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83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docx

桥梁涵洞通道设计说明

说明

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1依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为保障最不利工况下的桥梁安全,优化高墩大跨径桥梁下部构造设计。

1.2依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山区桥梁具有墩高、纵坡大、平面半径小、河流规模小的特点,正交错孔设计也能满足需要,桥梁尽量采用正交布置。

1.3依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填土高度小,汇水面积小,隧道出口处,在可行的条件下采用路基形式。

1.4依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桥梁墩台桩机位置尽量远离下覆隧道洞身范围。

1.5依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结合地方路网规划,进一步优化分离式立交桥梁方案。

2.技术标准及工程概况

2.1桥梁设计标准采用情况

2.1.1汽车荷载:

公路---

2.1.2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2.1.3特大、大、中桥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涵洞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

15年。

2.1.4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

100年。

2.1.5桥梁宽度:

K0~K24+500设计速度120km/h,桥梁宽度:

2*13m;

K24+500~K41+245(=LK41+244.998)设计速度100km/h,桥梁宽度整体式2*12.75m,分离式13m;

K41+245至终点设计速度80km/h,桥梁宽度整体式2*12.75m,分离式12.75m。

2.1.6地震参数:

K0~K11+27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K11+276~K26+94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K26+944至终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起点至K15+200为

类场地,K15+200至终点为

类场地。

2.1.7通航标准:

无通航。

2.2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勘察规范》(JTGC10-2007)

《公路勘察细则》(JTG/TC10-200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391-2009)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汇编办法》(公交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公交路发(2007)358号)

2.3沿线桥涵分布概况:

本标段内共设:

特大桥1488.12m/1座,大桥m/座,箱涵m/道,拱涵m/1道。

3.主要材料

3.1上部构造:

3.1.1混凝土:

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采用C50混凝土;现浇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现浇调平层采用C50混凝土,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

3.1.2桥梁防水层采用环氧沥青防水层。

3.1.3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

3.1.4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x=1860MPa、弹性模量Ey=1.95*105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的规定。

3.1.5锚具:

采用OVM型锚具及其配套的设备,管道成孔采用金属波纹管。

3.1.6钢板:

采用《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的Q235钢板。

梁底调平钢板和桥墩固结预埋钢板采用《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8)Q235NH焊接耐候钢,并在其表面涂刷防腐涂料。

3.2下部构造及附属结构

3.2.1混凝土:

支座垫石采用C40混凝土;墩台盖梁、挡块、耳背墙、墩身、肋板、墩身系梁、方墩承台、空心墩承台、一字台基础、护栏及桥头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桥台承台、墩台桩系梁采用C25混凝土;基桩采用C25混凝土。

3.2.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

3.2.3钢板:

采用《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的Q235钢板。

3.2.4支座: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或盆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3.2.5伸缩装置:

采用D60型、D80型、D120型和D160型伸缩装置,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其他见下部构造通用图说明。

3.3涵洞主要材料

3.3.1混凝土

3.3.1.1箱涵:

现浇箱节:

C30混凝土

基础垫层:

C20混凝土

八字墙及基础、洞口铺底:

C25混凝土

3.3.1.2拱涵:

现浇拱圈、拱座:

C30混凝土

台身:

C25片石混凝土

护拱、拱上侧墙、仰拱、基础:

C25混凝土

八字墙及基础:

M10浆砌片石

3.3.2钢筋

钢筋采用HRB400钢筋、HPB300钢筋。

4.大中桥设计

本标段设置有老南平特大桥、火石岸大桥和北湖口大桥。

老南平大桥坐落于山间盆地,从分离式路基段过渡到整体路基段,左右付均按分离式桥梁设计。

左幅桥梁曲线从半径950m过渡到700m,右幅桥梁曲线从半径920m过渡到700m,左幅最大桥梁高度77.5m,右幅最大桥梁高度81m,桥梁的特点是长、高、弯。

为便于施工,控制工程造价,上部采用了本项目常见的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为减轻弯桥的不利影响,上部采用尽量3跨一联,并采用了桥墩固结措施。

下部根据墩高采用了圆柱墩、方柱墩、等截面空心薄壁墩和变截面空心薄壁墩。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规范执行,仔细核查各个桥墩的地质情况,严格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并加强高墩施工监控,统筹考虑施工平台位置,降低施工费用,保证施工安全。

