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148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小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导。

4、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

空间与图形

单元重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判断失误或图片是否对称的方法;

(2)认识东、南、习、北四个方向。

单元难点:

准确判断物体的方向,初步理解方向的相对性。

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折一折、比一比,让学生动手操作。

3、在现实环境中根据太阳的方位辨认四个方向(即先确定太阳的方向)。

4、利用自己的身体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5、指导学生根据现实环境确定方向的方法。

备注

第四单元

实践活动

(一)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对称”“方向”的认识;

(2)在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挑一挑、分一分、拼一拼、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操作。

单元内容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分析

时间

2007.4.24

单元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万以内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数的组成,学会数万以内的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存在问题:

1、个一个的拐弯数数。

 

2、中间有零的数的读写法。

3、估计较大的数目。

改进措施:

1、1、借助计数器,引导学生边拨珠边数数。

2、总结归纳借助知识的迁移。

3、2、借助百以内数的读写法的迁移。

4、注重引导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读写的方法。

5、借助数位、计数单位。

6、对比、总结。

3、加强方法上的指导。

让学生多交流方法。

第六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007、4

一连加计算

(1)不加进位“1”,原因:

计算马虎。

(2)计算出错,原因:

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不准确。

二估算

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太好,离准确值相差甚远。

(1)加强口算练习,注意指导个别生,提高计算水平。

(2)发现错例,及时订正,以便引起重视。

(3)指导学生计算后要自觉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检查习惯。

(4)教给学生估算方法,估算后与准确数比较,看哪个更接近于准确数,从而判断自己估算的对不对。

(5)平时要加强估算训练,提高估算能力。

第八单元

千克与克

2007、5

圈出合适的质量,学生选择不对,离准确值相差甚远。

加强实践体验,使学生有所体验。

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去比较。

第九单元

实践活动二

学生估计的质量和实际质量误差很大。

学科

单元内容

时、分、秒的认识

2007、6

重难点及问题分析

解决措施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过整时和半时认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准确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

问题:

(1)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掌握,进率也比较特殊。

所以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一分一秒的长短,建立时分秒的量感。

(2)整时和几时几分的写法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费力。

一、建立时分秒的量感:

(1)课前交流,认识钟面。

(2)引入课题。

采用了设疑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直入课题。

(3)认识学习秒。

主要环节:

猜1秒的长度;

听1秒的时间有多长;

看秒针是怎样在钟面上走动的;

体验1秒钟的时间能做些什么;

运用所获的经验做猜秒游戏;

出示1秒钟生活信息。

(4)认识学习分。

猜1分的长度;

感知1分钟音乐的长度;

用猜秒的方法默数1分有多少秒;

观察钟面得出1分=60秒;

体验生活中1分钟时间能做些什么。

(5)认识学习时。

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拨钟面、以及谈生活经验来体会1时的长度,并得出1时=60分。

二、写几时几分:

1、象“3:

05”“9:

00”这样的写法,我放到了后面的练习中进行学习。

我是借助电子表的帮助,让学生看一看学着电子表上的表示方法写。

多数学生掌握较好。

第二,七单元

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两级两步式题和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正确分析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难点:

正确分析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1、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情景中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清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教给学生分析方法。

3、要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类推牵移能力。

4、加强基本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十一单元

统计

重点

(1)统计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a、确定统计目标b、收集数据c、分类整理d、制图制表e、进行分析

(3)出现横轴和纵轴。

(4)开始学画统计图的直条。

(5)统计图与统计表进行转换和对比。

(6)开始渗透统计表中的“合计”。

(7)突出图与表各自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根据本校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用统计素材。

(2)课堂教学可适当向前延伸。

(3)要让学生切实体会统计的价值。

(4)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5)注意统计活动的“序”。

关于统计活动的“序”。

例1的教学过程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对统计的必要性的认识。

第二层,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三层,认识已有的直条,画出其余直条。

第四层,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

例1的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直条。

例2的教学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使学生知道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对收集到的数据,既可以画成统计图,还可以填入统计表。

第二,认识统计表的特点——容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

例2的教学重点,会把数据填入统计表,认识统计表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