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50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案例1小学语文高品课堂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品课堂教学方案

序号:

学科: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乡下人家

教学内容

1.品读课文

2.学习表达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2.借助理解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来感悟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产生对生活的热爱。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核心问题

让学生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和迷人,并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抒发情感。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践过程,我体会到打造一节高品质语文课,基础是准确把握文本,核心是尊重学生,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发展。

第一,关于对文本的把握。

全课都是围绕“你喜欢的语句美在哪里?

”“作者是怎样把乡下人家的迷人和独特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呢?

”等几个重点问题则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品味语言,走出文本学习表达。

第二,关于对尊重学生的思考。

这节课的教学,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方法的揣摩、汇报形式的确定等等,我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去尝试。

第三,关于语文实践。

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活动。

“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比如教师示范、学生互评、创设情境、文字品悟、直观画面、引导想象等,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之美,让学生每一次读文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读文都有进步、有提高,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读书的课堂。

高品课堂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环节

(1)

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能理解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核心问题

选择重点词句——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问题解决

问题情境

解决策略

1选择自己喜欢段落朗读,用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思考:

这些语句美在哪里?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读,用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做批注,写体会。

3选择共同喜欢的段落品读、圈画、批注,写体会。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段;小组集中交流,教师结合汇报情况,相机点拨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体会阅读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学生在组内交流;再集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顺势点拨重点词句,强化阅读方法的领会。

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发言人汇总本组学习收获;全班集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读、说、背等方式汇报,教师就学习难点和学生疏漏的重点问题进行点拨。

 

教学过程环节

(2)

教学内容

学习表达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产生对生活的热爱。

核心问题

通过平凡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问题解决

问题情境

解决策略

①梳理品读课文的过程,学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②抓住特点,说说自己眼中的乡村美景。

学生回顾课文整体,分别从不同角度来汇报自己感受到的作者的写法,教师结合汇报情况,相机点拨共性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瓜藤攀檐、鲜花绽放、春笋探头、鸡鸭觅食等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同桌互说

小组评说(评说重点:

是否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是否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全班交流(针对问题,随机点拨)

落笔学写,个性表达

 

教学实录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师:

(微笑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乡下人家》,认读和书写了生字和新词,还初步感受了乡下人家那迷人的风景。

大家还记得作者不由自主的感叹吗?

生:

(齐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伴随学生的齐读用PPT徐徐出示这句话)

师:

乡下人家到底独特、迷人在哪里呢?

让我们边读课文边从字里行间细细的品味。

同学们,你们觉得哪段最美,最喜欢,我们就从哪段开始读。

生1:

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

生2:

我也喜欢第二自然段。

师:

我们先从第二段试试好吗?

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把第二自然段中你认为特别美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开始读书吧!

(学生边轻声读课文,边动笔圈画,教师在学生间走动,随时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并随机纠正学生读书、写字姿势)

师:

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想一想,你喜欢的那些语句到底美在哪里?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

(微笑地)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

我喜欢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叶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份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从“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在四季中的哪个季节进到这个院子里,都会看见许多花,所以我喜欢这句话。

师:

(微笑着,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学生)你抓住了两个词——

生2: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面露困惑,教师微笑着环视,PPT展示春、夏、秋各季节鲜花盛开的画面;教师随着画面依次动情解说)

师:

大家来看看,春天芍药花开了……夏天,凤仙花绽开了笑脸……秋天,鸡冠花和大丽菊呢,也来凑凑热闹……(学生均专注观看屏幕,色彩鲜艳的直观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大家,随着画面的变化学生发出轻轻的惊叹声)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课件按照春夏秋的顺序依次呈现画面,学生随着画面和教师的语言轻轻点头,可以感觉到学生已经通过直观画面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含义,这一课文内容理解上的难点也自然突破了)

师:

(微笑地)看着这个美景,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1:

我认为它们是五彩缤纷的。

生2:

我觉得可以用五颜六色来形容。

生3:

我看他们是争奇斗艳。

生4:

我认为它们是五彩斑斓的!

生5:

我觉得它们是万紫千红。

生6:

我觉得可以用百花盛开来形容。

师:

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感受。

(写板书:

花盛开)

生7:

我觉得可以用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来形容这些花。

师:

(微笑地)好,你感觉这幅美景文美如诗,画美如诗。

请带着这样的体会,想象着这样的图景,试着来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PPT: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叶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份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

(生入情入境地自己朗读)

师:

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生8有感情的美读课文,教师和其他学生听后均露出了微笑)

师:

这段当中,你还觉得哪些句子美?

生1:

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生读)我从“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体会到它们生命力很强,而且很调皮。

生2:

我认为第二自然段这两句话最美: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枝竹,青的叶,绿的竿,留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读了这两句话后,我觉得如果走进这片竹林里,一定会非常清凉,看见这些美丽的竹笋,一定很舒服。

生3:

(急切地)我补充一下,从那个“探”字可以看出来这些笋好像活了一样,非常调皮非常可爱。

虽然那个“探”字也可以用“长”或者是“钻”来代替,但它们都没有这个“探”字用的好,用的妙。

师:

(微笑地)你抓住了嫩笋探头这句话,一个“探”字让你感受了很多。

(板书:

笋探头)我们看,在作者的笔下,他把嫩笋当什么来写啦?

