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382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学修改后总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①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作用③阶段性作用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6.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a对生物存活的影响b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c对生殖、繁衍的影响d对生物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e对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形态的适应、生理的适应、行为的适应。

生物对生物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A.物种间的相互作用B.物种间的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这一定义要求:

特定性——每一个性状的进化都是由于另一个性状;

相互性——两个性状都必须进化。

②生物对环境因子的改变:

a.森林吸收太阳辐射、降低风速、保持水分、防治土壤冻结b.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c.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环境变化

7.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即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定律成立条件:

生物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处于稳定状态。

8.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

9.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0.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1.驯化:

生物对环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并非固定不变,可通过自然驯化或人工驯化改变生物的耐受范围,适应环境的变化。

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

生理变化和遗传变化

驯化可能:

生物特性差异,诱导条件差异

生物学意义:

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12.内稳态:

是指生物在变化的环境中控制自身体内环境(如体温、血糖、血压、氧饱和度、渗透压等),使其保持相对恒定。

内稳态可减少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依赖性,扩大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注意:

内稳态只是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

生物保持内稳态的机制——内稳态通过生理过程、形态特征或行为的调整而实现。

如动物的羽和毛起保温隔热作用;

高代谢率增加体内产热;

动物洄游、迁徙、迁移;

建造巢穴等;

爬行类改变姿势接受太阳辐射;

高等植物叶子和花瓣的昼夜运动和变化。

1.如何根据工作的需要对生态因子进行分类?

2.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

4.内稳态生物是如何保持其稳态机制的?

第二章能量环境

1.光质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1)光质的生态作用:

a.影响合成产物(蓝紫光: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红光:

促进糖的合成)。

b.影响光合强度(红、橙光是被叶绿体吸收最多的光线——生理有效光,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强烈吸收)。

c.影响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短波光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向光性更敏感)。

d.紫外线能杀菌(促进合成VD,引发皮肤病)。

e.红外线是地表的基本热源(对外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有决定性作用)。

(2)生物对光质的适应:

太阳鱼视力的灵敏峰值为500~530nm。

绿色植物和绿藻、红藻、褐藻和硅藻光合色素的差异(绿色植物和绿藻——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红藻——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

褐藻和硅藻——叶黄素)。

高山植物含花青素、叶面缩小、毛绒发达。

昆虫的趋光性,短波光-黑光灯。

光质影响水中藻类的分布:

绿藻(水上层)、褐藻(水中层)、红藻(水深层)。

2.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1)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

a.对动物的影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影响动物的体色)。

b.对植物的影响(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形成;

影响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裂、组织器官的生长和分化;

影响植物花果的数量和质量)。

(2)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a.植物的向光性b.植物秋季落叶c.光合能力(C3植物和C4植物)

d.适应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片的生理结构差异和植物形态差异(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3)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a.动物视觉器官形态适应性变化(夜行性动物眼睛昼行性动物大)。

b.影响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

3.黄化现象:

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片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4.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

(1)生物的昼夜节律:

是指生物活动昼夜24h循环一次的现象。

(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其本质是一种光形态建成反应。

a.植物的光周期:

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菠菜、小麦等)、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等)、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等)和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黄瓜、番茄等)。

植物光周期的应用:

杂交、抗性选育、异地种植

b.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a.动物繁殖的光周期:

长日照动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开始进入繁殖期的动物,如鼬、刺猬、田鼠等)和短日照动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开始进入繁殖期的动物,如羊、鹿、麝等)。

b.昆虫滞育:

越冬c.动物换毛换羽:

春秋d.迁徙的光周期:

鸟类迁徙

生物的昼夜节律和光周期现象是受光周期控制的。

5.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1)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a.空间分布与变化:

纬度影响:

纬度每增加1°

,气温降低0.5℃

陆地和海洋的影响: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地区变化大

地形变化影响:

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

(逆温现象:

封闭山谷与盆地,白天受热强烈,热空气又不易散发,使地面温度增高,夜晚冷空气又常沿山坡下沉,形成逆温现象。

b.时间变化:

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较差:

随纬度增高减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年较差:

随纬度增高增大,大陆性气候越强越大

(2)土壤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土壤温度与气温相关;

土壤温度变化与深度有关;

土壤温度变化时间较气温滞后,且与深度有关;

温度变化周期与深度相关;

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与纬度、海拔有关。

(3)水体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a.水温的时间变化:

变化幅度较气温小

不同深度水体的日变化(海水昼夜温差不超过4℃,随深度增加幅度减小。

15m以下无昼夜变化)

不同深度水体的年变化(赤道及两极地带海洋的温度年较差不超过5℃,温带海洋年较差一般为10-15℃,多则达23℃)。

b.水温的成层现象:

水温分层:

上湖层、斜温层(温梯层)和下湖层

春季环流和秋季环流

低纬度地区:

雨季和干季

海洋:

低纬度水域、中纬度水域

6.温度与动物类型

常温动物(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能够维持大致恒定体温的动物,如哺乳动物和鸟类)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蛙、蛇、变色龙等)

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热源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内温动物(通过自身氧化代谢产热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兽)

