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328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河东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1的平方根是(  )

A.0 B.1 C.±1 D.﹣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0)在(  )

A.第二象限 B.x轴上 C.第四象限 D.y轴上

3.为了解某校初一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300名学生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300名学生的体重 D.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4.某商店一周中每天卖出的衬衣分别是:

16件、19件、15件、18件、22件、30件、26件,为了反映这一周销售衬衣的变化情况,应制作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直方图

5.估算﹣2的值(  )

A.在1到2之间 B.在2到3之间 C.在3到4之间 D.在4到5之间

6.如图,直线a∥b,∠1=120°,∠2=40°,则∠3等于(  )

A.60° B.70° C.80° D.90°

7.将点A(2,﹣2)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再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点C的坐标为(﹣2,2)

②点C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③点C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④点C到x轴与y轴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说法:

①﹣2是4的平方根;②16的平方根是4;③﹣125的平方根是15;④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⑤的立方根是±;⑥的平方根是9,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

B.该班的总人数为40

C.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及格(≥60分)人数是26

10.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是(  )

A. C. D.

11.某次知识竞赛共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英得分不低于90分.设她答对了x道题,则根据题意可列出不等式为(  )

A.10x﹣5(20﹣x)≥90 B.10x﹣5(20﹣x)>90 C.10x﹣(20﹣x)≥90 D.10x﹣(20﹣x)>90

12.适合不等式组的全部整数解的和是(  )

A.﹣1 B.0 C.1 D.2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5分)

1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14.若点A(a,3)在y轴上,则点B(a﹣3,a+2)在第      象限.

15.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m﹣n的平方根为      .

16.一个班级有40人,一次数学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图中表示优秀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17.设实数x,y满足方程组,则x﹣y=      .

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9分)

19.解方程组:

(1);

(2).

2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1.在我市中小学生“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中,某校对部分学生做了一次主题为“我最喜爱的图书”的调查活动,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类.学校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不完整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其中

(1)、

(2)直接填答案即可):

(1)本次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丁类图书的有      人,最喜爱甲类图书的人数占本次被调查人数的      %;

(3)在最喜爱丙类学生的图书的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5倍,若这所学校约有学生1800人,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

22.一个正数的x的平方根是2a﹣3与5﹣a,求a和x的值.

23.如图,已知AD∥BC,∠1=∠2,求证:

∠3+∠4=180°.

24.如图,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5,0),C(3,3),D(1,4).

(1)描出A、B、C、D四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A、B、C、D;

(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直接写出结果)

(3)把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B′C′D′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并写出A′B′C′D′的坐标.[

(1)(3)问的图画在同一坐标系中].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1的平方根是(  )

A.0 B.1 C.±1 D.﹣1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1)2=1,

∴1的平方根是±1.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0)在(  )

A.第二象限 B.x轴上 C.第四象限 D.y轴上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特点判断即可.

【解答】解: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0)在x轴上,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是解本题的关键.

 

3.为了解某校初一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300名学生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300名学生的体重 D.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分析】解此类题需要注意“考察对象实际应是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非考察的事物.”.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

【解答】解:

本题考察的对象是某校初一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

故总体是某校初一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总体.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察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察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

 

4.某商店一周中每天卖出的衬衣分别是:

16件、19件、15件、18件、22件、30件、26件,为了反映这一周销售衬衣的变化情况,应制作的统计图是(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直方图

【分析】由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

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直方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组的具体数目,分组的时候,数据是连续的;可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

根据统计图的特点,知

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能反映这一周销售衬衣的变化情况,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统计图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直方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

 

5.估算﹣2的值(  )

A.在1到2之间 B.在2到3之间 C.在3到4之间 D.在4到5之间

【分析】先估算的值,再估算﹣2,即可解答.

【解答】解:

∵5<<6,

∴3<﹣2<4,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估算的值.

 

6.如图,直线a∥b,∠1=120°,∠2=40°,则∠3等于(  )

A.60° B.70° C.80° D.90°

【分析】由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4=12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4=∠2+∠3,所以∠3=∠4﹣∠2=80°.