4.1桥梁方案

4.1.1桥孔设计

桥梁设计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注重环保的原则,在选型时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和地质条件,以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了综合考虑,尽可能地做到技术可行、方案经济合理、美观、简洁。

桥位尽可能选在沟岸较低、冲沟较窄、抗冲性强、比较稳定的地段。

桥孔布置考虑桥位地形及路线平纵特点,主要选择13m、16m装配式预应力空心板,20m、25m、3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和30m、4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

4.1.2桥梁结构形式

上部结构采用20m、25m、3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30m、4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

下部构造桥台选用桩式台、肋板式台和一字台,桥墩选用圆柱墩、方柱墩、薄壁空心墩。

台后采用砂砾土回填,以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避免桥头跳车。

桥头锥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和基础。

4.2设计要点

4.2.1平面曲线桥梁设计

(1)预制空心板

上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桥采用平行布置桥墩、桥台中心线均平行,从而保证桥梁同一跨内板长相同、板两端角度相同。

翼缘板按平面变宽设置,设计时通过布梁每孔分8段提供翼缘板变化后宽度值。

(2)预制组合箱梁、预制T梁

桥梁布孔:

部分桥位路线平面曲线半径小,桥孔设计时接合桥位平面曲线半径和跨径,采用预制组合箱梁时将预制梁长控制在标准梁长±50cm范围内,采用30m预制T梁时预制梁长控制在标准梁长±50cm范围内,采用40m预制T梁时预制梁长控制在标准梁长±80cm范围内。

平面布置:

上部箱梁和T梁采用单孔折线法径向布设,相对于路线设计中心连线偏移布梁,是以路中线为基线,首先按照每一片主梁宽度偏置基线,求出偏置后的曲线与盖梁中心线的交点,再分别连接前后盖梁上的交点,放出每一片梁,偏移的是曲线;边跨梁端平行于桥台背墙线,桥墩采用径向布置。

为满足支座按照要求,墩顶现浇湿接缝宽度按公用图布置尺寸设置,预制组合箱梁湿接缝宽度为36cm,30m预制T梁湿接缝宽度按70cm,40m预制T梁湿接缝宽度按80cm,通过调整预制梁长解决曲线曲线桥内外弦梁长不等长问题。

弦弧差调整:

上部梁板采用单孔折线法径向布设,翼缘板按平面曲线变宽度设置,设计时通过布梁每孔分8段提供翼缘板变化后宽度值。

当桥梁半径小于1000m,在进行布梁设计时,首先把基线偏置跨中处1/2失高的距离,然后按正常方式开始偏置基线,调整翼缘板宽度,这样能防止出现边梁悬臂过长或悬臂为负的情况。

连续墩顶现浇缝处理:

确桥墩采用径向布置,施工时若采用梯度长度预制上部梁板,墩顶湿接缝最大宽度大于标准宽20cm。

预制箱梁、T梁施工时,应根据各桥布梁图和《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图纸自行调整预制梁钢束、钢筋和翼缘板钢筋以及实现预制梁长的改变和翼缘板平面曲线变宽。

梁长变化段应设置在靠端梁的第一个中横梁与腹板变宽点之间,使预制梁的横隔板相互对齐,使预制梁内预应力钢束变化段应设置在跨中直线段内。

翼缘板钢筋调整原则为改变钢筋长度和曲线外边以适应路线平面曲线。

连续墩顶现浇缝施工时,应根据各桥布梁图和《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图纸自行调整墩顶现浇连接钢筋长度。

桥梁横坡:

本项目位于山岭地区路段多采用小半径曲线,桥梁横坡较大,需根据横坡和上部结构采用不同调整方法。

当横坡1%≤i%≤3%时,墩台盖梁顶取各自横坡,支座垫石顶单个为平坡,中心连线横坡与盖梁同坡,预制箱梁、T梁按底面平坡、顶板为2%设计,通过现浇湿接缝、桥面铺装现浇调平层共同调整形成桥面横坡。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当横坡i%<1%和i%>3%时,除墩台盖梁顶取各自横坡,每片箱梁底的两个垫块应根据相应位置采用不同的标高,使箱梁底板形成一定的横向坡度,其于盖梁横坡、顶板2%横坡合成桥梁横坡。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当横坡i%<1%和i%>3%时,由于T梁端部只布置一个支座,支座垫石顶为平坡,中心连线横坡与盖梁同坡,调整T梁顶板横坡形成桥面横坡。

