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35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docx

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1至5页,第II卷(非选择题)6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0—16Na—23Ba--137

本卷有两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内某些生理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与分离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B.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免疫效应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相应的激素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D.增加尿液排出量是体温调节中增加散热的重要途径

2.

右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

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B.细胞质基质中有完成①过程的酶,①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C.物质X和脂肪酸通过生物膜结构时,都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

D.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不足,图示过程会减弱而脂肪的分解会增加

3.2010年5月20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

科学家文特尔表示,他们将人工合成的一种全新DNA植入一个内部被掏空遗传物质的细菌细胞中,这个“人造细胞”已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增殖。

下列与此有关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全新DNA时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人造的DNA中含有与合成初级代谢产物相关的基因

C.掏空遗传物质的细胞中必须保留核糖体等细胞质成分

D“人造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为了探究影响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人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向甲、乙组洗衣粉中加人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水温/0C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下列针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乙组只加入了蛋白酶

B.将温度由渐升至900C,甲组清除血渍的时间会逐渐缩短

C.甲、乙两组洗衣丨粉洗涤效果有差异,$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实验表明,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5.

右下图表示水稻光合作用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曲线a是在15°C、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测定的结果,曲线b是在B点时改变某些条件后测定的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点时刻,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都能产生NADPH

BA点与B点相比,A点时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速率较慢

C.A点时刻,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C02量可能多于叶绿体消耗的C02量

D.曲线b与曲线a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B点以后改变了C02浓度或温度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化硅、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歼―20战机表面采用的高好吸波复合材料,较铝合金材料,易实现隐身目的

C.家庭小实验中可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溶胶中的食盐

D.欧盟禁用双酚A奶瓶是因为其材料具有热塑性,沸水蒸煮即熔

7.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且

物的量之比为2:

3:

5。

则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呈酸性

B向该溶液加入少量铝粉,有H2生成

C该溶液还可能大量存在:

H+、I—,Na+

D.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

8.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R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量温度4次

C环形玻璃腳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所含PT和稀腺溶液中所含0H""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更准确

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C、B与D分别同主族,且A、C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B、D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C>D>B>A

B.由B和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元素B、D、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熔沸点最高的是B与A形成的化合物

D.

元素D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易变质

10.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磷酸形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B该物质与甲酸反应所得酯的的化学式为C8H807P

C该物质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能发生在醛基上

D该物质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1.如图所示,甲容器容积不变,乙容器有可移动活塞。

甲中充入3m0lA和2m0lB,乙中充入2m0lC和2m0lD,发生反应

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活塞固定在4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容器内压强:

P甲>P乙

B.平衡后,若向乙中再加人B物质,活塞向右移动

C.平衡后,若将活塞移动至6处,乙中C(A),c(D)均减小

D.同时升高相同温度,达到新平衡时,甲中A物质#速率等于乙中A物质时速率

12.将标准状况下的VLC02通人含有am0l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得溶液I。

下列对溶液I中固体溶质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I中含固体溶质的组合可能有5种

B.已知V和a的具体值可以确定溶液I的溶质

C.向溶液I中加人足量Ba(0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烘干得固体质量为Wg,由W和V的值可确定溶液I的溶质

D.已知溶液I中固体溶质的种类和a值,一定能求出V

13.

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内燃机高,已应用于汽车中。

下图为某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其中C1和C2均为多孔性纳米电极(不考虑电解质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口放出气体为C02

B.质子将由C1电极区经交换膜向C2电极区运动

C.电池总反应的产物与甲醇燃烧产物一样

D.用该电池电解精制铜,当消耗1m0l甲醇时,可溶解粗铜中3m0l铜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旳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铒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所示为流星划过夜空发出的耀眼光焰。

据研究,这种光焰是因为某些外太空物体被地球强大引力吸引、在穿越大气层坠落地面的过程中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而形成的。

关于流星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引力对流星做正功,流星的机械能将增加

B.地球引力对流星做正功,流星的机械能将减少

C.流星可能做平拋运动

D.流星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5.—列简谐横波沿:

T轴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质点C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

该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B.质点E此时的振动方向向上

C.从该时刻起,质点A将比质点G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D的振幅为零

16.如图所示,实线为某匀强电场的三条电场线(不知电场方向),在此电场中的M点放置有一放射源,它放射出的

三种射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A.a对应的粒子一定是

粒子c对应的粒子一定是

粒子

B.

在运动过程中,a,b对应的粒子的速度都将减小

C.在运动过程中,a、6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都将增大

D在运动过程中,a、b对应的粒子的电势能都将减少

17.右图画出了氢原子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四个能级,其中基态的能量是-13.6eV。

现有大量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上,在它们自发地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多可发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从n=4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释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

C.

