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325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2章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3

2.1汇率制度与国际货币的不稳定性3

2.2虚拟经济过度发展4

2.3放宽的金融管制制度5

第3章金融危机中我国建筑企业的SWOT战略分析6

3.1优势(Strength)7

3.1.1国内经济发展态势良好7

3.1.2国内建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8

3.2劣势(Weakness)9

3.3机会(Opportunity)10

3.4威胁(Threat)11

3.4.1国际市场上建筑企业风险加大11

3.4.2国内市场建筑企业面临挑战12

第4章我国建筑企业的战略选择13

4.1ST战略:

准确定位行业环境变化13

4.2WT战略: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15

4.2.1完善企业金融风险预知系统15

4.2.2加强已投资项目的资金风险管理15

4.3SO战略:

正确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战略16

4.4WO战略:

企业管理亟待改善17

结论19

参考文献21

致谢23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年至今,源于美国次贷风波的金融危机在经历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和美元地位危机4个阶段后,迅速演变成一场国际性的金融风暴,给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并由此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危机已从局部蔓延至全球,从金融领域侵袭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

这场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实为罕见。

北美、欧洲和日本经济体已全部陷入衰退,新兴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

这场危机什么时候结束至今未知,全球经济正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危机,中国政府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身体力行,共克难关。

党和国家首先从维护并稳定国内经济形势出发,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举措:

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出台实施了创近11年之最的大幅降息政策;

政府推出高达40000亿元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10大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重大举措。

中国政府如此高效率的行动,向外界明确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迅速成为提升全球市场信心的一大亮点。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尽管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也经受了巨大考验,同其他企业一样也遭遇了流动性资金短缺、楼市低迷、资本市场和汇率大幅震荡等带来的严重冲击,但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重点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再次掀起一个历史性高潮,建筑企业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历史重任,充当起拉动国家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实现经济振兴的发动机。

面对此次历史上极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建筑企业的应该何去何从,建筑企业的经营策略应该做怎样的转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有建筑企业都面临着这些问题,但是经过前文的阐述,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此次金融危机起源于虚拟经济,但是已经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我国建筑企业的境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受到很大影响,面临着资金短缺等问题,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金融环境日益严峻。

从国内建筑市场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营不景气,但是我过建筑行业产值明显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上,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无疑带来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建筑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对中小型建筑企业会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

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汇率利率的震荡,外汇市场主要流通货币对人民币平均贬值达20%左右;

而由此产生的汇兑损失导致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资金和资产大幅度缩水,为我国的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当前十分现实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探索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行业产生的影响,研究我国建筑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下应该做怎样的战略转变。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会对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建筑行业当前现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金融危机这个特殊的时刻,更加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增加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在金融危机中寻找发展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2章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8年,美国高风险抵押贷款(次贷)引发了金融领域的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影响大,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更是对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次巨大挑战,这次金融危机不但对欧美发达国家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受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国内也因此次金融危机出现股市下跌,房地产市场虚高,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等严重问题[1]。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国内房地产市场资金紧张,海外投资风险加大,外币资产风险加大。

在本章,我们注重讨论金融危机的起因,对国际国内社会的影响以及面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这场金融危机是一次周期性危机,更是一场体制的危机。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1987年以来因经济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而发生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其中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决策。

固定汇率制度,造成了重大金融危机的出现[1]。

另一方面,金融资产构成在当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用货币,虚拟资本在这一时期急速发展。

新型信贷与股票债券相比是一种十分脆弱的虚拟资本形式,建立在杠杆作用基础上的信贷无法承受经济周期性变化所带来的偶然性。

过度的频繁的使用这种杠杆效应,埋下了当前金融危机的隐患。

第三,放宽的管制政策,运用证券化的技术,大量不能偿还的信贷,即次贷,渗透到了盈利投资机会匮乏的金融体系中,为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2.1汇率制度与国际货币的不稳定性

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在强大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集中,导致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发展出现。

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世界货币,甚至像欧元这样一种地区性货币都很难产生[2]。

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硬通货,如美元,日元等,它们之间的汇率也不稳定,这就提出了货币这一商品的交换问题,也就是汇率制度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决定去固定它的汇率时,它必须命令中央银行随时准备好以某个固定汇率够卖或释放其货币。

这种操作的目的就是使国内货币(本币)的价值牢牢钉住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储备货币)的价值[2]。