【解答】解:

如图,

∵a∥b,

∴∠1=∠4=120°,

∵∠4=∠2+∠3,

而∠2=40°,

∴120°=40°+∠3,

∴∠3=8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也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

 

7.将点A(2,﹣2)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再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点C的坐标为(﹣2,2)

②点C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③点C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④点C到x轴与y轴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首先根据平移方法可得C(2﹣4,﹣2+4),进而得到C点坐标,再根据C点坐标分析四个说法即可.

【解答】解:

将点A(2,﹣2)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2,﹣2+4)

即(2,2),

再将点B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2﹣4,2),

即(﹣2,2),

①点C的坐标为(﹣2,2)说法正确;

②点C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说法正确;

③点C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说法正确;

④点C到x轴与y轴的距离相等,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8.下列说法:

①﹣2是4的平方根;②16的平方根是4;③﹣125的平方根是15;④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⑤的立方根是±;⑥的平方根是9,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即可解答.

【解答】解:

①﹣2是4的平方根,正确;②16的平方根是±4,故错误;③﹣125的平方根是﹣5,故错误;④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正确;⑤的立方根是,故错误;⑥=9,9的平方根是±3,故错误;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④,共2个,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9.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

B.该班的总人数为40

C.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及格(≥60分)人数是26

【分析】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是14人,最多;

该班的总人数为各组人数的和;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只有两人;

及格(≥60分)人数是36人.

【解答】解:

A、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故正确;

B、2+4+8+12+14=40(人),该班的总人数为40人,故正确;

C、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有2人,故正确;

D、40﹣4=36(人),及格(≥60分)人数是36人,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10.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是(  )

A. C. D.

【分析】根据B点的坐标可知AP边上的高为2,而△PAB的面积为5,点P在x轴上,说明AP=5,已知点A的坐标,可求P点坐标.

【解答】解:

∵A(1,0),B(0,2),点P在x轴上,

∴AP边上的高为2,

又△PAB的面积为5,

∴AP=5,

而点P可能在点A(1,0)的左边或者右边,

∴P.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三角形的底和高及面积,表示点的坐标.

 

11.某次知识竞赛共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英得分不低于90分.设她答对了x道题,则根据题意可列出不等式为(  )

A.10x﹣5(20﹣x)≥90 B.10x﹣5(20﹣x)>90 C.10x﹣(20﹣x)≥90 D.10x﹣(20﹣x)>90

【分析】小英答对题的得分:

10x;小英答错或不答题的得分:

﹣5(20﹣x).不等关系:

小英得分不低于90分.

【解答】解:

设她答对了x道题,根据题意,得

10x﹣5(20﹣x)≥90.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抓住关键词语,找到不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2.适合不等式组的全部整数解的和是(  )

A.﹣1 B.0 C.1 D.2

【分析】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

∵解不等式①得:

x>﹣,

解不等式②得:

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

﹣1+0+1=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应用,关键是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5分)

1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3 .

【分析】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的原则可对不等式组的解集判断.

【解答】解:

变形得: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故答案为:

x<﹣3.

【点评】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组时要注意解集的确定原则: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14.若点A(a,3)在y轴上,则点B(a﹣3,a+2)在第 二 象限.

【分析】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求出a,然后确定出点B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

∵点A(a,3)在y轴上,

∴a=0,

∴点B的坐标为(﹣3,2),

∴点B(﹣3,2)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

二.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5.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m﹣n的平方根为 ±1 .

【分析】首先把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得m、n的值,进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

由题意得:

①×2得:

4m+2n=16③,

③﹣②得:

5m=15,

m=3,

把m=3代入②得:

n=2,

则m﹣n=3﹣2=1,

1的平方根是±1,

故答案为: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平方根,关键是掌握方程组的解,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就是能使两个方程同时左右相等.

 

16.一个班级有40人,一次数学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图中表示优秀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162° .

【分析】优秀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优秀率乘以周角度数.

【解答】解:

扇形图中表示优秀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162°,

故答案为:

162°.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了解扇形统计图中扇形所占的百分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7.设实数x,y满足方程组,则x﹣y= 10 .

