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170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doc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案例分析:

[案例1]利用平面图形知识,为自己家设计某样东西(如窗台、台布等),也可以为学校设计花坛,给学生具体的一块正方形地,要求种花面积是花坛的一半,怎样设计?

若给出几种草的价格,总费用为一千元,又怎样设计?

分析:

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们自己的设计和计算,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案例2]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

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

分析: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

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体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现象中去找数学,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的着,听的到,使本复杂枯燥的问题得以生活化,学生的探索欲望高涨,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到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

[案例3]初二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

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

?

济?

分析:

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案例4]2008年,某人由于要做一桩生意需要12000元钱,就向邻居借,时间半年,月利率为0.045,请问半年后这个人要归还多少钱?

分析:

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既概念。

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内容生动形象,才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那么只有把数学融入生活,这一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案例5](结合图片)阳光下,一条旗杆AB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BC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度呢?

分析:

这样的一个平面图让学生觉得很抽象,所以我带领学生拿着三角尺等工具来到操场上,分别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测量旗杆和地面所形成的角度,每个学生测量之后都在地面上画出一条线,最终呈现出上图所示,紧接着问学生:

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在这个过程中,旗杆所在思维直线与影子所在的直线位置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

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自参与生活实践,会很快地理解并回答出:

不会发生变化,那么本节课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6]中国联通130网卡有两种:

1)联通卡收费标准是:

月租费用18元,每月来电显示费3元,本地通话费用每分钟0.20元。

2)用“如意通”储蓄卡,收费标准是:

本地通话费用每分钟0.4元,月租费,来电显示费全免。

假设:

每月通话时间均为x分钟,试比较他们每月缴纳话费为y元的大小?

分析: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推动力,用贴近生活的具体实例来引发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样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更精确,使生活经验成为智慧体验。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组合,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样会促使学生们不断地在学习中去应用数学;同时也会启发他们不断地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

实践证明:

教学是教与学的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即使教师的“独角戏”演的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话提醒我们,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