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16-1所示。

①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由图分析,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pH=7.5与pH=6时杀菌效果强的是__________。

②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O2是一种新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工业上还可用下列方法制备ClO2,在80℃时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NaClO3,然后与盐酸反应得到ClO2。

电解时,NaClO3在_____极(填阴或阳)生成,

生成ClO3–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1molClOx–(x=1,2,3,4)的能量大小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16-2所示

①从能量角度看,C、D、E中最不稳定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②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20.(11分)“C1化学”是指以碳单质或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的物质(如CO、CO2、CH4、CH3OH等)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化学工艺,对开发新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g)和3molH2(g)

1molCH3OH(g)和1molH2O(g)

平衡时c(CH3OH)

c1

c2

平衡时能量变化

放出29.4kJ

吸收akJ

请回答:

1c1c2(填“>”、“<”或“=”);a=。

②若甲中反应10s时达到平衡,则用CO2来表示甲中反应从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mol/(L·s)。

(2)压强为p1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bmolCO和2bmol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填“吸”或“放”)热反应;

p1p2(填“>”、“<”或“=”)。

②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3)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2(g)+N2(g)△H<0。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NO):

n(CO)=1:

2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

下列图像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字母)。

abcd

 

高三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D

C

B

A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D

A

D

B

B

题号

15

16

答案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共12分)

(1)CO32-+H2O

HCO3-+OH-

(2)Na2CO3和NaHCO3固体都是全部溶解

(3)放热;吸热

(4)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

(5)AC

(6)

19.(共15分)

(1)①pH=6时(2分)

②Cl2(aq)+H2O

HClO+H++Cl-(2分);HClO

H++ClO-(2分)

Cl2(g)

Cl2(aq)(不算给分点);

(2)Cl2+2NaClO2=2NaCl+2ClO2(2分)

(3)阳(1分);Cl--6e—+3H2O=6H++ClO3-(2分)

(4)①ClO2-(2分)

②3ClO-(aq)=2Cl-(aq)+ClO3-(aq)△H=-116kJ·mol—1(2分)

20.(11分)

(1)①=19.6②0.03

(2)①放<②

(3)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