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640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说课稿七年级上册全册文档格式.docx

另外,知识讲解上,可把氏族的概念及其特点的分析作为难点对待。

(二)备课主要思路 

1.人自来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可利用“导入框” 

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女娲造人、亚当与夏娃,是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典型故事,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讲。

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与欲望。

注意问题:

明辨神话传说和依据考古科学的断定,明确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

最终归结到人是由古猿变来的。

2.“我国最早的人类”一目应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图片获相关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投放补充相关资料。

让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如地点、年代、 

产生活、地位 

等,教师结合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适时点明一点:

远古人类在缓慢的发展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来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3.“北京人”的发现,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

师补充介绍:

第一,比较具体地介绍1929年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

第二,介绍迄今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

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

讲这些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忆,

而是引出“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这一结论。

补充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述能力。

让学生“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归结出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打制石器和使用天然火。

讲北京人的打制石器,应使用投影或幻灯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注意它与天然石块的区别,教师在扼要说明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的证据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合理想象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问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议论。

5.北京人过群居生活,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决定的。

这一点,教师点到即可,学生不太懂也无妨。

然后,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的生活》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 

让学生浮想联翩,自由表达。

但不外乎集体行动、采集狩猎、火烤食物等主要环节情境。

情感目标可落实以下几点:

珍爱集体、团结协作;

适者生存、学会生存;

勤劳+智慧,克服困难。

6.教师请一学生读“活动与探究”之中“1.议一议: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阅读“山顶洞人”这一子目,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阅读后,可让学生互相议论,再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在议论、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分两步引导学生:

第一,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即引导学生注意找准比较的角度,如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以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画(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效果更好的幻灯片),并请学生朗读课文有关的小字部分。

进而引导学生探究:

“山顶洞人会制造骨针,有了装饰品。

这能够说明什么?

”从而自然地引出结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可用兽皮缝制衣服;

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

同时可补充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等知识, 

7.“氏族”这一概念对初一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作为讲解的难点加以解释。

首先让学生理解氏族是一种比原始人群更进步的集体组织,对其主要特点可抓准六个字给予通俗的解释:

“血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公有”(没有私有财产)、“平等”(共同劳动,共同享用食物)。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参见教法建议),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

本课中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对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很有助益,教师应适度提示学生比较的角度,抓准对应的比点。

可让学生列表归纳

五、重点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2.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思路一:

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

思路二:

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3.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可以从几条渠道得到火:

大自然雷电生火;

森林草木自燃生火;

露天煤的自燃起火;

偶然摩擦生火。

六、总结升华 

在课堂梳理总结时我总结全文,向知识目标及情感、目标靠拢:

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盘点收获---以填表格的形式检查巩固基本知识。

2、畅谈感受----谈谈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收获主要从知识角度说,感受主要从认识角度谈。

七、当堂检测 

及时巩固----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地图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在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原始的农耕

生活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基础。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7000年到距今六千年的远古历史。

在此期间,一方面,我国远古居民活动足迹不断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度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

我国地域广阔,存在着多处经济文化区域,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两个最主要的区域,半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状况,河姆渡又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代表,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

同时对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

2.教材的内容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四个子目展开叙述。

第一目是原始农耕的发明;

第二目是河姆渡居民种水稻;

第三目是半坡原始居民栽培粟;

第四目是房屋式样各不同。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

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

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

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

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

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教学难点是:

对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概括

在教学中,最后通过小结列表的形式解决这一难题。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因材施教,正确选择教法,我主要运用三种教法。

直观演示法 

通过播放有关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

堂气氛。

2. 

活动实践法 

在教师的教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加农

耕生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集体讨论法 

对本课中存在的疑问难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集体讨论,在共同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精神。

第四部分:

学习指导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主要让学生运用三种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成就动机的原理,给予学

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男女比例,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小组共同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比较学习法 

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在比较中了解他们的异同。

第五部分: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组织原则,把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激发学

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兴趣导入。

讲授新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本着自主、互助的原则,让学生从整体上迅速把握本节课

的四部分内容:

这部分教学中,可通过课件和图片展示古人类在采集植物中发现植物春生、夏长、秋实的规律,使学生通过观看明白古代先民发明原始农耕的过程,体会发明创造的艰辛。

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图”提问:

有何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归纳为:

一是星罗棋布,遍布全国;

二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遗址密布。

通过几组多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用眼睛、耳朵和头脑去思考有关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是学生初步了解考古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明白我们书写的人类历史,一部分来自科学推理,更多的来自考古实物。

重点强调第一组图片,它主要提示学生:

农耕是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可将第四目房屋式样各不同分别穿插到二三目中讲解。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回答一系列问题:

生产工具、农作物(重点:

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地国家)、饲养动物、食物种类、房屋建筑、原始手工业、文化艺术几个方面,最后教师总结。

探究比较:

1组织学生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比较,了解他们的异

同。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建筑为什么会不同?

3.为什么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而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

课堂小结 

探究完成后,鼓励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围绕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设计列表 

,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4. 

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后通过上网、查看报纸、资料等手段,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其它知

识,并相互交流。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中华祖先的传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华祖先的传说》,选自地图教育出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地位、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学生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六方面展开。

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3课,本课内容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接前两节的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和原始的农耕生活,介绍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炎帝黄帝大战蚩尤和他对中华文明奠基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禅让制,及禹建立国家、原始社会终结。

也提启了下一单元内容——国家的产生。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含三目知识第一目炎帝与皇帝;

第二目尧舜禹的禅让;

第三目大禹治水。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尤其是对比较遥远的上古史非常陌生,此外还保留着许多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感性的图片、动画、影像资料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则相对陌生,难以理解把握。

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加强理解,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需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

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包括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炎黄两个部落首领及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掌握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禹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有关史实。

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能为拥有如此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自豪。

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传说和历史史实进行初步比较,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培养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正确论证的科学意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其民族意识。

学习中华祖先身上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

4.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炎黄是黄河流域两个部落首领及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处理方法:

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通过交流、讨论,是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先是感性的了解历史,运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历史事实,进而引发分析与评论,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精神。

难点:

1.“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这两个概念的比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了解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

“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从中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通过学习增强对禅让制的认识以及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掌握了解禅让的实质。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因材施教,正确选择教法,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增强对历史的体验,引发思考,有感而发。

通过播放有关的图片、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问题教学法,围绕教学中心,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掌握问题的有效原则,启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4.历史故事法:

通过搜集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解决重难点问题。

5. 

在教师的教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合作学习法,对于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耗时低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在比较中了解联系与区别。

根据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组织原则,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情境导入:

多媒体出示“天安门华表图片”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悠久的历史。

中华儿女常常自称为华夏儿女或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

以此设问引入。

(创设情境以“华表”做为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质疑“中华儿女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

的三部分内容:

第一目炎帝与皇帝:

1.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图片“传说中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主要部落分布图”让学生知道炎黄部落所在地理位置,了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2.多媒体出示第二组一系列图片:

“炎黄帝画像”、“传说中炎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炎黄战蚩尤”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鼓励学生根据多媒体给出的材料结合教材总结炎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讲述炎黄战蚩尤的故事,学生讨论发言。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结合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历史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与历史思维,是学生对这些知识有直观了解。

通过炎黄战蚩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感受皇帝精神。

3.接着设问”上述传说故事是否都可信?

大家谈论一下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

传说不同与历史事实,但其中也蕴含着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用史实加以说明。

第二目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多媒体材料设问:

什么叫禅让?

什么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又是通过什么办法进行推选的?

教师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故事,从中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就是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推举的标准选贤与能,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推举。

第三目大禹治水多媒体播放《大禹治水》视频让大家结合史实评价大禹。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禹治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究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最后利用想一想让学生探究体会尧舜禹身上那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思考回答,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课堂小结:

探究完成后,鼓励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基础上,亲自动手设计创新新颖便于好记的板书,已达到知识的巩固。

通过多媒体精选练习题,完成最后的知识升华。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 

我说课内容是地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于社会变革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原始社会,下启奴隶社会。

主要介绍了夏、商、西周的兴亡交替过程及西周的分封制。

主要考点是夏朝建立,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夏、商、西周的更替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了解嫦娥奔月、酒池肉林、姜太公钓鱼等历史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学习夏朝的建立使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概念。

(4)理解西周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一是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它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

二、 

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针对本课重点、难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演示法 

运用直观道具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资料,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