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689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生物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

7.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图6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可能将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8.图7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图7

A.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通过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9.图8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质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下列对有关图示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图8

①该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②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光能→电能→化学能

③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④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10.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

1:

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11.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色;

F1自交,F2的性状

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开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1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致敏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B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13.图10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

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图11

14.图11中,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D.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15.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16.物种丰富度所表示的是

A.生态系统的类型

B.一定空间范围内物种的数量

C.群落中物种个体的大小

D.群落中某一物种的数量

1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B.mRNA与tRNA的碱基种类不同

C.核糖体存在mRNA的结合部位D.DNA复制时不发生翻译过程

18.图12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4

图10

淋巴液

c

G

T

A

①a表示同源段易位,b表示异源段易位②c属于基因突变

③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④a至d中能够遗传的是c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9.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A.1:

1B.1:

2C.3:

1D.3:

4

20.用微电极适度提高实验狗的脊髓温度,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

而适度降低脊髓温度,又会引起寒颤、血管收缩等反应。

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脊髓中存在体内温度感受器B.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内分泌细胞

C.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D.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21.图13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图14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13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13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14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14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图13中的T0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主要降低收缩压B.心输出量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

C.血管管腔变小,主要降低收缩压D.血液粘滞度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

23.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二次细胞分裂后的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最可能是

A.0条B.20条以下C.20条D.20条以上

24.某课题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见图15,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Y浓度>

Z浓度

B.X浓度>

Y浓度

图15

C.X浓度>

Z浓度

D.X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25.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

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3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图16

A.②→③→④B.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

26.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器官或细胞

唾液腺

皮肤

甲状腺

血细胞

心脏

所表达基因

的估计数目

1932

186

3043

2381

23505

9400

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的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

D.不同功能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相同,这与细胞具有不同功能相适应

27.图17中,①—⑤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7

A.图中细胞分裂序为①→③→②→⑤→④B.图①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②⑤每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28.一个DNA片段,经过连续两次复制,共需要9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该DNA片段具有的碱基对是

A.110对B.220对C.330对D.440对

29.用限制酶EcoR1、Kpn1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图18所示凝胶电泳结果。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A.B.

C.D.

30.在试管内离体翻译蛋白质时,若加入碱基序列为(ACACACACACACAC…)的mRNA,合成的蛋白质中有苏氨酸及组氨酸两种氨基酸。

若加入碱基序列为(CAACAACAACAACAA…)的mRNA,合成的蛋白质含有苏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

则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A.ACAB.AACC.CAAD.CAC

卷(共90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0分)

下图19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0表示图19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

①—⑥表示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31.图19所示结构应在下能观察。

从图19中可看出,通过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有、、。

32.若图19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④可能为(多选)。

A.胰脂肪酶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抗体

33.组成图20中⑥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34.图20中基因1和基因2的差异实质表现在。

35.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核方向运输的是(多选)。

A.tRNA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mRNA

(二)人体免疫(8分)

图21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

据图回答。

36.A、B、E细胞名称:

A

BE。

37.伤口处A细胞数量突增,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38.细菌感染引起机体发烧,适度体温升高可以通过来提高免疫反应速率。

39.图中③、④过程表示的是该同学体内发生的(体液/细胞)免疫过程。

40.b、c物质分别是、。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分)

图22表示某植物细胞中部分结构发生反应的示意图。

A-L字母表示物质;

x1—x4表示B物质量的变化过程,y1—y4表示L物质量的变化过程;

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请分析回答:

41.分别写出图22中物质A、B、L的名称、、。

42.I生成J的过程名称是;

③过程的场所是;

④循环过程的场所是。

过程①、②、③中,F产量最大的过程是。

43.若x3=x4,则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关系为。

若x4=y4,则下列有关等式在数值上成立的是(多选)。

A.x4=y1-y2B.x2=x1-y4C.y2=y3-x1D.x1=x2+x4

44.在有光条件下,用14C标记小麦吸收的L进入图22的物质代谢过程,则14C在图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和字母等表示)。

(四)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1分)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图23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45.第一期时前,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一个。

46.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47.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

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48.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49.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50.科学家对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E-e]的显性基因频率作了统计,在第十代时,甲箱中A、E基因频率分别为61%与65%;

乙箱A、E基因频率分别为95%与65%。

则甲、乙两箱果蝇中的Ee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A-a]等位基因纯合体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是箱。

51.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中,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

生境多样性是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五)微生物(10分)

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

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52.巴氏消毒的方法是。

图24

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24操作。

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mL滴在培养基上。

53.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

A.B.C.D.

