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与频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362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频数与频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频数与频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频数与频率.doc

《频数与频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频数与频率.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频数与频率.doc

1.(2015•大庆模拟)将100个数据分成①~⑧组,如下表所示:

组号

频数

4

8

12

24

18

7

3

那么第④组的频率为(  )

 

A.

24

B.

26

C.

0.24

D.

0.26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先根据数据总数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第④组的频数;再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

解答:

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

第④组的频数为100﹣(4+8+12+24+18+7+3)=24,

其频率为24:

100=0.24.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频数、频率的计算方法.用到的知识点: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频率=频数:

数据总数.

 

2.(2015•天津模拟)已知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20、5,则第四组的频率为(  )

 

A.

0.1

B.

0.2

C.

0.3

D.

0.4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计算.

解答:

解:

由题意得:

第四组的频率是20÷50=0.4.

故选D.

点评:

掌握频率、频数、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频率=频数÷总数.

 

3.(2015•杭州模拟)在下列实数,,,3.14,π.其中有理数出现的频率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考点:

频数与频率;实数.

分析:

用有理数的个数除以实数的个数即可求解.

解答:

解:

∵实数,,,3.14,π中,有理数有,3.14,一共2个,

∴有理数出现的频率为2÷5=0.4=40%.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掌握频率=频数:

数据总数是解题的关键.也考查了实数的有关概念.

 

4.(2015春•泰安校级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

 

B.

频率等于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C.

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

 

D.

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数、频率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

解:

A、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命题正确;

B、频率等于频数与总数的比值,故命题错误;

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命题正确;

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命题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率、频数的定义,注意:

每个小组的频数等于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小组的频数,即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频率=.

 

5.(2015春•滨湖区期中)某校有300名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其数学成绩在100﹣110分之间的有180人,则在100﹣110分之间的频率是(  )

 

A.

0.6

B.

0.5

C.

0.3

D.

0.1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即可求解.

解答:

解:

频率=180÷300=0.6.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频率=频数÷数据总和.

 

6.(2015春•镇江校级月考)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

 

A.

15

B.

20

C.

25

D.

30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5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

解答:

解:

50﹣(2+8+15+5)=20.

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20.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知道频数的概念,然后求出解.

 

7.(2015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已知样本:

14、8、10、7、9、7、12、11、13、8、10、10、8、11、10、11、13、9、12、9,那么样本数据落在范围8.5~11.5内的频率(  )

 

A.

0.52

B.

0.4

C.

0.25

D.

0.5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数据可得落在范围8.5~11.5内的数据有10个,再利用频率=频数÷总数可得答案.

解答:

解:

样本数据落在范围8.5~11.5内的数据有10、9、11、10、10、11、10、11、9、9共10个,

频率为:

10÷20=0.5,

故选:

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关键是掌握频率=频数÷数据总数.

 

8.(2015春•南京校级月考)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  )

 

A.

50

B.

30

C.

15

D.

3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

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可得频数=频率×数据总和.

解答:

解:

频数:

100×0.3=30,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频率、频数、总数的关系:

频数=频率×数据总和.

 

9.(2014•黄州区校级模拟)将2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则第6组的频数为(  )

组号

1

2

3

4

5

6

7

8

频数

3

1

1

3

2

3

2

 

A.

2

B.

3

C.

4

D.

5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总频数之和等于2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

∵20﹣3﹣1﹣1﹣3﹣2﹣3﹣2,

=20﹣15,

=5,

∴第6组的频数为5.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主要利用了总频数等于各组频数的和,是基础题.

 

10.(2014•江西模拟)某校对初三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

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  )

 

A.

640人

B.

480人

C.

400人

D.

40人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频数=数据总数×频率,将数据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得

该组的人数为1600×0.4=640(人).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

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能够灵活运用此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1.(2014秋•温州期末)下列6个数中,负数出现的频率是(  )

﹣6.1,,﹣(﹣1),(﹣2)2,(﹣2)3,﹣[﹣(﹣3)].

 

A.

83.3%

B.

66.7%

C.

50%

D.

33.3%

考点:

频数与频率.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判断这6个数中的负数的个数,根据频率公式即可解得.

解答:

解:

6个数有﹣6.1,﹣|﹣|,(﹣2)3,﹣[﹣(﹣3)]这4个负数,

故负数出现的频率为≈66.7%.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频率的计算,频率=.

 

12.(2014春•慈溪市期末)已知样本:

10,8,6,10,8,13,11,10,12,7,9,8,12,9,11,12,9,10,11,10,那么在频率分布表中,频率为0.2的组是(  )

 

A.

5.5~11.5

B.

7.5~9.5

C.

9.5~11.5

D.

11.5~13.5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由频率的意义可知,每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样本容量.要使频率是0.2,频数应等于20×0.2=4.

解答:

解:

∵共20个数据,频率为0.2的频数=20×0.2=4,

又∵其中在11.5─13.5之间的有4个,

∴频率为0.2的是11.5~13.5.

