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439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docx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浙江省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病媒生物主要是指蚊、蝇、鼠、蟑等跟人类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类医学动物。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如寨卡病毒病、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为切实加强我市病媒生物防制,降低密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防制原则

应根据“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以及“有效经济、简便安全、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地倡导绿色PMP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环境治理、化学防制或其他有效综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的防制措施,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达到除害防病目的。

二、蚊虫防制

(一)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是蚊虫防制的根本措施,做好环境治理不仅能有效的减少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也能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对于人群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的意义。

1.清除孳生地,治理小型积水:

经常检查室内外的花盆、水生植物容器、罐头盒、瓶子、轮胎、快餐盒、树洞、竹头、石穴及各类无用的缸罐等盛水容器,发动群众采用翻盆倒罐的方法清除或破坏各类容器积水,消除蚊虫的孳生条件。

加强废旧轮胎管理,减少露天堆放,可以在轮胎上打孔,以防止积水。

2.填塞:

用石头、泥土、橡胶等物填塞或填充水坑、洼地、废弃的池塘和沟渠,防止积水生蚊,特别注意建筑工地的临时坑洼积水,填塞树洞等。

3.排水:

统一规划好广场、公园、道路、排水(污)系统的建设,疏通各种排水系统,包括清理污泥并保持河流畅通而不至于淤积成为蚊虫孳生地。

4.隔离封闭孳生场所:

在储水容器、水井等可能产生蚊虫孳生的场所,予以加盖,防止蚊虫孳生。

5.治理死水塘、人工湖、人工池:

经常检查此类水体,彻底清除淤积物、漂浮物,完善排换水设施,人工池要经常换水;适宜养殖的水体可放养鱼类控制蚊虫孳生,不适宜养殖的水体应进行填埋或药物控制。

 

(二)物理防制

蚊虫物理防制是利用机械方法,如采用光、声、电等物理方式来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主要包括:

1.二氧化碳诱蚊装置。

二氧化碳是雌蚊的引诱物,利用这一特点制成的诱蚊装置可以诱杀成蚊,在特定的外环境中使用可减少成蚊。

2.诱蚊灯。

该类器械对夜间活动的蚊虫杀灭效果较好,使用时应避免强光源干扰。

3.使用电蚊拍,在室内发现有成蚊时,也可用电蚊拍杀死成蚊。

4.安装纱窗、纱门等,可以阻挡成蚊进入室内叮咬吸血。

(三)化学防制

蚊虫化学防制可分为幼虫防制和成虫防制。

1.幼虫防制。

对各类不能彻底消除的水体孳生地,或无法清除的积水,如积水的池塘、沟渠、轮胎、防火缸、下水道口、地下车库积水井、在固定树木中毛竹头等,可以使用化学缓释剂或微生物制剂进行杀灭,具体详见常用灭蚊杀虫剂及使用(表1)。

2.成蚊防制。

(1)空间喷洒:

在蚊虫季节高峰时使用。

①空间喷洒优点是杀灭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面积空间。

②室外空间喷洒一般在蚊虫日出和日落的群舞和夜间活动时应用,如超低容量喷洒、热烟雾喷洒等。

热烟雾穿透力比较强,无需使用高浓度制剂,在居民区可以达到快速灭蚊的目的。

③室内环境喷洒主要器械为手提式超低容量喷雾机、背负式超低容量喷雾机、车载式超低容量喷雾机等。

④超低容量喷雾,应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监测结果、要处理的区域大小以及景观类型,准备可用的杀虫剂,计算剂量及所需杀虫剂的用量;选择6:

30-8:

00之间或傍晚进行处理;风速小于4m/s(15km/h)时可进行处理,静风条件下作业最佳;喷雾时原则上从下风向往上风向处理;处理室外时,直接对蚊虫可能栖息的地点进行喷雾,如树丛、封闭的下水道和树荫底下等;应事先对居民进行告之,覆盖食物,移走宠物,熄灭火源,操作者应穿有防护服,佩戴口罩或面具及护目镜;其他事宜可参照《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空间喷雾》(GB/T31714-2015)进行。