梁板与挡块相对应位置的调整,本项目小半径曲线较多,,在曲线上布梁时,由于梁体与sjxian互成角度,导致挡块和梁体间间隙不等,缝隙过小时将无法施工挡块的橡胶垫块,不利于桥梁抗震。

施工时将垫块和梁板间隙缝应不小于3cm,通过适当调整挡块厚度满足此要求。

4.2.2大纵坡桥梁设计

主线桥最大纵坡±3.9%;对于大纵坡桥,采用在梁底设置预埋钢板调整,保证支座处于水平受力状态。

考虑支座和伸缩缝的耐久性,大纵坡桥梁结合桥位地形和平曲线特点,合理分联,减短联长,并设置部分桥墩墩梁固结。

桥台背墙施工应依据纵坡影响预制箱梁梁端斜度调整背墙竖向斜度,保证背墙与预制梁梁端伸缩缝宽度。

4.2.3墩梁固结设计:

桥梁坡度过大时,为防止上部梁板因施工误差或其他因素发生滑移,当桥梁纵坡≥4%采用墩梁固结措施,墩梁固结一般情况下择刚度较小桥墩设置。

墩梁固结预埋钢板应采用Q235NH焊接耐候钢,并在其表面涂刷防腐涂料,保证钢板防腐性能满足桥梁使用寿命要求。

4.2.4墩顶水平力计算:

坡顶水平力计算采用柔性墩理论中的集成刚度法,采用串联和并联的弹簧来模拟桥墩和支座,考虑上下部结构的联合作用,并假定梁体为刚体,将桥面汽车制动力、梁体混凝土伸缩、徐变、温度等产生的水平力,根据各墩刚度进行分配。

4.2.5桥台:

结合桥头地形,填土高度≤6m,采用桩式台;填土高度>6m,采用肋板式台,肋板厚2m,填土高度>8m时肋板加厚到1.2m。

桥位地形和地质条件较好时,采用扩大基础的一字台。

桥头施工均应先采用先回填土后进行基桩施工。

4.2.6桥墩:

结合桥位地形,墩高>7m加桩顶横系梁,墩高7m以上时设置桩系梁,墩高12m以上时设置柱系梁,系梁间距结合墩高按约8m~12m。

墩高25m以下采用圆柱墩,墩高>25m采用方柱墩,墩高35m≤H<50m时采用2.8m厚度等截面薄壁空心墩,墩高50m≤H<65m时采用3.2m厚度等截面薄壁空心墩,墩高>65m采用厚度变截面薄壁空心墩。

4.2.7桩基内力按“m”法计算,桥墩墩身和墩、台基础配筋设计的墩身和桩基最不利组合时最大内力值,并考虑荷载效应后,进行配筋设计。

在基桩钢筋构造图中说明每根基桩的类型和计算和计算依据的钻孔资料,若是嵌岩桩,图中指出了基桩的嵌岩深度,施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2.8溶洞地区基桩设计:

地勘资料显示,部分地区溶洞发育,溶洞分布情况复杂,深度、大小、顶底板岩层情况差异较大,根据不同溶洞发育状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溶洞分布较浅且数量较少时,根据桩长较计算结果,采用直接穿越的方案;溶洞分布较深时,根据计算桩长结果可不穿越,但顶板厚度需要满足受力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溶洞顶板厚度不小于3倍桩径且不小于5m。

溶洞在竖向连续分布且数量较多时,采用摩擦桩设计,不考虑桩端承载力,并结合溶洞分布情况确定桩长。

其他见上部构造通用图说明和下部构造通用图说明。

5.桥梁抗震设计

(暂略)

6.涵洞设计

6.1设计要点

6.1.1涵洞根据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及钢筋混凝土拱涵。

6.1.2箱涵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箱节,混凝土基础垫层。

其设计要点详见“箱型涵洞(通道)通用图”。

6.1.3拱涵上部采用现浇拱圈,下部采用混凝土台身,仰拱基础。

其设计要点详见“拱涵(拱形通道)通用图”。

6.2施工注意事项

6.2.1涵洞施工图以斜交5°为一级分档设计,涵洞的进出口可能与原沟、渠有所偏差,涵洞接长后,必须保证涵洞的进出口与原沟、渠进行顺接。

6.2.2对于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涵洞进行地基处理,考虑到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地基处理采用碎石垫层。

