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293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3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docx

电子皮带秤技术资料全

 

北京西玛特ICS系列电子皮带秤

(Smt-510)

 

安装、运行、操作及维护手册

本手册属SMT公司所有,未经SMT公司书面许可,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或散布,违者必究

 

北京西玛特科技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6号院玺萌丽苑5-18-H

邮编:

100067

-67583840、67583540、67548170

传真:

-67583540转803、888

邮址:

bjsmt.

.smt2008.

 

第一章绪言

1.1概述

1.2系统和组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3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4开箱和检验

第二章皮带秤的安装准则

2.1总则

2.2风和气候的影响

2.3输送机支架

2.4秤的安装位置

2.5重力拉紧装置

2.6皮带槽形变化

2.7称重托辊

第三章安装

部分ICS-30型皮带秤的安装

3.1.1概述

3.1.2术语

3.1.3安装位置

3.1.4安装准备

3.1.5称重桥架的安装

部分ICS-20型皮带秤的安装

3.2.1概述

3.2.2术语

3.2.3安装位置

3.2.4安装准备

3.2.5称重桥架的安装

3.2.6称重传感器的安装

部分ICS-17型皮带秤的安装

3.3.1概述

3.3.2术语

3.3.3安装位置

3.3.4安装准备

3.3.5称重桥架的安装

3.3.6称重托辊的安装

3.3.7称重传感器的安装

部分ICS-14型皮带秤的安装

3.4.1概述

3.4.2术语

3.4.3安装位置

3.4.4安装准备

3.4.5称重桥架的安装

3.4.6称重托辊的安装

3.4.7称重传感器的安装

第Ⅴ部分积算器的安装

3.5.1位置

3.5.2安装

3.5.3安全警示

3.5.4接线

第Ⅵ部分速度传感器

3.6.1概述

3.6.2机械安装

第四章系统校准

4.1概述

4.2精度

4.3皮带秤系统简述

4.4仪表初始设置

第五章操作明细

5.1菜单显示

5.2运行显示

5.3主菜单1

5.4主菜单2

5.5主菜单3

5.6主菜单4

5.7主菜单5

第六章维护

6.1日常维护

6.2故障排除

附录

附1通讯板配置

附2电流板配置

第一章绪言

1.1概述

北京西玛特科技ICS-30、20、17、14系列电子皮带秤,是对皮带输送系统中的散状物料进行连续计量的理想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称量准确,使用稳定、操作方便、维护量少等优点,不仅适用于常规环境,而且适用于酸、碱、盐及大气腐蚀环境。

主要应用于冶金、电力、煤炭、矿山、港口、化工、建材等行业。

说明书主要对30、20、17、14系列皮带秤系统的安装、运行、校准和维修等工作加以说明。

1.2系统和组件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和组件的称重桥架装置插入运托辊,在每个中间托辊的中心位置受拉

1.2.1系统性能

·动态累计误差:

20皮带秤优于±1%

17皮带秤优于±0.5%

14皮带秤优于±0.25%

·称量能力:

6000t/h以下

·皮带宽度:

500~2400mm

·皮带速度:

0.1~4m/s

·环境温度:

秤架-20℃~60℃

积算器-10℃~50℃

1.2.2称重传感器性能

·形式:

电阻应变片式拉力传感器

·外壳:

“S”型密闭保护

·非线性:

<0.03%FS

·非重复性:

<001%FS

·蠕变:

<0.02%

·温度灵敏度:

间隔:

<00008%FS/℃

零点:

<00015%FS/℃

·滞后误差:

<002%

·激励:

10VDC

1.2.3速度传感器性能

·频率围:

0.25Hz~1.2KHz

·外形尺寸297*160*350mm(深)

1.2.4积算器性能

(a)环境参数

1.室/室外安装地点应尽可能靠近称重传感器,注意防尘、防潮

2.储存温度-40℃一+70℃

3.运行温度-10℃一+50℃

4.最大相对湿度:

95%

(b)电源

·220VAC±10%50Hz

·保险丝2A

·EMI/RFI滤波器

(c)外壳

·现场安装型:

外形尺寸312X380X150mm

    安装孔尺寸240X405mm

·面板安装型:

开口尺寸282X142mm

外形尺寸297X160X350mm(深)

(d)运输重量

·现场安装型:

13.2Kg

·面板安装型:

8.8Kg

(e)称重传感器

·积算器提供10VDC±l0%,200mA激励电源,可并联4个称重传感器

·最大输入信号33mV

·电缆距离大于60米(不超过900米)时采用激励补偿电路

跳线选择本地或远程补偿

(f)主板数字输人端口

积算器提供3个可编程输入端口,接收干触点开关信号。

(g)主板数字输出端口

积算器提供3个可编程输出端口,24VDC集电极开路输出,可直接驱动控制继电器。

(h)通讯板(可选)

积算器可安装通讯板,可使用标准RS-232或RS-485串行接口与上位机通讯,采集积算器数据并对积算器进行操作。

(i)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板(可选)

两路标准电流输出4—20mA,可用于控制或显示流量、速度。

1.3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北京西玛特30、20、17、14系列电子皮带秤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称重桥架、称重传感器、测速滚筒、速度传感器和积算器。

装有载荷传感器的称重桥架,安装于输送机的纵梁上,称重桥架支承的称重托辊,检

测皮带上的物料重量,产生一个正比于皮带载荷的电压信号。

速度传感器直接联结在从动滚筒上或者大直径的滚筒上,提供一系列脉冲,每个脉冲

表示皮带运行的单位长度,脉冲频率正比于皮带速度。

积算器从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接收信号,经A/D转换、滤波整形后进入微处理器进行运算,输出累计量和瞬时流量、皮带速度、计数脉冲等参数。

1.3.1称重部分

ICS一14称重桥架为全悬浮结构,四只称重传感器。

ICS一17称重桥架为双杠杆结构,二只称重传感器。

ICS一20称重桥架为单杠杆结构,一只称重传感器。

ICS一30称重桥架为单托辊悬浮结构,一只称重传感器。

(KLT-10/11)

1.3.2测速部分

速度传感器直接联接到专用的测速滚筒或输送机大直径的底部托辊上。

速度传感器为无碳刷式交流脉冲发生器,它发出一系列脉冲,每个脉冲代表皮带行程的一个单位,脉冲频率和皮带速度成正比。

1.3.3积算器

皮带秤积算器包括现场安装型和面板安装型。

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处理称重传感器的重量信号和速度传感器的速度信号,输出瞬时流量和累计量,同时提供脉冲输出和电流输出,积算器配有RS-232或RS485标准接口,可以和上位机通讯。

积算器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操作简单、直观,有多种自检功能,便于用户操作、校准和维护。

1.4开箱和检验

1.4.1电子皮带秤称重桥架部分在出厂时已组装好,并有运输包装箱。

1.4.2在运输包装箱中有一只配件箱,装有安装电子皮带秤所需的全部配件,可根据装箱单开箱检验。

1.4.3如开箱检验发现问题,请务必与北京西玛特公司联系,以免影响安装调试的进行。

 

第二章皮带秤的安装准则

2.1总则

出厂的所有皮带秤系统,具有高精确度和可靠性。

虽然这些系统的正确应用和安装可

获得整个系统确定的工作性能和精度,但若能按下列准则安装可使皮带秤系统的最高性能得以发挥,并不拘泥于在每台皮带秤的安装上都要遵守全部条件,但是越是强调它的工作性能,这些条件就越重要,关键在于对皮带秤系统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2.2风和气候的影响 

由于称重的误差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风速,所以应保护皮带秤和输送机免受风和气候的影响。

2.3 输送机支架

在称重系统的设计中,下列的挠曲量应考虑进去,它们是载荷传感器的挠曲、秤架和称重桥架系统的挠曲,以及输送机支承结构的挠曲,极重要的是这些挠曲不宜过大。

在秤的制造中,对称重传感器、秤架及称重桥架系统的挠曲量做了控制,只有输送机支承结构的挠曲是个可变量,因此,对支撑着秤前后各四组托辊的输送机纵梁应有足够的钢度,以使+4到一4个托辊间的相对挠曲不超过0.4mm,在安装皮带秤的部位,输送机不应有伸缩、接头或纵梁的拼接,可参见对机械支架要求的安装图纸。

