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docx
《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
明代文学
1、名词解释: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色是分长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栏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三国志演义》
考核内容:
《三国演义》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艺术成就:
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高超的叙事才能
三、出色的战争描写
1、《三国志演义》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历史演义体的语言
1、名词解释“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2、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
叙述又长于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富阳刚之气。
3、语言开始注意个性化。
但在善用口语乃至方言方面,与《水浒传》、《金瓶梅》仍有一定差距。
简答2、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志演义》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它的成型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经过了史书记载、艺人讲唱和作家加工等三个阶段,是史书与讲史相结合、民间智慧结晶和作家艺术天才相结合的产物。
论述3、简述《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
(二)塑造特征化性格的手法:
1、出场定型。
人物一出场、一亮相,就对其性格给与概括性评论,为其性格定型,此后就不再发展变化。
2、反复皴染。
就是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
3、多用传奇故事与生动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关羽斩华雄,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4、善用对比、烘托手法。
官渡之战袁曹对比;三顾茅庐,层层烘托。
论述4、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倾向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
1、具体表现:
1)结构安排:
把实力较弱的刘备集团作为全书的中心,而曹魏显居其次。
2)战争描写:
突出刘备集团超人的军事才能。
3)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政策和态度上,刘备行“仁政”,曹操行“霸道”。
4)对西蜀消亡的悲剧结局的惋惜。
5)人物刻画:
刘备集团大多都是作为理想化的正面形象来描写。
6)情感倾向:
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7)史料的取舍:
美化刘备,丑化曹操。
2、思想实质
(1)正统思想的影响:
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2)民族情绪的体现:
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3)仁政理想的反映:
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拥护好皇帝而反对暴君的普遍愿望。
(4)儒家伦理道德的认同。
5、《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论述6、简述《三国志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1、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
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
烧粮草在平原,烧战船在水上,烧营盘在山林。
2、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
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智;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彝陵之战,东吴显是智胜。
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
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
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
7、《新列国志》的作者是冯梦龙,它是根据余邵鱼的《列国志传》改写而成的。
8、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演义》明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年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24卷,240则。
9、分析《三国志演义》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
如“失、空、斩”。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
如“三结义”、“古城会”、“借东风”、“华容道”。
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
如关羽“单刀赴会”、张辽投降曹操。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如“怒鞭督邮”改刘备为张飞。
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
如王允巧使连环计、关羽降曹、赤壁之战。
10、简介《三国志演义》的政治理想。
《三国演义》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理想和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表达对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的赞颂,反对昏君贼臣对天下的戕害;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11、历史演义:
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论述12、“三绝”:
智绝——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具有经天纬地之才。
(隆中对、火烧博望坡、赤壁之战、巧设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义绝——关云长,下邳降曹:
曹操赞曰:
“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华容释曹:
后人诗赞: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奸绝——曹操,远见卓识、才智过人、具有强烈功业心的英雄,又具有极端自私、奸诈残忍的性格特征。
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
论述13、《三国演义》的道德悲剧意识。
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
•刘备悲剧:
“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
•关羽悲剧:
“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
•遭杀戮的悲剧。
