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693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奥兰多魔术队在东部决赛第一场,在首节落后14分的情况下,下半场成功反扑,最终翻云覆雨,在客场险胜骑士队。

D.在相关“严打”政策之门尚未关闭前,那些以个人或是家族名义接连出手数套房子的行为,确实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模式,但为了扩大营销规模,他们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B.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记录。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大年初一,长春市有关部门在向市民赠送含有“蒸蒸日上”祝福寓意的馒头时,被市民哄抢一空,让人感叹部分国人的素质亟待提高。

二、(9分,每小题3分)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表彰)

B.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只,只是)

C.按诛五人(追究,查办)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D.追购又急(重金收买)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

7.下列各句,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文:

怎么能使豪杰屈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有修养的人耻笑。

C.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后来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玦来向项羽示意(要他杀刘邦),项王却默默地不回应。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我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为巡船所物色

C.则思三驱以为度D.决负约不偿城

三、(12分,每小题3分)

吴孝子

孝子吴姓,忘其名,鲁之恩县东邻人。

少孤,喑哑不能言。

其居距郭三四里,因贫,为邑之质库担水,得值即奉母,不敢浪以一钱自啖嚼。

虽哑且聋,而性敏,能以己意揣母意;

母亦习久,能以势与孝子言。

每日,母思食何物,必呀呀请母命,而后诣郭购之回。

母老且病,每食,若微且噎,孝子即于暗处洒眼泪。

见人必指划,若言母食少,攒眉蹙额作忧虑状。

食若甘且多,孝子即对母呀呀若唱歌,张两手起舞,效演剧者关目,博母欢。

年五十,如一日,未尝稍变更。

每严冬,必先以己体为母温布衾,既暖,又着衣起,为母解衣就枕,己则蜷伏床足,听母鼻息酣,始逡巡趋就草榻眠。

每暑,悬芦帘于门,寝母于中堂竹榻,己则解衣当门卧,意若代母饱蚊蚋然。

里人贤其行,争呼之曰吴孝子。

然究赤贫,无肯以女妻之者。

孝子亦绝不计及床头人。

一日,正担水入肆门,适恩宰梅公子盛服至,误泼水溅公子服,怒且叱,肆中执事人急趋至,拱谢曰:

“公子莫怒,此吴家哑孝子也。

”公子惊询其事迹,转怒为喜,假青蚨五竿赠 之。

孝子坚却不敢受,执事人举无名指示之。

盖凡哑者,均以无名指为母耳。

孝子见之,知公子怜伊有老母,始伏地稽首拜,呀呀指天地,感激非常。

然当公子叱辱时,则固挺立不屈,毫无畏怖者也。

担水讫,荷钱归,甫近村,见母正倚闾,遽欢喜呼啸,泥滑,几倾倒。

母见钱,惊问何来;

孝子口呀呀指划,伊唔不能道一字。

母恐其因贫误行窃,遍问邻右,亦不知其所由来。

叱使膝立,怒曰:

“吾宁有残疾担水子,不愿有邪心穿窬子也!

”自扶仗诣质库,遍问执事人,始知实是公子持赠。

始诵佛而回。

顾往返虽五里,然究因老病,步履迟滞,半日始归村。

视孝子犹跪地不敢动,笑慰之。

梅公知之,给匾旌其庐,孝子泣不受,里人悬于土圩门,以为荣。

捻匪窜其乡,见匾,遽额手曰:

“此孝子里也,莫惊他。

”既而思识其风范,仰谓守者曰:

“若肯以孝子一登陴,使我辈一瞻其面目,即退。

”孝子卒抱母,摇手不敢出。

贼亦旋去。

(选自《夜雨秋灯录》卷一,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值即奉母奉:

供养

B.效演剧者关目效:

摹仿

C.孝子坚却不敢受  却:

后退

D.自扶仗诣质库诣:

到……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误泼水溅公子服,怒且叱 若属皆且为所虏

B.己则蜷伏床足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亦不知其所由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顾往返虽五里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吴孝子“孝”的一组是

①若微且噎,孝子即于暗处洒眼泪。

②里人贤其行,争呼之曰吴孝子。

③孝子亦绝不计及床头人。

④孝子坚却不敢受,执事人举无名指示之。

⑤则固挺立不屈,毫无畏怖者也。

⑥孝子犹跪地不敢动。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孝子无微不至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充分体现了其“孝道”,但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将“孝”持之以恒,五十年如一日。

B.吴孝子水溅梅公子华服;

梅公子十分恼怒,大声呵斥,后经旁人解劝才明白自己行为的唐突,于是赠钱给吴孝子以表示自己的愧疚。

C.吴孝子面对恩宰叱辱与赠金以及吴母面对来历不明钱财时的表现,都体现了他们身上有一种一脉相承的可贵品质——志节。

D.吴孝子的“孝”不仅感动了周围的人们,而且当盗匪来袭时也凭借他的“孝”保全了母亲和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村庄。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哑且聋,而性敏,能以己意揣母意。