2.4秤的安装位置

2.4.1力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把秤安装在输送机的力和力变化最小的地点,基于这个原因,秤最好是装在输送机靠尾部的地方,称重托辊应安装在距离装料点不小于5m处(ICS一20、ICS一30)或9m处(ICS—17、ICS—14),但距尾部导料拦板不得少于3个托辊间距(ICS一20、ICS一30)或5个托辊间距(ICS—17、ICS—14)。

这是为了减少与皮带相接触的导料拦板或者说是在导料拦板里的物料的影响。

2.4.2带凹型线段的皮带输送机

与凹形曲线部分相切的那一点(向上升的)至少应该距离秤12m远,如果秤安装在带有凹形曲线段的皮带输送机上而又不能考虑上述尺寸界限时,则秤应该安装在输送机的直线段并在整个装料区外,秤的前后至少四组托辊与皮带接触。

2.4.3带有凸形曲线段的皮带输送机

与曲线段相比较,皮带输送的水平段称重条件好,但如果秤一定要在曲线段上,则建议在装料点和秤之间的皮带在垂直方向上不应有弧形,弧形段必须在称量段托辊之外(6m)或5倍托辊间距的地方。

2.4.4卸料器

在任何一个称重精度较为重要的装置里,称重系统不应该装在安装有可移动卸料器的皮带输送机上,如果秤必须安装在卸料器的皮带输送机上,那么对带有凹式曲线段皮带输送机的安装要求也适用这种情况。

可将卸料器移到头,以保证上文中所提出的最小距离,应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卸料器的配置形式,均应保证上文中所提出的最小距离。

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卸料器的配置形式,均应能保证皮带在称量段的中心运行。

2.4.5均匀的皮带载荷

虽然在大多数应用里称重系统可以在20~100%的围里准确地工作,但是它希望载荷尽可能地均匀,为了减少给料的波动,可在料仓的出口处装一个高度调整插板。

2.4.6单点装料

在高精度称重装置里,皮带输送机应该只有一个装料点,且只在同一点装料,这样就保证在整个装料过程中保持皮带力恒定。

2.4.7物料的滑动

称量系统将物料重量(Kg/m)乘以速度值(m/s)得到精确的瞬时重量、瞬时流量,然后将所得的各个瞬时重量值累积起来。

由于速度值是以该速度下皮带移动量来测量的,所以皮带输送机的速度和倾角不应该过大,否则将使物料下滑。

在大倾角、高速度的输送系统里,秤应该配置在距装料点较远的位置上,皮带输送机的倾角最大不能超过16度。

2.5重力式拉紧装置

为了得到最高的称重系统精度,所有长度超过12米的皮带输送机均应具有恒定的力或装有重力拉紧装置。

2.6皮带槽形变化

为了得到最佳的皮带称重精度,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从空载到满载时沿着整个输送路线皮带槽形变化的影响,皮带应有一定的柔性,以保证皮带空载运行时能使皮带和所有的称重托辊良好接触,这样可以保证被输送的物料是由称重托辊支承而不是由皮带输送机的框架支承的。

2.7称重托辊

2.7.1托辊的构造

某些托辊制造厂商生产带托辊的秤,在这种秤里可以保证托辊的径向跳动、承托高度和槽形的公差在允许围以,在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推荐采用这种带托辊的秤,在一般情况下,将第一流托辊制造商生产的优质托辊用在称量系统里就能满足要求了,但条件是称量系统所选择的托辊与皮带输送机原有的托辊尺寸必须相同,槽形角必须相同。

2.7.2托辊的槽形角

托辊槽形角过大会给使用带来很多问题,它不仅使得皮带的梁效应或悬垂线效应变得更明显,而且使托辊不同心度的影响增大。

称重系统安装时,要完成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在称量段把所有的托辊调整成一条直线,这样做尽量减小皮带在托辊上方运行时,由于皮带力变化或其它外力所引入称重系统的附加力。

