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369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Word文档格式.docx

考虑到提前布放多芯光纤,在分布系统建设时选用标准光纤配线箱(ODF)方式实现RRU光纤接口的统一,以减少引入F/E频段RRU的施工量。

(光纤配线箱功能和技术要求请见附件)

(五)时隙配置原则

建议采用2:

4(上行:

下行)时隙配置,以便充分发挥TD网络在非对称时隙配置情况下可增强下行承载业务能力的优势。

(六)容量规划原则

在分布系统设计时,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当配置容量紧张时,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1)原则上应采用多个单通道RRU进行物业点覆盖,以利于使用空分复用功能;

对于业务需求较小的物业点,可以采用单个单通道RRU进行覆盖。

(2)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RRU的数量来满足今后业务扩容需求。

(七)小区规划原则

1.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境。

规划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

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

2.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如:

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盖的商场、超市,上下分区的楼宇中电梯及电梯厅,或挑空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等手段,保证分布系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3.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并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及RRU数量综合确定,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分布系统做大的调整。

(八)HSDPA配置原则

初期建议2载频配置小区开启1个载频的HSDPA功能,3载频配置小区开启2个载频的HSDPA功能,对于超过3载频配置的小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开启HSDPA功能的载频数量。

后期根据HSDPA实际业务使用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扩容。

(九)HSDPA空分复用配置原则

选择具有多个通道、且通道间隔离水平较好的室内分布系统开启HSDPA空分复用功能,实现室内HSDPA小区数据业务流量吞吐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十)HSUPA配置原则

初期主要考虑在中心商务区、高档宾馆、写字楼等上行业务需求较高的区域引入HSUPA,引入HSUPA的室内分布站点每小区开启1个载频的HSUPA功能。

在E频段可以吸收业务量之前,优先选择在F频段上开启HSUPA功能。

后期根据HSUPA实际业务使用情况逐步加大引入比例。

(一十一)RRU供电原则

1.RRU设备尽量采用信号源处的电源为其供电。

2.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3.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结合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RRU数量等情况,综合考虑RRU供电方式:

(1)使用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

(2)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

(3)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

4.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宜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为RRU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

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电源为RRU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直流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工作方式。

二、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一)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1.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设TD-SCDMA分布系统。

2.对于新建的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应以TD-SCDMA为主导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解决GSM兼顾WLAN覆盖。

3.对于改造的分布系统,采用TD-SCDMA信源和GSM信源信号合路方式共用分布系统,TD-SCDMA系统主要采用新建主干路由方式,该方式对GSM影响较小,且调整灵活,可以方便采用TD-SCDMA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

4.在改造时应更换不满足TD-SCDMA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天线,并根据功率预算适当增加天线数量,合理分布天线,实现TD/2G的良好覆盖。

(二)天线口功率要求

天线口PCCPCH信道(双码道)功率一般建议不超过10dBm。

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

(三)最小耦合损耗(MCL)要求

最小耦合损耗(minimumcouplingloss,MCL)指基站和终端的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MCL过小会导致系统上行噪声的上升,从而影响网络性能。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TD基站和终端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应大于57.5dB。

TD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考虑MCL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保证分布系统路径损耗和天线至最近终端间的空间损耗之和大于允许的最小耦合损耗值。

(四)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

1.馈线使用原则

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

(1)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

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

(2)原有GSM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

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

2.天线建设及改造原则

与2G室内分布系统相比,TD-SCDMA系统频率高、空间损耗大、绕射能力差,建议采用“小功率,多天线”方式进行建设,在TD-SCDMA建设及改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覆盖效果进行天线规划,适当考虑增加天线密度,实现TD-SCDMA业务的良好覆盖。

(1)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

(2)单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建议为:

在半开放环境,单天线情况下,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10~16米;

在较封闭环境,单天线的情况下,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覆盖半径取6~10米。

(3)不同分布系统天线间距:

为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建议TD-SCDMA分布系统天线和PHS分布系统天线间距大于1.5米,在部分施工条件限制的环境中,也应要求两个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1米。

(4)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向内部覆盖的方式,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量服务,同时也减少室内小区信号泄漏到室外的场强。

