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6300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docx

ESC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ESC2014]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2014年09月02日10:

09来源:

2014年8月30日,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脏节律学会(APHRS)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全文在线发表于《Europace》杂志。

这是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的专家共识,全面系统地回顾了相关的文献,总结了参与制定共识的国际写作小组的认识和建议。

 

【共识简介】

这份共识提供了目前来说最好的室性心律失常评估和治疗策略。

内容涵盖了整个室性心律失常谱,既有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有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这份共识主要是基于专家意见形成的,因为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较少。

但是,欧洲、美国、亚洲三大学会共同制定了这份共识,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争议,对临床诊断和管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重要价值。

【内容摘要】

(一)一般诊断检查的专家推荐意见

(1)有非持续或持续室性心律失常记录的所有患者均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和经胸廓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是否有潜在的心脏疾病包括遗传或者后天获得性心肌病。

特别是心律失常形态提示特殊病因的患者,应该评估瓣膜和右心形态及其功能。

IIa,LOEB

(2)当怀疑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伴心电图表现变化或一过性心电图表现(如,冠脉痉挛)时,应该重复12导联心电图检查。

IIa,LOEC

(3)某些患者,尤其是持续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该考虑选择第二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来检测是否存在微细结构性心脏病,例如核磁共振、负荷灌注扫描或超声心动图。

IIa,LOEB

(4)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或心律失常类型提示存在冠心病时,应该考虑进行心肌缺血检测。

IIa,LOEC

(5)心脏事件风险通常是由潜在的心脏疾病而不是心律失常所致。

因此,推荐针对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最佳治疗。

I,LOEA

(6)若有潜在的长时程心律失常(将改变患者管理方式),应考虑延长心电监测(Holter心电图,延长心电事件监测器,或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IIa,LOEC

(7)对于宽QRS波群心律失常特点不完全的患者,在制定诊治计划时要考虑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IIa,LOEC

(二)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专家推荐意见

(1)偶发的室性异位心律(单发、二联律、三联律)若无其他潜在结构性心脏病或遗传学心律失常综合征征象,应视作正常变异。

IIa,LOEC

(2)有明显的结构性心脏病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特别是伴有无法解释的症状,如晕厥、近晕厥、持续心悸),应考虑侵入性电生理学检查。

IIa,LOEC

(3)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室性早搏(PVC)患者如果没有结构性心脏病或遗传性心律失常,仅需安慰,不需治疗。

I,LOEC

(4)心肌梗死幸存患者或左心室功能下降的患者合并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若无禁忌症,推荐β受体阻滞剂。

I,LOEA

(5)症状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性试验。

IIb,LOEC

(6)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适宜患者,可考虑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作为β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

IIb,LOEC

(7)对于给予足量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仍有症状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考虑给予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改善心律失常发作症状(胺碘酮、氟卡尼、美西律、普罗帕酮、索他洛尔)。

IIb,LOEC

A——伴左心室功能下降(除非由心室异位本身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疤痕的室性早搏患者,不推荐氟卡尼和普罗帕酮。

III,LOEA

B——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慎用索他洛尔;基线时QT间期延长,或治疗开始时QT间期过度延长(0.50s)的患者禁用索他洛尔。

I,LOEB

C——胺碘酮用于心衰治疗的整体药物相关心律失常风险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低;除非置入功能除颤器的情况,胺碘酮优于其他膜活性抗心律失常药物。

IIb,LOEC

(8)对于伴明显症状或左心室功能下降且无其他可检测到的原因的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可能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所致的症状或左心室功能下降有改善作用。

IIa,LOEB

(9)对于心衰患者,除了心衰的最佳药物治疗,胺碘酮、索他洛尔和/或其他β受体阻滞剂作为置入除颤器患者的辅助治疗可能是有用的,也可以抑制不适合ICD治疗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症状。

IIb,LOEB

(三)室性早搏(PVC)

图-PVC的管理

(a.结构性心脏病定义详见指南中的表格;b.药物+ICD;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ICD: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LV:

左心室;MRI-DE:

延迟增强MRI;PE:

体格检查;PVC:

室性早搏;Rx:

治疗;SHD:

结构性心脏病;VA:

室性心律失常)

图-评估是否存在结构性心脏病(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四)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评估

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且心脏结构正常

(ARVC: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CAD:

冠心病;CM:

心肌病;CPVT: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速;HCM:

肥厚型心肌病;HTN:

高血压;LS:

左上;LV:

左心室;LVOT:

左心室流出道;NSVT: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RBBB:

右束支传导阻滞;RVOT:

右心室流出道;TdP:

尖端扭转型室速;VT:

室性心动过速。

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结构性心脏病

(EF:

射血分数;EP:

电生理学;EPS:

电生理检查;ER:

早期复极;VF:

室颤)

图-(A)右心室(RV)流出道VT;(B)左冠脉开口处VT

图-心电图(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WPW综合征)

(五)持续性单型室性心动过速(SMVT)

图-SMVT的评估和管理

(六)持续性多型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

图-持续性多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a.心梗40天或血运重建90天后重新评估左心室功能;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LS:

高级生命支持;CAD:

冠心病;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

表-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可引发PVT/VF的情况及潜在的治疗

表-VT/VF风暴的管理

图-结构性心脏病患者VA的管理

(ATP:

抗心动过速起搏;CHD:

结构性心脏病;d-TGA:

大血管转位;LVOTO: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PMVT: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

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