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A.火焰灼烧B.高温高压灭菌C.酒精擦拭D.紫外线照射

54.图13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按此方法培养得到的3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分别为25个、23个、24个,则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个。

55.消毒后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用稀释培养法检测消毒后牛奶是否含有细菌,则在操作步骤上应作什么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

56.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数量,可评价食品是否受到污染。

下表培养基配方中,大肠杆菌能够生长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7.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具有特征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六)内环境与自稳态(10分)

图25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8.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图中激素[](填字母)分泌量的增加和细胞内_________的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59.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方式是。

60.图中垂体可分泌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

61.人在空腹或饥饿时,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__,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七)神经调节(9分)

图26中,甲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

图乙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26

62.图乙表示图甲中[______](填字母)处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

63.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

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乙中[ ]________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___________结合的能力。

64.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

65.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

66.右图是突触后膜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_____。

(八)遗传与变异(10分)

图27表示遗传病家系图。

请根据具体病例分析回答:

67.设Ⅱ-1、Ⅲ-2为甲病患者,其余均正常。

则甲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遗传病;

Ⅰ-2参与受精并形成Ⅱ-2的正常精子占总精子的概率是。

图27

68.设第Ⅱ代中仅Ⅱ-3为红绿色盲(b基因控制)患者。

则图中一定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是;

Ⅲ-3的基因型为。

69.若上题假设成立,且Ⅲ-2患有甲病,Ⅲ-3不携带甲病基因,则Ⅲ-3生一与Ⅲ-2表现型相同的孩子的概率为;

所生孩子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正常的概率为。

70.设Ⅱ-5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Ⅱ-4正常,则他们的儿子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若Ⅱ-4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且其双亲中只有一方患有此病,Ⅱ-5正常,则他们的女儿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九)科学探究(10分)

研究背景:

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特效的抗虐新药,是菊科艾属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

我国山西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本研究为开发利用青蒿资源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

研究目的:

比较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

材料准备:

5~9月期间,分别采集成苗期、生长盛期、花期和果期的青蒿叶,干燥后粉碎备用。

71.根据研究目的,下列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多选)

A.采摘时叶片中含水量B.采集叶片时的气温

C.叶片的着生位置D.叶片干燥的程度

72.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28。

图28

该坐标图的横坐标名称是______________,

纵坐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根据实验一的研究结果,选择期的青蒿作为继续研究的实验材料。

【实验二】

采集青蒿不同组织如根、茎、老叶(叶龄21d)、新叶(叶龄7d),共采集3次,每次在同一地方随机采样。

所有样品均采用烘干和自然干燥2种方式干燥,粉碎后备用。

实验结果:

青蒿素含量(mg/g)

第1次采集:

根:

1.02(晒干),0.74(烘干);

茎:

0.09(晒干),0.04(烘干);

老叶:

3.91(晒干),2.66(烘干);

新叶:

4.57(晒干),3.49(烘干)。

第2次采集:

1.05(晒干),0.72(烘干);

0.11(晒干),0.09(烘干);

4.02(晒干),2.71(烘干);

4.65(晒干),3.69(烘干)。

第3次采集:

1.14(晒干),0.79(烘干);

0.10(晒干),0.02(烘干);

4.05(晒干),2.95(烘干);

4.58(晒干),3.59(烘干)。

74.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用于记录上述数据。

(不用抄录数据)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10分)31.电子显微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32.ABC(2分)33.脱氧核苷酸34.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脱氧核苷酸的数目35.BC(2分)

(二)(8分)36.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37.增大吞噬病菌的能力,保持机体健康38.提高免疫反应酶的催化效率(酶的活性)39.体液40.淋巴因子、抗体

(三)(12分)41.H2OO2CO242.糖酵解线粒体内膜叶绿体基质③43.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ABD(2分)44.L→C3→I→J→L(2分)

(四)(11分)45.种群46.食物47.物种(或遗传);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

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48.适应辐射49.两箱分养造成基因隔离而不能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基因突变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导致各箱中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形成体色的很大差异,进而导致果蝇之间交配选择发生偏好,形成生殖隔离(2分)50.45.5%乙箱51.遗传生态系统

(五)(10分)52.62℃30分钟53.BB54.2.4×

10655.稀释次数减少56.①③(2分)该培养基为大肠杆菌生长提供了碳源(和无机盐)57.伊红美蓝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六)(10分)58.A、B、C(缺一不可)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59.下丘脑 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60.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61.胰岛α细胞 肝细胞、脂肪细胞(2分)

(七)(9分)62.F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63.(非条件)反射 ③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64.负电位→正电位(由负变正)65.D、E66.D

(八)(10分)67.常隐1/468.Ⅰ-4、Ⅲ-1和Ⅲ-2XBXB或XBXb69.003/470.01/2

(九)(10分)71.CD(2分)72.生长期青蒿素含量(mg/g)73.生长盛期74.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