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568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在运用对照比较等传统评估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模型分析、公众调查等现代评估方法和手段。

针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市民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市民问卷调查,了解市民的感受及评价。

三是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力求评估的客观准确。

  (三)突出评估重点。

在评估内容上,重点围绕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的制订实施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突出搞好对《纲要》的综合评估,突出搞好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的评估,突出搞好对宏观环境变化较大领域的评估,使中期评估成为协调规划实施、促进规划落实的手段。

  (四)广泛听取意见。

中期评估报告初稿形成后,我们专门组织进行了专家评议,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市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

对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使评估报告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二、规划实施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从中期评估结果看,“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成效。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奥运会前预定完成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五年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很多方面比预想的要好。

《纲要》42项主要指标,按年度进展分析,超过或达到中期时间进度要求的有39项,占全部指标的93%。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高于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

2007年达到9353.3亿元,人均GDP达到7654美元,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7年年均增长27.4%,2007年完成1492.6亿元,今年上半年增幅达到46.4%。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07年为0.67吨标煤,比2005年下降10.97%,超过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2007年为37.2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1.1%,已超过五年规划目标要求。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07年下降到10.65万吨,比2005年减少0.95万吨,下降8.2%,完成规划目标的5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15.17万吨,比2005年下降20.4%,已达到五年规划目标要求。

  ——城镇登记失业率,2006年为1.98%,2007年为1.84%,分别低于规划调控目标1.52和1.66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3%、92.6%、92.6%,达到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2007年达到88.9%,超过五年规划目标3.9个百分点。

  ——中心城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市出行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达到34.5%,超过规划目标进度要求。

  ——中心城污水处理率,2007年达到92%,超过五年规划目标2个百分点。

  ——中心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7年达到99.87%,超过五年规划目标0.87个百分点。

  ——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持续大幅度提高,2007年达到53%,超过五年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

  《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展。

  两年来,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狠抓节能降耗减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实现了速度、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

2007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2.1%,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

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占服务业的比重达55%。

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于工业平均增速,现代二工厂、首钢冷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经济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显著,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4.4%提高到36.5%,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各类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城市经济最活跃的增长区域,一批特色街区和商务楼宇正在成为发展的新亮点。

核心区、拓展区、新区和涵养区等四类功能区,在各项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

  节约降耗减排走在全国前列。

以6.7%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13%的经济增长。

积极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迁调整,大幅度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以退促降”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和新技术,抓好政府机构、工业等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行业节能。

推进工程节水,加强监测计量和用水大户超定额加价管理,节约用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实施20类55项建设用地节地标准,较好地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

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节约、环保宣传活动,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数字音视频(AVS)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进入产业化阶段。

以标准为纽带的产业联盟发展迅速,“长风联盟”、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取得明显效益,闪联标准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

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的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6项落户北京。

启动“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工程,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权转让试点,促进了多渠道融资体系的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技术交易市场更加活跃,200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8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3.2%,创新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二)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广大市民得到更多实惠。

  两年来,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

  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

实施了22所名校办分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

职业教育活力不断增强,特色逐步显现;

高等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毛入学率达到57%,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

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机制,大兴、房山、门头沟等10个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相继启动;

强化基层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已建成达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4个,完成规划目标的70%,基本上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城乡覆盖,方便了居民看病就医。

继续实施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9处。

推进公益性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进社区、进乡村,加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普及,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劳动就业保持在高水平。

把努力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调控目标,制定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帮扶计划、“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产业转型地区就业促进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和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两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万人,基本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达到11.2%和8.4%,均超过6%的规划预期目标。

  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把推进社会保障广覆盖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

实施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并将城镇劳动年龄段内无业居民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投入力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

出台了本市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加快农村新型养老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

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等相关待遇及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城镇廉租住房等救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福利状况不断改善。

  (三)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速,供给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前两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11亿元,接近“十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

  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86公里,地铁9号线、亦庄线等7条新线相继开工建设。

京平高速、京津二通道等高速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78公里,提前两年实现“区区通高速”的规划目标。

