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51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RC正弦波振荡电路.docx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技术指标

1.1初始条件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设计、组装、调试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使其能产生幅度稳定的低频振荡。

1.2技术要求

设计、组装、调试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使其能产生幅度稳定的低频振荡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1方案一

RC文氏电桥振荡器:

电路结构:

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环节四个部分。

电路如图A所示:

图ARC文氏电桥振荡器原理图

 

1

放大电路

电路中噪声的电磁干扰就是信号来源,不过此频率信号非常微弱。

这就要求振荡器在起振时做增幅振荡,既起振条件是|AF|>1。

放大电路保证电路能够有从起振到动态平衡的过程,使电路获得一定幅值的输出量,本设计采用通用集成运放电路。

选频网络兼正反馈网络

RC串并联网络使电路产生单一的频率振荡,本设计要求产生500Hz的正弦波,采用RC串并联选频网络,中心频率f0=500Hz,ω=1/RC,则f0=1/2πRC,故选取C=0.2uF,故R=1.6K另外还增加了R1和RF负反馈网络,合理的选择R1和RF可以保证环路增益大于一。

电压放大倍数A=1+(RF/R1),因为产生振荡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为3,所以RF>=2R1,通过仿真,我选择R1=5K,RF=20K的滑动电阻。

 

一开始波形失真很严重,当调到35%,就是大约7K时,出现失真很小的正弦波,测得周期为2.16ms,频率F=1000/2.16=463KH,误差较小,基本符合要求。

仿真波形如下图B所示

图BRC文氏电桥振荡器仿真波形图

2

稳幅环节 

作用是使输出信号的幅值稳定,本实验采用双向并联二极管作为稳幅电路。

利用电流增大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减小,电流减小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增大的特点,加入非线性环节,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

2.2方案二

RC移相振荡器

电路结构电:

由反向输入比例放大器,电压跟随器,和三节RC相移网络组成。

电路如图C所示:

图CRC移相振荡器原理图

电路原理:

放大电路的相移为-180度,利用电压跟随器的阻抗变换作用减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1对RC相移网络的影响。

为了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要求反馈网络的相移为-180度,由RC电路的频率响应可知。

一节RC电路的最大相移不超过正负90度,两节也不超过正负180度,而RC高通电路的频率也很低,此时输出电压已接近零,也不能满足振荡电路的相移平衡条件。

对于三节RC电路,相移接近正负270度,有可能在一特定频率下满足条件,然后选取合理的器件参数,满足起振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电路就会产生振荡。

起振条件:

由电路的起振条件|AF|>1,经过计算可得|A|=(R2/R1)>=29时,电路产生振荡。

本实验取R2=30K,R1=3K。

3

2.3方案三

双T选频网络振荡电路:

其原理图如图D所示

图D双T选频网络振荡电路原理图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1/5RC,起振条件是R一撇小于0.5R,|A|>1。

2.4方案比较

RC文氏电桥振荡器

输出幅度稳定;非线性失真小;易于起振;易于调节,一般用于低频电路。

RC移相振荡器

移相式振荡电路的主要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经济方便。

但波形较差,调节不便,不够稳定,一般用于固定频率,要求不高的场合。

双T选频网络振荡电路

调频比较困难,适合产生单一频率的电路。

 

4

3.实验方案

RC文氏电桥振荡器

电路结构:

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环节四个部分。

电路如图E

图ERC文氏电桥振荡器

放大电路

电路中噪声的电磁干扰就是信号来源,不过此频率信号非常微弱。

这就要求振荡器在起振时做增幅振荡,既起振条件是AF>1。

放大电路保证电路能够有从起振到动态平衡的过程,使电路获得一定幅值的输出量,本设计采用通用集成运放电路。

选频网络兼正反馈网络

本电路选频网络兼正反馈网络为RC串并联网络使电路产生单一的频率振荡,本设计要求产生482Hz的正弦波,采用RC串并联选频网络,中心频率f0=482Hz,ω=1/RC,则f0=1/2πRC,故选取C=0.033uF,故R=10k另外还增加了R1和RV1负反馈网络,合理的选择R1和RF可以保证环路增益大于一。

电压放大倍数A=1+(RF/R1),因为产生振荡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为3,所以RF>=2R1,我选择R1=10K,RV1=50K的滑动电阻。

 

5

稳幅环节 

作用是使输出信号的幅值稳定,本实验采用双向并联二极管作为稳幅电路。

利用电流增大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减小,电流减小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增大的特点,加入非线性环节,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

4.调试过程及结论

仿真和调试

一开始波形失真很严重,当调到35%,就是大约20K时,出现失真很小的正弦波,测得周期为2.14ms,频率f=1000/2.14=467.3Hz,误差较小,基本符合要求。

仿真如图F所示

图F实验仿真图

 

6

 

按照原理图,在面包板上连接好电路。

如图G所示

图G实验连线图

然后插上正负15V电源,连接好地端,输出端接上示波器。

先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然后慢慢调小。

一开始的时候始终调节不出波形,后来经检查才发现有一个电阻接错地方,改正之后马上就出来波形了。

最后调到20欧姆的时候出现失真较小的正弦波,此时频率为369HZ,波形如此H所示

图H实验波形图

设计结论

理论的频率为f0=1/2πRC,就算结果为480HZ,时间频率为369HZ,比理论值小。

 

7

5.心得体会

这次电路最主要的参考文献是模拟电子电路,我们是这个学期才开始学习的模电,学的时候很难,也很反感模电。

有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学模电的意义何在,因为老师讲的几乎听不懂,后来直到要期末了才勉强一知半解,最后刚刚可以过关。

可是经过这次实践才发现自己错了,模电真的很有用。

这几天猛地扎进模电书里才了解了很多知识,才发现模电其实没有那么难,学以致用之后感觉还有点趣味,现在才发现模电的真正意义。

实验进行了两周左右,感觉难度不是特别大,花的时间也还正常,几乎没有影响期末的复兴,但是确实学会了很多东西,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

我觉得从中学到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加强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面对这个实验,自己还是有很多东西不知道的,比如设计方案的详细原理,模电只是提供了基本原理,真正的实践方案还是自己到网上寻找资料,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修改和取精,最后才能得出自己的东西。

第二:

在两周的实训中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了很多处理故障的办法和思想,也得到了不少快乐。

与同学的交流和互助让我体会到了浓浓的同学感情,原来大学并不是我们感觉的那么冷漠,只是我们交流的机会太少了,感这次实训给我和同学一个很好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书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实训中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兴趣。

第三: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书写标准报告的办法,第一次书写这么严格而标准的报告,感觉很多地方都不懂,通过一步步的摸索还是得到了不少东西,这对于以后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两周的实训结束了,我希望以后更多的进行这样的实验,实训确实让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很期待下一次实训。

 

8

6.参考文献

[1]吴友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2009

[2]周新民.工程实践与训练教程.:

理工大学,2009 

[3]原主编.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工业,2011 

 

9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2.1方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