(2)滞留喷洒:

在杀灭越冬和早春蚊虫及处理蚊虫栖息环境时常用。

①滞留喷洒是使用具有残效的触杀杀虫剂,喷洒在室内(住屋或厩舍)蚊虫能够栖息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衣柜背面等,当侵入的蚊虫栖息在这种表面时候,与药物接触中毒而死,是应用广泛的化学灭蚊方法。

②注意事项:

工具准备,包括常量压缩喷雾器、量筒、卫生杀虫剂、口罩或面具、手套、护目镜等;选用有滞效作用的卫生杀虫剂,并根据其使用剂量进行喷洒;应按照卫生杀虫剂安全使用说明,注意个人防护;室内非操作人员应全部离开,将食物存放好,防止接触杀虫剂,将宠物移到室外,熄灭火源,操作者应穿有防护服,戴手套、佩戴口罩或面具及护目镜;其他事宜可参照《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滞留喷洒》(GB/T31715-2015)进行。

3.常用药物

实际使用卫生杀虫剂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在杀虫剂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蚊虫的抗药性监测情况指导用药,并选择安全性高的杀虫剂灭蚊,下表为常用高效低毒的卫生杀虫剂,供化学防制中参考。

表1 常用灭蚊杀虫剂及使用

有效成分

类型

剂型

使用方法

用量

用途

双硫磷

有机磷

颗粒剂

2-3周1次

投入水中

1%颗粒剂,0.5-lg/m2

杀幼剂

倍硫磷

有机磷

颗粒剂

2-3周1次

投入水中

5% 颗粒剂,10-20g/m2

杀幼剂

苏云金杆菌

生物农药

悬浮剂

喷洒

600ITU/mg,2-5ml 制剂/m2

杀幼剂

苏云金杆菌

生物农药

可湿性粉剂

喷洒

1600ITU/mg,l-2g 制剂/m2

杀幼剂

球形芽孢杆菌

生物农药

悬浮剂

喷洒

100ITU/mg,3ml制剂/m2

杀幼剂

吡丙醚

生长调节剂

颗粒剂

2-3周1次

投入水中

0.5%颗粒剂,1-2g/m2

杀幼剂

高效氟氯氰菊醋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室内外

20-30mg/m2

滞留喷洒

高效氯氟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室内外

20-30mg/m2

滞留喷洒

高效氯氰菊醋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室内外

20-30mg/m2

滞留喷洒

顺式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室内外

20-30mg/m2

滞留喷洒

氯菊酯+生物烯丙菊酯

拟除虫菊酯

水乳剂

室内外

5-10g/ha(氯菊酯)

空间喷洒

胺菊酯+氯菊酯

拟除虫菊酯

微乳剂

室内外

5-10g/ha(氯菊酯)

空间喷洒

氯菊酯+四氟醚菊酯

拟除虫菊酯

乳油

室内外

5-10g/ha(氯菊酯)

空间喷洒

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

有机磷,

拟除虫菊酯

乳油

室外

210g/ha

空间喷洒

 (四)生物防制

生物防制是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和杀灭蚊虫。

主要措施有:

1.鱼类治蚊

在我国利用家鱼防制蚊虫技术中,稻田养鱼占首要地位,主要以鲤鱼为主,其次为草鱼或两者混合放养。

另外在一些水体中放养金鱼、柳条鱼等观赏鱼类也可以达到减少蚊虫幼虫的目的。

2.微生物治蚊

苏云金杆菌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细菌杀虫剂,其对伊蚊幼虫的毒效最高,对库蚊幼虫的毒效次之,对按蚊幼虫的毒效比较差。

