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316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摘编自韩高年《论“诗骚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骚传统”是《诗》和《骚》在先秦时期就逐渐沉淀形成的意义阐释系统。

B.《诗》维系群体利益,《骚》呈现个体生命体验,这两种文化类型比肩互补。

C.《诗》文本的编成标志其经典化的开始,而被征引、取资标志其经典化的完成。

D.屈原用“发愤抒情”的方式升华人生苦难和悲剧命运,实现了《骚》的经典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诗》《骚》的源头性和经典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诗骚传统”形成的原因。

B.文章第二段比较《诗》《骚》不同的文化内涵,证明了《诗》《骚》具有源头性。

C.文章第四段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成为士大夫君子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的原因。

D.文章梳理了《诗》《骚》经典化过程的异同,并指出了“诗骚传统”的具体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诗》《骚》没有成为历代文人士子的必读之书,就不会形成“诗骚传统”。

B.《诗》与《骚》代表的文化类型完全不同,因而《诗》没有《骚》中的浪漫表达。

C.人们在外交场合赋《诗》、歌《诗》、引《诗》,丰富了《诗》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D.《诗》《骚》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特质,既能给人审美享受,也能给人人生启迪。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15分)

硬打三分

许福元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马凳,就是给马匹钉掌的矮木凳。

征期三个月已过,马凳尚无音讯。

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了。

本来嘛,汽车轮子早已代替了马的奔跑。

这一日,一个白胡子的干巴瘦老头,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说,我能做马凳,做马凳是我熟套子活儿。

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直,双眼有神。

说是年龄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小八十的样子。

老人开出条件:

一个独门独院,只和你单线联系;

要什么材料你们得供应什么材料;

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

不对。

我要的是酸枣木。

这是牛犄角枣木。

马馆长一摸后脖颈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

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顺义、平谷、密云三不管的地方,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

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老人用手掂掂,说:

你们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下半截还留在山上。

我要的是:

坐地棵。

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为图省劲,他们锯的是树的上半截?

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

一根根木棒一头沉下,一头翘起,露出水面。

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

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七满四十九天,在焦庄户村东的歪驼山半山坡,纪念会如期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当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各处的代表,平西代表、威县代表、盘山代表等,还有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

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哇!

原来只是一只小马凳。

马凳身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却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着。

横拉竖扯冰裂纹结构,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

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左观右瞅看不见榫眼。

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

马馆长从与会者的眼神中读出,有人看出门道,有人不明就里。

他指着马凳讲解,这小小的马凳,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

钉马掌师傅用肩膀之力,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

想当年,冀东几百匹战马在东八县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亏了这样一只小小的马凳。

马凳不怕风吹日晒,霜冻雨淋。

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你无论将马凳或远或近,或高或低地扔出去,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坡,不管马凳几经翻滚腾挪,它落在地上时,有如灵猫空中打旋儿,最后总是三条腿着地,不翻不滚不倒。

马馆长当场演示,将马凳几次远远往不同方向、不同地势抛出去,马凳还真是如附了魂,着了魔,注入定力一般,无论如何飞翔,最后总是稳稳“栽”在地上。

有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

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磅大锤闪亮登场。

说了声:

慢!

还有最后一道活没完呢。

老人左手持二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榫眼正中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中。

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带一股雄风,往那楔子上砸去。

如此三声三锤三楔,说来也神了,那三枚木楔,已分辨不出你我,竟然和整个马凳浑然长在一起了。

众皆称奇。

有人问,您这一手活儿可有名称?

老人吐出四个字:

硬打三分。

这时,坐在前排胸前挂满军功章的一位老者,被人搀扶站起,颤颤巍巍走上前来,拉住老人的双手,连连说道:

你就是当年给我们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

多烈性的马,到你手里跟猫似的。

我就是骑兵一连的老连长,当年就是你飞出的马凳,挡丁日本鬼子一军刀,我的马刀才劈了下去。

硬打三分,是你的外号。

你还记得是哪位首长给你起的这外号吗?

我宁可忘了我姓字名谁,也不会忘了给我起外号的那个人。

谁?

聂帅,聂荣臻!

(选白《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对老人出场时的外貌描写,不仅反映了老人内在的精神面貌,也为下文写老人做出令人称绝的小马凳作铺垫。

B.通过老人指点他人找酸枣树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老人对当地环境极为熟悉,与后文交代他的抗日经历相照应。

C.“多烈性的马,到你于里跟猫似的”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于法,表达了老连长对小马哥钉马掌技艺的钦佩之情。

D.小说情节曲折多姿,扣人心弦:

老人出现制作马凳,马凳选材用心良苦,马凳亮相激起人们对抗战英雄的尊敬与怀念。

5.“硬打三分”这一标题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简短的问答式对话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2分)

材料一:

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400亿件,10年间年均增幅42%。

快递业务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服务网络不断延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快递业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对此,国务院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设计。

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

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

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摘编自李心萍《收寄快递更快更安全》)

材料二:

《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

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在泄露寄件人隐私方面,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摘编自《快递新规正式实施:

这几点一定要警惕》)

材料三:

2018年5月1日起,新公布的《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如今《条例》施行已有几天,“送货上门”落实情况不一,快递员直投快递柜或者放在门卫处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正因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在末端服务上有很多困扰,国家也鼓励“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要多样化。

《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快递末端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条例》已经出台,但有关部门还需要制订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通过立法规定包裹送货上门,从而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

此外,快递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快递加盟商以及快递员的沟通与管理,才能真正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摘编自《快递新规5月1日起实施包裹送货上门仍难全面落实》)

材料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与俄、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同时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往往需要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核心的业务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

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有全球采购和销售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给跨境物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政府对于国际物流公司进入我国的管制全面开放,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争夺跨国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行业尚未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

