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0889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文档格式.docx

耐火设计标准

一级

结构抗震烈度

6度,按7度要求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等级

三级

结构环境作用等级

干湿交替环境:

I-C

允许裂缝宽度

不大于0.2mm

防水设计标准

隧道主体为二级,附属配电间、风机房为一级

第二章编制说明

本工程属于地下隧道工程,其防水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工程尤为重要一部分。

施工中,中隔墙使用普通对拉螺杆固定模板,侧墙使用止水对拉螺杆固定。

对于侧墙使用止水对拉螺杆所遗留的孔洞,其后期填补需进行加强防水处理,保证其防水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特编制此方案对螺杆孔洞进行处理。

第三章施工方法

3.1对拉螺杆简介

中隔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采用普通的Φ14穿墙对拉螺杆,外套Φ18pvc套管,其后期遗留的孔洞可用1:

2的水泥砂浆填实;

侧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采用三段式止水对拉螺杆,中间段为防水对拉内撑,用以控制墙体厚度;

两端塑料堵头用以定位模板;

对拉内撑两端相连接的螺杆为周转螺杆,可周转使用。

螺杆中部加焊70mm×

70mm×

2mm止水片。

端头塑料套筒尺寸为:

大头直径6.2cm,小头直径5.2cm,长度6.1cm。

止水对拉螺杆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3-1止水对拉螺杆示意图

3.2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施工流程

穿墙中间段螺杆的两端采用锥形塑料垫块,养护结束后需取出两端周转螺杆并逐个剔除塑料垫块。

在施工防水层前,应逐个在螺杆位置的凹槽处涂刷不小于1.5kg/m2且不小于1mm厚的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再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压实抹平,最后在侧墙迎水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施工流程如下:

图3-2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施工流程图

3.3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施工工艺

1、外侧墙防水层施工工艺:

对于外侧墙孔洞修补处应进行防水层施工,采用基层处理和涂抹三层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1型)的方法,涂层总厚度约为2mm,涂抹面积为处理范围外扩10cm。

防水层的构造及用料见下表:

表3-1防水层构造及用料表

项次

防水构造

材料名称

用量

厚度(mm)

1

第一度涂层

V型聚氨脂防水涂料

1.0kg/m2

约0.75

2

第二度涂层

3

第三度涂层

1)基层处理及底涂施工

基层质量对防水工程非常关键。

砂浆或混凝土找平层应抹平压光;

除去基层表面浮灰和其它突出的杂物,修补抹平蜂窝、孔洞等缺陷;

使基层表面达到坚实平整和充分干燥的要求,无凹凸、松动、起皮、裂缝、麻面等现象。

基层应无油脂、灰尘杂物等影响涂膜粘结的物质;

干燥程度达到要求,含水率不大于9%(含水率简易测试方法:

可在基层表面上干铺一块1m2防水卷材,静置3-4h后掀开检查,覆盖卷材部位无明显水印,即视为含水率达到要求,可以施工)。

对于干燥、坚实、干净的混凝土和砂浆基层,可不涂刷底涂,直接涂刷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涂膜;

也可根据基层状况,在基层上薄涂一层垂直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作为底涂(0.15-0.2kg/m2)。

底涂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2)涂布聚氨酯防水涂料

采用1型垂直型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粘度较较大,具有非下垂性,不向下流淌,完全满足直接在立面涂刷的需要,可用抹子或滚刷在垂直基层表面涂布。

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施工时应分层分遍涂布,每遍涂刷厚度不要太厚,涂刷时尽量做到均匀、厚薄一致,一般可分2-3遍完成。

每遍涂布之后应让涂膜有充分时间固化,重涂时间间隔,由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和涂膜固化的程度(以手触不粘为准)来确定,一般不得小于24小时,也不宜大于72小时。

每遍涂料涂抹的方向应与前一遍相互垂直且应涂满整个基层,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参考涂布量为:

当涂膜厚度为1.5mm时,使用量约2kg/m2。

3.4脚手架搭设

通道内及侧墙与支护桩之间孔洞处理需搭设脚手架辅助施工,脚手架采用Ф48mm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横距通道内支架为1.2m、侧墙与支护桩之间支架为0.8m,纵距1.2m,水平杆步距2m,剪刀撑间距15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作业层脚手板采用木跳板厚5cm,满铺。

图3-3双排架构造图

图3-4剪刀撑布置立面示意图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

场地平整、压实→基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杆→剪刀撑→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

第四章人材机准备情况

4.1人员配置计划

为确保孔洞处理的施工质量,拟派足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投入到主体结构孔洞处理施工过程中,具体人员配置计划见下表:

表4-1人员配置计划表

序号

人员

人员安排

工作内容

工程负责人

施工全面管理

质检员

施工质量检查

技术员

现场技术指导

4

安全员

现场安全监督与指导

5

试验员

现场试验工作

6

普通工人

10

现场施工

4.2主要施工设备

为顺利地完成主体结构孔洞处理施工,结合现场实际,我项目经理部为孔洞处理施工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4-2拟投入的施工设备表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汽车吊

25t

1台

材料吊运

2

滚刷

4寸

30个

涂布防水涂料

4.3主要材料计划

本工程主要材料计划如下表:

表3-3拟投入的主要材料计划表

工程量

防水砂浆

40m3

水泥基渗透结晶

2200m2

聚氨酯防水涂料

1型

20t

普通钢管

Ф48mm

4500m

扣件

1200个

第五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5.1砂浆及防水涂料使用要求

(1)拌制水泥砂浆时,应先将砂与水泥干拌均匀,再加水拌和均匀。

掺用外加剂时,必须将外加剂按规定的比例或浓度溶解于水中,拌和水投入外加剂溶液。

外加剂不得直接投入拌制的混合物中。

(2)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属易燃材料,应存放在常温环境中,严禁遇水,严禁接近火源,防止碰撞,注意通风;

在风沙天、雨天和预报有雨的天气不得施工,雨后应立即除水并待基层干燥后方可施工;

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避免涂料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开盖后的单组分聚按酯防水涂料应当天用完;

涂层施工完毕,尚未达到完全固化时,不允许触碰,否则将损坏防水层、影响防水施工质量。

5.2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1)立杆垂直度偏差:

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H/300,并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不得大于75mm。

高度偏差不大于H/300,且不大于100mm。

(2)横杆水平偏差:

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0mm,横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全长平整度偏差不能超过±

100mm。

同跨两根大横杆高差不大于10mm。

(3)脚手架步距、立杆横距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纵距偏差不大于50mm。

5.3脚手架搭设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搭设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4)禁止在脚手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增加操作高度。

(5)工人在架上作业时,要注意自我安全和保护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

严禁在架上嬉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脚手架必须有接地、避雷措施。

(7)脚手架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职工自保护能力,并作好教育记录 

(8)禁止单人进行较重杆件的作业,施工过程中人员相互配合,协调操作。

(9)严禁人员在架体上进行奔跑和退行等危险动作。

(10)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时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检查,待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将人员撤离。

(11)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①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是否符合要求;

②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③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定;

④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⑤是否超载。

(12)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主节点处的大横杆、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5.3脚手架的拆除方法、要求与安全注意事项

(1)脚手架拆除方法及要求:

1、脚手架拆除应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遵守“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禁止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工作。

2、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高空抛掷。

3、拆除下来的钢管必须用大绳往下系,不准往下扔,防止施工出现意外事故。

系下的钢管要及时清理到指定的地点,不准乱堆放。

短管和扣件放置在作业层上,随层清理。

4、脚手架拆除部位必须把所要拆除部位的密目网拆掉,但施工的部位必须把网绑牢固。

(2)脚手架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前确定指挥人员,确定架子工,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脚手架拆除属于高空作业禁止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工人上架施工。

2、脚手架拆除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必须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严格按技术交底的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3、设专人对架体的牢固程度进行全面检查,与结构的连结点是否符合要求,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施工,确保安全。

4、拆架子区域周围设围护栏杆,悬挂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内,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5、拆架体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鞋上架作业。

6、架子工要随身携带工具袋,工具不得随处乱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