生(齐说):

当小孩!

师:

哎呀,这么一写,那个调皮劲,那个可爱劲啊就生动的被描述出来了。

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体会,你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我想肯定会别有一番韵味。

(学生的感悟是生动的,语言表达也比较到位,教师就无需多讲什么,只在感悟“拟人”修辞写法这一难点上,稍作点拨,加以渗透,学生在此基础上美读课文则水到渠成)

生自读。

师:

谁想来读一读?

(生1读,读得语速稍快,感情不太到位)

师(微笑地):

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2:

我认为她的优点是课文读得很熟练。

不过想提个小建议,就是她在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放慢一下语速就更完美了。

师:

(好奇地)让她放慢语速,是想让她读出什么感受来?

生:

就是读出那种很调皮很美的感受。

师:

(微笑地)嗯,快读慢读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要读出很调皮很美妙的感觉。

好,既然你评的这么好,试着按照你的体会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2读,面带调皮的微笑,语调轻松活泼,语速适中)

师:

大家感受到笋芽的顽皮可爱了吗?

(生微笑着满意地点头)那么生1再来读一次好不好,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1再次读,读得有明显进步,众生报以掌声)

师:

同学们,她读得这么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图画,体会到了许多别样的感受。

带着这样的体会,想象着这样的美图,把第二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生美读课文)

师:

同学们读得真美!

我们再选一段来读读吧。

生1:

我喜欢第5自然段。

生2:

我也喜欢第5自然段。

(板书:

吃晚饭)

师: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最美的句子画下来,在书边做批注,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

(生自读,遇到感受深的语句就圈画,教师在学生间走动,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

师:

(微笑地)好,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句子美?

生1:

我喜欢第五自然段的第三句话:

“天边的红霞,夏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小鸟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读到这句话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一句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它们都是写黄昏的景色,非常美丽。

师:

诗,文,画融为一体了,请把这句话美美的读一读。

(生读文)

生2:

我喜欢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

乡下人家在门前吃晚饭的情景,让我感受到非常的惬意,我也想和乡下人家一起天高地阔的吃晚饭。

生3:

我从“天高地阔”这个词可以看出来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时候是非常自由的,无拘无束,很和谐。

生4:

如果在天高地阔的环境下吃饭,我的心情会非常愉悦,非常舒适。

师:

呵,你读着课文想象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教师顺势播放PPT:

夕阳西下,飞鸟归巢的画面,并随着课件演示深情地描述)微风,飞鸟,在这田园美景中天高地阔地吃晚饭。

……

师:

想象着这样的画面,带着你的体会,把这一段完整地读一读。

(生自读,指生美读)

师: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再来读。

师:

(出示有删除的这段话,背诵提示语较多)请同学们试试读。

(生试读,指名读)

师:

(出示删除更多的这段话,背诵提示语较少)请同学们再试试读。

师:

大家一起来!

(出示黄昏乡村风光图,无文字提示)

师:

瞧,我们读着读着,这么美的句段,就积累下来了。

我们一起读、背了两段,其他段落,合作着来学习,好不好?

各小组选特别喜欢的段落,先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然后合作汇报。

(生按照要求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师:

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第一组:

我们小组选第六自然段——人们进入梦乡的情景。

我们觉得纺织娘唱的歌非常好听,像唱歌家一样,能赛过催眠曲,它们还能让这些辛苦了一天的人甜甜蜜蜜的进入梦乡,我们觉得他们肯定非常惬意,我们也想和他们一起去听听纺织娘所唱的催眠曲。

师:

(板书:

梦乡甜)说出了你们喜欢的理由。

第一组:

现在,我们小组想合作给大家读一下这一自然段。

(学生朗读)

师:

你们是最会配合的一个小组。

第二组:

我们小组喜欢的是第一自然段,理由是:

夏天的花架爬满花的时候就像个小凉蓬一样,在下面乘凉会很凉快,而且花藤会结出青的红的瓜,花藤就会五颜六色,我们觉得会很漂亮,而且课文中最后一句话也说“花架可爱多了”,我们小组也想去看看那个花架到底可爱成什么样子了。

(学生露出急切的神情)(教师顺势板书:

瓜藤攀)

师:

来看看!

(出示PPT,依次呈现石狮子、旗杆图)给你什么感受?

(同时出示威武的石狮子图和门前高大的旗杆图)

生齐说:

威武,庄严。

师:

(出示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瓜藤攀檐图)你现在感受到什么了?

生:

我觉得这些瓜架真的比高楼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或者一对旗杆要可爱的多。

我们小组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

你们最善于学习,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去体会,真棒!

第三小组:

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鸡群觅食这一自然段。

因为鸡群觅食的时候非常的可爱,非常的有趣,最好玩的是雄鸡大踏步的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是在守卫自己的家园,下面我们小组为大家背一下这一自然段。

(学生背诵这一自然段,教师顺势板书:

鸡觅食)

师:

善于概括总结全组同学的意见,你们小组发言人说得真精彩!

