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079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Word下载.docx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  1.迫使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的是  A.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B.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2.下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D.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A.政治基础相同  B.合作方式相同  C.主要任务相同  D.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4.淞沪会战期间,华北日军入侵的目标是  A.山东  B.山西  C.河南  D.江苏5.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南京陷落  A.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6.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7.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B.临沂战役D.忻口战役B.平型关大捷D.台几庄战役B.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8.八路军、新四军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  C.壮大人民力量    B.收复失地D.开辟新的战场  9.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中,被国民党侵占的解放区面积最大的是在  A.陕甘宁  C.冀鲁豫    B.晋察冀D.晋冀豫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可能是最大的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10.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A.总结抗战的经验  B.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C.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D.开避敌后战场  11.日本占领下列城市的先后顺序是  ①上海  ②北平  ③天津  ④南京  ⑤武汉  ⑥广州  A.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⑤④⑥  B.②③①④⑤⑥D.③②①④⑤⑥  12.日本速战速胜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顽强抵抗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D.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13.下面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日军迫于战线过长,无力对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B:

中国方面在正面战场连续败退,没有力量很快打败侵略者  C.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D.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1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正面战场  15.抗战相持阶段,英美极力对国民党进行劝降,其目的是  A.变中国为他们共有的殖民地  B.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德国  C.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D.维护其在远东的利益  16.抗战期间,日军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资本积累  C.削弱中国    B.转嫁危机D.以战养战  17.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定为“统制事业”的是指  A.农业方面  C.金融方面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B.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D.学校教育方面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18.日军在华北地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封锁包围敌后抗日根据地  B.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  C.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加紧搜刮掠夺中国人民  19.日伪政权在东北沦陷区加大教育比重的是  A.学前教育  C.中等教育  B.初等教育D.高等教育  20.抗战期间,江南十多万农民举行暴动,消灭了日  伪军的  A.清乡队  C.征粮队    B.筹款队D.抢田队  21.抗战以来,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对外转向  对内的标志是  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B.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C.制造皖南事变  D.“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的确立22.将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应是  ①蒋介石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②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诱降政策  ③日军侵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④蒋介石政策的重心对外转向对内  A.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  23.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  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A.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  B.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鼻勺政策转变  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航南事变  24.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C.日本政策的改变  D.美英忙于欧洲战场上的战事25.皖南事变反映出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技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26.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是  A.与国民党不能再继续合作  B.以斗争求团结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7.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  B.国民政府政治腐败  C.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28.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刨,粉碎了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的阴谋  B.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C.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D.大批国民党军队保存实力,避免与日军作战29.官僚资本在抗战时期急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  A.大发战争财  B.依靠英美的扶植  C.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0.抗战开始以后,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A.以命令的形式处理党政军的一切事务  B.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经济垄断地位  C.大力发展特务组织,残害革命人士  D.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  31.百团大战前,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令中指出:

“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  长?

?

投降  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役,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  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对文中“国际形势的变动”理解正确的有  ①当时法西斯势力占优势  ②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③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④苏联参加“二战”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32.中共组织百团大战是为了  ①克服投降危险    ③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A.①②③④  C.①②    33.百团大战的作战地区不包括  ①陕甘宁根据地  ③晋翼豫根据地  ②晋绥根据地④湘鄂赣根据地②争取抗战形势好转④提高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①②③D.①③B.①②④D.②③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4.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  A.沉重打击了日伪军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扭转了时局  35.1939年初到1940年间,为逼迫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发动局部进攻的目标是  ①华北  ②华中  ③华南  ④豫湘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6.按“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依据是  A.争取了中间力量  B.调动了一切反日阶级、阶层的积极性  C.孤立了顽固势力  D.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7.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其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B.社会性质的变化D.革命力量的变化

  

  38.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三三制”原则  C.整风运动    B.精兵简政D.实行“双减双交”  39.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前提是  A.推翻国民党统治  B.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C.打败日本侵略者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0.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是  ①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  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进行坚决的斗争  ③蒋介石反共但又不敢彻底破裂  ④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D.①②④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第二章  1.D2.A3.C4.B5.D6.A7.C8.D9.A10.C11.B12.D13.C14.C15.C16.D17.B18。

B19.B20.C21.D22.C  2,4.C25.C26.C27.D28.C29.C30.D31.C32.B33.C34.C35.B36.B37.C38.C39.B40.A  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