7.生物对温度的反应

(1)高温对生物的伤害:

蛋白质(酶)变性,有机体脱水。

对于植物,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破坏水分平衡。

不同物种对高温的耐受性不同。

(2)低温对生物的伤害:

冻害:

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

冻害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

冷害:

是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

不同物种对低温的耐受性不同。

生物的抗寒锻炼

8.有效积温:

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为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9.春化作用:

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

很多二年生植物的成花,既要经过春化,又需要长日照。

10.驯化和气候驯化

实验室条件下——较短时间(人工驯化);

自然环境中——较长时间(自然驯化或气候驯化)

生态适应和基因变异

11.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

(1)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a.形态方面:

油脂,鳞片,蜡粉和密毛,矮小、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b.生理方面:

减少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冬季休眠

动物——a.形态方面:

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在冬季增加了羽、毛的密度、提高了羽、毛的质量,增加了皮下脂肪的厚度b.生理方面:

增加产热:

基础代谢产热、颤抖性产热与非颤抖性产热;

热中性区:

热中性区宽,冷适应能力强;

局部异温性:

肢体末端温度比核心温度低;

适应性低体温:

冬眠c.行为方面:

行为适应:

迁徙、集群、冬眠、冬睡、滞育

(2)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形态适应:

生有密绒毛和鳞片;

体色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发光;

有些植物叶片垂直主轴排列,使叶缘向光;

在高温条件下叶片对折;

有的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厚的木栓层b.生理适应:

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能力;

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

动物——a.形态适应:

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

夏季毛色变浅,具光泽;

哺乳动物的精巢季节性下降到腹腔外;

有蹄动物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b.生理适应:

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c.行为适应:

穴居;

昼伏夜出;

夏眠或夏季滞育

12.贝格曼规律: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贝格曼规律。

13.阿伦规律:

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第三章物质环境

1.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

2.陆生植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3.盐碱土对植物生长有哪些不利影响?

盐碱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有哪些?

4.土壤的性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是如何适应的?

5.空气中CO2的浓度升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C3和C4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有何不同?

一、水的作用:

1.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3.水为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环境

4.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5.水的存在与多寡,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分布

6.水对陆生生物的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的性质

1.水分子的极性2.水的高热容量性质

3.水特殊的密度变化4.水的相变三相:

液态、固态、气态

三、陆地上水的分布:

(1)湿度:

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

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相对湿度:

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2)降水量的变化

低纬度湿润带、低纬度少雨带、中纬度湿润带、极地干燥带

海陆位置、地形、季节都有影响

(3)我国降水量的地域分布

从东南往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

几条等雨线:

华南、长江流域、秦淮地区、大兴安岭以西到秦岭以北、黄河上游、内蒙西部和新疆南部。

四、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而分为三类:

湿生、旱生、中生植物

湿生植物:

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抗旱能力差,多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的环境中。

如水稻、灯芯草等。

中生植物:

适于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形态结构及适应性介于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之间,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大的陆生植物。

旱生植物:

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且能维护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主要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

旱生植物形态适应:

1.发达的根系2.叶面积很小3.发达的储水组织。

生理适应:

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

水体环境特征:

弱光缺氧粘性高密度大温度变化平缓

适应特征:

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脱化

水下叶片很薄,且多分裂成带状、线状

水生植物的类型: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睡莲)挺水植物(荷花)

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对植物生长有最低、最适和最高值3基点

水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水分不足时,引起动物的滞育和休眠

2.许多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

(3)水对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水分与动植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

–降水量最大的赤道热带雨林种的植物达52种/公顷,而降水量较少的大兴安岭红松林中,仅有植物10种/公顷

•水对植被的分布的影响

–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3个区:

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和荒漠区

田间持水量:

土壤空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为田间持水量。

是对作物有效的最高的土壤水含量,一般为25%左右。

(1)水生动物

调节水平衡方面

——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

五、淡水动物和海洋动物调节水平衡差异

淡水鱼:

排尿保持水平衡,有发达的肾小球;

腮能从水中摄取盐离子,保证盐离子平衡。

海水鱼:

吞水保持水平衡,排尿少,肾小球退化;

多余的盐通过腮排出体外;

广盐性洄游鱼类:

依靠肾调节水平衡:

在淡水中排尿多,海水中少;

依靠腮调节盐平衡:

淡水中腮摄取盐,海水中排出盐;

(2)适应水密度方面:

——个体变大,四肢变小,借助水密度推动身体前进;

——一般有鱼鳔,通过充气来调节鱼体密度。

(3)适应水中低氧方面:

——提高低氧耐受能力,增加从水中提取氧的能力;

——依赖厌氧代谢供能;

六、维持失水和得水的平衡是维持生存的基础

失水途径:

皮肤蒸发、呼吸、排泄

得水途径:

喝水、食物的水、体表吸水

保水途径:

减少蒸发、减少代谢、减少排水

–形态结构:

羊膜卵;

鼻孔;

气孔;

皮肤、鳞片、蜡膜

–行为:

夏眠;

滞育

–生理:

蓄水能力;

肾保水能力;

蛋白质代谢;

