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209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doc

上海五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梳理(2011-2015)

第一单元数与运算

一、数的整除

二、实数

考点1、实数的有关概念

2011/1.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A.B.C.D.

2015/1.下列实数中,是有理数的为()

A.B.C.πD.0

考点2、近似计算、科学记数法

2014/2.据统计,2013年上海市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约为60800000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08×108B.60.8×109C.6.08×1010D.6.08×1011

考点3、实数的运算

2014/1.计算的结果是()

A.B.C.D.

2015/7.计算:

_______.

2011/19.计算:

2012/7.计算:

|-1|=_______.

2012/19.(-1)2++-()-1

2013/19.计算:

2014/19.计算:

第二单元方程与代数

一、整式与分式

考点4、整式的运算

2011/7.计算:

_______.

2014/7.计算:

a(a+1)=_______.

2012/1.在下列代数式中,次数为3的单项式是()

A.xy2B.x3-y3 C.x3y D.3xy

2013/9.计算:

=_______.

2015/2.当a>0时,下列关于幂的运算正确的是()

A.a0=1B.a-1=-aC.(-a)2=-a2D.

考点5、因式分解

2011/8.因式分解:

_______.

2012/8.因式分解:

xy-x=_______.

2013/7.因式分解:

=_______.

考点6、分式的意义与性质

2015/9.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考点7、分式的运算

2014/20.解方程:

.

2015/1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二、二次根式

考点8、二次根式的概念

2011/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C.D.

2013/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考点9、二次根式的运算

2012/4.在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是()

A. B. C. D.

考点10、方程解的概念

考点1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2011/9.如果关于x的方程(m为常数)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m=_______.

2012/11.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c=0(c是常数)没有实数根,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014/11.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x+k=0(k为常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013/2.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A.B.C.D.

2015/10.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没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考点12、分式方程

2012/20.解方程:

+=

考点13、无理方程

2012/10.方程=2的根是_______.

2015/8.方程的解是_______.

考点14、方程组的解法

2011/20.解方程组:

2013/20.解方程组:

考点15、方程的应用

2011/14.某小区2010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_____.

2014/10.某文具店二月份销售各种水笔320支,三月份销售各种水笔的支数比二月份增长了10%,那么该文具店三月份销售各种水笔_______支.

考点16、不等式的解法

2011/2.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c>b+cB.c-a>c-bC.ac>bcD.

2012/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x>-3B.x<-3 C.x>2 D.x<2

2013/8.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

2014/9.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

2015/20.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第三单元图形与几何

一、长方体的再认识

二、相交直线与平行直线

2011/16.如图2,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AB,∠ACB=90°,如果∠ECD=36°,那么∠A=_______.

2014/4.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A.∠2B.∠3C.∠4D.∠5

三、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概念

2011/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D.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2013/17.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二)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考点1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考点1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012/18.如图3,在Rt△ABC,∠C=90°,∠A=30°,BC=1,点D在AC上,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如果AD⊥ED,那么线段DE的长为_______.

(三)全等三角形

考点19、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2013/15.如图3,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图8

2013/23.如图8,△ABC中,∠ACB=90°,∠B>∠A,点D为边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DE=EF;

(2)联结CD,过点D作DC的垂线交CF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

∠B=∠A+∠DGC.

图1

(四)相似三角形

考点20、比例性质

考点2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2013/5.如图1,已知在△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BC,EF∥AB,且AD:

DB=3:

5,那么CF:

CB等于()

A.5:

8B.3:

8C.3:

5D.2:

5

考点22、三角形重心

2012/17.我们把两个三角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叫做重心距,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边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如果当它们的一边重合时重心距为2,那么当它们的一对角成顶角时重心距为_______.

考点2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012/16.如图2,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ED=∠B,如果AE=2,△ADE的面积为4,四边形BCDE的面积为5,那么边AB的长为_______.

2014/22.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AH=2CH.

(1)求sinB的值;

(2)如果CD=,求BE的值.

考点2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015/23.已知: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OE=OB,联结DE.

(1)求证:

DE⊥BE;

(2)如果OE⊥CD,求证:

BD·CE=CD·DE.

四、四边形

考点2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014/6.如图,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BD与△ABC的周长相等

B.△ABD与△ABC的面积相等

C.菱形的周长等于两条对角线之和的两倍

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两倍

2015/16.已知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AE=AD,过点E作AC的垂线,交边CD于点F,那么∠FAD=_______度.

2012/23.已知:

如图6,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BAF=∠DAE,AE与BD交于点G.