•诸葛亮悲剧:
“才”与“德”矛盾而以“德”为先,使事业受阻;“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矛盾而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
名词解释:
七实三虚:
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其惑乱”(章学诚《丙成札记》)“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水浒传》
考核要求:
《水浒传》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第一:
主题——小说主题出现多元融合,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
⏹1、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是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
⏹2、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
⏹3、小说成书时经过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怪。
⏹第二:
艺术成就
⏹1、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以人物为中心,单线纵向的情节结构,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与情节的推进;
⏹3、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
⏹4、“记载有章,烦简有则”的笔法;
⏹5、娴熟运用白话文进行叙事、写景、抒情,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为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重难点一、比较《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成书过程的异同。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一样都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
它是人民群众智慧和文人创作才能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书也大体上经历了历史记载、民间讲唱和文人加工润色三个阶段。
1、正史记载阶段。
关于宋江起义,《宋史》之《徽宗本纪》、《张叔夜传》、《侯蒙传》中均有零星记载,略谓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锋”,后被张叔夜设计招降。
还有的史书记载宋江投降后征方腊。
2、民间流传阶段。
从南宋起,宋江等人的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罗烨《醉翁谈录》记载了南宋时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说话”名目,显然是属于“小说”范围。
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
南宋末年出现的《大宋宣和遗事》是说话人的底本,已略具《水浒传》的雏形,这表明水浒故事从独立的短篇开始连缀成一体,从“小说”进入“讲史”领域。
3、文人编撰阶段。
在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等作家的再创造,长篇小说《水浒传》便在元末明初诞生了。
二、试析宋江形象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
【形象】《水浒传》中的首要人物,是一位仗义疏财,遍结天下英雄,持守“忠义”而又不得不上梁山,为梁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最终却又葬送梁山事业的矛盾人物,具有“忠义”与“盗贼”的两重性。
【意义】宋江身上体现了作者忠义思想的创作宗旨。
作者从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出发,深刻地刻划出宋江身上忠和义既矛盾又统一的复杂性格,他既是不违父教的孝子,又是仗义疏财的义士,更是心忧社稷、专图报国的忠臣,他参加农民起义队伍只是“权居水泊,暂时避难”,最终目的是谋求招安,改邪归正,为国尽忠竭力,果然招安后,宋江打着“顺天护国”的旗号,率领义军攘外安内,临死还念念不忘“忠心不负朝廷”,可谓是大忠大义之士。
三、举例分析《水浒传》是如何将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善于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
作者在塑造英雄人物时,不仅立足于历史真实的土壤,还采用夸张、想象等表现方法,极力渲染他们在伸张正义的斗争中的神力、威武以及豪放、乐观的性格,大量运用富有传奇性、带有浪漫色彩的夸张情节以突出英雄人物,使他们的性格达到高度的理想化。
作品既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传奇行为极力加以夸张渲染,把他们塑造成高度理想化的典型,同时也注意描写他们与常人接近的一面,以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他们置于真实合理的具体环境中,使得这些英雄既可敬可佩,又可亲可信。
如武松打虎。
重难点四、试介绍两种关于《水浒传》主题的说法。
第一,《水浒传》是一部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这是全书所具有的客观意义。
1、作品所刻画的宋江起义有历史事实为依据,而且作者把历史上并不出色的一次农民起义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这在中国小说史乃至整个文学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2、它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革命的社会根源,反映了农民革命的强烈愿望和理想。
3、《水浒传》反映了农民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古代农民战争的基本形式和规律。
4、小说塑造了一批农民革命英雄光辉夺目的形象,对起义军头领给予热情歌颂。
5、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失败命运,
综上所述,《水浒传》的确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革命的作品。
第二,《水浒传》也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
1、表现在对宋江、方腊起义的不同态度上。
作者以对皇帝的态度作为区别忠臣义士与乱臣贼子的标志。
2、表现在对宋江受招安的态度上。
作者把宋江受招安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情。
3、表现在作者对梁山泊义军结局的处理上。
“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作者把“奸臣误国”作为许多水浒英雄灭亡的原因,使小说结尾部分弥漫着悲凉气氛。
五、简介《水浒传》的语言成就。
《水浒传》的语言艺术也取得很大成就。
它是我国第一部纯粹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
它以生动流畅的白话口语为基础,经过文人的锤炼加工,成为纯熟的优秀文学语言。
《水浒传》的叙述语言形象传神,明快洗练,充满生活气息,极富表现力。
叙事写人多用白描,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达到绘声绘色、形神毕肖的地步;绘景状物则简练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水浒传》语言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往往可以从说话看出人来,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各自的语言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它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