城市主干路新建51.2公里。

建成两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

首都机场扩建任务圆满完成。

京津城际客运轨道正式运营。

北京南站投入使用。

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行效率向前跨了一大步。

  能源、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建成太阳宫等3个燃气电厂,供电能力提高36%,本地发电能力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的三分之一。

建成陕京一线、二线天然气管线等工程,实施六环路天然气管线工程,新增管线350公里,输气能力提高近30%。

曹妃甸液化天然气(LNG)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增储油能力12万吨。

新能源与能源新技术应用取得突破,延庆风能一期工程投产,太阳能、生物质能、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加快推广,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比2005年翻了一番。

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基本建成,京石应急段工程已建成通水。

建成清河、北小河、吴家村等再生水厂,2007年全市年利用再生水4.9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4%。

  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组织实施十二、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

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更新淘汰老旧车辆2.74万辆。

中心城20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实现清洁能源改造和治理。

高井、华能等4家电厂的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治理工程全部完成。

工地、道路等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持续提高,2007年达到67.4%,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今年1~8月进一步提高到73.4%。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2.44万公顷,建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15个万亩环城郊野公园。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1.6%,分别比2005年提高1个和1.1个百分点。

基本完成六环路内市属河湖治理,全市河流达标长度由2005年的45.3%提高到51%。

对重点水污染源和企业污水排放实施深度治理。

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7%,分别比2005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建成高安屯焚烧厂、南宫餐厨垃圾处理厂、怀柔庙城填埋场等一批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城八区和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7%和76.48%,分别比2005年提高4.7个和29.8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向好转。

食品、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协调发展初见成效。

  两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力度,政府投资投向郊区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50%,统筹发展的机制初步建立。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编制完成了10个远郊区县村庄体系规划和700个村庄规划。

新建乡镇中心区及重要联络线道路273公里,自然村通油路471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市“村村通油路”。

完成6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乡镇中心区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建立。

实施了10余项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每个区县拥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

天然气供应延伸到怀柔、房山、昌平等新城和沿线中心镇,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农村能源供应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完成了五环路以外全部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农村产业培育取得新的进展,京承高速路都市型农业走廊初步建成,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重点新城建设扎实起步。

各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全面完成。

实施了交通联络线、区域医疗中心、集中供热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新城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同时,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相关建设标准和推进措施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完善投资项目备案制与核准制,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后评价办法等政策规章,基本实现了政府投资的“全过程管理”。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二、三级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制面达到95%以上。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率先开征农业用水水资源费,试点实施了居民峰谷电价、供热计量收费,适时调整了公交票制票价。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立了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公园管理中心,在园林、民政领域及海淀区开展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试点。

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京港合作持续推进,与香港地铁合作的北京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一批大型活动成功举办。

新增9个国际友好城市。

2007年进出口总额192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3.7%和43.6%。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8.5%和34.9%。

利用外资整体水平提升,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203家投资北京,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达到80.6%。

  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合作扎实推进。

京津二通道北京段、京津城际轨道建成通车。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合作取得突破,联合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稻改旱”工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实现了潮河、白河旱季基本不断流。

加大无偿援助力度,支持西藏、内蒙古、新疆、巴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积极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建设完成4.4万套临时安置住房、2所临时学校,援建的广青路开工建设。

社会各界齐献爱心,累计捐款捐物达21.3亿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人民。

  (六)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首都城市国际形象显著提升。

  经过七年的精心筹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现,促进了首都各项工作和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奥运筹备工作圆满完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部按时按质竣工。

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三大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各项保障服务措施和工作预案周密细致,管理运行体制转换平稳、衔接顺畅。

开闭幕式精彩热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形象。

奥运赛事组织严密科学,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参会人员以及世界各国的一致赞誉。

城市运行平稳有序,能源、基础设施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常,社会秩序良好,实现了赛事举办成功和运行服务保障的双胜利。