七、动物对水环境的适应与植物不同之处

——动物有活动能力,动物可以通过迁移等多种行为途径来主动避开不良的水分环境

氧的来源:

1.光合作用2.紫外线的光解作用3.O3的形成和作用

八、动物对高海拔的适应:

1.外温动物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提高,食物和温度是限制因子。

2.内温动物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下降,低氧分压是限制因子。

3.人或哺乳动物进入高海拔地区的应急机制,回到平原后逐渐恢复正常。

九、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1)土壤质地与结构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质地:

土粒按直径大小分为粗砂、细粒、粉砂和粘粒,不同大小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砂土、壤土和粘土

•土壤结构:

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等。

团粒结构最好

十、土壤温度

1.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2.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3.影响根系的生长、呼吸及吸收能力

4.通过影响营养物质的溶解、土壤气体交换、水分蒸发、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分解,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5.影响土壤动物的活动——垂直迁移

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A盐碱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态:

植物矮小、干硬、叶不发达、蒸腾面小、气孔下陷、表皮有厚外皮、灰白绒毛

•结构:

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贮水细胞

生理:

聚盐性植物:

从土壤里吸收盐,并把这些盐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

泌盐性植物:

植物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

不透盐性植物:

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几乎不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B.沙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1)土壤酸度

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从而影响植物养分的有效性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

影响了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分布

(2)土壤有机质

–腐殖质和非腐殖质

–影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分布

(3)土壤矿质元素

–植物生命活动需要9种大量元素和7种微量元素

–影响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名词解释:

种群单体生物构件生物标记重捕法最大出生率实际出生率种群分布型年龄锥体生命表存活曲线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

世代时间自然反应时间生态入侵种群调节集合种群

问答:

1.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包括哪些基本参数?

2.种群年龄锥体的类型有哪几种?

3.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的区别是什么?

4.种群存活曲线的类型有哪几种?

5.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

6.试述生态入侵的危害。

7.试述种群调节理论的分类和基本观点。

8.为什么说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1.种群:

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种群可以由单体生物或构件生物组成。

单体生物:

个体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其形态和发育可以预测。

构件生物:

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

发育不可预测。

3、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

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②数量特征:

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是变动的。

③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是处于变动之中的。

4.种群的生态学研究范畴:

①有多少?

(数量和密度)②哪里多、哪里少?

(分布)

③怎样变动?

(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④为什么这样变动?

(种群调节)

5.种群的数量统计:

最常用的指标是密度,大体上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

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

相对密度:

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①总数量调查法:

容易计数的生物可以使用,直接统计调查范围内的个体数量。

②样方法:

在调查范围内随机取若干大小一定的样方,计数样方中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到整个种群来估计种群整体数量。

③标记重捕法:

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直接记数很困难的动物。

在调查样地上,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M进行标记后释放,经一定期限后重捕n个个体,其中标记的个体数为m。

N为样地上个体总数。

原理:

N:

M=n:

m

缺陷:

①捕获过的动物较难或更易捕获;

②标记动物不均匀分布;

③标记方法不当,标记动物死亡率高。

6.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内个体在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称为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或内分布型。

(它是由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

)三种类型:

随机型、均匀型和集群(成群)型

1均匀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上是等距离分布形式。

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所引起的。

表现:

植物为竞争阳光(林冠)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自毒现象(桉树、蝌蚪、细菌)

②随机分布:

每一个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③集群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这种分布格局即为集群分布,也叫成群分布和聚群分布。

集群分布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集群分布形成的原因:

①种群的繁殖特点;

②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环境条件的差异;

③动物的集群行为;

④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种群个体的集群分布是对自然的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它有许多有利的方面:

①具有保护作用;

②利于繁殖;

③增加个体间的基因交流,丰富遗传多样性;

④有益的种内竞争。

种群个体的集群分布也有不利的方面:

①加剧种内竞争;

②导致环境恶化;

③疾病的传播;

④个体间的相互干预。

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

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还可以用空间分布指数法检验分布型。

空间分布指数(I)由方差/平均数比率获得即I=S2/m。

●若I=S2/m≈0,属均匀分布;

●若I=S2/m=1,属随机分布;

●若I=S2/m>1,属集群分布。

7.种群统计学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

这些特征多为统计学指标,大致分为三类:

①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

②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③次级种群参数——包括年龄结构、性比、种群增长率、分布型等。

年龄结构:

种群内各年龄群数量与整个种群数量的比率。

时期结构:

每一时期的个体数量,即为时期结构。

年龄椎体三种类型:

典型金字塔型椎体,钟型椎体,壶型椎体。

8.生命表的类型、区别和联系

1)动态生命表:

是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测的资料而编制的,这类生命表也称为同生群生命表。

这种生命表对植物比较合适,因为植物固定不动。

2)静态生命表:

是根据某一种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分布(结构)的调查,它适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并掌握各年龄组的死亡率(数)再用统计学处理而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能够反映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但却无法分析死亡的原因,也不能对种群密度制约过程的种群调节作定量分析。

3)综合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除lx栏外,增加了mx栏。

mx栏,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各类生命表的优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