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64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docx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

课标要求:

1、说出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三态及其转化

3、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从元素组成认识氧化物。

5、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并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6、知道原子是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7、知道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能互相转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8、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并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9、知道元素的分类,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10、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概念。

2.1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的思想;

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练习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而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2.灯泡中如果有氧气存在,则灯丝由于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很容易被烧坏。

因此,在灯泡内常封入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物质,用来完全吸收掉灯泡内的氧气以延长灯丝的寿命,请你猜测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氧化汞B.氧化铁C.红磷D.高锰酸钾

3.某同学用图2-3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低于1/5。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确的是()

图2-3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为蜡烛再重做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D.反应后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以使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4.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都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H2、N2B.N2、O2C.CO2、COD.N2、Ar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汽水C.液态氧D.水泥砂浆

6.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气D.稀有气体

7.氧气、空气、水、自来水、二氧化碳、氧化镁、糖水、氮气,以上物质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

8.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森林茂盛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

 

2.2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了解分子的特性,并能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4、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

练习题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氯酸钾.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D.空气

4.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它们的存在状态和化学性质相同

C.它们的分子构成相同D.液态氧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5.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   )

A.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B.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C.糖块放在水中逐渐溶解,而溶液的体积几乎不变

D.“为有暗香来”的含义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后,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C.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7.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蒸馏水是纯净物的是       (  )

A.由同种分子构成      B.液体加热后会变成无色气体

C.可溶解多种物质      D.无色、透明的液体

8.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

①分子的运动 ②分子间的间隔 ③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 ④分子的结构

A.只有①    B.①和②    C.只有③    D.③和④

9.用分子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了

B.分子的运动速率变慢了

C.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了

D.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2.3构成物质的微粒

(2)----原子和离子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及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4、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知道原子和离子能互相转化。

5、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练习题

1.原子和分子本质的区别在于()

A.大小不同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质量不同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2.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氖气D.氧气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4.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7B.16C.2.657x10-26千克D.1.66x10-27千克

5.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普利斯特里B.阿伏加德罗C.道尔顿D.汤姆生

6.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7.如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化学性质稳定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D.该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4.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

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____个质子,__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填序号)。

(3)H3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单质或化合物)

5、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

 

2.4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元素,会写它们的名称和符号;

2、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3、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4、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某元素的相关信息。

练习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下列关于元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C.同种元素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D.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C.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D.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铝C.铁D.氧

5.在下面的元素符号中,写法正确的是()

A.NaB.COC.aLD.MN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的

7.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8Ce

140.1

8.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守恒140.1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20分)

1、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B.课外体育活动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结冰D.人吸收氨基酸后结成各种蛋白质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放热B.物质状态的改变

C.有新物质生成D.有颜色变化

3、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的事实是()

A.做家具时,木材仙居断后加工B.水结冰时,由液态变为固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D.开电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4、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B.烧杯C.蒸发皿D.试管

5、要准确量取95mL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

A.10mLB.100mLC.50mLD.200mL

6、一种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电子层一定变化  D.得失电子都可能

7、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应选用的物质是()

A.红磷B.硫粉C.木炭D.铁丝

8、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

9、、壹圆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

10、空气里含有的下列气体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A.水蒸气、氧气B.氧气、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稀有气体D.氮氧化物、氮气

11、在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  B.水银  C.氯气  D.氯化钠

12、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氧化汞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水

1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1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不显电性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6、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

17、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中子161个,则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50 B.111  C.161  D.272

18、已知一种微粒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该粒子的()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

19、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我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20、下列事实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C.海水晒盐得到食盐晶体D.蔗糖溶于水

二、填空(18分)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给试管加热试管夹应从试管的底部套入,夹在____________。

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试管跟桌面成___________,为避免试管内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__。

熄灭酒精灯应用

2、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不能用手_______,不要把鼻孔凑到_________去闻气体的气味,绝对不可品尝___________.

3、熄灭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点燃(填写“能”或“不能”)

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

有的是由构成的,如氧气;有的是

由构成的,如氯化钠;有的是由构成的,如铜。

5、某原子的核外有12个电子、12个中子,则它的原子核里有个质子,核电荷数为,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名称是

6、认真分析下列物质:

A、空气B、液态氧气、C、海水D、水银

E、矿泉水F、氧化汞G、加碘食盐属于混合物的是(添序号)

三、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分)

1、氧化汞加热

2、镁在空气中燃烧

3、铜和氧气加热

四、实验(9分)

1、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b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实验探究2-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⑵实验表明,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3、母校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探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于是做了以下几组对比试验,请你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目的:

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多少的对比

实验用品:

两瓶空气、两瓶呼出的气体、石灰水、木条

 实验步骤

  试验现象

结论(填“>”或“<”)

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使        

           

呼出的气体使     

           

 空气中二氧化碳

 含量  呼出的

 气体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

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放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空气使木条      

呼出的气体使木条    

           

 空气中的氧气含

 量    呼出

 的气体中氧气的

 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