3.功分器、耦合器

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

4.合路器配置

对于现阶段新建或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要求配置同时支持A、F、E频段的合路器,其中A、F共用一个端口,E用一个端口。

图1合路器端口形态要求

对于现阶段暂不引入E频段的室内分布系统站点,可暂不将前期已完成改造可支持A、F频段的合路器更换为同时支持A、F、E频段的合路器,在后续工程中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更换。

5.合路方案

合路器的TD端口应支持A、F、E频段,建议形态为:

其中A、F频段共用一个端口,支持2010~2025MHz、1880~1920MHz,E频段用一个端口,支持2300~2380MHz频段。

具体合路方案如下:

(1)对于现阶段只有A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将A频段RRU输出的TD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A、F共用的TD端口。

(2)对于现阶段有A、F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且基站设备提供合路方式的站点(设备厂家提供同时支持A、F频段的RRU或提供内置合路器的F频段RRU),将已合路的A、F频段TD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A、F共用的TD端口。

(3)对于现阶段有A、F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且基站设备不提供合路方式的站点(设备厂家只提供单独的A频段RRU和F频段RRU),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两个TD端口(分别支持A频段和F频段)的合路器,将A频段RRU和F频段RRU输出的TD信号合路后再馈入合路器的A、F共用TD端口。

(4)对新建的要引入E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如基站设备只提供单A频段RRU和单E频段RRU的站点,将A频段RRU输出的TD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A、F共用的TD端口,E频段RRU输出的TD信号馈入合路器中支持E的TD端口。

(5)对于新建的要引入E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如基站设备提供A+E频段的RRU或者A+F+E频段的RRU的站点,要求设备提供两个射频端口,分别馈入合路器两个端口中。

对于有WLAN覆盖需求的站点,考虑到WLAN的AP设备功率较小,可根据WLAN具体覆盖要求采用末端合路的方案。

(五)有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

干线放大器引入会导致上行覆盖性能恶化,同时也会减少TD的通道数量从而影响空分复用使用的效果,在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原则上不采用干放。

(六)切换区域规划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

2.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入口处。

3.电梯的小区划分:

建议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

三、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要求

(一)总体要求

室内分布设计应针对建筑物特点,通过现场勘查、模拟测试等手段,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及经济性,设计图纸应包含室内分布系统的详细结构图,体现各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以及干放、天线等器件的具体位置及类型,同时标明各器件功率及各路信号输出功率,以方便指导施工和维护优化。

现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做到设计和施工的一致。

对由于条件受限,不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应及时和相关设计单位沟通,重新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二)有源设备安装要求

1.安装位置:

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设备尽量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2.设备安装:

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设备应有明确标志,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牢固固定。

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

3.设备接地:

有源设备接地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三)GPS安装要求

GPS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

GPS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度范围内(至少南向45°

)应无建筑物遮挡。

GPS天线需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GPS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大于等于1.5m。

GPS天线馈线,建议不应大于100米,如大于100米需采用GPS中继放大器或采用高增益GPS天线。

GPS馈线接地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四)天线安装要求

1.天线位置:

天线的安装位置符合天线点位的设计要求。

2.天线固定:

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垂直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吸顶式天线可以固定安装在天花吊顶外或天花吊顶内,保证天线水平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五)线缆布放安装要求

1.线缆布放:

线缆必须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

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平滑,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规定值。

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2.馈线接头:

馈线的连接头必须牢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制作,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六)无源器件安装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要求的位置安装。

2.应用扎带、固定件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置。

3.每个器件都要贴标签标明编号、建设单位的标志。

4.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四、电信规范及原则:

1.方案设计中各设备、器件输入、输出功率按照导频功率进行计算,导频功率占总功率的10%~15%,即设备发射功率10W,导频功率按照10%计算为1W。

2.信源输出功率:

RRU设备目前订货均为60W射频模块,考虑今后网络扩容升级,单载波RRU发射功率可按照10W(40dBm,导频功率32dBm)进行方案设计,减少干放的使用。

3.有源设备输出功率:

直放站与干放的输出功率根据载频配置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每载波输出功率=设备最大输出功率-10LogX;

