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423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docx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

低烧低热中医治方低烧低热中医治方发烧、低烧与高烧划分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

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

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

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一般来说,突然爆发的高烧(38.5℃—40℃)通常意味着体内有病菌感染:

感冒、肺炎、脑膜炎、猩红热等急性炎症都会伴有高烧;而长期持续的低烧(37.3℃—38.5℃),则意味免疫系统遭到了破坏:

肺结核、风湿热、红斑狼疮、癌症等都不同程度表现出低烧的症状。

  发高烧时需立即就医,因为这表示体内的感染正在恶化。

如果体温太高很容易造成脑部受损及脱水,尤其是高烧不退。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

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

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

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

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

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

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建议你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避免引起发烧的病因恶化。

一、上午低烧

有次坐门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无精打采地来到我的面前,后面跟着他的父亲。

  我问他:

“你怎么不舒服?

  他有气无力地说:

“我总是发低烧,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老想睡觉,吃饭也没有味道。

  我一边摸脉,一边打量这个小伙子。

只见他面色萎黄,面颊消瘦,一双大眼睛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朝气,目光呆滞。

他的脉象沉细无力略有滑象,舌胖,舌苔淡白,边有齿痕。

  我又问他:

“你平常什么时间发烧?

  他父亲抢着说:

“上午最容易发烧,最近一至两年反反复复,脾胃也不好,不爱吃饭,消瘦乏力,在家什么都懒得干。

  他说他还有头晕目眩,食少不香,睡眠多梦,大便溏泻等症。

量血压为90/60毫米汞柱。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热呢?

上午9点到11点正是脾胃经所主的时间,这是由于长期的脾胃阳虚,造成运化失司,中气不足,以致阳气虚衰导致阴盛格阳,所以发烧多在上午。

《医贯·阳虚发热》篇曰:

“自东垣出,而发内伤补中益气之论,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者也。

”只有用健脾气之品,补脾胃中气,才能得到“甘温除热”的实际效果。

主意已定,于是我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低烧的原因是由于长期脾胃气虚所造成的。

开方如下:

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柴胡6克、炒白术15克、当归10克、茯苓20克、升麻3克、泽泻12克、焦三仙各10克、炙甘草6克,七剂,水煎服。

  一周后患者复诊。

父亲说儿子的低烧已经明显消退了,精神面貌也大有好转,吃饭也比过去香了。

年轻人也高兴地告诉我:

“现在不烧了,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事了。

”我又嘱其继续服七剂以巩固疗效。

  为什么能有如此好的效果呢?

此方为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共10味),主治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或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

由于本方是由黄芪、党参等甘温药物为主所组成的,用以治疗脾胃虚弱,气血虚损所生之大热,故称为甘温除大热之法。

  由本例可见,“补中益气汤”治疗由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长期低热确有明显疗效,只要辨证准确,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长期低烧----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患者赵X

X,女,23岁。

1976年12月初诊。

该患系X

X医科大学XX临床医院X疗区的护士,因长期低烧而住本医院本疗区治疗。

已住院很长时间,无明显效果。

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黄白少华,口唇淡润,呈疲惫无力状。

自言低烧已很长时间,体温经常在37--37.5℃之间,很少升至38℃。

经多种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查出原因,自感身体疲乏,懒动懒言,动甚则疲倦、气短,或有汗出,食欲不振,强食则胀满不消,嗜卧喜静,四末经常清冷。

视其舌淡少华,苔白薄而润,脉弱无力。

询问其他症情,言无头痛身痛之感。

虽有低烧,而不恶热,反有阵阵畏寒之感,得温暖则消除。

无心中烦热、口渴等症,大便基本正常,有时稍溏,小便清利,经期大致正常,唯血量时多时少而色淡。

似属气虚发热,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5g,生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甘草10g,升麻5g,柴胡5g,陈皮10g,麦芽15g。

水煎3次,合并滤液分3次服,为1日量。

3剂后,自觉食欲好转,饮食增多,其他症状如前。

又2剂后,除饮食增加外,又觉身上有点气力,已不像从前那样疲惫不堪。

继续服前方数剂,体温降至36.5℃,疲乏无力、短气等症皆大有好转。

根据现在的情况,患者与疗区的领导研究,决定出院回家服药休养。

嘱其服用人参健脾丸与补中益气丸,补益脾气,以培根本。

继续服上述2种丸药至春节,身体完全复原,从未发热,容光焕发,精力充沛,与1个半月以前完全判若两人。

【医生甲】此患者长期低热,老师根据什么辨为气虚低热呢?