(3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分)

(3)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

“臣心一片磁针石,______________。

(2)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

念高危,_____________________;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给航母上舰载机下达起飞指令时使用手势的四个原因,每点不超过5个字。

“辽宁舰”舰载机成功起落后,网民纷纷模仿航母弹射指挥官(射手)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且戏称为“走你”。

由于航母甲板上各种情况变化过快,输入的数据常常跟不上变化的速度。

航母上设备很多,雷达等就有几百个,使用无线电肯定会产生干扰。

语言上同音字的沟通歧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这个时候视觉是最直观而且最没有歧义的。

所以航母舰载机的起飞,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

17.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已经打乱,请重新排列。

(只写序号即可)(3分)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18.某班的几位同学相约要给恩师过六十岁生日,一位同学因身体原因向联络人发短信请假,语言表达有不妥之处,请指出四处并改正。

获悉恩师六十诞辰,甚喜,渴望重睹恩师音容。

近期,本人因身体欠安,恐难以按时光临,深表歉意。

请转达本人对恩师的祝福。

另备厚礼一份,烦请笑纳。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微尘远,山花近

秦锦屏

(1)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

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

“喂,路那边有人吗?

……能帮忙挖通路吗?

(2)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

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

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3)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

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

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

……能帮个忙吗?

(4)“喂、喂、喂……忙、忙、忙!

”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5)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6)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

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7)沉默。

等待。

(8)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

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

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9)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

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

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

“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10)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

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

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

“黑家洼村怎么走?

”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

他特别强调:

“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

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11)“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

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

“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

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

“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

快走,天快黑了!

  (12)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13)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

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版,有删节)

19.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我”的情绪变化。

20.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

(2)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21.试分析第10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2.本文标题言近旨远,试探究其意蕴。

七、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晚上回来,打开灯,室内充满了寂寞。

我看着课本,看着看着,眼泪便无端流下来。

我想,有一天,母亲也会如姥姥离开她一样弃我而去。

那时,我和她将隔绝于两个世界,我将再也没有机会做她的女儿。

有时候,长大不过一夜之间。

这是作家叶细细《让我许个愿》文中的一段话,读后你会有哪些感想呢?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一个事件,一句话语,让你瞬间感悟,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呢?

请以“成长只在一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①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作文;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阶段性模块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

1.D(A.徇xù

n;

B.偻lǚ;

C.wú

2.C(A计日程功;

B嬉戏;

D迫不及待)

3.B(以至: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质疑:

提出疑问。

置疑:

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捉摸:

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

琢磨:

反复思索)

4.D(浮想联翩,指很多飘浮不定的想象连续不断地涌现出。

A.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B.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5.A(B语序不当,“最大的”应在“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的后面;

C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

D主谓不搭配,将“在”和“时”去掉,在“赠送”后加“的”)

二、(9分)

6.B(独:

难道)

7.A(“安能屈豪杰之流”应译为“怎么能使豪杰屈身下拜”)

8.D(A.品行成为B.盘查C.把……作为)

三、(12分)

9.C(却:

拒绝)

10.C(代词,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A连词,并且\副词,将要\连词,却\就;

D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11.C(②不是直接体现,是侧面描写;

④⑤体现的是孝子的人穷志不短)

12.B(“赠钱给吴孝子以表示自己的愧疚”与原文意不符)

13.

(1)他虽然又哑又聋,但人很聪明,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揣摩母亲的心意(“虽”1分,“敏”1分,“以”1分)

(2)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外交使臣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您也没有害处。

(以为、东道主、行李、供给、乏困4分)

(3)懂得了若干道理,就以为没有能比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1句1分,共3分)

14.

(1)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

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

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

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

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2)“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15.

(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不指南方不肯休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大行不顾细谨

(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则思谦冲以自牧(每空1分)

16.①情况变化快。

②无线电干扰。

③语言有歧义。

④视觉直观。

(每点1分)

17.⑤③②④⑥①(根据语境,⑤承接上文比较合适,然后就③②④,这比较容易看出来。

最后以⑥①结尾。

18.①“音容”改为“风采”。

②“光临”改为“参加。

③“厚礼”改为“薄礼”。

④“笑纳”改为“转交”。

(每处1分)

19.①沮丧(惶恐而焦急);

②猜疑,失望;

③欣喜(高兴);

④激动。

20.