【分析】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含y的项系数分别是1,﹣1,可采用①+②消去y的方法解题,再代入代数式即可.

【解答】解:

解方程组,

①+②得:

x=9,

把x=9代入①得:

y=﹣1,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把x=9,y=﹣1代入x﹣y=9﹣(﹣1)=10,

故答案为:

1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方法.关键是根据方程组中未知数项系数的关系,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本题也可以采用代入消元法.

 

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是 ﹣3<a≤﹣2 .

【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即可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确定a的范围.

【解答】解:

解①得:

x≥a,

解②得:

x<2.

∵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2,﹣1,0,1.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3<a≤﹣2.

故答案是:

﹣3<a≤﹣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9分)

19.解方程组:

(1);

(2).

【分析】

(1)①×3+②×2消去y后求出x,再将x代入①求出y即可得;

(2)令x+y=m,x﹣y=n可得关于m、n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m、n的值,从而得出关于x、y的方程组,解之可得x、y.

【解答】解:

(1)解方程组,

①×3+②×2,得:

19x=114,

解得:

x=6,

将x=6代入①,得:

18+4y=16,

解得:

y=﹣,

∴方程组的解为:

(2)令x+y=m,x﹣y=n,原方程组可变形为,

将②整理,得:

3m+n=6③,

①+③×4,得:

13m=28,

解得:

m=,

将m=代入③,得:

+n=6,

解得:

n=﹣,

则,

④+⑤,得:

2x=,

解得:

x=,

④﹣⑤,得:

2y=,

解得:

y=,

∴原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技能,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换元法求解.

 

2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整数解即可.

【解答】解:

解①得x≥,

解②得x<4,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0,1,2,3.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21.在我市中小学生“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中,某校对部分学生做了一次主题为“我最喜爱的图书”的调查活动,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类.学校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不完整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其中

(1)、

(2)直接填答案即可):

(1)本次共调查了 200 名学生;

(2)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丁类图书的有 15 人,最喜爱甲类图书的人数占本次被调查人数的 40 %;

(3)在最喜爱丙类学生的图书的学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5倍,若这所学校约有学生1800人,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

【分析】

(1)由丙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总学生数即可;

(2)由总学生数求出丁类的学生数,求出甲类占的百分比即可;

(3)设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1.5x人,x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

(1)根据题意得:

40÷20%=200(名);

(2)根据题意得:

丁类学生数为200﹣(80+65+40)=15(名);最喜爱甲类图书的人数占本次被调查人数的×100%=40%;

(3)设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1.5x人,x人,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x+1.5x=1800×20%,

解得:

x=144,

此时1.5x=216,

则该校最喜爱丙类图书的女生和男生分别为216人,144人.

故答案为:

(1)200;

(2)15;40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22.一个正数的x的平方根是2a﹣3与5﹣a,求a和x的值.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出2a﹣3+5﹣a=0,进而求出a的值,即可得出x的值.

【解答】解:

∵一个正数的x的平方根是2a﹣3与5﹣a,

∴2a﹣3+5﹣a=0,

解得:

a=﹣2,

∴2a﹣3=﹣7,

∴x=(﹣7)2=4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23.如图,已知AD∥BC,∠1=∠2,求证:

∠3+∠4=180°.

【分析】欲证∠3+∠4=180°,需证BE∥DF,而由AD∥BC,易得∠1=∠3,又∠1=∠2,所以∠2=∠3,即可求证.

【解答】证明:

∵AD∥BC,

∴∠1=∠3,

∵∠1=∠2,

∴∠2=∠3,

∴BE∥DF,

∴∠3+∠4=180°.

【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灵活应用.

 

24.如图,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5,0),C(3,3),D(1,4).

(1)描出A、B、C、D四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A、B、C、D;

(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10 ;(直接写出结果)

(3)把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B′C′D′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并写出A′B′C′D′的坐标.[

(1)(3)问的图画在同一坐标系中].

【分析】

(1)根据已知点坐标得出四边形ABCD;

(2)分割四边形,进而利用梯形面积求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

(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

(1)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