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350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单元练习题

(二)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创新的关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5.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

二、论述题

1.怎样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联系学校实际,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

第一单元练习题(三)

一、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

5.解放思想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在发展路径及方式的选择上面临着哪些挑战?

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

请围绕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第一单元练习题(四)

一、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先辨别正误,后加以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有理。

1、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3、邓小平理论形成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依据之一。

5、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问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5、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如何理解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7、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8、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9、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分析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1、试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

2、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关系的认识。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

1.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本质区别

5.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共同富裕。

1.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20世纪50年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启示?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你是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的?

第二单元练习题

(二)

一、辨析题

1.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区别。

3.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5.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彻底否定。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

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

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

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

愚公回答说:

我死了以后有我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

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结合“愚公移山”的故事,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动力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单元练习题(三)

1.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3.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5.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如何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怎样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试比较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谈谈你对党的基本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认识。

第二单元练习题(四)

1、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有哪些?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有哪些。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6、我国为何能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

1、如何正确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4、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5、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关系?

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材料三、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几个阶层,它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有人说,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倒向大资产阶级阵营,因此它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结合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既强调了生产力又突出了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无社会性质的区别。

3.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

1.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谈谈你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命题的理解。

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

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试比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第三单元练习题

(二)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没有区别。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

5.“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客观依据。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口号,也有过“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清醒认识。

邓小平曾指出:

“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请结合对上述论断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见解。

第三单元练习题(四)

1、社会主义只要不断改变生产关系,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剥削现象

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区别。

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简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什么?

6、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2、如何把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

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

1.改革的对象是社会基本制度。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3.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所以,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4.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允许生产要素参加分配,是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1.为什么说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

举例说明改革的发展对你的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贫富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624.1亿元,人均GDP224.9美元。

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4元。

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人均GDP4283美元。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实际增长11.4%。

但同时我们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也产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又有拉大的趋势;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在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看病贵问题,等等。

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对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产生了不少疑问,也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论。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代中国改革的认识。

第四单元练习题

(二)

1.改革的内容同革命一样,都是根本改变社会制度。

2.对外开放就是对发达国家的开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区别。

4.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5.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共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试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及措施。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条第一项修改为: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二、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材料2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一方面,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工薪收入者纳税面调整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使绝大部分工薪所得纳税人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这两个措施是不一样的,减除费用的提高是普惠,通过税率级距调整进行结构性的变化,是使中低收入纳税群体在减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此外,适当扩大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使低税率向大部分纳税人倾斜、其次,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变化联动,能够使一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得到的减税好处以后,适当增加一些税负。

摘编自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2011年7月1日)

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第四单元练习题(三)

1.改革是一场革命。

2.实行对外开放不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3.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的数量优势上。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居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1.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水平?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简要分析我国走上改革之路的客观必然性,并对改革开放32年的历程进行总体评价和经验总结。

第四单元练习题(四)

1、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3、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4、公有制经济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5、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6、改革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第一次革命没有区别。

7.国有企业改革后出现的股份制企业明显具有公有制性质。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思想。

3、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思想。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有哪些?

6、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框架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有哪些?

8、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0、为什么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1、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5、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思路和对策?

6、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7\试述“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8、材料分析题:

(15分。

材料之一:

基尼指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创建的用以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一个社会的基尼指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5年中国基尼系数0.47。

材料之二: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

这种差距指的是相对差距:

以城乡差距为例,改革开放中农村发展了,城市也发展了,但是城市发展得更快。

从城

乡收入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

1.8,90年代就扩大到1:

2.5,而到了2003年,城乡差距已经扩大到1:

3.2,超过了3倍。

国家统计局日前指出,考虑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以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隐性部分,则城乡收入差距不是3∶1,而是5∶1乃至6∶1。

材料之三:

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主观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但实际上却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当前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却又导致了贫富不均、两极分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试用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理论,说明现阶段出现贫富差距的原因。

(2)结合材料3,试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走一条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共同致富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