第四小组:

我们小组最喜欢第四自然段鸭子游戏水中的情景。

因为鸭子游戏水中的时候特别的好玩,它时不时的把头扎下水中去觅食,非常的有趣,我们也想变成一只鸭子去玩玩。

(板书:

鸭戏水)接下来由我们小组进步最大的同学来给大家背一背。

(学生背诵之后本小组成员进行点评)我觉得我们小组这位成员今天进步最大的是声音和情感方面有所提高。

师:

你们小组是最善于合作,最会鼓励同学的,我们应该给你们掌声!

(生齐鼓掌,第四小组几位同学露出会心的微笑,特别是进步最大的那位同学,学习状态非常积极)

二、学习表达

师:

(微笑地)刚才我们随着作者把乡下人家的美景细细的品味了一番,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作者是怎样把乡下人家的迷人和独特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呢?

生1:

从作者对乡下人家院子里的瓜藤、鲜花,院子后的春笋,门前的小河、鸡鸭等等的描写中,我感觉到乡下人家景色挺美的!

生2:

我给他补充,我觉得作者先描写了白天的景色,之后人们傍晚吃晚饭,最后又描写了人们入梦乡的情景,这些都挺特别的,是我没见过的。

生3:

其实,我觉得作者写的这些景色都是又美丽、又独特。

你看夏天在院子里吃晚饭有意思吧,这是乡下人家特有的;同时,我觉得那个画面也挺美的。

生4:

我觉得这些景物都挺有特点的,大家看,瓜藤挺可爱的,院子里的鲜花挺美的;小河里的鸡鸭挺有趣的;吃晚饭天高地阔等等。

特点特点,当然与众不同,独特了!

师:

大家说的太精彩了!

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简单的事,平凡的景,用他朴素而又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把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展示出来,(板书:

独特、迷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向往与喜爱。

同学们,乡下的风光处处都迷人,田园的景色处处都令人陶醉,那么你们都见过哪些让喜爱的乡下风光、田园景色呢?

能不能试着说一说你眼中这些景色的迷人与独特呢?

(先同桌互说,再组内交流)

师:

大家一起来说说吧。

生1:

(顽皮地)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农村玩的时候,经过一片玉米地,玉米地长的真好看,一排排玉米长的真整齐,像卫兵似的。

走进去一看,玉米杆子又高又直,玉米棒子又粗又高,我正陶醉呢,一头小猪就跑过来拱了我一下,吓了我一大跳,它对我吭吭叫着,我明白了,它在警告我:

这是我的地盘,快走开!

于我就跑了,真好玩。

(众生被逗得哈哈大笑)

师:

(开心地)整齐、高大的玉米地,调皮可爱的小猪,真是一次特别的乡村体验!

生2:

(无限向往的样子)我去农村的时候,路过好大好大一片樱桃园,樱桃有很多颜色,有黄的,红的,紫的,摘下来一颗咬在嘴里非常甜非常惬意。

生3:

(急切地,遗憾地样子)听着有点不过瘾,再多说点就好了!

师:

是啊,咱们大连的樱桃全国都有名,要是能把它说得再具体点生动点就更好了。

生4:

我家住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在大小兴安岭之间,那里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鱼虾成群,秋天稻谷满仓,冬天银装素裹。

那里还有人间三宝:

人参,貂皮,木耳,这就是我的家乡。

师:

老师觉得你特别的了不起,善于用季节顺序来说,如果能抓住一个季节具体写出它的独特与迷人就更好了。

生5: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泰国旅游,那的沙滩和咱们大连的沙滩不太一样,大连的沙滩上有许多小鹅卵石,踩上去有点硌脚,而那的沙滩全都是细沙,踩上去十分柔软,让人感觉十分惬意。

而且它的颜色也非常好看,有黄的有银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

再往里走几步就到了浅海区,浅海区的水非常的清澈,能看见海里的小鱼小虾小螃蟹,甚至有人看见了海参。

再往里走就到了游泳区,徜游在大海里,海水非常的平静,蓝天,白云,沙滩,海洋,使你感到像来到了仙境一般。

师:

哎哟,太迷人了。

(学生们笑着热烈鼓掌)

生6:

我听出来了,他按照海滩——浅海区——游泳区的顺序,一步一步写的。

师:

你们听出来他介绍的泰国海滨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生7:

沙滩都是细沙,颜色很好看,和大连沙滩不一样。

生8:

海水很清澈,还有小鱼小虾!

师:

是啊,抓特点,有顺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你很喜欢这异域风情,说得精彩!

师:

孩子们,其实这乡间的风光,田园的风景都非常美,美在哪呢?

美在浅浅的海滩上,美在那玉米地里,美在老家黑土地上,美在同学们这些善于发现美的小眼睛里,美在同学们善于描绘的笔端下,老师期待着欣赏你们的佳作美文,今天回去以后把它试着写写,我们明天来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