【老师】临床上,长期低热的患者不少,导致长期发热的原因很多,证情也较复杂。

此患者之长期低热,所以诊为气虚发热,主要是因为其有一派脾虚气弱之候。

首先,对长期发热,应辨明其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

此患者既无实热之表现,也无湿热之征象,更无毒热(如疮痛)之证侯。

故基本上可以排除外感之实热。

那么,此病之发热只能属于内伤发热之范畴。

其次,在内伤发热中,也有虚、实两类,也应辨明。

此患者,既无外伤、出血之病史,也无痛有定处与刺痛之症状,口唇舌质又无青紫及瘀斑之现象,则其发热非瘀血发热可知。

患者无恚怒不遂而致气滞肝郁之因,也无胀闷易怒、太息之征,又无经期腹痛乳房胀痛之症,则气滞肝郁化火之发热也可排除。

剩下的只有在虚证中进行辨别了。

因虚而致之发热,有阴血不足与阳气虚衰之不同,皆为虚热之属,也称虚火。

丹溪所说的“实火可泻,苓连之属;虚火可补,参芪之属”的“虚火”,即属此类。

更确切地讲,参芪之属所治的虚火,必为气虚无疑。

阴血不足之发热,由于阴虚不足以涵纳阳气,而阳气独亢,故多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发热,心中烦热),多梦失眠;而此患者五心不烦热,且嗜卧多眠。

阴虚之发热,由于阴液不足则欠于濡润,故多口唇焦干而红,咽燥;而此患口唇淡润,不红不干,且无咽燥之感。

知其并非阴(血)虚发热。

该患者明显地表现出身体疲乏,四肢倦怠,懒动懒言,动则益甚,则其为脾气虚衰已属无疑。

故在治疗时,采用补中益气之法而获效。

从其服药后的效果看: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食欲转佳,饮食增多。

说明中气渐旺,脾升胃降之功渐复。

饮食一增,则谷化精微,机体得养,故逐渐感觉有了力气。

以后才逐渐体温下降恢复至正常。

可见欲治气虚发热,必先补益中气,使脾胃之气得复,能纳能化,谷气日充,则热可自退。

若一见发热,而不辨其属虚属实,在气(阳)在血(阴),而一概施以寒凉继以滋润,不唯难于收功,恐反益增其疾。

【医生乙】阴血虚则热,阳气虚则寒,这是一般的规律。

而气虚反能发热,应该怎样理解呢?

【老师】阴血虚而热自内生,阳气虚而寒从中起,易于为人所理解。

气虚反能发热,确实难于说明其机理。

但在临床上,由于气虚而导致的发热,确实存在,有致长期低热者,也有长期高热者。

首先,应当明确,气虚发热之气虚,是指脾胃气虚而言。

造成脾胃气虚之原因,主要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忧伤思虑等。

但对脾胃气虚为什么能导致发热,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并对这些说法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是认为脾气虚陷,中焦虚寒,虚阳外浮而致发热。

但从临床来看,很多气虚发热的患者,并无中寒之象,所以说因中焦虚寒而致虚阳外浮之说,似属无据。

何况在治疗时,又很少应用温中散寒,引火归原之药!

