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6941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x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血液循环在生命活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意义;掌握心脏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等基本生理特性;掌握心率、心动周期及心率与运动的关系;掌握心输出量和主要影响因素;理解心泵工作原理,掌握心泵功能的评价;掌握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及血压与运动的关系。

2.要求学生了解心脏的基本射血过程(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了解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心脏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等基本生理特性;心率及心动周期;

心泵功能的评价;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心脏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等基本生理特性;心脏的基本射血过程;心泵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新课引入:

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

1、血液循环:

血液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循环系统是血液流动的载体,由心脏、动脉、毛犀血管、静脉彼此首尾相连,形成的密闭的管道。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于心脏,心脏不断地进行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向全身各部分,又为血液回流心脏提供必要条件。

心脏的这种活动型式与水泵相似,故心脏又称为心泵。

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并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与气体交换。

血液循环主要功能:

运输血液。

在运输血液的过程中完成物质运输,以实现机体的新陈代谢、体液调节机能、血液防卫机能,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心脏主要机能:

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心钠素、生物活性多肽)。

第一节心脏泵血机能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组成心脏的心肌细胞根据它们的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以及功能上的区别,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具有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称为工作细胞。

它们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但不具有自律性。

另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金野氏纤维),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与传导性,不具有收缩性,称为自律细胞。

(一)兴奋性

   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即受到一个有效刺激作用后会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特征有:

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其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分为5个时相,即0期,1期、2期、3期、4期。

整个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较长,约为0.25-0.30s。

(1)去极化:

去极化过程(0期)。

当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时,首先出现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

此时膜内电位由-90mv迅速上升至+30mv左右,构成动作电位陡峭的上升支。

0期的持续时间很短,约1-2ms。

(2)复极化:

整个复极化过程可以区分1、2、3、4期。

1期(快速复极初期):

在动作电位上升支达到顶峰后,膜内电位迅速由+30mv下降至0mv左右。

此期与0期合成锋电位,历时10ms。

2期(平台期):

此期复极过程缓慢,膜内电位停滞于接近零电位水平,使记录到波形成为一个平坦的曲线,历时100-150ms。

此期是心肌动作电位区别于骨骼肌和神经纤维的显著特征。

3期(快速复极末期):

在平台期末,膜内电位以较慢的速度由0mv逐渐下降进入了3期,因此2期和3期之间无明确界限。

进入3期后,复极速度加快,膜内电位较快地下降到-90mv,历时100-150ms。

4期(静息期):

是膜复极化完毕时期,此期内心室肌和心房肌细胞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不同于工作细胞,其最主要特征是在4期内膜电位不稳定,在复极化完毕后,即开始自动地、缓慢地去极、使膜内负电位逐渐减小,当其达到阈电位时,即爆发另一次动作电位,如此周而复始,使心脏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心肌细胞与骨骼肌及神经纤维一样,在发生兴奋后,兴奋性的恢复要经历一系列恢复时期,即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

特点如下:

(1)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发生兴奋后,动作电位从0期开始到膜内电位复极到-55mv左右这段时期内,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兴奋,这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而从-55mv到-60mv的一段时间内,十分强大的刺激可以引起局部反应,但不能引起扩布性兴奋,即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所以从去极化开始到复极-60mv的这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

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心室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因而心脏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始终保持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

(2)相对不应期: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当膜内电位复极由-60至-80mv期间,施以大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可以产生扩布性兴奋,这一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但此时所引起动作电位,其0期的去极化的上升的幅度和速度都比正常的小,兴奋传导也比较慢。

(3)超常期:

在相对不应期之后,膜内电位由-80mv恢复到-90mv,在此期间给予低于正常阈强度刺激,也能引起扩布性兴奋,称为超常期。

此期内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0期的去极化的幅度和速度仍低于正常。

   超常期之后,膜电位及兴奋性已完全恢复正常。

3、心电图(ECG)

在正常人体,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出现的电变化的传播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等都有一定规律。

心脏的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

将电极放置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出来的心电变化图形,称为心电图。

心电图是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不代表心脏的机械活动。

测量电极安放位置和连线方式(称导联方式)不同所记录的心电图,波形基本上包括一个P波,一个QRS波群和一个T波,有时在T波后面,还出现一个小的U波。

(1)P波:

代表左右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P波波形小而圆钝,历时0.08-0.11s,波幅不超过0.25mv。

(2)QRS波群:

代表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电位波动,第一个为向下的Q波,接着是向上高而尖峭的R波,最后是向下的S波,用不同导联记录时,这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而且大小方向也不相同。

正常QRS波群历时约0.06-0.10s,代表心室肌兴奋扩布所需的时间。

(3)T波:

代表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波幅一般为0.1-0.8mv,在R波较高的导联中,T波历时0.05-0.25s。