其中X是载频数。

例如:

10W干放输出功率为40dBm,目前郑州电信载波配置主要为3载波配置(O2+O1),则干放单载波输出功率为40-10Log3=35dBm,考虑后期网络扩容升级,预留3dB余量,10W干放单载波输出功率按照32dBm(导频功率24dBm)进行方案设计。

4.由于干放、直放站等有源设备对上游基站影响较大,原则上每台RRU设备下联干放、直放站不超过6台,且必须为并联设置,不可串联。

5.考虑后期RRU开通和网络优化,小区域内信源RRU数量需要控制,原则上小区域内RRU数量不超过3台。

6.根据覆盖区域内具体情况遵照多天线、小功率原则,合理设置天线位置,如地下停车场、开阔区域等天线间距15~20米;

办公楼、酒店宾馆、住宅小区,天线设置在走廊等公共区域,天线间距10~15米;

电梯井道内,天线间隔4层,且天线尽量设置为由电梯的顶部向下覆盖。

具体天线位置需根据现场模测报告设置。

7.天线口输出电平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设定,如地下室信号盲区,天线输出电平设置在0dBm左右;

宾馆酒店、办公楼等分隔较密区域,天线输出电平设置在0dBm~3dBm之间;

电梯天线输出电平设置在3dBm~5dBm之间(以上天线口输出功率均为导频功率,不含天线增益)。

具体天线口输出功率应根据链路预算情况设定,室内分布前向接收功率边缘场强要求:

1X≧-82dBm,DO≧-80dBm。

五、联通规范及原则:

1、天线口功率:

在部分场合为更好的满足数据业务需求,可适当减少单个天线的覆盖范围,增加天线进行覆盖,天线口功率也可达到7dBm;

)。

2、天线布放:

在可视环境下,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8~15米(个别特别空旷的站点参考模测后效果为准,可以有所突破)。

在多隔断的情况,如宾馆、居民楼、娱乐等场所等,覆盖半径取4~10米。

门口、窗口采用定向天线,控制外泄。

信源选取原则

(1)考虑网络容量、对基站底噪的影响以及维护监控,对于较为重要的室内分布系统宜优先选用基站作为信号源;

(2)对于光纤资源不能按时到位的重要站点,可以临时采用射频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待光纤资源到位后可再更换为RRU;

(3)对于低话务需求、规模不大、重要性低,且无线环境较为封闭的场景(如封闭的地下、电梯等),根据投资效益分析,在干扰可控的前提下,可选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

(4)慎用射频直放站,采用射频直放站时,必须保证其施主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较高且稳定的施主信号:

a)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强度应满足直放站正常工作的要求:

施主扇区的接收电平应不低于-65dBm;

b)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应足够纯净:

WCDMA施主扇区主导频Ec/Io应不低于-7dB,且其他导频的Ec/Io较主导频的Ec/Io低7dB以上;

GSM施主扇区的C/I应不低于9dB,要求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GSM最强扇区信号场强与次强扇区信号场强相差至少10dB。

c)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不宜高于25米;

d)施主天线方向性要好,施主天线宜选择较窄的主瓣宽度,避免其他基站的信号被直放站接收、放大,影响其他基站的正常工作;

施主天线前后比应在25dB以上;

e)尽量使用功率不超过5W的射频直放站,避免使用10W以上的射频直放站;

f)单个射频直放站(/单套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各干放)对施主基站(/信源基站)引入的噪声系数抬升应控制在3dB以内;

城区及其他高话务区应避免在单个施主扇区下的引入多个大功率直放站,避免在分布系统中有干放时采用直放站信源;

其他区域可以使用,但必须将施主扇区的总噪声系数控制在3dB以内;

g)选用射频直放站和干放时需要考虑上下行功率平衡,整个系统上下行增益差一般不应超过5dB(有特殊需求除外)。

(5)对于设有室外宏蜂窝基站的建筑,当基站设备配置有余量时,宜耦合部分基站信号作为本建筑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耦合基站信号时应采用插损小的器件,尽量减小耦合信号对宏蜂窝基站的影响。