施工前应该现场检测地基承载力,若地基承载力发生变化,应报设计单位调整地基地基处理方案。

在确定处理方案和施工准备完成后,方可开挖基坑。

6.2.3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深度埋置不一,或基础对地基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基础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洞身美格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在洞口和洞身结合处各设置一道沉降缝。

沉降缝的位置应处在一块拱圈或箱节的边缘,并与拱圈和箱节的方向平行,同时应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沉降缝按设计要求进行填塞。

6.2.4其他施工注意事项详见各部分通用图的有关说明。

7.桥梁耐久性设计、养护维修设计

(暂略)

8.桥梁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施工前应详细会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核对各部标高、桩基桩位、构造尺寸、钢筋尺寸及相互关系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应对桥梁三线断面和横断面进行复测、核实,并把所有桩位全部实地放出来,确保每处桩位设计合理、施工方案可行,如出现测量不符的情况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8.1上部构造施工

8.1.1对于平曲线桥梁,施工时注意依据布梁调整预制梁长、翼缘板宽度、连续墩顶现浇缝宽度。

8.1.2支座安装时,应保证垫石顶面水平、洁净,支座水平放置并与梁底预埋钢板结合平稳、密实,保证支座处于水平受力状态。

8.1.3充分理解桥梁横坡设计意图,根据不同的横坡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案。

横坡1%≤i%≤3%时,预制箱梁现浇湿接缝、桥面铺装现浇调平层施工时应注意共同调整形成桥面横坡。

8.1.4预制箱梁施工时,应注意预埋护栏钢筋,采用新泽西护栏(底宽32cm)时调整预埋护栏钢筋位置。

8.1.5施工前应查阅本项目各个专业图纸,提前施工标志、机电设施基础和预埋固定件。

其中桥梁上标志基础在通用图部分给出,施工桥梁护栏时应注意按桩号预留。

其他见

上部构造通用图说明。

8.2下部构造施工

8.2.1桩基施工

施工单位应对桩基坐标值全面校核,确认无误并把所有桩位全部实地放样出来,确保每处桩位设计合理、施工方案可行方可施工。

桩长依据提供的地质资料计算得出,在钻孔过程中应做好详细记录,如果地质情况与钻探资料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变更基桩设计。

钢筋笼一定要采取措施垂直放置,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

钻孔桩施工注意事项:

a.钻孔准备:

采用正反循环回钻时其护筒内径比桩基大20~30cm。

b.钻孔:

钻孔桩可用机械钻孔方法施工,钻孔与桩中心平面偏差应不大于40mm,倾斜度不大于1/100.

c.清空:

嵌岩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同时要求一根桩浇筑施工不超过24h,以保证钻孔桩的承载力。

桥梁基桩应尽可能采用可靠的方法按有关标准检验质量,采用检测管检测的桩基数量按有关技术规范执行,其余桩基可采用动测法,严禁夹淤、断桩等质量事故的发生。

注意每根基桩均设有超声波检测管,施工时应保证其位置准确、牢固,并在两端密封以防止杂物堵塞管道。

嵌岩桩声测管底端距桩底20cm,顶端高于桩顶50cm。

溶洞地区桩基施工时应注意超前钎探,探明溶洞的分布情况,并上报监理及设计单位,根据溶洞分布情况调整桩基长度。

8.2.3扩大基础施工

部分桥台采用一字台,基础为扩大基础,扩大基础施工前应准确测量放线定位,基坑开挖应注意开挖开挖边坡防护及水土保持,基底应进行承载力测定,一字台扩大基础基底承载力达到500KPa以上,否则应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8.2.3墩台及盖梁施工

墩身施工时应注意左、右两柱的标高差,因盖梁横坡是由两柱标高差来调整的,必须注意上下段不同直径钢筋的连接,不改变钢筋力学特性,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应超过50%,并确保连接满足现行规范的各项要求。

