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279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选择题

◆(2010•广安)在近代史上,英国之所以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主要是因为

A.虎门销烟对英国的打击最为沉重   B.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2010•连云港)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0•揭阳)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邓世昌

◆(2010•南充)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2010•达州)国际社会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

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

A.南京            B.上海             C.虎门           D.厦门

◆(2010•徐州)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

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

这个“岛屿”是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   C.台湾岛    D.澎湖列岛

◆(2010•扬州)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

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东莞)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2010•江西)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

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2010•新疆)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永州)“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宿迁)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条约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龙岩)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三明)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西方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鄂尔多斯)1.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

”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瑷珲条约》

◆(2010•沈阳)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彼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

鸦片战争爆发于

A.184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31年

◆(2010•贵港)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2010•聊城)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2010•德阳)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领海主权

◆(2010•盐城)“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近代使上海蒙辱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遂宁)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B

A.中国大门被打开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

◆(2010•泉州)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010•潍坊)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010•湘潭)《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内江)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

”(问号)处没有完成。

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完成正确选项(  )B

 

A.中法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010•长沙)右图反映的历史场景距今已有多少年?

 

 A.150年   B.110年

 C.100年   D.70年

◆(2010•临沂)从“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

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法联军

◆(2010•贵港)法国作家雨果写道: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0•泰安)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2010•台州)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2010•资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改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

◆(2010•遵义)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2010•贵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2010•芜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李鸿章 

◆(2010•贵州铜仁)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25日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书记张春贤26日在此间举行的自治区党委七届第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表示,新疆向西开放将提升为国家战略。

清朝时期力主收复新疆并率清军恨不得除仇犁外的新疆失地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左宗棠

◆(2010•长春)“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2010•汕头)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A)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2010•江西)如果要在《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1:

伊犁记   B.1894:

甲午记   C.1898:

变法记 D.1900:

庚子记

◆(2010•邵阳)19世纪70年代,在当地人民大力支持下,左宗棠收复了(  )

A.西藏      B.甘肃       C.新疆      D.云南

◆(2010•桂林)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岁月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其中为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

◆(2010•咸宁)1875年,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2010•河北)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   

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 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广安)下列说法,与右图这位历史人物相关的是

①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②收复新疆,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③组织义军,反抗日本对台湾的占领 ④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0•乌鲁木齐)清朝时期,为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李鸿章  ②左宗棠  ③刘锦棠  ④曾纪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莱芜)“(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

”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2010•安徽)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2010•漳州)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艇,撞击敌舰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A.东山保卫战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雅克萨之战

◆(2010•资阳)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2010•汕头)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写于(C)

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

◆(2010•衡阳)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泰安)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

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

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010•成都)近代时期,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首次出现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条款的是

   A.中美《望厦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东营)近代列强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娄底)“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孝感)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南充)李鸿章请求道:

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

伊藤博文回答:

“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广安)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2010•衡阳)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010•岳阳)《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10•梧州)110年前列强对中华民族发动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D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揭阳)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苏州)“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

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0•淮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

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2010•河北)清末一位小商贩说: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鄂州)“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

这份“礼物”是指

   A.列强在华办厂         B.“门户开放”政策

   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辛丑条约》

◆(2010•漳州)20世纪初,中国民旅危机全面加深,源于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了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2010•贵州铜仁)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

“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

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报告中记载的事件发生距今已

A.160周年       B.100周年      C.110周年      D.150周年

◆(2010•贵州安顺)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010•南充)1900年8月,联军占领北京,大肆烧杀抢掠,把颐和园的奇珍异宝运往天津,运了好几个月。

文中的“联军”是指

A.英国联军   B.八国联军  C.日俄联军 D.英日联军

◆(2010•梅州)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

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湖州)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宜昌)110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

这一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2010•莱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10•泰州)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010•包头)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

A.《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B.《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2010•广州)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B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2010•苏州)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2010•巴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____。

A.《南京条约》-剖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2010•枣庄)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1842                                                1895   1901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2010•资阳)(10分)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

读图,回答问题。

 

(1)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2分)

(2)任选一位照片中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

(要求:

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

)(5分,特别优秀的可得6-7分,但34题总得分不超过10分)

(3)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

(3分)

(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或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

(2分)

(2)分三等级评分:

①表达形式新颖,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全面、准确,语言清晰流畅,想象合理,给5分,特别优秀者可给6—7分。

②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不够详尽、基本准确,语言较为清晰流畅,想象基本合理,给3—4分。

③不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不准确,语言不清晰流畅,给0—2分。

(3)中华民族英雄辈出;面对

◆(2010•咸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无敌初中历史年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