分布系统的选取

在室内覆盖系统的分布类型选取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覆盖面积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

对于覆盖面积较小,所需布放天线的数量较少的场景,优先选用无源分布系统,即除信源设备为有源设备外,天馈线系统均由无源器件构成;

对于覆盖面积中等,所需布放天线的数量中等的场景,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可以视具体情况,少量使用有源分布系统,即含有干线放大器的分布系统;

对于覆盖面积较大,所需布放天线数量较多的场景,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2)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

对于单一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楼层较低的场景优先选用无源分布系统;

对于分散的一组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楼层较低的场景优先选用光纤分布系统或者分布式基站系统;

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复杂、墙体屏蔽较大、楼层较高的场景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狭长的特别区域在考虑效益的前提下可选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高层建筑考虑分层选取信源进行建设。

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综合选取

对于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选取,我们需综合考虑覆盖面积、建筑结构、信源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即可达到所需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

现就一般情况总结如下:

(1)微型建筑物(6000M2以下)

对于微型建筑物,如餐饮娱乐、地下停车场等,根据原有网络具体情况、考虑建设成本、可采用小功率直放站+无源分布系统或微蜂窝的方式进行建设。

(2)小型建筑物(6000~12000M2)

对于小型建筑物,如大型超市、小型办公楼、小型医院等,可分为两种情况:

如建筑物内部建筑结构单一,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衰减较小,则宜采用微蜂窝+无源分布系统;

如建筑物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衰减较大,则可考虑对网络环境的影响后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或者光纤分布系统。

(3)中型建筑物(12000~60000M2)

对于中型建筑物,如大型写字楼、中型酒店、大型医院、机场等,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状况和话务量状况,谨慎选用有源分布系统。

(4)大型建筑物(60000M2以上)

对于大型建筑物,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布系统类型。

如大型酒店和综合性楼宇,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状况和话务量状况,选用有源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

(5)其他类型建筑物

对于一般楼宇的电梯,可采用高增益、小方向角的定向板状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进行覆盖;

对于超高型电梯宜采用定向天线分布或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对于公路、铁路隧道,信源可以根据周围网络环境灵活采用直放站、BBU+RRU;

风景区所需覆盖区域多为狭长地带,建议采用风景区采用微蜂窝与直放站结合的方式

覆盖场景特点

1)隧道覆盖

隧道大部分位于山区,地势险要,山体阻挡基站的覆盖,隧道多为盲区,不能形成连续覆盖。

隧道对话务需求量较小,用户的移动速度较快。

2)风景区

风景区一般地处偏远山区,因地形复杂宏基站覆盖受限,盲区较多。

旅游旺季话务较高。

信源选取

1)隧道

隧道业务需求量较小可重点考虑覆盖,对于长度<600米的直隧道可采用无线直放站加板状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

对于长度较长的隧道采用直放站加泄漏电缆的方式进行覆盖;

对于弯曲隧道采用直放站加泄漏电缆的方式进行覆盖。

风景区整体话务需求量小,考虑以覆盖为主。

部分用户聚集区域应注意容量需求,如:

景区停车场、餐厅、观景台、休息区等。

风景区所需覆盖区域多为狭长地带,建议采用直放站引宏基站信号进行覆盖,直放站的远端数量根据覆盖区域的数量确定。

部分容量较大易于建站的位置可考虑室外型微蜂窝(BBU)。

分布系统建设

1)隧道(非高速铁路)

隧道分布系统建设主要考虑采用直放站加板状天线或泄漏电缆进行覆盖。

隧道内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相当复杂,同时受车速、隧道宽度等影响也较大,铁路、公路隧道由于车体的损耗、车速不同,也应区别对待。

根据隧道工程的实际开通经验,隧道内板状天线一般最长覆盖的区域为300m左右。

①短隧道(<300米,直隧道)

短隧道采用板状天线单方向照射,可完成隧道内及隧道口切换重叠区的要求。

直放站+板状天线覆盖方式

②长隧道(600米>

长度>

300米,直隧道)

简单长隧道,可采用远端安装在隧道洞口,两付板状天线从洞口向隧道中部进行覆盖,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