六、简述《水浒传》塑造英雄群像的主要手法。
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开始从《三国志演义》的类型化写法走向初步个性化写法。
1.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和遭遇,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林冲、鲁智深、杨志三人,虽然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却由于出身经历不同,生活遭遇不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就不同,性格表现也有差异。
2.善于处理英雄人物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仅写出了英雄们性格的异中之同,更注意以同中之异来表现性格相近的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作者往往设置类似的故事情节,以犯中求避、对比映衬等手法,突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做到了“同而不同处有辨”。
有时候,作者将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加以对比,使相反的性格显出更大的差异。
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工于心计的何九叔与心直口快的郓哥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至于将性格相近的人物加以对比的例子就更多了。
例如李逵与鲁智深,同样是粗中有细,这是同;但粗得不同,细得也不同,这又是异。
3.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揭示其性格最本质的特征。
作者很注重人物的出场亮相,常常让人物一出场便马上进入行动。
作者又善于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来充分刻划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还善于在故事的进程和环境的转换中,逐步展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4.善于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
作品既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传奇行为极力加以夸张渲染,把他们塑造成高度理想化的典型,同时也注意描写他们与常人接近的一面,以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他们置于真实合理的具体环境中,使得这些英雄既可敬可佩,又可亲可信。
如武松打虎。
七、列举有关《水浒传》作者的四种主要说法。
1、“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高儒的《百川书志》、郎瑛的《七修类稿》著录;
2、罗贯中作,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稗史汇编》主此说;
3、施耐庵作,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提出;
4、施作罗续,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持此说;
八、《水浒传》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
九、《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
十、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地记录了36人的姓名和绰号。
十一、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作为古代长篇小说的两大类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1、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一样,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2、英雄传奇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历史演义则比较注重依傍史实;
3、英雄传奇以塑造一个或多个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
4、英雄传奇一般是由宋元小说话本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明初诗文
一、填空题:
1、被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
2、以《白燕》诗而得名的诗人是袁凯。
3、《郁离子》是刘基所著的一部寓言散文集。
4、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5、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6、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重难点8、明初三大诗人:
高启、杨基、袁凯。
其中高启成就最高,其作品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流露出忧郁、苦闷、彷徨、孤独的情绪。
9、明初两大散文家:
宋濂、刘基。
10、从表现特点来说,八股文的一个重要的题材特征便是它的对偶性。
二、名词解释:
1、吴中四杰:
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并称。
因四人都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全以文名著称于世,故称。
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
其中高启文学成就最高。
高才华横溢,善学古人,各体兼优。
诗风浑朴似汉魏,豪放如李白,平易似元白,多采多姿。
尤擅长于七言歌行,这最能体现其豪宕凄厉之势。
如《登金陵雨花台望长江》、《青丘子》等,都写得才气豪健,辞句秀逸,为明代第一位大诗人。
杨基诗风纤巧,神致隽爽,咏物之作更为有名。
张羽诗深思冶炼,朴实含华,自是诗人之诗。
徐贲诗律法谨严,情喻幽深,于三家别为一格。
有《四杰集》传世。
2、台阁体:
所谓“台阁体”,指在明代永乐(1403~1424)至成化(1465~1487)年间形成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内容大多为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之作;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
其主要人物是“三杨”:
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先后都官至大学士,为台阁大臣,故称“台阁体”。
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归属这一流派。
3、茶陵派:
以李东阳(1447—1516)为领袖的诗歌流派。
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yì)、邵宝等人。
李东阳作品之特点:
1、雍容华贵,典雅平正的“台阁体”遗风;
2、对社会生活较为广阔描写中,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3、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分析题:
试析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一诗的艺术特色。
登上金陵雨花台而眺望大江,又俯视金陵景貌,诗人怀古的思绪联翩不断:
眼前的金陵旧城为形胜之地,佳气葱葱,昔日三国吴和南朝曾建都于此,企图凭恃长江天堑割据局面,但都没有逃脱覆亡的命运。
接着诗人从对历史上“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的感叹,回复到对时局的议论,“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联想起历史上的割据局面与亲身经历的元末战乱,诗人自然倾向于眼下没有战祸、相对安定的生活。
全诗与抒情融为一体,缅古与思今自然交织,结构跌宕有致,雄豪奔放的气势中交杂着几分苍凉的意味。
明代中期文学
一、填空题:
1、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发轫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
2、明代前七子主要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的文学团体。
3、嘉靖年间,文坛出现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
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
4、《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归有光。
5、明代后七子主要是以李攀龙、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团体。
二、名词解释:
1、前七子:
所谓“前七子”,是指明中叶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成员有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人组成的一个文学群体。
文学观念由雅转俗,散发出浓烈的庶民化气息。
前七子的文学复古主张:
1、重视文学中真情的表达,反对道德说教。
“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
”(李梦阳:
《诗集自序》)
2、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古体学汉魏,
3、主张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创作法式,要求诗歌做到“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
”
2、后七子:
明代嘉靖中期以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七位文人再次举起文学复古的大旗,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学群体,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后人称为“后七子”。
成员除李攀龙、王世贞而外,尚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1、偏激的复古理论,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
”(《明史·李攀龙传》)还进一步要求在先秦典籍如《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中汲取“古法”。
2、格调法度的强化与具体化。
王世贞《艺苑卮言》里说:
“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篇法也。
抑扬顿挫,长短节奏,各极其致,句法也。
点缀关键,金石绮彩,各极其造,字法也。
3、强调真情在格调中的作用,提出“有真我而后有真诗”(王世贞:
《邹黄州鹪鹩集序》)的主张。
3、唐宋派:
所谓“唐宋派”是指对嘉靖间文坛颇有影响的、以反拨李、何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
该派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理论上反对前七子师法秦汉的主张,提倡学习唐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古文名家的文风,注重文以明道的创作原则,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4、复古运动:
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在文坛举起了复古的大旗。
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王世贞最为突出。
王世贞强调格调要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三、分析题:
1、王世贞《登太白楼》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此诗写登太白楼所见所感。
首联由太白楼起笔,遥想当年李白长啸登楼的豪放之举。
颔联由此而畅想古今,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颈联回到现实,以壮阔之笔描绘景色。
海天一色,明月秋空,颇有李诗风味。
尾联以委婉之言,抒发高士难求的情怀。
而潺湲流淌、尽阅古今的济水,又何尝不为此而叹息呢?
全诗融会古今,感情深挚而蕴藉。
在创作风格上,拟古的习气与李攀龙等人相比更显得锻炼精纯。
寄予作者对时好似机的感慨,寓意深邃。
2、分析归有光《项脊轩志》在叙事和抒情上的特色。
(1)结构严谨,形散而神聚。
作者虽以项脊轩为题,其实是借题发挥,以轩来写人抒情,因此全文紧紧围绕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个核心,以项脊轩及其周围环境的变迁为经,以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为纬,将精心选取的材料交互编织,构成一个严整紧凑的艺术整体,真可谓形散而神不散,事断而情不断。
(2)选材精当,事细而情深。
作者将浓厚的思亲之情寄托于似乎平淡无奇的细节之中,这些片鳞只爪的生活琐事却无不具有典型性,真切地再现出祖母、母亲和妻子在世时的音容笑貌以及她们对作者的挚爱之情,抒发了他失去亲人的痛楚哀伤,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细节被赋予极不平常的意义,情韵悠远,耐人咀嚼。
(3)用语清淡,言近而旨远。
全文以叙事为主,穿插写景和议论,写得简朴精炼,委婉条畅,绘景明白如画,写人惟妙惟肖。
作者尤善于以极淡之笔写极挚之情,措语遣词,一出自然,无所藻饰而情词并得,辞浅意深,言近旨远,寓丰厚于单纯,于平淡中见浓郁,是此文颇耐品味的一个重要原因。
3、略评归有光的创作成就。
归有光写得最出色也是最富于文学意味的文章,是那些描写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的抒情记叙文。
他把这些细琐题材引入一向是载道言志的古文中来,使散文创作更贴近生活,为文学园地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以此树立起在明代文坛的特殊地位。
在艺术上,他善于从眼前景、日常事落笔,不避琐屑,即事抒情,在简明雅洁中表达出真挚深沉的情感,亲切动人;善于在记叙中嵌入最不被人经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又恰恰是凝结着作者对亲人全部恋念之情的意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善于用平淡语、家常话写儿女情、家务事,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出语自然却余意无穷,造成了“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
著有《震川文集》。
明代杂剧的演变
1、徐渭的《四声猿》包括了《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本短戏。
2、康海的杂剧代表作是《中山狼》。
王九思的杂剧代表作是《杜甫游春》。
3、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是徐渭的《南词叙录》。
4、徐渭的《四声猿》中,《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是对女性的赞歌,也是对人才遭埋没的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