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604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均线操盘绝招Word格式.docx

(注意最近5918兄推荐的0689,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形态)

B.3日均线的止盈法则

当股价出现疯涨,如无法确定何时卖出为宜,可在当股价跌破3日均线时,做止盈卖出,以确保到手的利润。

C.一阳或一阴杀三均

当某日的K线收盘时,同时上穿5日线、10日线、30日线三条均线时,后市上涨的概率要大些。

当某日的K线收盘时,同时跌破5日线、10日线、30日线三条均线时,后市下跌的概率要大些。

D.通常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K线往往是以阴线出现。

E.10日均线与20日均线,通常是庄家洗盘时的依据。

1.超强势上涨的股票,通常依托5日均线上行。

2.慢牛走势的股票,一般依托10日均线做波浪式上行。

洗盘时常常会击破10日均线(不是有效击破)

3.快速拉升式建仓的股票,一般以20日(有时会是30日)均线,为洗盘依据(不是有效击破)。

一般而言,均线指标具有这样的几个特性:

1.趋势追踪。

均线指标的构造原理决定了它具有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特性,因此其指标可以对价格运行起到趋势跟踪的作用,也许在某一天或者某一时刻,价格的波动会暂时脱离原来的运行趋势,但只要其均线系统没有出现相应的变化,我们就不能肯定价格的运行趋势出现了转折。

2.稳定和滞后。

由于均线是对价格收盘价进行算术平均以后产生的新的价格点连线,因此均线相对于价格的变化来说就更为稳定。

而正是因为均线系统的稳定和对趋势所具有的这种跟踪特性,相对于价格趋势的变化来说,均线指标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即当价格趋势已经出现变化的时候,均线指标还会按照惯性再继续维持原来的方向运行一段时间,而不是立即改变现在运行的方向,这是均线指标的不足之处。

3.助涨助跌性。

这是使用者务必注意的一个问题,当价格对均线形成突破后,均线指标将对价格突破后的运行产生助涨或助跌的作用,尤其是当均线系统多头发散或者空头发散时,所产生的助涨助跌性就更为强烈。

在了解了均线指标的特性后,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均线系统的应用原则:

葛兰威尔法则

该法则主要描述了买入和卖出两种情况,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可视为买入信号;

①均线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自下而上穿越均线;

②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均线后突然下跌,但在均线附近重新企稳上升;

③股价跌破均线,并连续大幅度下跌,远离均线,这三种现象都是买入信号,应当作出看多的反应。

而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可视为卖出信号:

①均线从上升开始走平,股价自上而下穿越均线;

②股价连续下跌远离均线后突然上升,但在均线附近再次下跌;

③股价上穿均线,并连续出现大幅度上涨,远离均线,这三种现象都是卖出信号,应当作出看空的反应。

交叉原则

当价格自下而上穿越均线时,我们称这种交叉为黄金交叉,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买入信号,而当价格自上而下穿越均线时,我们视之为死亡交叉,这一现象往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卖出信号。

但需要强调的是,当价格走势进入牛皮市道时,即价格走势既不向上也不向下,而是保持着水平方向的移动时,价格走势与均线系统的交叉现象往往会变得十分频繁,在这种情况下要作出买入或卖出的操作计划,必须借助于其他一些技术指标或者形态理论来综合分析。

优缺点比较:

收盘价上下穿均线操作方法:

优:

当出现大幅度的行情的时候,可以抓住一大部分利润;

操作方法简单明了;

长期操作中比较稳定;

止损较小。

劣:

盘整中假信号太多,会出现一定亏损;

当出现大幅度反复跳空时,会出现较大亏损;

信号准确率不高;

如果长时间不出现比较大的行情,会出现亏损;

手续费占了较大比重;

不适合太过火暴的品种。

改进方法:

减少操作次数

如果信号准确率不高且操作的频繁,那么手续费就越多因此就会影响总体的绩效。

具体方法如下:

①操作较长的周期:

即盯住较大规模的行情。

比如原先盯着15分钟图做,现在盯着30分钟甚至60分钟图做。

虽然止损幅度有所增大,但操作次数少了,总成本还是可以降下来的。

②增加过滤程序:

在原有操作方法上增加过滤程序。

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一定要谨慎。

因为均线操作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大行情到来的时候一定能够抓住,万一被你错误的过滤掉了那将会很可惜,有可能因此导致全年总体亏损。

过滤的条件一定要简单明了,太复杂、不好操作还不如不搞。

金叉死叉操作方法:

做中长线时把握性高一点;

操作次数少,手续费交的少;

出现大行情时盈利较多。

太滞后,往往在涨势末端买入然后又在跌势开始后才卖出,导致亏损;

选择适当的参数比较困难,因为选择好的参数很容易失效;

震荡中亏损较多。

提高信号成功率(注意:

不要妄想把均线信号成功率提高到很高,成功率要达到80%甚至连60%都不太可能)。

有人曾经做过为期一年的均线数据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均线金叉死叉信号准确率在30%左右。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操作在盘整震荡行情中容易亏损,然而盘整震荡往往经常发生,那么我们改如何改进?

①在较长的周期中选择一根均线作为大方向的指示器。

假如你盯着15分钟K线图中的30单位均线进行操作,可以选择日线中5天均线作为指导。

5天线向上走时不做或少做空,向下走时不做或少做多。

可以过滤掉一部分错误信号。

②如前所述,增加过滤步骤。

均线拐点操作方法。

操作次数比上下穿方法少一些、假信号少一些、手续费少一些;

出现大行情也有较高回报;

比较稳定。

比上下穿滞后一些;

准确率也不高。

提高总绩效

如果你不想错过任何大的行情选择连续操作,那么有效的资金管理会帮你很大忙,比较有把握的时候仓位下大一些,比较没有把握的时候仓位下小一些。

实战方法分析

主要的均线实战方法:

1、收盘价上穿均线买入,下穿卖出。

2、均线出现金叉买入,死叉卖出。

3、均线由下跌转为上涨时买入,由上涨转为下跌时卖出。

4、股市中,出现金银山谷买入。

技术分析

发现趋势

关于技术分析,您首先听说的可能会是下面这句箴言:

“趋势是您的朋友”。

找到主导趋势将帮助您统观市场全局导向,并且能赋予您更加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当更短期的市场波动搅乱市场全局时。

每周和每月的图表分析最适合用于识别较长期的趋势。

一旦发现整体趋势,您就能在希望交易的时间跨度中选择走势。

这样,您能够在涨势中买跌,并且在跌势中卖涨。

支撑和阻力

支撑和阻力水准是图表中经受持续向上或向下压力的点。

支撑水准通常是所有图表模式(每小时、每周或者每年)中的最低点,而阻力水准是图表中的最高点(峰点)。

当这些点显示出再现的趋势时,它们即被识别为支撑和阻力。

买入/卖出的最佳时机就是在不易被打破的支撑/阻力水准附近。

一旦这些水准被打破,它们就会趋向于成为反向障碍。

因此,在涨势市场中,被打破的阻力水准可能成为对向上趋势的支撑;

然而在跌势市场中,一旦支撑水准被打破,它就会转变成阻力。

线条和通道

趋势线在识别市场趋势方向方面是简单而实用的工具。

向上直线由至少两个连继低点相连接而成。

很自然,第二点必须高于第一点。

直线的延伸帮助判断市场将沿以运动的路径。

向上趋势是一种用于识别支持线/水准的具体方法。

反而言之,向下线条是通过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绘成。

交易线条的易变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连接点的数量有关。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各个点不必靠得过近。

通道被定义为与相应向下趋势线平行的向上趋势线。

两条线可表示价格向上、向下或者水平的走廊。

支持趋势线连接点的通道的常见属性应位于其反向线条的两连接点之间。

平均线

如果您相信技术分析中“趋势是您的朋友”的信条,那么移动平均线将使您获益匪浅。

移动平均线显示了在特定周期内某一特定时间的平均价格。

它们被称作“移动”,因为它们依照同一时间度量,且反映了最新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不足之一在于它们滞后于市场,因此并不一定能作为趋势转变的标志。