二是认为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使下焦阴火上冲而致发热。

此说与上说正属相反,前者为虚寒,而此则为湿热。

如若为湿热内蕴,或在便溺时,或在舌苔上必有湿热之象。

而治之者,必先治其湿热,而后发热之症方能渐退。

可是临床上,气虚发热的患者,往往既无湿热之表现,而又无需使用清利湿热之药,只宜甘温升举之剂而气虚得补则发热自退。

况清利湿热之品是以祛邪为主,绝非脾气虚陷之可用。

因而此说也似属不符。

三是认为气虚而卫气不固,因之易于感受外邪,正邪相搏而致发热。

此说显然属于外感而致之发热,绝非内伤发热之属。

尽管补中益气汤可用于气虚外感证,有益气解表之功,但不能因此而将气虚发热与因气虚而外感之发热混为一谈。

况且气虚发热往往为长期发热,又无表证可察,与气虚外感之时常感冒,有外感则发热,无外感则不发热者显然不同。

四是认为脾胃气虚,健运失职,不能生血,血虚而致发热。

这种说法实是将气虚发热与血虚发热混为一谈。

五是认为阳气不足,不能腐热水谷,而致阴虚,阴虚则热。

上两种说法,—为气虚导致血虚,一为气虚导致阴虚。

阴血不足不能配阳,阳气偏亢而发热。

若说脾胃气虚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阴血不足,为临床所常见。

治之者,或补气而生血,如当归补血汤;或培土而养阴,如资生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

白术、山药、内金、玄参、牛蒡子)。

上方皆是在用补脾益气之药的基础上,或加补血之药,或加滋阴之品。

这与以温补升提宜畅之药为主的补中益气汤等,不能同日而语,因而上两种说法也属似是而实非。

六是认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气机不畅,郁滞而化热。

这种说法,虽然尚难尽美尽善,但却能够比较正确地说明气虚发热的机理。

其关键即是因气虚而致郁,因郁而化热。

其中因气机郁滞而化热,易于为人所理解。

那么,因为气虚又怎么能致成气郁呢?

往往难于理解。

盖人身之气,无时无刻不在运行,只有气机之升降出入运行不已,则生机不息,若有郁滞则疾病生,一旦停止则生命息。

人身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以中焦脾胃的气机为枢。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出入之机以脾胃为最。

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脾胃,至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气机滞涩,郁而生热。

那么,气滞属实,气虚如何能导致气滞呢?

盖人之气血,如江河之水。

水势浩荡则奔流涌泻,一日千里,何滞之有?

一旦水量减少,甚或枯涸,则推动无力,流通滞涩而处处淤积。

故有云,“气之所以行者,气旺故也;气之所以滞者,气虚故也”。

又有云,“人之气血如水,盛则流行,虚则鲜有不滞者”。

【医生丙】气虚发热,应以补气为法。

而补气之方很多,为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呢?

【老师】气虚发热,凡以补气为主的方剂皆可酌用。

其所以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者,一因其方重在升补脾气,二因其方之作用补益之中又有升发行散之义。

盖气以畅行为补。

补其不足,宣其壅滞方为善补气者。

况此证又为因虚致郁者乎!

三、中医治疗低热案(三仁汤加减)

编者按:

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杨牧祥教授,从事医、教、研至今近五十载,理论功底坚实,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于舌诊,长于内科,尤擅治咳喘病、慢性胃病、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痤疮等疑难杂病,法严、方活、效著。

其学生于文涛和史奎竹总结并详析了跟师所见十则医案,本版今起将陆续刊出。

   

  张某,男,66岁,已婚,2009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午后低热月余,体温在37.5°C~38°C之间,曾在某医院诊为不明原因发热。

治疗一周未见改善,故前来就诊。

就诊时该患头胀昏沉,口中黏腻,胸脘痞闷,纳呆食少,汗出乏力,身热不解,伴见阵咳,咳痰不爽,大便不畅,舌淡红,苔黄腻,脉细而滑。

体温37.8°C,血常规:

白细胞9.5×109/L;肿瘤4项(AFP、CEA、SF、β2-MG)均属正常范围,类风湿因子、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

中医辨证为湿郁发热,治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予三仁汤加减,处方:

炒杏仁10克,桔梗10克,白蔻仁10克(后下),清半夏10克,厚朴10克,生薏苡仁15克,通草10克,竹叶10克。

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7剂。

嘱患者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之物。

  7月19日二诊:

药后体温降至37.3°C,咳痰已减,黄厚腻苔渐消,但仍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考虑湿热未尽,上方加苍术10克,砂仁10克(后下),继服7剂,服法同前。

  7月26日三诊:

低热已退,咳平痰净,饮食如常,舌淡红苔白,脉转缓和。

一周后复查体温正常。

  按:

本例患者年高体弱,脾失运化,病于长夏,暑湿当令。

薛生白云: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湿遏热伏,故见长期低热不退,汗出而热不解;湿聚生痰,痰湿蕴郁于肺,肺失宣肃,因而咳痰不爽;湿热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故纳呆食少;湿性黏腻重着,气机受阻,故见头胀昏沉,口中黏腻,胸脘痞闷;苔黄厚腻,脉细而滑,大便不畅,为湿热郁阻之征象。

  三仁汤原系吴鞠通专为湿温初起而设,该方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组合而成,旨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方中杏仁、桔梗轻开肺气,宣畅上焦以化湿;白蔻仁、清半夏、厚朴行气宽中以祛湿,治在中焦;生薏仁甘淡渗湿于下,治在下焦。

方中三仁意在宣上、畅中、渗下,使湿邪从三焦分消;所谓“辛开肺气宣达于上,芳香燥湿和降于中,甘淡渗湿利窍于下”,有三焦同治之妙,杨牧祥老师在方中酌加通草、竹叶以助清利湿热。

诸药相伍,冀其湿开热透,低热自退。

  三仁汤为《温病条辨》中治疗湿温之首剂,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

临证时,杨牧祥老师抓住舌苔腻滞和排便不畅作为运用三仁汤的主要依据,认为舌象乃脏腑气血盛衰及疾病虚实的反映,而病理舌苔由胃气夹邪气上泛而成,湿邪滞阻,气机不展,则舌苔腻滞不化,并多兼口中黏腻不爽之感。

同时湿邪内阻,多着中州,故以便质是否干硬,察其有热无热,以排便感是否畅爽,辨其有湿无湿。

故察湿热之征,当参以大便。

  中医学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黏腻,热为阳邪,易耗气伤津,湿热相结,尤难散解。

因此湿郁发热的治疗,用药既不可辛燥太过,又不可苦寒直折,正如吴菊通所谓“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故有湿热初起有忌发汗、攻下、滋阴之说。

本例湿郁发热患者,运用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分消走泄,湿除热清,而病告痊愈。

四、低热的中医治疗低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内伤发热,为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引起;也可见于病人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高者,低热常为标本俱病,虚实相间,病情有的较长,而治疗又比较困难,本人从实践体会到:

病因虽多,治疗虽难,但只要抓住疾病的分型与特点,掌握好药物的性质特点,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的。

现将常见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气郁发热

此类患者多性情急躁,平时情绪不稳定,多言快语,面色青。

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制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舌苔黄,脉弦数。

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乳房发胀。

治疗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但不宜多用理气药,因为理气药香燥,容易伤阴。

患者,女,34岁,低热1年余,时有烦躁,胸闷胀,自觉气短,善叹息,月经来潮时小腹痛,舌质暗紫,苔薄白,脉细弦,采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方药为:

柴胡5g,薄荷3g,白芍10g,丹皮10g,茯苓10g,当归15g,枳壳6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5g,牛膝6g,川芎6g,赤芍5g。

长期气郁发热病人,多伴有血瘀。

治疗时宜疏肝理气同时活血化瘀,常获得可喜疗效。

2外感后的低热

感受外邪,禀体素虚,正邪相争,邪气留恋,低热难退,外感后,治疗不当,过用寒凉,或早进滋补,失于表散,也可以使邪气伏于里而难于外透。

所以在治疗外感时,不宜用大苦大寒之剂或大发汗;宜轻剂,小量外透为好。

患者,男,12岁,发热十余天不退,体温37.2℃~38℃,不思饮食,面色黄白,大便稀软,舌苔薄白,脉濡缓。

可用升麻葛根汤合香苏散加减:

升麻1g,葛根3g,苏叶6g,香附3g,豆豉10g,荆芥3g,扁豆花5g,杷叶10g,陈皮6g。

方内升麻、葛根升举阳气,解肌透邪,加苏叶、豆豉、薄荷、陈皮疏滞理气,驱逐风寒。

诸药合用助脾气、调气血、祛外邪、退低热。

3阴虚低热

此类病人的低热,为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衡,而使虚热内生。

多见于瘦人。

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或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患者,男,60岁,脑血管病,两手心发热,午后两颧红赤,口干,心烦,睡眠差,唇红,舌红无苔,脉细弱。

可采用沙参麦门汤加减:

生地15g,麦冬15g,石斛15g,首乌15g,当归10g,沙参15g,丹皮10g,玉竹15g,青蒿10g。

用生地等药滋补阴液,丹皮、青蒿等清虚热。

4气虚低热

此种低热多与脾气虚弱有关,发热常在劳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

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患者,男,13岁,平素体质较弱,饮食甚少,近2日发热,流涕咳嗽,面色弱濡。

可用笔者经验方:

藿香6g,扁豆花10g,苏叶5g,荷叶5g,白薇10g,苍术5g,陈皮5g,杏仁3g,葛根2g。

在治疗脾胃虚弱病人外感时笔者常注意到脾胃气虚的特点,加用补脾益气之品,祛邪外出,疗效很好。

5痰食积滞之低热

这类低热多见于小儿、老人、久病体虚之人。

因为其生理特点,胃肠功能比较低弱,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所以易积食、生痰,再加之外感等因素致使低热不退。

笔者在治疗这种病时,注意到在方药中加上消导积滞、化痰药物,如越鞠丸、保和丸等方药,收到很好效果。

患者,男,4岁,低热7天,不思饮食,呃气,2天未解大便,腹胀,流鼻涕,咳嗽,舌苔白厚,采用香苏散加减效果较好。

方药是:

苏叶10g,薄荷3g,豆豉10g,杷叶5g,大黄3g,枳壳5g,焦三仙各5g。

在用药方面,内伤久病者,要注意调理脏腑气血,补虚祛邪。

一方面要以祛邪为主,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维护正气。

外邪内陷者,佐以轻透之品,鼓动正气,因势引导。

小儿低热、脾胃虚弱,加用葛根、白芷之类。

入夏后,低热不退病人,加上六一散、鲜竹叶,能清暑利尿,畅通气机,退热往往理想。

肝气郁滞的低热,理气时要防止伤阳,理气药要轻或加补阴药物。

气虚低热加用香薷、白薇、藿香。

阳虚低热用玄参清肾经虚热为主,丹皮清无汗之骨蒸潮热;地骨皮清有汗之骨蒸,青蒿、秦艽治疗虚劳发热。

在治疗低热用药上,一般来说,药量宜轻,不宜过大。

大剂量用药,往往苦寒相加易伤正气;若病情需要,也要中病即止。

总之,临床辨证时,要抓住疾病分型的性质特点与变化规律,掌握住药性特点,用药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屈俊堂\孙玉泉)

五、低热的中医论治

低热,即体温波动在37.5度~38.5度之间,持续2周以上。

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中医认为,低热是由外感、内伤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

该病治疗虽有些棘手,但只要辨证无误,立法用药切合病情,就—定能收到满意之效果。

(一) 阴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肾阴虚、肝肾阴虚、肺阴虚等相关大病、久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

证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眩晕颧红,心悸多梦,心烦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宜养阴清热。

药用青蒿鳖甲运、清骨散加减:

青蒿30克,生地、知母、地骨皮、丹皮各15克,银柴胡,泰艽、鳖甲各10克,甘草6克。

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沙参麦冬汤皆可随证选用。

(二) 血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由脾胃受伤逐渐发展而成。

证见低热缠绵,面色淡白,头昏目眩,心悸怔仲,失虑多梦,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舌质淡;脉细弱。

