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461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型调频对讲收音机Word文件下载.doc

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接收到的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进行选频放大,然后进入混频电路再进入中放电路,经过解调电路得到想要的信号,然后经过放大进入扬声器,就可以听到我们想要的声音。

本系统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了解学习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加深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学习认识。

掌握超外差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并熟悉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过程。

完成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的元器件识别和引脚处理,画出画出其主要芯片LA1800功能框图;

完成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的组装与收听;

完成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的整机调试;

学会超外差1008调频对讲收音机的调试与简单故障排查。

二、元器件清单及简介

名称与参数

数量

R1120Ω

1

C13223p

V29018H

R24.3K

C14221p

LEDφ3

R336K

C1518p

电位器

R4100Ω

C1675p

话筒

R510K

C17101p

Ic11800

R61K

C18103p

Ic22822

R74.3K

C1933p

开关

R84.3K

C20223p

开关按钮

R9560Ω

C21103p

大拨盘

R102.4K

C22103p

小拨盘

R1147Ω

C23104p

电池正极片

R1215Ω

C24220u

电池负极片

R13330V

C25104p

正负极片

2

R1410K

C26223p

焊片

C1224p

C27104p

φ2.5*6自功

4

C2102p

C28103p

φ2.5*8自功

C339p

C29103p

φ2.5*4螺杆

3

C468p

C30220u

φ1.7*4螺杆

C56p

C31103p

10cm长细线

C66p

C32104p

6cm长细线

C739p

CY104p

平行线

C839p

L1φ3\5T

电路板

C915p

L2φ3\6T

喇叭

C1010p

L3φ3\5T

拉杆天线

C11单联

L4φ3\5T

机壳

1套

C12223p

V19018H

图纸

三、设计原理分析

3.1主要芯片简介及电路设计

3.1.1La1800芯片介绍

La1800为单片FM/AM收音机电路,FM部分包含混频,FM本振中放,FN鉴频,静噪,低通滤波器等;

AM部分包括高放检波,此外还有音频驱动级和功放电路,用一块LA1800电路和少数外围元件,可制作完整的收音机。

该芯片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2.5V~5V。

该芯片采用密间距的22脚双列直插封装,图1为LA1800内部结构图。

图1La1800内部方框图及静态电压参考值

3.1.2D2822芯片介绍

D2822用于携式录音机或者收音机作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特点:

电源降到1.8v时依旧能正常工作;

交越失真小;

静态电流小,可作桥式或立体式功放应用;

外围元件少;

通道分离度高;

开机和关机无冲击噪声;

软限幅等特点。

D2822是一块功放芯片,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LA1800芯片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D2822芯片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该芯片包含两个放大二极管,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2.5V~5V。

采用密间距的8脚双列直插封装,图2为D2822内部结构图。

图2D2822内部结构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该芯片的各个引脚的功能:

1号脚为左输出,2号脚为电源正极,3号脚为右输出,4号脚为电源负极,5号脚为右输入(负),6号脚为右输入(正),7号脚为左输入(负),8号脚为左输入。

3.2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整体电路设计及其相关说明

图3调频对讲收音机原理电路图

驻极体在此起到传感器的作用,将变化着的声波转化为变化着的电信号。

VT1选用9018,他主要对信号进行调制放大,由R1、R2、C1进行阻抗均衡,C2、C3、C4、C5、L1以及VT1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其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D1800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调频信号经C9耦合到其I9脚内进行混频,本振信号进入1脚形成本机震荡电路,L4、C、C10、C11等元件构成成本的调谐回路。

D2822作为功放电路的核心芯片,主要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VT2为D40,是专用发射管,可用9018替换。

3.3工作原理

该对讲收音机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分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发射部分电路采用本级振荡经调制差频后中频发射。

接收部分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放大输出。

图5

3.3.1收音机(或接收)部分原理:

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C11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

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

10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

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3.3.2对讲发射原理:

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

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

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

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

VT1、VT2用9018超高频三极管作为振荡和发射专用管。

四、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光二极管没有亮,通过检查电路板发现二极管级性弄错了,长的对应正极,短的对应负极。

2.在进行对讲时,发现对方不能接受到,通过一一排查,知道了是话筒正负极问题,话筒正极焊接红色导线,话筒负极焊接黑色导线。

3.在进行收音时,发现喇叭声音很小,通过一一排查并与同学讨论,发现在焊接过程中对芯片2822引脚2和3脚焊接到一起了,通过同学的帮助,分开了2和3脚的焊接,声音明显的得的提高。

4.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器件是虚焊,在老师的版主下得到了解决。

五、总结

在本次试验中,从最开始自己动手布线设计的电路的焊接练习,到最后的对讲机焊接,从动手能力上,锻炼了自己的手工能力,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对一些新的原器件有一定了解。

关于此次对讲机的原理及相关知识,让我们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所用到的两款芯片D1800.D2822有一定了解,对以后进行相关电路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我想通过此次以及以前的实习,我们对焊接以及电路的设计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了。

同时,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再者自己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自己焊接了很多东西,但是我觉得还是有许多的东西还是有待提高的,比如:

原理的掌握,元器件的摆放,焊接的质量等;

在以后的时间中还是需要去注意的.......

[1l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l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l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l康华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

[5l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l陈明松.新型调频接收机的电路原理与性能特点[J].电声技术,2001.

[7l郑彩盛.数字调谐收音机的生产及调试[J].电声技术.2004.

[8l江苏,姜笃庆.自制15一870MHz调频接收机[N].电子报,2001.

[9l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M].武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题目:

1008型调频对讲收音机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评定

设计成绩等级

指导教师(签章):

201年月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