为了做到这点,中央银行必须持有外汇储备,包括储备货币国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和外币。

由于钉住汇率制与电椅货币挂钩,为稳定汇率就必然牺牲本国货币利率的独立性,被迫放弃对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一但被钉住货币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调整利率或货币政策时,本国的货币被动的追随他国利率,往往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后果[2]。

当中央银行回笼本币,以阻止其贬值时,它必须抛出一切外汇储备。

任何一种固定汇率制度成功运行,都要求中央银行愿意耗尽它的的外汇储备存货,以便对市场进行干预。

当中央银行意识到不可能维持固定汇率时,它可能决定让本币贬值。

确切的说,贬值就是中央银行降低本币的固定汇率,使其对储备货币价值降低;

升值正好相反,银行将提高本币的固定汇率[2]。

从理论上讲,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货币利率应当与储备货币利率相等。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存在。

由于存在汇率制度失败的危险,本币的利率通常会超过储备货币利率。

即使在市场对固定汇率很有信心的条件下,本币的利率也肯定存在一种风险溢价,尽管数量很少,但是如果人们对固定汇率制度的信心下降,本币与储备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可能变的非常大。

不管本币利率处在什么水平,那都是人为的。

固定汇率表面上的稳定完全是认为的利率和汇率的扭曲,正是导致汇率爆炸的潜在因素[2]。

例如,在一个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承包建设项目,如果施工方对该国的货币制度稳定性予以充分信任,那么在竣工结算时可以倾向与以本币结算,并且不会来考虑用外币来对风险。

这是因为,本币比储备货币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利率。

以上分析说明,采取钉住单一通货的钉住汇率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当本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被钉住货币国,国际竞争力不强,金融体系不完善时更不能采取这种汇率制度,否则,无疑是慢性自杀。

因为它为金融投机者提供了绝好的“单向赌博机会”一旦国际游资蜂拥而至时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3]。

2.2虚拟经济过度发展

虚拟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通过金融创新使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动的经济形态。

具体而言,虚拟经济是指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与虚拟资本的运动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3]。

虚拟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是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以增值为目的的价值形态的独立化运动。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挥促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过度发展,缺乏管理的虚拟经济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一,虚拟经济的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当下,金融投资的收益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

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虚假繁荣。

从我国2008年股市上涨与房地产市场的虚高就可以看出,当流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过多,就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形成生产性投资挤出效应。

第二,虚拟经济有产生泡沫经济并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在投机心态和资产增值动机的驱使下,资产自身价值脱离实际价值,带来市场的火爆,市场价格脱离实客观价值,形成泡沫,泡沫一但破裂,通常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突破口,引起金融资产价格暴跌,本币贬值,使实体经济大幅缩水,最终形成经济衰退。

因此,虚拟经济的过快发展,常常会形成泡沫经济,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第三,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会极大的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虚拟资本以牟利为目的,具有投机的成分,因而会给一国实质经济带来潜伏性危机,加大了市场风险,特别是当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能够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上迅速制造泡沫,这种泡沫会引发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4]。

所以,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可能使国际经济陷入动荡和危机之中。

综上所述,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发展虚拟经济,信用货币,它们不能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措施出现在金融市场上,而是作为一种金融杠杆,撬动着金融资本的快速流通,当金融市场发生变化时,虚拟资本抗风险能力不足,很容易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因此,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只有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平稳的使经济发展。

2.3放宽的金融管制制度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

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FRS)、货币监理署(OCC)、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个机构。

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空”,从而使得对于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出现监管漏洞。

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机构太多,权限重叠。

同时,多头监管导致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导致金融衍生品的价值链条愈拉愈长,市场风险不断叠加,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5]。

纵观美国近几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得益于美国宽松的金融管制政策,自由化的经济体制,促使资金的快速流动,使美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

也正是在过速的资本流动下,缺乏对资本的有力管制,使实体经济跟不上虚拟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资金链条的断裂,引发了此次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的教训对于例如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光贪图表面的繁荣,应该加强金融管制,减少经济泡沫,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使虚拟经济的发展配合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这样才能使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第3章金融危机中我国建筑企业的SWOT战略分析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世界的情况来看,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

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已经明显放缓。

全球经济正在艰难的度过金融寒冬,我国经济也受全球经济的衰退的影响产生了诸多问题,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因此次金融危机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特殊时期,建筑企业更应该谨慎制订战略计划,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利于克服建筑企业的短期行为,保障企业的长期利益;