为解决这一问题,使用5或10天的较短周期移动平均线将比40或200天的移动平均线更能反映出近期价格动向。

或者,移动平均线也可以通过组合两种不同时间跨度的平均线加以使用。

无论使用5和20天的移动平均线,还是40和200天的移动平均线,买入信号通常在较短期平均线向上穿过较长期平均线时被查觉。

与此相反,卖出信号会在较短期平均线向下穿过较长周期平均线时被提示。

有三种在数学上不同的移动平均线:

简单算术移动平均线;

线型加权移动平均线;

以及平方系数加权平均线。

其中,最后一种是首选方法,因为它赋予最近的数据更多权重,并且在金融工具的整个周期中考虑数据。

研判市场趋势在技术分析中是极为重要的,趋势决定了市场中的一切,研判趋势是投资成败的关键。

  市场趋势的具体表现是市场成本的变化,而均线所代表的正是市场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交易成本,均线的方向就是该时间段内的市场趋势方向,例如,30日均线的方向代表了过去30个交易日内的市场趋势,年线的方向代表了过去一年内的市场趋势。

  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千变万化的,也是非常频繁的,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过去的走势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呢?

,这个问题是股市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我们知道:

市场的趋势在K线图上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均线(我把均线理解为市场成本的变化趋势)。

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我一直在不断的研究均线与趋势的关系,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通过均线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有效的把握趋势。

  在趋势判断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

趋势的延续性和趋势的转折。

  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谈谈趋势的转折,也就是市场中经常提到的底部和顶部。

至于趋势的延续性问题,等以后我再抽时间和大家讨论。

  通过长期研究,我把底部和顶部分为两种类型:

  A,“牛市”的波段回调底部和波段上涨顶部。

(牛市中的每一个上升浪的顶部和回调浪的底部)

  B,“熊市”的波段下跌底部和波段反弹顶部。

(熊市中的每一个反弹浪的顶部和下跌浪的底部)

  大家注意:

我在这里提到的是“波段”,这个波段指的是中期波段。

  在分析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当前市场的长期趋势是牛市还是熊市。

这个问题很简单,长期均线的方向就是长期趋势的方向。

例如,在目前国内股市的周K线图上,几乎所有的长期均线的方向都是向下的,很显然,目前市场的长期大趋势处于熊市状态。

与此相反,在2001年以前的大盘周k线图中,无论大盘怎样涨跌和中短期均线怎样波动,但是,大盘的长期均线是始终向上的,这说明当时市场的长期大趋势属于牛市。

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们才能够清醒的认识市场所处的大环境,这是我们进行下一步分析的前提条件。

  1,牛市的波段底部和波段顶部。

  在牛市中,市场的大趋势是向上的,但是股市不会简单的向上,而是以波段的方式上涨。

波段的底部不断抬高,同时波段的顶部也不断抬高,从而完成牛市的螺旋式上升。

  均线分析认为:

股价始终是围绕均线进行波动,因为均线所代表的是市场的成本变化。

很多朋友都曾经问过我:

均线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

乖离率。

所谓乖离率就是指股价偏离均线的程度,无论在上涨还是在下跌趋势中,当乖离率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市场本身就会对其进行修正。

而这一修正过程就是牛市中的回调和熊市中的反弹。

在牛市中,股价会依托均线系统逐渐上升,此时,市场处于多头排列的状态。

股价、短期均线、中期均线、以及长期均线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随着股价的上升,整个均线系统也随之上升,但是由于各条均线的周期长短不同,因此他们的上升速率也是不同的,当股价上升过大过快以后,短期均线就会远离中长期均线,此时整个均线系统就表现为“均线发散状态”。

从成本上看,短期成本上升过快,而中长期成本上升的速率跟不上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内就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而巨大的获利盘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抛压,同时,市场的做多能量也随着股价的上升逐渐受到消耗。

这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的趋势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波段顶部。

总结:

牛市的波段顶部是发生在短期成本严重高于中长期成本的情况下,此时的均线系统形成“均线发散”的状态。

  在“均线发散状态”下,牛市的波段顶部随之形成,此时市场就会出现波段性回调,股价将向下方的中长期均线靠拢。

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市场内的获利盘也随之迅速减小,抛压也随之减轻,而多头的能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开始逐渐重新积聚,由于股价下方的中长期均线在牛市中始终保持稳步上行,因此,市场的中长期成本(中长期均线)不断上升,对股价构成了强大的向上支撑力。