洽宜益气养血。

药用益气血的党参与当归六黄汤加减治之:

生地、熟地、首乌、黄芪各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党参、黄芩、黄柏各9克,黄连6克。

用四物汤或归脾丸、当归补血汤加减治之,其效甚佳。

(三)、气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过劳及久病之后,证见长期低热,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渴喜热饮,常伴自汗,舌质淡,脉虚弱。

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药用补中举气汤加减:

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当归、陈皮各10克,升麻、柴胡、炙甘草、雄黄(冲服)各6克。

(四)、湿热伤表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乏力,胸闷腹胀,嗜睡懒言,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红,苔腻,脉濡。

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

藿香、佩兰、茯苓各15克,厚朴、半夏各10克,白蔻仁、连翘各15克,茵陈20克,黄芩、菖蒲各1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

(五) 淤血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跌打损伤、吐衄,便血及妇女分娩之后。

证见低热缠绵,胸腹或肢体剧痛,拒按,口唇肯紫,面部黯黑,肌肤甲错,妇女伴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经来色黑有块,舌有瘀点,脉沉涩。

治宣活血化瘀。

药用血府逐淤汤:

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川芎、桔梗各6克,紫胡、甘草各3克。

(六)、痰郁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经久不愈,或一身烘热阵作。

或憎寒发热,伴身倦嗜睡,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痰涎,渴喜热钦,咽喉或有埂塞之感,女性可有白带增多,舌质红,苔腻,脉滑。

治宜行气化痰。

主用温胆汤、导痰汤加减:

陈皮、法半夏、枳壳、茯苓各15克,竹茹、菖蒲、苍术各10克,白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15克。

亦可配用三子养亲汤治之。

此外,患者应忌吃伤阴耗津的辛燥温热的食品,还应常食滋肺肝肾阴的百合、银耳、鳖甲、水鸭、枸杞子;莲藕、冬瓜、雪梨、绿豆、黑豆、乌骨鸡等食物。

(邓理有)

 

 六、中医低热之辨证论治低热证的辩证轮治,分述如下:

  温病余热未尽,气液两亏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见于温病中后期。

其证除低热外,尚有汗出,心烦口渴,神疲乏力,欲呕不呕,苔少乏津,舌质红,脉虚数等。

宜用竹叶石膏汤(竹叶10g,生石膏、粳米各30g,麦冬15g,半夏12g,人参、甘草各6g)加减治之。

暑热未尽而气液俱虚者,宜用王氏清暑益气汤(西洋参4.5g,西瓜翠衣30g,莲梗、粳米各15g,黄连3g,石斛、麦冬各9g,竹叶、知母、甘草各6g)化裁治之。

  阴虚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久病或大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亦可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咽干饮少,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应滋阴退热。

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皆可随证选用。

  血虚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之后,也可由脾胃受伤逐渐发展而成。

其热多表现在午后,且常伴有面色淡白,头昏眼花,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等。

应补益阴血,或益气养血。

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15g)或归脾丸随证出入治之,必收良效。

  气虚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过劳及久病之后。

临床常伴自汗,少气懒言,精神倦怠,渴喜热饮,舌嫩色淡,脉虚弱等。

当甘温益气。

用补中益气丸治之,于证甚切。

  湿热内蕴所致低热:

此型低热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且以日时(午后)为著,且常伴恶寒身重,胸脘痞闷,纳少厌油,口干不饮,苔白腻微黄等。

宜用三仁汤(杏仁15g,滑石、薏苡仁、半夏各18g,通草、白蔻、竹叶、厚朴各6g)治之。

若更见心烦,尿少而黄,口干欲饮冷水,苔黄腻者,热偏重也。

宜于方中加入黄连6g,黄芩9g治之。

  食积所致低热:

其热亦多发生在午后,有的患者尚有手心发热,且常伴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稀溏,苔腻等。

应消食导滞。

用保和丸或江中消食片治之,必收满意之效。

  痰湿所致低热: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聚,久则成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