若从n=4能级直接跃迁到n=2能级释放出的光子恰好能让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l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若把释放出来的光子分为频率相同的光束,让这些光束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则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释放出的光子束对应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18.如图所示,密闭着常温、常压下气体的导热气缸开口向上,缸内活塞用一根弹簧竖直悬挂,气缸下系有钩码P,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大气压恒定,系统状态变化足够缓慢,摩擦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气缸内每一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

B.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器壁上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将增加

C.保持外界温度不变,增,加钩码个数,气体体积将增大,但弹簧长度保持不变

D.保持外界温度不变,增加钩码个数,气体将从外界吸热,但气体内能保持不变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9V,内电阻r=5

,变阻器风的最大电阻

=5.0

,R2=1.5

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

在开关S与a接触且电路稳定后,电源恰好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此时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央的一个带电微粒也恰能静止。

那么

A.

S与a接触a电路稳定后,Ri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3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5W

D.S与a接触且电路稳定后,若增大R1的阻值,则R2两端的电压将增大

C.在题设条件下,将开关由a掷向b(未接触b),该过程中带电微粒将向下运动

D.在题设条件下,将并关掷向b后,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将增大

20.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大量信息通过光导纤维(光纤)高速传输的。

如图所示,一条圆柱形光导纤维长为l,其玻璃内念的折射率为n1,外套的折射率为n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若已知光从内芯射向外套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A.和叱必须满足的关系是n1

B.

Tl1和&必须满足的关系是n1>n2

C.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经内芯与外套间的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最长时间为

D.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经内芯与外套间的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最长时间为

21.如图所示,将单匝正方形线圈ABCD的一半放人匀强磁场中(图中虚线

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7t。

让线圈以磁场边界

为轴以角速度

=100rad/s匀速转动,在AB、CD边的中点P、Q连接右侧电路将电流输送给小灯泡。

线圈边长L=0.4m,总电阻r=4

,灯泡电阻R=3

不计P、Q的接触电阻及导线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为

V

B.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为

V

C.从图示位置开始,在线圓转动90°的过程中,线圈中

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势为

V

D.从图示位置开始,在线圈转动180°的过程中,灯泡上产生的热量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7分)

(2)(8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甲所示。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弹簧钢丝的直径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可知此弹簧钢丝的直径是_______mm0

②先将弹簧的上端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的0点,在弹賛旁边沿竖直方向置一刻度尺,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0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处做一标记(比如固定一个指针);接着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读出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力然后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工将,随挂钩上的钩码重F而变化。

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值对应的各点巳经描绘在图丙中。

③请你在图丙中描绘出X随F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N/m。

(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

跟弹簧伸长

的函数关系是

=_______。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g=9.8m/s2)

(3)(9分)实验室备有m下器材:

A.待测电阻Rx:

阻值约为200Ω

B.电源E:

电动势约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C.

电流表A1:

量程为0〜10mA,内电阻

D电流表A2:

量程为0〜20mA,内电阻约为

E.定值电R0:

阻值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G.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较精确地测出电阻Rr的阻值,小明先将其中的一只电流表改装成了电压表,接着他利用伏安法、按照正确地操作测出了多组数据,圆满地完成了实验。

①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他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电路图(需在图中标注所选器材的符号)。

②若他用表AhA2测出的电流值用I1J2表示,其他已知量用器材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则

Rx的测出值表达式为Rx=______。

23.(16分)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长L=6m,两个传送皮带轮的半径都是R=0.25m。

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传M带。

设皮带轮沿顺时针匀速转动,当转动的角速度为

时,物体离开传送带B端后在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s.若皮带轮以不同角速度重复上述转动,而小物体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v0始终保持不变,则可得到一些对应的

和s值,栴这些对应的值_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并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图乙中实线所示的

图象。

(g取l0m/s2)

⑴小明同学在研究了图甲的装置和图乙的图舉后憐出了以下判断:

时,

小物体从皮苹轮的A端运动到B端_程中一直在做匀减速运动。

他的判断正确吗?

请你再指出当

>28rad/s时,小物体从皮带轮的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做什么运动。

(只写结论,不需要分析原因)

(2)求小物体的初速度V0及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

(3)求B端距地面高度h。

24.

(19分)两块平行金属板MN、PQ水平放置,两板间距为d、板长为L,在紧靠平行板右侧的等边三角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三角形底边BC与PQ在同一水平线上,顶点A与MN在同一水平线上。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沿两板中心线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两板间,如果在两板间加某一恒定电压,粒子离开电场后将垂直AB边从D点进人磁场并垂直AC边射出。

已知BD=

AB,不计粒子的重力。

(1)两板间的电压。

(2)三角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3)若两板间不加电压且三角形区域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要使粒子进入磁场区域后能从AB边射出,试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25.