球形芽孢菌对蚊虫幼虫的作用原理类似苏云金杆菌,但是球形芽孢杆菌的杀蚊谱比较窄。

对库蚊和按蚊的幼虫有较好的毒杀作用,但对伊蚊幼虫的作用就比较差。

三、鼠类防制

(一)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是灭鼠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鼠类的适应性很强,环境整治应根据其栖息场所区分对待。

家栖类(主要是褐家鼠、小家鼠)多栖息于居室、仓库、厨房、厕所、下水道等处及居室周边外环境。

野栖类(主要是黑线姬鼠等)多栖息于草地、湖泊、河道周边环境中。

环境整治措施包括: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变鼠类生存环境

清理建筑物周边,特别是整治杂草丛生,堆积杂物的院落、长期堆放垃圾或废品的围墙周边以及有食物的杂物间。

如发现有鼠活动的痕迹(包括鼠洞、鼠粪、鼠道、鼠咬痕迹等)应及时清除,同时注意及时打扫室内外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堵塞鼠洞。

2.控制鼠类的食物来源

断绝鼠类获取食物的途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加盖桶装,定时清理,并保护贮存好食物。

大型活动场所外环境、居民区和各类公共区域不应有裸露垃圾,果皮(垃圾)箱内存物做到日产日清。

养殖动物有专门饲养空间,并有防鼠设施。

食品加工废料应专存、专放、专人处理。

3.完善防鼠设施

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重点场所的门、窗、下水道及通风口要完善防鼠设施。

重点单位包括农贸市场(小菜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机场、港口、汽车站等。

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主要指食堂、餐厅、小卖部、食品仓库等。

(1)箅子和地漏:

 厨房操作间下水道出水口有竖箅子(金属),箅子缝小于1.0c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的箅子缝小于1.0cm,且无缺损。

 地漏加盖。

(2)防鼠门:

适用于厨房、库房(加工场所)的木板门。

方法是在原有门的外侧下方其表面(包括门框)镶30cm高的铁皮,门和门框、门的底边与地面间隙要小于0.6cm。

(3)防鼠板:

通常设在库房的出入口。

方法是用铁皮或铝板镶一块高度60cm,宽度同安装的地方(如门)尺寸大小的板,两边做一个框或槽,以便固定防鼠板。

(4)防鼠网:

库房、厨房窗户、排气扇、通气孔、排水孔等各种管口都要加装金属网眼(网眼不得超过0.6cm)的铁丝网,下水道排水出口处也可安装活动的防鼠网挡板。

(5)所有的管道和电缆通过墙壁的地方都要用水泥抹平缝隙,对不能堵塞的孔洞要用铁丝网或用清洁用钢丝球封堵。

(二)物理防制

物理防制又称器械灭鼠(捕鼠夹、捕鼠笼、粘鼠板),即利用捕鼠器械和粘鼠板来捕捉鼠类。

主要用于室内环境以及居民区内。

器械灭鼠效果与器械的选择和应用的时间、位置有较强的关系,要善于分析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使用器械灭鼠时要做到数量充足、有效布放(即将捕鼠器置于有效状态)。

捕鼠器的布放地点:

不用诱饵的捕鼠器,布放在洞口或鼠经常活动的场所。

带饵的捕鼠器适于布放在鼠经常觅食的场所。

在野外布放带饵的捕鼠器要注意风向,一般放在上风处效果好。

捕鼠器的布放时间应在鼠活动高峰(21:

00~22:

00时和下半夜3:

00~4:

00时)前布放。

有鼠却捕不到时,应检查捕鼠器是否失灵,诱饵是否适合,地点是否得当等。

若均无失误,则应更换捕鼠器。

每一种捕鼠器只能连续布放几天,即应更换。

若只有一种捕鼠器,使用几天后也应停止一个阶段再用。

许多捕鼠器械在捕获鼠后,会沾上鼠血或排泄物,应妥善处理。

尤其是在动物病(鼠疫、出血热等)可能流行的地方,不能徒手接触污染部分。

捕鼠后的处理:

不应用手触及死鼠或活鼠,应随身携带简易的取鼠工具。

捕获的鼠要就地深埋。

鼠体及附近地面上,常有鼠的体外寄生虫,应注意防护。

1.捕鼠夹(笼)

鼠夹按其大小和弹簧强度,大致可分大、中、小三型,以中型使用较广。

用大型鼠夹捕捉中、小型鼠类,可在压环上加一根铁丝横梁,或适当延长诱饵钩。

鼠夹需用诱饵。

有的鼠夹的诱饵挂在勾上或很小的诱饵板上,此类鼠夹一般不放在洞口。

有的鼠夹有较大的挂饵板,既可加饵按常法布放,也可不用诱饵而布放在鼠洞口。

捕鼠夹必须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如墙角、鼠类经常活动的地点,不提倡布放家庭室内捕鼠 。

2.粘鼠板

将粘鼠板打开平放在墙角地面或其它有鼠活动的地方。

在粘鼠板中央投放诱鼠饵料(如花生米、巧克力、新鲜的胡萝卜块等)。

饵料应置于粘鼠板中央,可同时投放2-3粒。

粘鼠板的粘度易受温度、湿度、灰尘影响而改变。

灭鼠时如发现粘鼠板胶出现粘度下降或变硬应停止使用,及时更换。

对于已经粘捕到鼠体的粘鼠板一般不重复使用。

粘鼠板连续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如此期间未粘捕到鼠,须及时采取措施,更换粘鼠板或改变布放位置。

为避免粘鼠板被人无意踩踏。

应将粘鼠板放置的具体部位告知放置粘鼠板的单位、部门和居住者,并对所有粘鼠板编号。

任务完成后,须取走全部粘鼠板。

(三)化学防制

灭鼠毒饵投放方法及注意事项:

1.各镇、街道要对设置的灭鼠毒饵站(盒)进行统计,对站(盒)内的杂物和沉积的毒饵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按规范补充设置新的灭鼠毒饵站(盒),并登记造册。

2.灭鼠毒饵投放重点单位和环境是: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粮库、各类市场、商场、宾馆、饭店、影剧院、医院、学校、火车站、汽车站等。

重点部位是:

食品加工间、售货厅、食品和药品仓库、垃圾中转站、公厕外围、农贸市场、废品回收站、畜禽宰杀场、房屋拆迁工地、公园绿地等可能招致鼠害的场所。

3.毒饵盒内的毒饵应有专人定期检查,防止毒饵霉变,一旦发现毒饵被鼠盗食应及时补充,要求毒饵保留15天。

4.灭鼠毒饵投放在灭鼠毒饵站(盒)内,灭鼠毒饵盒长度应大于25㎝以上;投放无遮盖方式的毒饵1次所投放的毒饵量每堆不超过15g。

要求沿墙根、壁角或靠物体边缘投放,尽量隐蔽、防潮;由于蜡块毒饵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霉的作用,用于全年常规性投放,适用于下水道、暖气管道和各种阴沟、阴井等较为潮湿的区域,下水道蜡块应吊于出水洞口、离水面3~5㎝处。

室内将毒饵投放在鼠道和鼠的活动区域,离开墙或物体2~3厘米,每15 平方米投放2~3点,每点投放毒饵15克。

外环境应在重点行业四周、垃圾房、破损的下水道、有鼠洞的附近投放毒饵;农田灭鼠应重点在鼠洞周围和鼠道附近投放毒饵,对于鼠洞应先将鼠药(20g)放入洞内,后堵洞原则。