当股价回调到某一条中长期均线附近以后,由于市场成本的原因,使股价受到支撑,此时的短期均线也快速回落到中长期均线附近,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整理,市场的均线系统逐渐由顶部时的发散状态变为底部的收敛状态,在成本上的含义就是:

短期成本与中长期成本趋于一致。

当均线系统经过这样的变化以后,牛市中的波段底部也就随之形成了。

牛市的波段底部是是发生在短期成本回归到中长期成本附近,两者趋于一致以后,此时的均线系统表现为“均线收敛”的状态。

  2,熊市的波段底部和波段顶部。

  在熊市中,市场的大趋势是向下的,但是股市不会简单的下跌,而是以波段的方式逐渐走低。

波段的底部不断下降,同时波段的顶部也不断走低,从而完成熊市的逐波下跌。

  均线分析的核心是“成本偏离(乖离率)”,它能够从客观的角度“科学的解释股价的涨跌现象,带有极大的普遍性,它不但适用于上升的牛市,同时也适用于下跌的熊市。

  在熊市中,股价受到均线系统的层层压力,此时,市场处于空头排列的状态。

长期均线、中期均线、短期均线、以及股价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空头排列)。

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整个均线系统也随之下降,但是不同周期的各条均线的下降速率也是不同的,当股价下跌的幅度过大过快以后,短期均线就会远离中长期均线,此时整个均线系统就表现为“均线发散状态”。

从成本上看,就表现为短期成本下降过快,而中长期成本下降的速率跟不上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的短期成本就严重低于中长期成本,市场内的筹码迅速成为套牢盘,同时市场的做空能量也随着股价的下跌逐渐受到消耗。

当这个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投资者普遍出现了巨大的亏损,愿意卖出股票的人越来越少,市场的抛压就会逐渐衰竭,高位卖空的空头开始回补,场外观望的资金也开始进场承接,此时市场的趋势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熊市的波段底部。

熊市的波段底部是发生在短期成本严重低于中长期成本的情况下,此时的均线系统形成“均线发散”的状态。

  在“均线发散状态”下,熊市的抛压逐渐衰竭,波段底部也随之形成,此时市场就会出现波段性反弹,股价将向上方的中长期均线靠拢。

随着股价的反弹,市场内的抄底获利盘以及解套盘随之逐渐增多,市场抛压开始增强,空头的能量又开始重新积聚,由于股价上方的中长期均线在熊市中始终处于下降状态,因此,市场的中长期成本(中长期均线)不断下移,对股价构成了强大的向下压力。

(注:

均线的运行方向决定其对股价构成压力还是支撑,而均线的运行角度决定了压力或支撑的强度大小)当股价反弹到中长期均线附近以后,股价开始受到中长期均线的压力,此时的短期均线也逐渐回升到中长期均线附近,经过一定时间的震荡,市场的均线系统逐渐由底部时发散状态变为反弹顶部的收敛状态,在成本上的含义就是:

市场的短期成本与中长期成本趋于一致。

当均线系统经过这样的变化以后,熊市中的波段顶部也就随之形成了。

熊市的波段顶部是是发生在短期成本回归到中长期成本附近,两者趋于一致以后,此时的均线系统表现为“均线收敛”的状态。

  结论:

  牛市的顶部是发生在均线发散状态下,此时的判断依据是乖离率很大,股价严重高于中长期均线,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筹码松动(表现为剧烈震荡,放量滞涨)或者做多能量衰竭(表现为成交量在高位萎缩),那么一个牛市波段性顶部就形成了。

与此相反,牛市的底部是发生在均线收敛的状态下,此时的判断依据是乖离率重新得到修复,股价回归到中长期均线附近,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股价受到了向上的中长期均线的支撑,那么一个牛市波段性底部就形成了。

此时的分析重点是:

“牛市的底部将产生在某一条重要的中长期均线附近”。

  熊市的底部是发生在均线发散状态下,此时的判断依据是乖离率很大,股价经过连续下跌,严重低于中长期均线,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但出现放量回升,那么一个熊市的波段性底部就很可能形成了。

与此相反,熊市的顶部是经过反弹以后发生在均线收敛的状态下,此时的判断依据是乖离率重新得到修复,股价回归到中长期均线附近,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股价受到了向下的中长期均线的强大压力,那么熊市的一个波段性反弹顶部就形成了。

熊市的反弹顶部将产生在某一条重要的中长期均线附近。

  分析要点:

  A,判断牛市波段顶部要看均线系统的乖离率大小以及筹码是否松动,做多能量是否衰竭。

  B,判断牛市波段底部要看中长期均线的支撑力度,牛市的底部将产生在某一条重要的中长期均线附近。

  C,判断熊市的波段反弹顶部要看中长期均线的压力大小以及量价关系,熊市的波段反弹顶部将产生在某一条重要的中长期均线附近。

  D,判断熊市波段底部要看均线系统的乖离率大小,以及市场是否开始出现多空分歧,做空能量是否衰竭等。

  这个结论仅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思路,在实战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具体量化,同时还要把成交量分析与均线分析相结合。

在均线分析中,大家要养成正确的分析习惯,中长期均线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短期均线。

均线的三要素是:

周期,方向,角度。

均线周期代表了趋势的时间长短,均线方向代表了趋势的牛熊,而均线的角度代表了支撑或压力的大小。

关于均线的量化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以后再找时间和大家讨论。

  最后再和大家谈谈技术分析的注意事项:

人的肌体是最完美最精密的机器,人体器官的构造和布局是经过长期进化后形成的,是非常科学的。

在平时和朋友们讨论技术分析的时候,我经常会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知道人为何要长两只眼睛吗?

答案是:

因为一只眼睛看到的物体是两维“平面的”,只有两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才是真实的“三维立体”!

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如果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的话,那么我们的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

  在实战中,我把均线分析,筹码分析,K线分析,成交量分析以及形态分析等不同的分析方法结合到一起运用,基本上能够判断出顶部和底部的大体区域,在实战中,我们不必过分追求点位的精确,因为“精确”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不要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上,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不可能精确预测出具体的点位,这是股市波动本身的最基本特点。

因此,我们在研判大势的时候,不要专牛角尖,要认清事物的内在本质。

  只要我们能够基本上把握好“区域”就已经足够了

精品股票分析技术参考资料之一-----高级均线教程

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

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

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沿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我非常看重均线,本人在多年的实战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市场成本变化规律----均线理论。

他用于判断大趋势是很有效果的。

内容包扩:

 

  1,均线回补。

  2,均线收敛。

  3,均线修复。

  4,均线发散。

  5,均线平行。

  6,均线脉冲。

  7,均线背离。

  8,均线助推。

  9,均线扭转。

  10,均线服从。

  11,均线穿越。

  12,均线角度。

  今日,我首先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均线回补和均线收敛,希望在和大家交流中得到完善和补充。

  

  一,均线回补。

  均线反应了市场在均线时期内的市场成本,例如:

30日均线反应了30日内的市场平均成本。

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成本偏离,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补(回抽),在牛市里表现为上升中的回调,在熊市里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

例如:

大盘在99年5.19行情时,由于短期内的,导致股价远远偏离了中长期均线,在大盘冲到1756点时,30周均线处于1212点,60周均线处于1249点,当股价在高位放出天量出现剧烈震荡时,已经明确的表明:

大盘见顶,指数将向均线回归。

2002年年初,当大盘暴跌到1400点以下时,30周均线在1763点,60周线在1931点,股价偏离均线的距离很大,30周的偏离达到400多点,60周的偏离达到近600点。

当大盘在1400点以下出现剧烈震荡时,表明:

大盘见底,将向均线回补。

2002年年初的1339点见底时,我当时在中财论坛曾经发过两个帖子提醒网友抢反弹。

一个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千万多头千万军”,在里面提出:

1400点以下是空头坟墓。

另一个是“我爱低价股”,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