(1)①比喻,形象写出夕阳暗淡、凄凉之态;

②拟人,形象生动写出秋风的寒凉;

③环境描写,烘托我们在等待“救兵”时的焦急失落之情。

(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2)①动作、神情描写,表现出村民的朴实憨厚,好客;

②比喻,把村民比作镀上金色的平安路标,表达出对村民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21.①本段插叙“我”跟刘师傅初次相遇的情景,直接体现出刘师傅的热心和真诚,同时侧面衬托出村民的热心好客;

②与第二段文字相照应,不但使“我”消除误会,而且突出表现了刘师傅等人的热心和真诚。

(每点2分)

22.①微尘,山花,都用了象征(或)的手法,微尘形象说明村民身置乡郊野岭,微不足道,平凡无奇,山花比喻他们那种朴实无华、真诚热心的优秀品质,淡雅悠远;

②通过“远”和“近”的对比,表现出虽然虽然“我”已离别他们,但是他们的优秀品质却沁人心脾,让人激动不已;

③与结尾遥相呼应,揭示本文主题。

七、(60分)

参考译文

有个孝子,姓吴,但名字已经忘了,是山东的恩县东邻村人。

很小就没了父亲,是个哑巴。

他住的的地方,大概在城郭外三、四里,因为家里很贫困,就只好给镇上的一家当铺挑水。

得到一点报酬,就赶紧回家奉养母亲,从不敢自己乱花一文钱来买吃的果腹。

他虽然有听障又有语言障碍,但人很聪明,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揣摩母亲的心意;

他的母亲时间久了,也就学会用手语给他对话。

母亲一天天年老体弱了,每顿饭吃的又少又慢,孝子就会在暗处偷偷掉眼泪,见到旁人也会用手比划,说母亲这顿饭吃的不好。

如果母亲这顿饭吃的又多又香,孝子就会在母亲面前呀呀的像是唱歌,还张开两臂舞动起来,模仿戏剧中的扮相取悦母亲。

五十多年如一日,从来没有稍稍改变过。

每到严冬,孝子必定用自己的身躯为母亲暖被窝,暖和之后就起身,服侍母亲睡下。

自己却蜷伏在床脚,直到听见母亲打鼾睡熟,才小心翼翼的走到旁边的草塌上睡觉。

盛夏,他会在门上挂好芦苇做的门帘,让母亲睡在中堂上的竹床上,自己却敞开衣服睡在门口,意思是想喂饱蚊子,蚊子就不会去叮咬母亲了。

同村人都很赞赏他的贤德,都称呼他叫做吴孝子。

然而终究是因为他太穷了,所以没有谁肯把女儿嫁给他的。

而孝子自己也从未想过娶亲成家。

有一天,正当他挑着水要进当铺的大门时,正好县丞梅公子穿着很光鲜的衣服走了过来,不小心被他的水溅到了衣服。

梅公子非常生气大声责骂他。

当铺里管事的人听到,赶紧走过来,拱手给公子赔礼:

“公子您别生气,这是吴家的哑巴孝子啊。

”公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了他的事迹,听完之后转怒为喜,当即问当铺的掌柜暂借了五挂铜钱送给他。

孝子坚决拒绝不肯收下,当铺里管事的人就举起自己的无名指给他看。

但凡语言障碍人事都知道无名指代表母亲。

孝子看到这样,明白这位公子是怜悯他家中有老母,这才跪在地上磕头,呀呀着指着天地,感激的样子非同一般。

然而刚才公子呵斥辱骂他时,他却挺立不屈,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害怕的表情。

挑完水,带着钱回家,刚走近村子,就看到母亲靠着墙坐在那里,于是就高高兴兴的大声叫嚷着跑过去。

地上很泥泞,他几次跌倒。

母亲看到铜钱,很是吃惊,就问从哪里来的?

孝子嘴里呀呀的说着,手拼命比划,可是就讲不清楚。

母亲很担心,他是不是因为家里穷,一时糊涂去偷窃啊?

问遍了周围邻居,谁也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无奈,就喝叱他跪下,生气的说到:

“我宁可有个身残的挑水夫做儿子,不愿意有个心邪的小偷当儿子!

”自己拄着拐杖,走到镇上的当铺,问了当铺管事的,才知道这钱是县丞公子赠送的,这才高高兴兴的念诵着佛号回到村里。

虽然村子和镇上相去不过五里路,但因为她年老体衰,走不动路,结果花了大半天才走回到村里。

一看,孝子还跪在原地,丝毫不敢动。

母亲是又喜又心疼,忍着眼泪笑着扶他起来,孝子这才破涕为笑,手舞足蹈的牵着母亲的衣服走进屋,指点着母亲的床:

意思是打算为母亲造一张新的,却不知道如何开始。

哎!

那种情形真是可想而知啊。

梅公知道这件事情后,特意订做了一块匾额赠给他,以表彰他的贤德,孝子哭着不肯收下。

村里人就把匾额高高挂在进村的大门上,作为全村的光荣。

后来,捻匪作乱流窜到他们这个村子,看到了那个匾额,就举手行礼表示敬意,说:

“这是孝子的村庄,不要惊扰了他。

”既而又希望瞻仰下他的风范,就对着守卫的村里人说:

“如果能让孝子登上村里的城墙上让我们看看他的面目,我们就退走。

”孝子抱着母亲,摆手示意不敢出去。

贼匪也就很快退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