每点投放10~20克,间距10~20米。

禁止将毒饵投放在马路边、人行道上、活动场(球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

5.以毒饵站(盒)方式投放毒饵应在毒饵站(盒)上标有警示标志。

灭鼠毒饵统一投放前和投放期间,要做好安全警示,时间不少于20天。

抗凝血类灭鼠毒饵解毒剂为维生素K1,各医疗机构应储备解毒剂。

6.灭鼠后发现的死鼠应及时深埋处理(深度应以不被猫狗刨出为原则)。

人体不得直接接触被杀死的鼠或捕获到的鼠。

残留毒饵不能直接当作垃圾处理,必须集中收集,按规定销毁。

7.尽可能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灭鼠剂,如溴敌隆、氟鼠灵(杀它仗)等。

必须加强投药全过程管理,不用未获国家登记的其他药物和集贸市场上私卖的毒饵。

表2 常用灭鼠药的使用

灭鼠药剂

常用浓度(%)

投饵量(g/堆)

投饵期

死亡时间及死亡高峰

溴敌隆

0.005

10

第1、4、7晚

一般死于2-11d,高峰在3-6d

溴鼠灵

0.005

10

第1、4、7晚

一般死于2-11d,高峰在3-6d

氟鼠灵

0.005

10

第1、4、7晚

一般死于2-11d,高峰在3-6d

8.投药期间应确保人畜安全。

在居民的住宅或临时居住地,要保存好粮食、食品,断绝鼠类食源,还要保存好衣被等物品,勿让鼠类藏匿。

9.在灭鼠同时,即死鼠高峰期之前,应在居住区开展媒介昆虫的杀灭工作,如杀灭蜱、螨、蚤、虱等鼠体寄生虫可用2.5%溴氰菊酯或0.6%高效氯氰菊酯等药物进行滞留喷洒,但要避免杀虫剂喷洒到灭鼠毒饵上,以免影响毒饵的适口性。

四、蝇类防制

(一)环境治理

蝇类防制的关键的措施是对其孳生场所进行治理, 具体做法是:

1.加强重点场所的环境治理:

大型活动场馆和场所周边区域,要彻底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和清除孳生物。

加大管理工作力度,杜绝人们乱扔乱倒生活垃圾和餐后食品垃圾。

机场、车站等窗口单位应加强管理工作力度,及时做好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

宾馆(饭店)、餐馆、商店等,应重点检查后院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的状况,要杜绝厨房垃圾露天储运方式。

2.垃圾是蝇类重要的孳生场所,垃圾要采取袋装化和直运方式,去除垃圾池、垃圾通道储放垃圾的落后方式。

存放垃圾容器的地面必须硬化,并随时保持清洁,清运时容器要清彻底,不留淤积物。

城市集装箱式垃圾收集转运站必须具备完善的卫生设备,如上、下水道以及严密的管理制度,清运时也应特别注意边缘、底部,箱池内不能留有淤积物,要做到每日进行水冲清洗处理。

3.建立落实厕所卫生清洁制度,完善防蝇设施,厕所周围1m内地面要硬化。

4.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下水道口平滑,以防堵塞后污水外溢,淤泥堆积招引大量成蝇和为蝇类的孳生提供条件。

5.加强对特殊行业孳生物的管理。

城市里的特殊行业如禽、畜饲养厂、肉类、蛋禽收购加工、酿造、食品加工、皮毛、水产、饮食等行业的下脚料、残渣废弃物、公共绿地宠物粪便等都是蝇类主要孳生物。

必须对孳生物处理做到“三早”(即早清运、早封存、早利用);孳生物管理做到“三有”(即有制度、有措施、有人管);孳生环境做到“三无”(即无成蝇、无活蛆、无异味)。

(二)物理防制

蝇类的物理防制主要包括建立防蝇设施和采用物理的方法降低蝇类密度。

1.防蝇设施

防蝇设施主要有纱窗、纱罩、纱门、门帘及风幕机等,建立完善的防蝇设施对防止蝇类侵入室内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安装的部位

安装时必须按照房屋的结构、布局进行设计,不留空缺。

餐厅大门有条件的要有缓冲门,两门的入口都要安装门帘或风幕机等防蝇设施,店堂通向操作间的入口、操作间的后门通道要加门帘或风幕机等防蝇设施,所有的窗户都要安装纱窗,通向外部的排风扇,要加纱网。