对于所有高精度的电子皮带秤推荐槽形角最好为20°或更小,在某些条件下35°的槽形角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应请北京西玛特工程师认可,而45°的槽形角一般达不到电子皮带秤规定的精度,因而通常是禁止采用的。

2.7.3导向托辊(防皮带跑偏)

从空载到满载的条件下输送皮带中心导向,是极其重要的,导向托辊可装在距称重域

8个托辊间距的地方,称重域托辊是指称重托辊及其两边各四组托辊。

2.7.4托辊的校准

皮带秤的固定托辊和前后的各三组托辊应该进行尺寸校准,同时秤应按要求用垫片垫平托辊,使秤不受皮带力变化的影响。

称重托辊和称重托辊前后各三组托辊要非常精确地校准,以使称重区域尽可能地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些托辊的安装是很严格的。

对整个输送机进行精细的托辊校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在各种皮带负荷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皮带槽形变化。

第三章安装

第I部分ICS一30型皮带秤的安装

3.1.1概述

下面是对ICS一30型单托辊称重桥架安装工作的指南,可参考秤架安装图纸,图纸中的尺寸必须保持误差在0.8mm以。

3.1.2术语

3.1.2.1称重桥架

称重桥架在制造厂已完成组装和校准,它包括一个载荷传感器支承梁架,一个受压力的精密电阻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

3.1.2.2称重托辊

称重托辊是指直接安装在称重桥上的托辊。

3.1.2.3称重域托辊

称重域托辊包括称重托辊及其两侧相邻的若干托辊,在安装图上这些托辊注有正(+)负

(一)的标志,至少两到四组托辊组注有正(+)和负

(一),它们同称重托辊一起需经精确的校准。

这些托辊被视为称重系统的—部分,它对皮带秤的运行精度起很重要的作用。

3.1.3安装位置

按照第二章的要求选择皮带秤的安装位置,其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如下:

(1)称量系统要安装在坚固的输送机上,否则必须增加支撑。

(2)皮带秤不应设置在距给料机、漏口、导料栏板3米以的地方。

(3)秤不能装在凹形或凸形曲线的输送机上。

(4)秤不应装在输送机因超速或倾斜而使物料滑动的地方。

(5)秤应装在防风雨最好的地方。

(6)在装有皮带秤的输送机上不应联结或装有任何振动装置。

3.1.4 安装准备

确定秤在输送机安装位置后,就应着手按以下8点来准备现场:

(1)在安装图纸推荐的部位配置支撑和支承腿以加固输送机的机架。

(2)在装设秤的区域,输送机架的夹板应和输送机架焊在一起。

(3)要把负2到正2间的托辊在输送机上横向调平。

(4)全部称重域的托辊应在制造、式样、规格等方面相同,可自由转动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一个比拟托辊组的样板,用它校正托辊的槽形轮廓使间隙在0.4mm,即托辊同心度不能超过0.4mm。

(5)从负2到正2间所有托辊中找出确切的中间输送托辊,在每个中间托辊的中心位置划刻线或冲标记。

另外,按同样步骤完成负2到正2间的两侧翼托辊。

(6)去掉托辊架的连接脚板,改装为称重托辊。

(7)为了方便灵活地安装和校准皮带秤,应抬起或移开皮带秤围的输送机皮带,其距离至少需要从负3到正3托辊之间。

(8)为了安装称重桥架,应从皮带输送机上移去负2到正2间的所有托辊。

3.1.5称重桥架的安装

在完成了对皮带秤位置的选择和安装的准备工作以后,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装:

(1)用已知基准点或对角线法确定负2到正2托辊间尺寸,同时把它们在皮带底面线上用垫片垫高6mm,然后调平。

(2)把已联接好的称重桥架装置插入输送机框架。

注意:

在所有安装中,称重传感器的导线及固定的起重工具必须装在便于校正维修的一边。

(3)在称重桥架上安装称重托辊。

用称重传感器支承桥架作为参考点,调平称重托辊的尺寸。

(4)为了得到恰当的尺寸,利用称重托辊的润滑装置,在负2和正2托辊组间准确地确定称重桥架的位置。

(5)为了固定称重桥架,在输送机框架上先确定孔的尺寸后钻孔。

(6)把称重桥架的支承放入适当位置,校正水平,根据需要垫上垫片,最后把称重桥架固定在输送机框架上。

(7)从称重桥架上拆去装运托架,安装底部称重传感器连接螺母。

注意:

无论皮带秤什么时候迁移,都应拆去底部载荷传感器连接螺母,安上装运托架。

(8)在正3托辊上拴一根直径为0.5mm的钢丝,拉着这根钢丝穿过正2托辊的中心记号,再穿过整个称重域及负2托辊中心记号,并在此钢丝的末端系挂一重物,使其保持—定的力。

(9)校正钢丝和托辊之间的间隙,如钢丝线已接触,则在负2和正2托辊间加进1.5mm的垫片。

(10)在此过程前,应重新检查已做过的校正步骤:

(a)负2到正2间托辊应成一直线

(b)以称重传感器支承找平称重托辊

(c)在负2和正2间托辊组的槽底和两侧托辊拉上钢丝,钢丝基准点的确定按3.1.4节第五步。

注:

在宽度大于1070mm的输送机上加辅助钢丝线,对保证调整垫片的精确度是必需的。

(11)以称重托辊为基准,从负2和正2托辊两侧分别按下列顺序进行称重域托辊的校准,顺序为负2、负l和正2、正l、称重托辊,并保证每个托辊和作为基准的称重托辊之间距离的测量偏差必须在0.8mm以。

(12)称重托辊组用垫片调整使之和钢丝线的偏差在0.8mm以。

注“为使槽底和两侧托辊达到钢丝线,调整垫片的组合及托辊的调动是必须的。

例:

中心托辊偏高――正好

右侧托辊偏高――太高

左侧托辊偏高――太低

这些说明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a)托辊向右方倾斜(纠正方法——在托辊的右端加垫片或者从托辊的左端抽出垫片)。

(b)托辊装得离输送中心线太偏右了(纠正方法——托辊向左移动)。

(13)这样就完成了称重域和秤的使用托辊的安装,拆下拉紧的钢丝线完成下列检测:

(a)保证测量结果是所有托辊和参考称重托辊在润滑装置间的精度在0.8mm以。

(b)所有支承辊和槽形辊都调整到负2到正2托辊的参考高度的士0.8mm的围。

(14)拆除全部的拉紧钢丝线。

(15)把输送机的皮带返回就位。

第Ⅱ部分ICS一20型皮带秤的安装

3.2.1,概述

下面是对ICS一20型双托辊称重桥架安装工作的指南,可参考秤架安装图纸,图纸中的尺寸必须保持误差在0.8mm以。

3.2.2术语

3.2.2.1称重桥架

称重桥架在制造厂已完成组装和校准,它包括一个秤架,一个载荷传感器支承梁架,一个受拉力的精密电阻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

3.2.2.2称重托辊

称重托辊是指直接安装在称重桥上的托辊。

3.2.2.3称重域托辊

称重域的托辊是指包括称重托辊及其两侧相邻的若干托辊,在安装图上这些托辊注有正(+)负

(一)的标志,至少两到四组托辊注有正(+)和负

(一),它们同称重托辊一起需经精确的校准。

这些托辊被视为称重系统的一部分,它对皮带秤的运行精度起很重要的作用。

3.2.3安装位置

按照第二章的要求选择皮带秤的安装位置,其中必须的准则如下:

(1)称量系统要安装在坚固的输送机上,否则必须增加支撑。

(2)皮带秤不应设置在距给料机、漏口、导料栏板3米以的地方。

(3)秤不能装在凹形或凸形曲线的输送机上。

(4)秤不应装在输送机因超速或倾斜而使物料滑动的地方。

(5)秤应装在防风雨最好的地方。

(6)在装有皮带秤的输送机上不应联结或装有任何振动装置。

3.2.4安装准备

确定秤在输送机的安装位置后,就应着手按以下8点来准备现场:

(1)在安装图纸推荐的部位配置支撑和支承腿以加固输送机的机架。

(2)在装设秤的区域,输送机架的夹板应和输送机架焊在一起。

(3)要把负2到正2间的托辊在输送机上横向调平。

(4)全部称重域的托辊应在制造、式样、规格等方面相同,可自由转动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一个比拟托辊组的样板,用它校正托辊的槽形轮廓使间隙在±0.4mm,即托辊同心度不能超过0.4mm。

(5)从负2到正2间所有托辊中找出确切的中间输送托辊,在每个中间托辊的中心位置划刻线或冲标记。

另外,按同样步骤完成负2到正2间的两侧翼托辊。

(6)去掉托辊架的连接脚板,改装为称重托辊。

(7)为了方便灵活地安装和校准皮带秤,应抬起或移开皮带秤围的输送机皮带,其距离至少需要从负3到正3托辊之间。

(8)为了安装称重桥架,应从皮带输送机上移去负2到正2间的所有托辊。

3.2.5称重桥架的安装

在完成了对皮带秤位置的选择和安装的准备工作以后,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安装。

(1)用已知基准点或对角线法确定负2到正2托辊间尺寸,同时把它们在皮带底面线上用垫片垫高6mm,然后调平。

(2)把已联接好的称重桥装置插入输送机框架。

注意:

在所有安装中,称重传感器的导线及固定的起重工具必须装在便于校正维修的一边。

(3)在称重桥架上安装称重托辊组。

用称重传感器支承桥架作为参考点,调平称重托辊的尺寸,在第二称重托辊的润滑装置和第一称重托辊润滑装置之间调平第二称重托辊的尺寸。

(4)为了得到恰当的尺寸,利用称重托辊的润滑装置,在负2和正2托辊组间准确的确定称重桥架的位置。

(5)为了固定称重桥架四角,在输送机框架上先确定孔的尺寸后钻孔。

(6)把称重桥架的支承放入适当位置,校正水平,根据需要垫上垫片,最后把称重桥架固定在输送机框架上。

(7)从称重桥架上拆去装运托架,安装底部称重传感器连接螺母。

注意:

无论皮带秤什么时候迁移,都应拆去底部载荷传感器连接螺母,安上装运托架。

(8)在正3托辊上栓一根直径为0.5mm的钢丝,拉着这根钢丝穿过正2托辊的中心记号,再穿过整个称重域及负2托辊中心记号,并在此钢丝的末端系挂一重物,使其保持一定的力。

(9)校正钢丝和托辊之间的间隙,如钢丝线已接触,则在负2和正2托辊间加进1.5mm的垫片。

(10)在此过程前,应重新检查已做过的校正步骤:

(a)负2到正2间托辊应成一直线

(b)以称重传感器支承找平称重托辊

(c)在负2和正2间托辊组的槽底和两侧托辊拉上钢丝,钢丝基准点的确定按3.1.4节第五步。

注:

在宽度大于1070mm的输送机上加辅助钢丝线,对保证调整垫片的精确度是必

需的。

(11)以称重托辊为基准,从负2和正2托辊两侧分别按下列顺序进行称重域托辊的校准,顺序为负2、负1和正2、正1、称重托辊,并保证每个托辊和作为基准的称重托辊之间距离的测量偏差必须在0.8mm以。

(12)称重托辊组用垫片调整使之和钢丝线的偏差在0.8mm以。

注“为使槽底和两侧托辊达到钢丝线,调整垫片的组合及托辊的调动是必须的。

中心托辊偏高——正好

右侧托辊偏高——太高

左侧托辊偏高——太低

这些说明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a)托辊向右方倾斜(纠正一在托辊的右端加垫片或者从托辊的左端抽出垫片)。

(b)托辊装得离输送中心线太偏右了(纠正一托辊向左移动)。

(13)这样就完成了称重域和秤的使用托辊的安装,拆下拉紧的钢丝线完成下列检测

(a)保证测量结果是所有托辊和参考称重托辊在润滑装置间的精度在0.8mm以。

(b)所有支承辊和槽形辊都调整到负2到正2托辊的参考高度的±0.8mm的围。

(14)拆除全部的拉紧钢丝线。

(15)把输送机的皮带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