(1)求证:

BE=DF;

(2)当时,求证:

四边形BEFG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2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011/2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并延长DE至F,使EF=DE.联结BF、CD、AC.

(1)求证:

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DE2=BE·CE,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

2014/23.已知:

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F,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且∠CDE=∠ABD.

(1)求证: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2)联结AE,交BD于点G,求证:

.

考点27、梯形的性质

考点28、等腰梯形的判定

2013/6.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能判断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

(A)∠BDC=∠BCD(B)∠ABC=∠DAB

(C)∠ADB=∠DAC(D)∠AOB=∠BOC

五、圆与正多边形

考点29、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2011/17.如图3,AB、AC都是圆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3,那么BC=_______.

2013/14.在⊙O中,已知半径长为3,弦AB长为4,那么圆心O到AB的距离为_______.

考点30、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011/6.矩形ABCD中,AB=8,,点P在边AB上,且BP=3AP,如果圆P是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B、C均在圆P外B.点B在圆P外、点C在圆P内

C.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D.点B、C均在圆P内

2015/17.在矩形ABCD中,AB=5,BC=12,点A在⊙B上,如果⊙D与⊙B相交,且点B在⊙D内,那么⊙D的半径长可以等于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数)

考点31、圆的综合应用

2015/6.如图,已知在⊙O中,AB是弦,半径OC⊥AB,垂足为点D,要使四边形OACB为菱形,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A.AD=BDB.OD=CD

C.∠CAD=∠CBDD.∠OCA=∠OCB

2011/21.如图5,点C、D分别在扇形AOB的半径OA、OB的延长线上,且OA=3,

AC=2,CD平行于AB,并与弧AB相交于点M、N.

(1)求线段OD的长;

(2)若,求弦MN的长.

图5

考点32、正多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2015/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72°,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4B.5C.6D.7

六、锐角三角比

考点33、锐角三角比

2012/21.如图4,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BE⊥CD,垂足为点E.已知AC=15,cosA=.

(1)求线段CD的长;

(2)求sin∠DBE的值.

考点34、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

2014/12.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所成斜坡的坡度i=1:

2.4.如果它把物体送到离地面10米高的地方,那么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米.

2013/22.某地下车库出口处“两段式栏杆”如图7-1所示,点A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是栏杆两段的连接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升起后的位置如图7-2所示,其示意图如图7-3所示,其中AB⊥BC,EF∥BC,∠EAB=143°,AB=AE=1.2米,求当车辆经过时,栏杆EF段距离地面的高度(即直线EF上任意一点到直线B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栏杆宽度忽略不计)

A

F

E

F

E

A

图7-1

图7-2

图7-3

参考数据:

,.

2015/22.如图,MN表示一段笔直的高架道路,线段AB表示高架道路旁的一排居民楼,已知点A到MN的距离为15米,BA的延长线与MN相交于点D,且∠BDN=30°,假设汽车在高速道路上行驶时,周围39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

(1)过点A作MN的垂线,垂足为点H.如果汽车沿着从M到N的方向在MN上行驶,当汽车到达点P处时,噪音开始影响这一排的居民楼,那么此时汽车与点H的距离为多少米?

(2)降低噪音的一种方法是在高架道路旁安装隔音板,当汽车行驶到点Q时,它与这一排居民楼的距离QC为39米,那么对于这一排居民楼,高架道路旁安装的隔音板至少需要多少米长?

(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

≈1.7)

七、图形运动

考点35、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折

2011/18.Rt△ABC中,已知∠C=90°,∠B=50°,点D在边BC上,BD=2CD(图4),把△ABC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m(0<m<180)度后,如果点B恰好落在初始Rt△ABC的边上,那么m=_______.

2012/5.在下列图形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梯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 D.等腰三角形

2013/18.如图5,在△ABC中,AB=AC,BC=8,,如果将△ABC沿直线l翻折后,点B落在AC的中点处,直线l与边BC交于点D,那么BD的长为_______.

图5

2014/18.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BE=2CE,将矩形沿着过点E的直线翻折后,点C、D分别落在边BC下方的点C′D′处,且点C′D′B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与边AD交于点F,D′F与BE交于点G,设AB=t,那么△EFG的周长为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015/18.已知在△ABC中,AB=AC=8,∠BAC=30°,将△ABC绕点A旋转,使点B落在原△ABC的点C处,此时点C落在点D处,延长线段AD,交原△ABC的边BC的延长线于点E,那么线段DE的长等于_______.

八、平面向量

考点36、平面向量的运算

2013/10.计算:

=_______.