经营直接入口熟食的店铺,除在门窗加防蝇设施外,应在出售熟食品的窗口上增加推拉窗户或纱网。

风幕机应安装在公共场所出入口的上方,通过机内的贯流风轮和风叶产生强大的气流,形成一面无形的门,可阻止室外的蝇类等进入室内。

(2)安装的质量要求

安装的防蝇设施必须符合防蝇的要求,如纱门、纱窗必须与其框架匹配、相互吻合,其缝隙不可过大,以防蝇类爬进。

门帘和风幕机应与要安装的门匹配,门帘的宽度和风幕机吹出的风幅必须大于门洞的宽度,前者若是胶帘,两胶片之间需有≥4cm的重叠,前者的长度距地面为≤0.5cm为宜,不可过长或过短,有条件的应在入门处增加缓冲间并在两口处都安装门帘,以提高防蝇效果;风幕机的风速应大于7.62m/s,风口向外倾斜30°。

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定期维护。

2.物理灭蝇

物理灭蝇主要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引诱、捕打、粘捕等)来降低蝇类密度。

物理灭蝇的方法具有简单、环保和易操作的特点。

(1)捕打

这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室内有少量成蝇活动时,捕打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使用灭蝇器械灭蝇

①灭蝇灯:

可分为光诱高压电击式和光诱粘捕式。

光诱高压电击式灭蝇灯适用于那些并不关注蝇类碎片散落会引起问题的区域。

光诱粘捕式灭蝇灯适用于餐饮、熟食、食品加工、制药、和烘漆等场所使用。

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装的位置、使用不正确、诱蝇灯长期无人清洁、灯管长年使用,老化不更换。

②电动捕蝇器

电动捕蝇器适用于多种场所(如办公室、餐馆行业、食品加工行业等室内)的灭蝇。

③捕蝇笼

现市售的捕蝇笼主要由圆柱形纱窗网、倒漏斗形纱网、两个圆圈形骨架、诱饵盘及3根立柱组成,此方法适用于外环境灭蝇。

④粘蝇纸

将粘纸悬挂于室内多蝇场所,如餐饮后厨、农贸市场等,用过后连同捕获的蝇类一起处理掉。

此法适用室内灭蝇用。

(三)化学防制

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蝇类是快速降低蝇类密度的主要手段。

但在蝇类的防制中化学防制只能作为环境防制和物理防制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方法。

蝇类的化学防制有许多方法,应根据蝇类不同生活阶段选择对蝇幼虫期和成虫期的防制方法。

1.杀灭蝇蛆:

用于幼虫孳生场所,如拉圾中转站的压缩池等。

用压缩喷雾器将稀释后的杀虫剂,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有效剂量均匀喷洒在蝇类孳生地的表面。

进行孳生地处理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当药剂进行灭蝇蛆,具体可参考表3。

表3  常用灭蝇杀虫剂

有效成分

类别

剂型

使用方法

用量

用途

吡丙醚

昆虫生长调节剂

颗粒剂

撒布

0.5%制剂 20g/m2

杀幼剂

倍硫磷

有机磷

颗粒剂

撒布

5%制剂,30g/m2

杀幼剂

高效氟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室内外

30-40mg/m2

滞留喷洒

高效氯氟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室内外

20-30mg/m2

滞留喷洒

高效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室内外

30-40mg/m2

滞留喷洒

顺式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室内外

20-40mg/m2

滞留喷洒

高效氯氰菊醋+残杀威

拟除虫菊酯,

氨基甲酸酯

悬浮剂、

乳油

室外

30-40mg/m2

滞留喷洒

 2.杀灭成蝇

(1)毒饵灭蝇

灭蝇毒饵是将胃毒作用强的杀虫剂掺入蝇类所喜食的诱饵中制成。

用时将毒饵放在浅盘中,放置在蝇经常活动的地方即可。

若天凉时,应放置在室内有阳光处。

(2)毒蝇绳灭蝇

此法灭蝇简单、省药,灭蝇效率高,适用于室内外多种场所灭蝇。

使用方法:

将毒蝇绳垂直或横拉在室内、厕所、厨房、食堂、宿舍、农贸市场。

垂直悬挂在天花板上,离地面2.0-2.5米处止,横拉毒绳距顶棚30厘米左右,最好不靠近四壁,上述毒绳残效期可保持2-3个月左右。

失效后可再浸药悬挂。

(3)使用滞留喷洒药剂灭蝇

①目标区的确定

室内环境包括前厅、走廊的照明灯具和灯线、房梁的下角处,不经常打开的玻璃窗的玻璃与窗框衔接处的四周边缘药膜应在5㎝以上宽度等。

室外环境重点在垃圾箱的内上盖和外壁,室外厕所的玻璃窗、纱窗,距房舍较近蝇类易栖息的树木、灌丛、树墙,特别是有蚜虫发生或分泌甜汁的树丛等。

②杀虫药剂品种的选择

首先应在对环境整治基础上,建议使用低毒、环保、持效性好的滞留喷洒剂,具体参照表3。

滞留喷洒要结合本地蝇类抗性监测数据,避免使用高抗性药物。

③施药程序与处理周期

对于室内环境如前厅、走廊的照明灯具和灯线、房梁的下角处理、纱窗、纱门等,可按使用剂量进行涂刷,对雨水淋过的纱窗纱门要及时补刷。

室外环境垃圾箱的内上盖和外壁可采用压缩式喷雾器喷洒,对室外厕所的玻璃窗、纱窗也可将滞留喷洒药剂稀释后进行涂刷药膜应在5㎝以上宽度。

绿化带可用拟除虫菊酯类滞留喷洒剂,在无雨天气的傍晚进行喷洒。

室内滞留喷洒灭蝇应在蝇类繁殖盛期到来前进行。

首次用药后可根据滞留性杀虫剂的残效时间(一般1.5-2.0个月后)再重复用药。

其他事宜可参照《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滞留喷洒》(GB/T31715-2015)进行。

(4)空间喷雾灭蝇

空间喷洒是快速降低室内、外蝇类密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空间喷雾操作程序包括:

①目标区的确定

室内喷洒多选择住所、橱柜、餐厅、商店、禽舍和动物厩等。

室外喷洒的场所主要是蝇类夜间休憩地、垃圾堆、市场、食品生产点、垃圾箱和垃圾车等。

②杀虫药剂品种的选择

对于室内喷洒,建议使用毒性较低的杀虫药剂的水剂或除臭煤油作溶剂的剂型品种。

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中添加增效醚会增加防制效果,减少用药量。

③施药程序与处理周期

对于室内喷药,按照“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原则,可以使用便携式冷雾机或热雾机。

对于室外大面积喷洒,最适于使用车载冷或热雾机,车辆到达受限的地方可选用便携式喷雾器。

杀虫药剂喷洒效率取决于目标剂量、车或人的移动速度、气象条件等。

随着喷雾器向前移动,处理带的宽度从20-30米到100米不等。

对于社区防制,设备可以装载在车上,以8-16千米/小时的速度沿街行驶。

喷洒通常在早晨温度升高以前进行。

对于奶牛场、食品厂和其它重要场所的室内喷洒应该每天都确保防制效果。

对于在城镇、乡村等进行室外喷洒,应该在1-2星期内多次进行喷施,之后喷洒间隔可以延长到1或2周。

可以用粘蝇条等监测成蝇密度,以确定准确的喷洒时间,避免因喷洒频繁促进抗药性的产生。

④注意事项

室内空间喷洒时要注意避免水、食品的污染,室外空间喷洒时要避免人、动物的接触,按厂家的说明书或技术手册进行操作。

其他事宜可参照《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空间喷雾》(GB/T31714-2015)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