故选D.

点评:

首先数出数据的总数,然后数出各个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即频数.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

 

13.(2013秋•定安县期末)某校七年级三班有50位学生,他们来上学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根据表中已知信息可得(  )

上学方式

步行

骑车

乘车

频数

a

b

20

频率

36%

c

d

 

A.

a=18,d=24%

B.

a=18,d=40%

C.

a=12,c=24%

D.

a=12,c=40%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频数÷总数,结合表格数据可得出a、b、c、d的值.

解答:

解:

=36%,则a=18,;

d=×100%=40%;

b=50﹣20﹣a=12;

c=×100%=24%.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频率=频数÷总数.

 

14.(2014春•吴兴区期末)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B型血的人数是(  )

组别

A型

B型

AB型

O型

频率

0.4

0.35

0.1

0.15

 

A.

16

B.

14

C.

4

D.

6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人数=总人数×频率求解即可.

解答:

解:

本班B型血的人数=40×0.35=14.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注意掌握:

频率=.

 

15.(2014春•富平县期末)某校有500名学生参加外语口语考试,考试成绩在70分~85分之间的有120人,则这个分数段的频率是(  )

 

A.

0.2

B.

0.12

C.

0.24

D.

0.25

考点:

频数与频率.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此题只需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得

考试成绩在70分~85分之间的频率是120÷500=0.24.

故选C.

点评:

考查了频数与频率,掌握频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频率=频数÷总数.

 

16.(2013秋•船山区校级期末)某同学八年级

(2)班50名同学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班长,其中姚通得12票,杜秋得18票,黄凌得10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班只有40人参了投票

 

B.

姚通得票的频率是=0.3

 

C.

杜秋得票的频率是=0.36

 

D.

黄凌得票的频率是1﹣0.3﹣0.36=0.34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

频率=即可判断.

解答:

解:

A、全班有50人投票,故选项错误;

B、姚通的得票率是:

=2.4,故选项错误;

C、正确;

D、黄玲得票的频率是=0.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是关键.

 

17.(2014春•雅安期末)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50次,硬币落地后,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为20次,则正面朝上的频率为(  )

 

A.

B.

C.

D.

1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根据频率=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

正面朝上的频率==.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熟练掌握频率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12小题)

18.(2014•杭州校级模拟)在某项针对18~35岁的青年人每天发微博数量的调查中,设一个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为m,规定:

当m≥10时为A级,当5≤m<10时为B级,当0≤m<5时为C级.现随机抽取30个符合年龄条件的青年人开展每人“日均发微博条数”的调查,所抽青年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的数据如下:

1110615916131208

2810176137573

1210711368141512

(1)求样本数据中为A级的频率;

(2)试估计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级的人数.

考点:

频数与频率.

分析:

(1)先找出数据中A级的频数,用频数÷总数即可求得频率;

(2)用总人数×频率即可估算A级的人数.

解答:

解:

(1)m≥10的人数有15人,

则频率==;

(2)1000×=500(人),

即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级的人数为500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频数和频率,注意掌握频率=.

 

19.(2011•镇江校级二模)某班某天音乐课上学习了《感恩的心》这一首歌,该班班长由此歌名产生了一个想法,于是就“每年过生日时,你是否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一声‘谢谢’”这个问题对该校初三年级3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有时

有时

有时

有时

有时

有时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回答“否”的频数为 21 ,频率为 0.7 ;

(2)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这组数据;

(3)估计全校3000名同学中,在过生日时,曾经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谢的人数有多少?

考点:

频数与频率;条形统计图.

分析:

(1)数出回答否的人数,就是频数,频数除以30就是频率.

(2)可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

(3)计算出是、及有时的频率,然后根据频数=总数×频率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1)说“否”的有21人,故频数为21,频率=21÷30=0.7.

(2)说否的有21人,说是的有3人,说有时的有6人.

(3)是、有时的频率=,

∴全校3000名同学中,在过生日时,曾经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谢的人数=3000×=900人.

点评:

本题考查画条形图,因为条形图表现每组里面具体的数据,以及频数,频率概念的掌握情况.

 

20.(2011•海沧区质检)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某执法部门最近就食品安全抽样调查某一家超市,从中随机抽样选取20种包装食品,并列出下表:

食品质量

合格

不合格

有害或有毒食品

数量

0

2

3

n

4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率为 0.25 ;

(2)若这家超市经销的包装食品共有1300种,请你估计大约有多少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

考点:

频数与频率;用样本估计总体.

专题:

图表型;数形结合.

分析:

(1)首先求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数量,然后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出结果;

(2)首先求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有害或有毒”的频率,然后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得出答案.

解答:

解:

(1)∵这次抽样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数是0+2+3=5,

∴频率为=0.25;

(2)1300×=260种.

答:

约有260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频率的计算公式及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

 

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