有利于建筑企业长期稳定,主动适应环境的不确定变化;

有利于协调国家、地方和企业的投资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尤其对我国建筑企业而言,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下,建筑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一套改革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机制的新概念和新路子,对企业保持稳定地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的保障[6]。

企业组织

企业家能力

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

核心能力

图3-1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模型

战略分析(图3-1)是指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6]。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调查研究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图3-2)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7]。

内部分析

外部分析

优势S

列出优势

劣势W

列出劣势

机会O

列出机会

SO战略

发出优势,利用机会

WO战略

克服劣势

威胁T

列出威胁

ST战略

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WT战略

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图3-2:

SWOT矩阵图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的组合[7]。

在本章我们着重使用SWOT分析法来研究我国建筑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机会。

3.1优势(Strength)

3.1.1国内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008年,可以说是中国建筑行业改革发展遇到困难最多、最大的一年。

面对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海啸等特大人为灾害,中国的建筑行业2008年内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多、最大的困难和挫折。

2008年以来,由于国家从紧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使内地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状态;

物价波动和人民币升值,亦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近年来,国际国内2个市场的原材料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陡增,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而由于企业以前签订的合同必须履约,迫使企业的支付压力加大,成员企业潜亏损亦增加。

与此同时,承建项目的业主都有“惜付”的思想和行为,工程拖欠款现象越来越严重。

再加上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以及其他货币汇率波动风险陡增等影响,中国的建筑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抉择。

就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以及建筑业、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而言,我们依然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充满信心。

虽然2008年国民经济增幅放缓,但仍然有接近10%的增速,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速[8]。

虽然物价上涨、股市暴跌和楼市低迷对大家的心理影响很大,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了可观的物质财富,现金储备充足,货币流动良好,在此次金融海啸中受到的直接损失和实体经济的容量相比,比例很小,在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相信从2009年起,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回归到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局面。

从国内建筑市场发展来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建筑业需求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政府用于交通、能源、市政、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将持续增加。

总投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长期的投资增长动力并没有因为短期调整而出现明显衰减。

这一较快增长的势头,尤其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3.1.2国内建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

“按2005年的数据分析,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建筑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4%的份额。

2006—2007年,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企业经营业务结构和行业内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各项体制改革获得稳步推进,对外市场开拓取得明显成效。

产值突破40000亿元,行业整体规模继续扩大。

行业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行业经济效益状况也有所改善。

2006年,全国建筑施工业的总产值从34552.1亿元增长到4155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7%;

全行业利润总额达到119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9%。

2007年1~3季度累计完成总产值30582亿元,增长率达到22.7%,利润总额为658亿元,比上年增长44.5%。

2007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1000亿元。

200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665亿元,同比增长24.4%。

2007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50000亿元,实现了从1980~2007年年均21.1%的增长。

目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建筑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广阔”[9]。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以及行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获得较大进展。

随着施工企业竞争态势逐渐变化,行业内部整合也在加快。

一部分企业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展开了兼并重组活动。

这些兼并和重组活动,使得企业从过去单一的建筑施工经营业形态逐步向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等综合性业务转变,从企业经营层面呈现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在当前宏观经济放缓的预期下,建筑业同样也面临着周期性风险。

由于我国建筑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相关,是投资拉动下的周期性行业,因此宏观经济的放缓,投资增速的下降,短期内将对建筑业造成不利影响。

但具体分析,建筑市场对各个板块所受影响却不尽相同。

房建市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短期内增速放缓,我们期望保障性住房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从房建市场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上涨、政府拆迁及危房改建计划的稳步推进,保守估计,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将形成约10亿m2的住宅需求,这些因素将为我国的住宅市场带来良好的前景。

但是,由于住宅竣工面积占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的近60%,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将直接拖累房建市场的发展[10]。

同时,我国近期大力提倡保障性住房建设,根据主要城市公布的2008年住房规划,保障性住房比重约为20%—40%,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保障性住房有望成为拉动房建市场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

基础设施市场有望成为各级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整体前景比较乐观。

3.2劣势(Weakness)

但当前仍面临着市场景气程度下降、行业弱势地位加剧、行业和企业“大而不强”、产业竞争力不高、建筑施工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

(一)企业大而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业竞争力的提升。

建筑施工业微利和高负债率,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基础性原因。

此外,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

许多建筑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