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88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docx

初中生物复习总结提纲修复的修复的

第一部分科学探究

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作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柱

目镜

镜筒

(1)基本结构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

反光镜——

镜柱

镜座

(3)显微镜的成像的规律:

显微镜成的像是一个完全的倒像(像完全颠倒,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颠倒)。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通透性

细胞核——内含DNA

3: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质——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通透性

细胞核——内含DNA

4:

植物细胞结构细胞质——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液泡——含有水分和糖类等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

5:

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植物细胞结构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结构中没有。

植物细胞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有机物。

6:

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7: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8:

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二:

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1: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动物体的几种重要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3)植物体的几种重要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三: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类

代表生物

特征

藻类植物

海带,紫菜,水绵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

苔藓,葫芦藓

有茎、叶的分化,无根。

有假根,只起固定苔藓植株的作用。

苔藓类植物的叶子只有一层细胞,因此,可用苔藓类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

肾蕨,江南星蕨

有根、茎、叶的分化。

体内有输导组织,孢子繁殖。

种子

植物

裸子植物

松树,柏树,银杉

种子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没有保护的结构

被子植物

小麦,玉米,豌豆,柳树,白杨树,玫瑰,牡丹

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中。

第二部分生物与环境

一: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

几种重要的生态系统

 

4:

食物链: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而形成的营养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1)食物链的最初端一定是生产者。

(2)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3)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会不断减少,最高级的消费者得到的能量最少。

(4)有毒的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高级的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5: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6: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的家园

1:

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地球上(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三部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

一: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1:

玉米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子叶(一片)——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胚乳——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芽——

2:

菜豆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胚轴——

胚根——

子叶(二片)——

自身条件:

种子是活的;不在休眠期;种子是完整的。

3:

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然条件:

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4:

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种子的总数)×100%

5:

花的雌蕊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二: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

绿色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无机盐

有机物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且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能带走大量的热,避免太阳光灼伤植物体

重要作用能将无机盐溶解在其中运输到每个细胞

3:

绿色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几种无机盐:

含钾的盐、含氮的盐、含磷的盐

4:

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及向上运输

5:

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

提高大气湿度,增减降水

6:

叶片的结构:

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有机物,并且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2:

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4:

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5: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6:

呼吸作用的意义:

一是释放出能量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二是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可以维持生物体的体温。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7:

绿色植物为生物圈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8: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9:

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0: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的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能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

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人

一:

人的生殖和发育

睾丸——产生雄性激素和精子

附睾——储存和运输精子

1: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输精管——输送精子

阴茎——精子和尿液的排出通道

卵巢——产生雌性激素和卵细胞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2: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子宫——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出生的通道

3:

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和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4:

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主要的生活区域是在非洲、亚洲、欧洲,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丛林。

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

二:

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口——能分泌出唾液淀粉酶

食道

消化道胃——能分泌出胃液,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

1:

人体消化系小肠——能分泌出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统的组成大肠

肛门

消化腺肝脏——产生胆汁,不含消化酶

胰脏——产生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还有植物纤维。

3:

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4:

中国人早、中、晚摄入能量比为:

3:

4:

3。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呼吸道喉功能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1:

呼吸系统的组成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支气管

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3:

人体血液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氧气和营养物质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体细胞

肺泡

氧气二氧化碳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部动脉肺动脉右心室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4:

心脏的结构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成分:

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二氧化碳

血浆功能:

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5:

血液的成分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白细胞——有细胞核,具有吞噬作用

血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

四: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1: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小体肾小球——过滤作用

2:

肾脏的单位---肾单位肾小囊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3:

尿的形成过程:

排出废物

4:

排尿的生理意义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大脑—具有控制感觉、运动、语言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脑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1:

神经系统脑干—调节心跳、血压、呼吸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的组成中枢圣经系统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2: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缩手反射

简单反射眨眼反射

4:

反射的分类膝跳反射

排尿反射

复杂反射——语言文字反射(人所特有的反射)

5: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和智力发育。

胸腺——

6: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影响心跳和血管扩张。

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对血糖的吸收、转化和利用。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7: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五部分动物的运动

一:

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运动方式:

蠕动,游泳,飞行,行走、奔跑、跳跃。

2:

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肌腱

肌肉

肌腹

哺乳动物的关节头

运动系统骨骼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关节腔

关节液

关节囊

3:

动物运动的意义:

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

动物的行为

1:

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动物的行为包括:

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

2: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为。

3:

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4: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反之,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学习行为越简单,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5: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是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6:

社会行为: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蜜蜂,白蚁,猴,狒狒,象等。

7:

社会行为的特征: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

8:

信息交流的方式:

声音,气味,动作。

例子:

人利用合成性外激素干扰昆虫的交配。

9: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六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昆虫的变态发育: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成为变态发育。

2:

完全变态发育: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3:

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例子:

蚕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蚕——蚕蛹——蚕蛾

4:

不完全变态发育:

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5: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若虫——成虫

例子:

蝗虫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跳蝻——蝗虫

6:

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抱对——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7:

两栖类动物的特征:

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也有些种类的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8: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9:

卵的结构卵壳——

卵壳膜——

卵白

卵黄膜——

鸟卵的结构细胞核——

卵细胞胚盘

部分细胞质——

卵黄——

系带——

气室——

二:

植物的生殖

1: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过程。

种类: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组织培养。

常用方法:

扦插,嫁接,压条,分根,克隆

优点:

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变异小,有利于保持母体的性状。

2:

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过程:

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新个体

优点: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

柱头

雌蕊花柱子房壁

子房珠被受精作用子房壁果皮

胚珠极核子房珠被种皮

卵细胞胚珠受精极核胚乳种子果实

花药花粉精子受精卵胚

雄蕊

花丝

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

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

是指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不同。

(3)性状:

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特征的统称。

(4)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

(5)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学习《转基因鼠的启事》八年级下册27页)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6)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DNA是成对的,基因也是成对的。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DNA是单个存在的,基因也是单个存在的。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23条。

(7)细胞核、染色体、DAN、基因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

细胞核染色体

DNA基因

(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基因组成是Aa的,在性状表现上为显性,其中的隐性基因a受显性基因A的影响,表现为显性性状,但是在遗传过程中A不影响a,即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自由的。

生物的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即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即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例子:

豌豆的高茎:

AA、Aa;豌豆的矮茎:

aa

(9)人的性别遗传

控制人的性别的是性染色体XY(男)和XX(女)。

性别遗传图一定要掌握(八年级下册P42第二题)

(10)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但是单纯的有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不影响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第七部分生物的多样性

一:

生物的分类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二:

生物的多样性

1:

细菌

(1)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线粒体,(有的细菌有荚膜,鞭毛)

细菌的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细菌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叶绿体。

(2)细菌的特征:

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不能为自身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只能通过利用自然界中现成的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3)细菌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4)细菌的生活方式是:

营寄生生活或营腐生生活;营养方式:

异养型。

2:

真菌

(1)真菌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线粒体,

(2)真菌的特征:

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又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不能为自身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只能通过利用自然界中现成的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3)真菌的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4)真菌的生活方式:

营寄生生活或营腐生生活。

小结: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与动植物共生。

3:

植物(八年级上册P97表解)

4:

动物

(1):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的特征:

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水螅

涡虫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两胚层

三胚层

运动能力

较弱

较强

相同点

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

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线形动物主要包括 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的) 、 钩虫 、 丝虫 、 蛲虫等。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身体 细长 呈 圆柱 形、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4)环节动物

蚯蚓的呼吸:

蚯蚓 没有 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 湿润的体壁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  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

(实验时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6)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昆虫的基本特征:

有 1对触角,一般有 2 对翅, 3 对足。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原因是具有翅。

(如蝗虫、七星瓢虫、蜜蜂等)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7)鱼

鱼的特征: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8)两栖动物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辅助呼吸。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 大鲵 、  蟾蜍 、 蝾螈   。

两栖动物的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9)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分的依赖,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爬行动物的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0)鸟类

身体呈 流线型 ,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体表被覆 羽毛 ,前肢变成 翼,展开呈扇形。

胸骨有龙骨突,骨骼 轻 、 薄 、坚固,有些骨 中空 ,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重量。

 胸肌 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气囊 位于各器官之间,可以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可辅助 肺 进行双重呼吸(不管是吸气还是 呼气 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经过肺,即呼吸一次,在肺内发生两次气体交换)。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消化系统发达,及时为飞行提供能量;食物残渣,及时排除,减轻飞行的 重量 。

循环系统:

结构完善,心脏四腔,心跳频率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

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脊椎动物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两种类型。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体温大多数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

(11)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被毛,有保温作用,它们和鸟类一样,同属于恒温动物。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 胚胎 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