盖梁钢筋比较密集,为保证砼浇筑质量,砼粗骨料粒径应≤4cm。

盖梁内纵向钢筋呈双层及多层布置时,由于上、下层钢筋间砼粘接力减弱,钢筋间的连接应按焊接骨架处理,即在钢筋的弯折处及直线段每隔1.0m设焊缝,焊缝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盖梁施工时,注意预埋支座垫石钢筋;当采用桥墩固结时注意预埋墩梁固结调平钢板和固结钢筋,平面曲线上桥梁墩梁固结时,应结合布梁给出的联续墩顶现浇湿接缝宽调整预埋故结钢筋位置。

桥面单向横坡在柱顶调整,各支座底面标高,支座垫板位置,平整度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支座的正常使用。

施工过程中,支座购买后应对照支座的总厚度与设计图纸的预留高度是否一致,如不相同,应适当调整支座垫石高度,使支座+垫石的总厚度与设计图纸相同。

支座安装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及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桥台背墙施工应注意依据纵坡影响预制箱梁梁端斜度调整背墙竖向斜度,保证背墙与预制箱梁梁端伸缩缝宽度。

若使用架桥机架设上部结构,架桥机传力点应搁置在立柱位置处,以避免因过大的集中力作用而导致盖梁开裂。

施工中要特别注意高墩的稳定性,尽量减少墩顶不对称荷载,采用架桥机施工时,首先应对桥墩的稳定性进行必要的验算,架桥机的前移应“慢加速、匀移动”,尽可能减少架桥机对桥墩墩顶的水平冲击力,施工尽量避免在大风和高温环境下进行。

柱、桩与系梁及柱与盖梁相接部位的钢筋均应认真处理,交叉的主筋应点焊成整体。

承台施工时需考虑桩基嵌入,大体积承台施工注意设置冷凝管降温。

台帽及耳背墙施工需在路基填土完成后进行。

台帽及耳背墙施工应注意伸缩缝钢筋和护栏钢筋的预埋。

应注意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有关图纸要求所需的预埋件。

8.3附属工程

8.3.1桥面防水层的施工技术要求:

桥面防水层采用环氧沥青防水层,环氧沥青用量为1.2~1.4kg/m2.

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接层材料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参照试验方法

材料性能

拉拔强度

水泥混凝土板之间(20℃,MPa)

≥1.2

JC/T975-2005-6.15

钢板之间(20℃,MPa)

≥2.4

JC/T975-2005-6.16

剪切强度

水泥混凝土板之间(20℃,MPa)

≥0.8

JC/T975-2005-6.17

钢板之间(20℃,MPa)

≥1.2

JC/T975-2005-6.15

不透水性:

0.3MPa

30min不透水

GB/T16777-2008-15

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接层施工步骤:

环氧沥青防水层除必须采用专用的环氧沥青洒布车外,对于桥面处理和面层摊铺的要求与普通防水层相同。

环氧沥青防水层按如下步骤施工:

桥面喷砂处理、非喷洒区防护→桥面验收→环氧沥青洒布→碎石洒布→交工验收→后续桥面铺装施工。

8.3.2本合同段主线桥梁采用D60、D80型浅埋式伸缩缝或D160型伸缩装置。

设伸缩缝处的桥台背墙及上部构造应注意伸缩缝预留槽及预埋钢筋。

8.3.3为减少桥头跳车,填方段路基桥台后均设钢筋混凝土搭板。

当台背填土高度>6m时搭板长8m;当台背填土高度≤6m时搭板长6m,同时台背进行换填碎石等轻质骨料处理。

石质挖方路基桥台下不设搭板。

8.3.4护栏

桥梁两侧均须设置护栏。

护栏应保持线形平滑、连续,避免突变情况发生。

上部箱梁及桥台背墙施工时应注意预埋护栏钢筋,并应注意新泽西护栏(底宽32cm)与防撞护栏(底宽50cm)预埋钢筋位置的不同。

8.3.5桥梁约每5m设置一道泄水管,考虑水资源环保,所有桥梁均采用PVC管纵向集中排水,沿桥墩、台方向排至路基边沟。

8.3.6桥面铺装钢筋应焊接成钢筋网,并与主梁预留钢筋焊接。

8.3.7桥台背填土1.5H范围内不得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的要求,减少震动对桥台、立柱、耳墙的不利影响。

8.3.8桥头锥坡填土注意对称均衡、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为20~30cm,压实度须达到96%。

施工时应严格注意控制,以免通车后出现沉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