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151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doc

201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厌学学生较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都比较粗心,更有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变化很大。

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多的改观。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整式的乘除》:

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乘除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重点:

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

难点:

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2、《相交线与平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以及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在教学中还可以渗透与法制有关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本章还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

重难点:

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3、《变量之间的关系》:

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并且能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重点:

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难点:

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4、《三角形》:

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

重点:

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

难点:

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5、《生活中的轴对称》:

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

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

重点:

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难点:

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6、《概率初步》本章给出了概率的概念,

重点:

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难点:

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本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争取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5、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五、教学内容周进度表: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

时数

机动

课时

完成情况记载

3.3-3.7

第一周

复习上期

4课时

同底数幂的乘法

2课时

3.10-3.14

第二周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课时

同底数幂的除法

1课时

整式的乘法

3课时

3.17-3.21

第三周

平方差公式

2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2课时

整式的除法

2课时

3.24-3.28

第四周

第一章复习

2课时

第一章检测

2课时

第一章检测讲评

2课时

3.31-4.4

第五周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课时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课时

平行的性质

1课时

4.7-4.11

第六周

平行的性质

1课时

用尺规作角

1课时

第二章复习

2课时

4.14-4.18

第七周

第二章检测

2课时

第二章检测讲评

2课时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课时

4.21-4.25

第八周

月考

4.28-5.2

5.2-5.9

第九周

第十周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1课时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课时

第三章复习

3课时

五一、五四假期庆祝活动

5.12-5.16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5.19-5.23

第十二周

期中考试讲评

2课时

第三章检测

2课时

第三章讲评

2课时

5.26-30

第十三周

认识三角形

4课时

图像的全等

1课时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课时

6.2-6.6

第十四周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课时

用尺规作三角形

1课时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1课时

第五章复习

2课时

6.9-6.13

第十五周

第五章检测

2课时

第五章检测讲评

2课时

感受可能性

2课时

6.16-6.20

第十六周

频率的稳定性

1课时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课时

第六章复习

2课时

6.23-6.27

第十七周

第六章检测

2课时

第六章检测讲评

2课时

总复习

2课时

6.30-7.4

第十八周

总复习

2课时

期末检测1

2课时

期末检测1讲评

2课时

7.7-7.11

第十九周

期末检测2期末检测2讲评

4课时

7.14-7.17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201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上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

上一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及格,总体来看,成绩比较不理想。

部分学生的成绩相当糟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基础太差,所以这学期的主要突破口是加大学生的基础练习力度。

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方面,只有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教育专题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是为了衔接上期的《为什么要证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图形世界的逻辑证明关系。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本章主要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相关的各种知识。

第四章《因式分解》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平行四边形》本章通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

重点

(1)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及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3)掌握平移、旋转的性质。

(4)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5)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6)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

(1)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2)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3)探索图形的平移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4)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5)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6)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教学要求:

以每周6课时计,每章结束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每月进行一次月考,让学生通过多训练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三、本学期将采取的具体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习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数学教育专题

章节

内容

预计课时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等腰三角形

4

直角三角形

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

角平分线

2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关系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不等式的解集

1

一元一次不等式

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图形的平移

3

图形的旋转

2

中心旋转

2

简单的图案设计

1

第四章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

1

提公因式法

2

公式法

2

第五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

认识分式

2

分式的乘除法

1

分式的加减法

3

分式方程

2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4

三角形的中位线

1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交和

2

2014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分析:

l、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

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圆;统计与概率。

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过程中,在锐角函数值与边的比值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概念,并用数学符号做出表示,便于说明和解决许多涉及三角形计算与测量的实际问题。

教材把解三角形的知识融入到现实背景中,可以结合比、比例、图形相似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说理证明,加深理解,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作好理论准备。

二次函数的学习是在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认识、研究函数的方法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学习,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领会研究二次函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探究认识二次函数的基本特性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感受数学与数学的其他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关注用从函数的角度考察问题,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领悟函数的应用价值。

二次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讨论为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思想奠定基础。

对于圆的学习,则充分利用圆的对称性,用对称的观点观察图形,以“变换”为工具深入探索,获得一批几何事实。

关注圆与直线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圆和几何图形的整体性认识。

探索活动中关注识别复杂图形中几何要素和基本图形(特别是直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关注图形的整体结构和运动变化(图形的位置关系),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说理,确认有关结论。

《统计与概率》一章中,主要目的是对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和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重新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试验操作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关系和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l、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对函数的认识是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的,引导学生关注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八年级给出了函数的概念,介绍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九年级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重视对函数实质的理解和用函数的观点进行观察分析与运用。

初中阶段对函数的定义(变量对应)在二次函数最后的“读一读”中出现,明确的将函数从“关系”中分离出来。

领悟函数的实质是教学的重点。

(2)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图形性质内在联系的理解,关注图形的位置关系和结构性关系的认识。

在探究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几何证明,但不作统一的要求。

(3)在《统计与概率》一章中,讨论了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也包括某些广告宣传中的误导。

要学会理性的看待问题,用数据说话,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进行合理质疑和进行科学判断。

体会随机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和规律性中存在的随机性,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内在联系。

2、重视反思与知识的重组

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通过任务或问题驱动,教材提供了数学活动的线索,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个人的素质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这种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与系统的知识传授相比,显得知识的系统性不强。

其实这正如数学历史上所发生的情形,知识的系统化是在知识产生之后进行的(如欧式几何、微积分);更重要的,知识的系统性不应当简单地由老师(教材)告之学生,而应当让学生自己经历“系统化”的过程。

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学习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反思与总结,对知识进行再组,形成符合逻辑的系统知识。

这个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力图使得客观的知识结构成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主观结构,而重组的活动经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得学生由“学会”发展到“会学”。

三、教学目标:

l、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概念。

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

理解数据的整理及分析等有关概念,能够计算方差、标准差等,能够用表格或列树状图的方法计算概率,对上述知识作一些简单的应用。

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滇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同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

学生。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阶段(第5周——第12周):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l、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变式题,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

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九年级和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章节:

第一章数与式;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第三章函数;第四章基本图形;第五章图形与变换;第六章统计与概率。

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章节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

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应掌握其基本解法。

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

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建议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第二阶段(第13周——第18周):

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五、周课程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周课时

1

1、圆的基本概念;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6

2

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6

3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测试与评讲;

6

4

统计与概率

6

5

第一讲数与式1.1有理数1.2实数1.3代数式1.4整式

6

6

1.5分式第一讲测试与评讲

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2.1方程与方程组

6

7

2.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二讲测试与评讲

第三讲函数3.1平面直角坐标系3.2函数

6

8

3.3一次函数3.4反比例函数3.5二次函数

第三讲测试与评讲

6

9

第四讲统计与概率6.1统计6.2概率

6

10

第五讲基本图形第七讲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八讲三角形第九讲四边形第十讲圆

6

11

第五讲测试与评讲第六讲图形与变换

6.1图形的轴对称6.2图形的平移

6

12

63图形的旋转64图形的相似

第六讲测试与评讲

6

13

五一放假

6

14

专题一选择题专题专题二开放探索题

专题三阅读理解题

6

15

专题四方案设计题专题五跨学科综合题

专题六动手操作题

6

16

专题七图表信息题

6

17

专题八数学应用问题专题九数学综合题

专题十课题学习

6

18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