(摘编自《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快递业务量10年间迅速增长,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也使快递业的一些现实的问题凸显出来。

B.寄件人在寄送快递的时候,要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否则,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必须拒绝收寄其快递件。

C.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出空间;

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大力加强监管;

这就是《条例》加上“暂行”的原因。

D.要破解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除了加强立法外,还需要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沟通和管理。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条例》从制度上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保障用户数据信息安全,对严重的违规行为做出了处罚规定。

B.《条例》提出的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可以为快递企业的末端派送减轻一定的压力。

C.《条例》已经正式施行,但是现实中快递业不执行《条例》中“送货上门”的规定的情况较多见,有待整改。

D.现代物流产业受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影响,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

9.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

四、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共19分)

王晞,字叔朗。

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

魏末,随母兄东适海隅。

母终后,仍属迁邺。

遨游巩洛,悦其山水,浩然有终焉之志。

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兼常山公演友。

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

晞言于王曰:

“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

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

”王纳焉。

及帝崩,济南嗣立。

王谓晞曰:

“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

”晞曰:

“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

”王默然思念,久之曰:

“何以处我?

“周公抱成王朝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幸有故事,惟殿下虑之。

”王不答。

是时诸王公将校四方岳牧表陈符命。

乾明元年八月,昭帝践祚。

诏晞曰:

“比日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

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

”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

孝昭崩,哀慕殆不自胜,因以赢败。

武成本愤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

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鞍掌,而雅操不移。

在并州,虽戎马填间,未尝以世务为累。

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

齐亡,周武以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

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

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选自《北齐书•王稀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B.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C.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八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D.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私第,是相对于官吏办公的地方而言的,即官员们私人置办的住所。

B.垂拱,垂衣拱手,表示不做什么事,形容不用花什么气力,文中指帝王无所事事。

C.摄政,文中指古代国王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政事时由其亲族暂代执政。

D.元年,即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稀雅有风范,侍亲孝谨。

王稀自幼孝顺、恭谨,有气度、风范,魏代末年随着母亲和兄长到海边生活,等母亲去世后就回到邺城,在巩洛一带游历。

B.王稀见解独特,敢于表达。

王稀在担任常山王近臣时,看到朝廷官员任职、辞官时都到常山王私宅拜访他,便提醒他这是犯忌,应该拒绝拜访者。

C.王稀哀慕昭帝,惹恼新帝。

王稀因孝昭帝驾崩哀伤过度而身体柔弱,新帝武成就更加嫌弃他,每每上奏时他都被呵斥,但他依然步履舒缓、心态安然。

D.王稀性格闲淡,超脱尘世。

虽然国家大事十分繁忙,但王稀不被事务所累,从没改变自己高尚的操守,经常以聚谈为大事,人称超脱人事之外的司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

(2)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

②牛山:

《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

“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5.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析。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大风可负大鹏的例子,说明了成功必须有所待。

(3)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飞鸟与猿猴,从侧面表现了蜀道之高之险。

五、语言表达(共20分)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实是有原因的。

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全部呈现到意识中,我们将会被信息淹没。

因此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

但是,。

当我们无法意识到庞大的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时,这些会偷偷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

A.大脑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

B.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出错

C.信息的重要与否可能因时而异

D.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有,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

②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我们既没理由,也没理由妄自尊大。

③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心理困境:

,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是非常有害的。

A.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B.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C.自暴自弃 妄自菲薄 自惭形秽

D.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前段时间燃爆荧屏的《红海行动》,表现了中国海军在异国他乡解救人质、执行撤侨任务的精彩故事,正是中国军队近年勇担和平使命的真实写照。

B.多年以来,中国一直积极关注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

中国坚定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坚持对话协商解决有争议的问题。

C.麻省理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了能与自然人驾驶员处理浓雾障碍相媲美的导航系统,但距离相关技术的整合应用还需要很多年深入研究。

D.当代研究者需要不断地丰富对传统的体验,培育对古代画论、诗论、文论中随处可见的、虽淡化逻辑但饱蕴情怀的经验之谈的细致入微的领悟能力。

20.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

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

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1)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白云反驳高山的话。

(要求:

反驳要一破一立,兼顾双方;

除拟人和对比之外,至少还须用两种修辞;

不超过80字。

)(6分)

白云掠过山尖,山对白云说:

“你这样萍踪絮影,长年漂泊,居无定所,不显得累吗?

白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不羡慕你。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群在非洲考察的动物学家在非洲草原上发现了一种吸血蝙蝠。

这种蝙蝠个头不大,但却是非洲野马的天敌。

吸血蝙蝠通常以吸食动物的鲜血为生,当它们攻击野马的时候,总是附在野马的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地刺入马腿上的静脉,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

这种蝙蝠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很难被驱赶,只要它一附到马腿上,无论马怎么暴跳都无法甩掉它。

只有当蝙蝠吸饱了血之后才会自行离去,而此时野马也已经奄奄一息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

令动物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从道理上讲,这样小的蝙蝠是无法把整匹马的血吸尽的,而野马被吸掉的那些血液也不足以致命。

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野马会在吸血蝙蝠的攻击下毙命呢?

经过仔细观察,动物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其实真正促使野马死亡的并非是鲜血的流失。

为了甩掉吸血蝙蝠,野马们通常都会暴怒和狂奔,长时间的暴怒和狂奔会让它们体力急剧消耗,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这才是野马死亡的真正原因。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该传统不是《诗》《骚》本身形成的,而是文人解读和接受形成的;

C经典化开始于《诗》结集的过程中而非完成时;

D这只是《骚》经典化的原因,不是《骚》经典化的实现。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D没有梳理《骚》经典化的过程,也就没有比较二者经典化过程的异同。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选项B.《诗》与《骚》代表的文化类型完全不同,因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