2011/15.如图1,AM是△ABC的中线,设向量,,那么向量

_______.(结果用、表示).

2012/15.如图1,已知梯形ABCD,AD∥BC,BC=2AD,如果,,那么=_______.(用,表示)

2014/15.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且AB=3EB,设,,那么=_______.(结果用、表示)

2015/15.如图,已知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边AC的中点,,,那么向量用向量、表示为_______.

第四单元函数与分析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点37、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38、函数的定义域

2011/10.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

2014/8.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

考点39、函数值

2013/11.已知函数,那么=_______.

2015/11.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x+32,如果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是25℃,那么它的华氏度数是_______℉.

三、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考点40、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2014/14.已知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在其图像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值随着x的值的增大而增大,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

(只需写一个)

2011/11.如果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像经过点(-1,2),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

2015/3.下列y关于x的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A.y=x2B.y=C、y=D.y=

2012/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点(2,-3)在函数上,则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增大或减小)

2013/2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6),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与y轴交于点B,点A(2,)在这条直线上,联结AO,△AOB的面积等于1.

(1)求b的值;

y

图6

1

1

O

xO

(2)如果反比例函数(是常数,)的图像经过点A,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015/21.已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比例函数y=x的图像经过点A,点A的纵坐标为4,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也经过点A,第一象限内的点B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过点B作BC∥x轴,交y轴于点C,且AC=AB.求:

(1)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直线AB的表达式.

四、一次函数

考点41、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2011/12.一次函数y=3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值的增大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13/16.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40千米的乙地,如果邮箱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里程x(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4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邮箱剩余油量是_______升.

2014/21.已知水银体温计的读数y(℃)与水银柱的长度x(c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现有一支水银体温计,其部分刻度线不清晰(如图),表中记录的是该体温计部分清晰刻度线及其对应水银柱的长度.

水银柱的长度x(cm)

4.2

8.2

9.8

体温计的读数y(℃)

35.0

40.0

42.0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用该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的长度为6.2cm,求此时体温计的读数.

2012/22.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当生产数量至少为10吨,但不超过50吨时,每吨的成本y(万元/吨)与生产数量x(吨)的函数关系式如图5所示: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2)当生产这种产品的总成本为280万元时,求该产品的生产数量.(注:

总成本=每吨的成本×生产数量)

五、二次函数

考点42、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2011/4.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

A.(2,-3)B.(-2,3)C.(2,3)D.(-2,-3)

2012/12.将抛物线y=x2+x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

2013/3.如果将抛物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A.B.C.D.

2014/3.如果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A.y=x2-1B.y=x2+1C.y=(x-1)2D.y=(x+1)2

2015/12.如果将抛物线y=x2+2x-1向上平移,使它经过点A(0,3),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

2015/2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抛物线y=ax2-4与x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AB=2,点P在抛物线上,线段AP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线段BP与x轴相交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O的长;

(3)当tan∠ODC=时,求∠PAD的正弦值.

2013/24.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顶点为M的抛物线经过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AO=BO=2,∠AOB=120°.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

(2)联结OM,求∠AOM的大小;

(3)如果点C在x轴上,且△ABC与△AOM相似,求点C的坐标.

图9

2012/24.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经过点A(4,0)、B(-1,0),与y轴交于点C,点D在线段OC上,OD=t,点E在第二象限,∠ADE=90°,

tan∠DAE=,EF⊥OD,垂足为F.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线段EF、OF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当∠ECA=∠OAC时,求t的值.

2014/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2).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对称轴;

(2)点E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点F在对称轴上,四边形ACEF为梯形,求点F的坐标;

(3)点D为该抛物线的顶点,设点P(t,0),且t>3,如果△BDP和△CDP的面积相等,求t的值.

考点43、函数的应用

2011/2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A,点M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且MO=M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A、M.

(1)求线段AM的长;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点B在y轴上,且位于点A下方,点C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点C的坐标.

第五单元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

一、概率初步

考点44、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频率、等可能试验,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计算.

2011/13.有8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5只,二等品2只和三等品1只,从中随机抽取1只杯子,恰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_______.

2012/13.布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6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如果从布袋里随机摸出一个球,那么所摸到的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

2013/12.将“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的概率为_______.

2014/13.如果从初三

(1)、

(2)、(3)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与初三(4)班进行一场拔河比赛,那么恰好抽到初三

(1)班的概率是_______.

2015/13.某校学生会提倡双休日到养老院参加服务活动,首次活动需要7位同学参加,现有包括小杰在内的50位同学报名,因此学生会将从这50位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