(2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0二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个n=5匝、质量M=1kg、总电阻R=0.1Ω的矩形线框abcd,ab边长l1=1m,bc边长l2=0.6m。

将线框置于斜面底端,使cd边恰好与斜面底端平齐,在斜面上的矩形区域cdef内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ef//cd,cd与ef的距离l2=0.6m。

现通过位于斜面所在平面内且垂直于ab的细线以及滑轮把线框和质量m=3kg的物块连接起来,让物块从离地面足够高的地方由静止释放,当物块下降h=0.8m时,绳子刚好拉直,此后线框恰好能够勻速地穿出有界磁场区域。

当线框刚好穿过有界磁场区域时,物块m恰好落到地面上,且不再弹离地面。

若线框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u=0.5、g取10m/s2;绳子拉直瞬间,摩擦力及线框和物块的重力的冲量对动量变化的影晌忽略不计。

求:

(1)线框在沿斜面上滑的整个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Q。

(2)线框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

26.(15分)某学习小组欲用下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欲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B中广口瓶所装液体X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检验氯气部分性质,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好装置,将A中气体通入D中较长时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实验设计及改进:

利用制得的纯净干燥氯气,证明Na2S03具有还原性;同时对上述实验的不足进行改进。

可选择的试剂:

Na2S03溶液、Ba(N03)2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0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仪器自选

试完成下列表格中的问题:

实验装置设计.

(画出简图并注明所用试剂,离子检验装里可略去)

实验步驟及现象

离子方程式

结论

Na2S03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成Na2S04

27.(15分)卤代烃在醚类溶剂中与Mg反应可制得格氏试剂,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

设R为烃基,已知:

某有机物A有如下转化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______;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已知分子中含有双键的C原子与直接相连的其它原子共面。

则A—F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的是_______(填结构式);

为了使产物纯净,反应①中除A外的反应物及溶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3)①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I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与Na反应放出H2,且官能团在不同C原子上。

则:

G--I前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D与F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除G外的另一种物质K。

则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与K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两种即可)。

28.(16分)下列图示各方框中的字母表示有关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略去)。

其中:

A为常见的化肥,K、M为常见金属单质,B、J为10电子的分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G的电子式是______;

(2)写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反应④在工业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填一条);

(4)将E溶液遂滴嫌火盛有适量粉末状K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将0溶液逐滴滴入适量E的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5)—定条件下,当B与F按一定比例反应恰好生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时,该溶质可能的化学式是______;若此时生成溶液銜质量为mg(假设无晶体析出),则当B和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B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用m表示)。

29.(14分)铬抗腐蚀性高,在钢中含量达到12%称为不锈钢。

工业上冶炼铬的主要步骤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巳知步骤II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1m0lCr(0H)3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0l;同时可得副产物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IV中电解Cr203的_极反应式为______;此时Cr203的状态为______;

(3)常温下,铬能慢慢溶于稀盐酸、稀硫酸,但不溶于浓硝酸。

其不溶于浓硝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工业上,加入硫酸可将铬酸钠(Na2Cr04)溶液转化成重铬酸钠(Na2Cr207)溶液。

①欲分离反应后溶液中的Na2S04和Na2Cr207,可釆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名称);

②硫酸钠及其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试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

I.Na2S04.10H20溶于水时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原因是______

II.少量Zn和2mL稀硫酸反应时,向其中加人适量固体Na2S04,反应速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20分)

I.(8分)龙门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纹川大地震发生后该地区植被毁损达30%以上。

下面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写图(单位为103KJ/m3•y),据®回答:

(1)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它属于保參措施中的______保护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的,能将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的生物也括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

c

(3)地震后的恢复过程中,各营养级的消费者都需要能量补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此生态系统在遭到破坏后能逐渐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称为______。

⑷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图中肉食动物需辛唯输人的能量值为______103kJ/m3•y;补偿输入能量后,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II.(12分)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奔效措施。

科学研究发现根瘤菌的固氮反应能产生氢气,氢氧化细菌要依赖氢气而生存,豆科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有直接关系。

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人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

在完全培养液(无菌处理)中培养的大豆和小麦幼苗若干、灭菌土壤、纯化的根瘤菌、纯化的氢氧化细菌、收集土壤中氢气的专用设备。

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空气扩散到土壤中的氢气忽略不计):

组別

植物

种植基馈

检测氢气

根系平均生长量(克)

大豆

灭洁土壤+根瘤菌

50

灭菌土壤+根瘤菌+氢氧化细菌

75

小麦

灭菌土壤+根瘤菌

20

灭菌土壤+根瘤菌+氢氧化细菌

20

(1)乙组未检测到氢气的原因是______。

(2)丙组未检测到氢气的原因是______,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组的比较而得出的。

(3)通过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比较可知:

氢氧化细菌能______。

(4)有同学认为通过丙、丁两组比较可以肯定氢氧化细菌对小麦根系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

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探究上述同学这一大胆的推测,请你在不增添实验材料和用具的条件下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假设:

土壤中的氢氧佬细菌对小麦稂系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实验方案(思路):

______。

实验预期:

两组小麦根系的生长无明显差异。

31.(22分)

I.(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