北京奥运会被誉为“真正的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

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北京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

  (七)规划实施机制初步建立,为保障规划落实提供了支撑。

  两年来,着眼于促进“十一五”规划有效落实,在配套政策制订、重大项目实施、专项规划编制、年度计划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和实践,初步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重大政策制定取得明显进展。

两年来共制定出台了70项相关政策、办法,在促进高端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重大项目实施进展良好。

“十一五”规划共确定重点项目300个,规划投资总额8090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工项目151个,占总项目数的50.3%;

在建项目98个,占32.7%,两者合计比重达到83%。

实际完成投资约4760亿元,占规划投资总额的58.8%。

重大项目实施进展符合规划进度要求。

  规划衔接协调增强。

加强专项规划落实,共发布实施了64个“十一五”市级专项规划,为《纲要》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注重搞好年度计划落实,把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等纳入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年度实施重点和要求,为规划《纲要》滚动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体上看,“十一五”前半期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等重大机遇,注重发挥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切实履行,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上迈出了一大步。

两年来的发展效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认同。

根据中期评估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所做的市民随机抽样调查,94%的受访者认为近两年来北京市总体发展不低于“十五”期间发展水平,其中65%的市民认为好于“十五”时期。

  三、规划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中期评估同时也反映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发展阶段变化,一些新的情况尤为值得关注。

  

(一)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规模是首都城市发展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十一五”前两年,全市常住人口新增95万人,年均增量比“十五”时期多12.6万人。

与此同时,人口区域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60%以上的新增人口仍然集聚在中心城区。

人口规模快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在全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加快向发达地区大城市转移和集聚;

北京作为首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比较充裕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高的公共福利,良好的生活服务环境以及优越的文化教育条件,对人口流动产生了很强的吸附效应。

人口持续较快增长,进一步加大了我市资源环境和城市运行管理及公共服务的压力,对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正带来新的挑战。

  

(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2006年、2007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9%、2.4%,总体保持稳定。

但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市价格总水平出现了明显上涨。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1%,主要原因是国际价格上涨传导、国内需求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去年以来世界市场上粮食、原油、铁矿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国内经济运行带来多方面复杂影响。

这一轮价格上涨带有全球性。

从目前走势判断,今后一个时期价格总水平仍将高位运行。

与此同时,由于价格机制不顺,能源、资源领域积累的价格矛盾日益突出,财政补贴的压力不断加大。

价格上涨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未来价格调控的任务很重。

  (三)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

近两年来,在各项倾斜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本市城乡和区域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

但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因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

城市建设的重心仍然主要集中在城区,特别是中心区人口和功能过度集聚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郊区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南城地区、生态涵养区和西南产业转型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一些局部地域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积累的矛盾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从根本上看,需要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政策和管理机制,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适应。

  此外,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谋求在新起点上的更好发展等,也面临新的要求。

  四、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初步安排

  随着奥运会的成功落幕,首都发展和“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分关键的阶段。

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变化,与规划初期已有很大不同。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等诸多因素变化,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内能源运行趋紧,成本上涨压力加大,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新的调整。

这些因素都将对全市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广大人民群众对巩固奥运成果、推进科学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期待和要求。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预定部署,适时推进城市发展建设重心的战略调整和转移,实现奥运前后发展的平稳顺畅衔接;

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宏观环境条件的新变化、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北京、新发展”。

总体判断,有规划前半期奠定的良好基础,通过全市共同努力,“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可以实现的。

  “十一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总体考虑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弘扬奥运“三大理念”,积极推进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活力提升,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运行管理能力增强,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开放与加强自主创新,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奥运会成功举办作为促进首都发展的新起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与活力。

  深度开发和利用奥运资源。

充分发掘筹办奥运所形成的有形无形资产、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精心组织好后奥运经济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加快奥林匹克中心区功能开发和奥运文化遗产利用,吸引国内外体育、文化、会展、旅游等高端要素集聚,规划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展会,带动体育、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