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同。

在心电图中,各波之间的时程也各有重要意义:

(1)P-R间期(或P-Q间期):

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为0.12-0.20s。

P-R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到达心室肌,并引起心室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又称为房-室传导时间。

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延长,运动员心电图多见。

(2)Q-T间期:

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时程,它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到完全复极至静息状态的时间,这一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密切相关,成人通常为0.32-0.44s。

(3)S-T段:

是指从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之间的时距,正常时与基线齐平,代表心室各部分已全部进入复极2期,各部分之间不存在电位差,曲线又恢复到基线水平。

(二)传导性

心肌具有传导性,不仅特殊传导系统能够传导兴奋,所有的心房肌和心室肌也都有传导性,只是传导的速度各部分不同。

心脏的兴奋从窦房结发生后,即通过心房肌细胞之间的闰盘而传导于左右两心房。

兴奋在心房肌的传导速度约为0.4m/s。

在窦房结和房室交界之间的心房组织存在着“优势传导通路”,其传导速度较快。

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必须通过房室交界,这一部位传导最慢,延搁时间最长,约需0.08-0.12s。

房一室延搁具有重要意义,使心房兴奋和收缩先于心室,有利于心室的充分充盈而实现其泵血功能。

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后,传导速度又重新加快,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向心室。

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可达4m/s,远快于心室肌本身的传导速度(1m/s),使左右两心室的所有肌纤维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收缩状态,形成同步收缩。

(三)自动节律性

   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不是所有心肌细胞都具有自动节律性,只是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内的自律细胞才具有自动节律性。

特殊传导系统各个都位中的自动节律性有差别,窦房结细胞的自动兴奋频率最高,约为100次/分,浦肯野纤维的自动兴奋频率最低(约为25次/分),房室交界(约50次/分)和房室束依次介于前两者之间。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为正常起搏点。

(四)收缩性

心肌收缩机制和过程与骨骼肌基本相似,但有其本身的特点:

1、“全或无”方式的收缩

   当刺激达到阈强度时,整个心房或心室就以“全”的方式进行收缩,即使应用比阈刺激强大的刺激,心肌收缩的幅度也不会变得更大;如果刺激达不到阈强度,心肌就不发生收缩。

这个现象是由于心肌细胞间有闰盘,闰盘对电流阻抗极低,易使兴奋从一个细胞传至相邻细胞的功能合胞体所形成心肌的这种“全”或“无”方式的收缩,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收缩的幅度都是相等的,当功能状态和理化环境发生改变时,虽然是全部心肌纤维参与收缩,但其每一条肌纤维的收缩强度可以改变,于是整个心脏所表现出来的强度就不同。

2、不发生强直收缩

   由于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延至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所以相继的各次收缩不能像骨骼肌那样可以总和,形成强直收缩,保证心脏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有效地实现心泵血功能。

3、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异常刺激,则可以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也称早搏)。

期前兴奋有它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常常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形成“脱失”,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引起心室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随之,才恢复窦性节律。

4、对细胞外液中的钙有明显的依赖性。

二、心动周期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历时的长短取决于心率。

成年人静息时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平均为75次/分。

心率为75次/分,每个心动周期为0.8s,其中心房收缩期为0.1s,心房舒张期为0.7s;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舒张;心房进入舒张后,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s,随后进入舒张期,约0.5s。

心室舒张期的前0.4s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此间期为全心舒张期。

2、一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两者的活动依一定的次序先后进行,左右两侧心房或心室的活动是同步的,且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

如果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的历时缩短,尤其以舒张期的缩短更为明显,导致充盈的不足,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二)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在心脏的泵血过程中,心室所起的作用比心房更重要。

以左心室为例,说明心室射血和充盈的过程,以便了解心脏的泵血的机制。

左心室的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和舒张两个时期,每期又分为多个时相。

通常以心房开始收缩来描述一个心动周期的起始点。

1、心房收缩期

   心房开始收缩之前,心脏正处于全心舒张期,心房和心室内压力都比较低,接近于大气压,约为okpa(以大气压为零值)。

由于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心房压相对高于心室压,房室瓣处于开启状态,血液由心房顺房─室压力梯度进入心室,使心室充盈。

此时的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约10.6kPa,即80mmHg),故半月瓣处于关闭状态。

   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容积小,内压升高,心房内血液被挤入已经充盈着血液但尚处于舒张状态的心室,使心室血液充盈量进一步增加。

心房收缩期约为0.1s,随后进入舒张期。

2、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相:

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迅速升高,当心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立即关闭。

此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虽然心室收缩,但心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相,约0.05s左右。

此期是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开启的这段时期,其特点是室内压快速大幅度升高。

(2)射血相:

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相结束,进入射血相。

射血相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相,历时0.1s。

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相,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

此期为0.15s。

3、心室舒张期:

包括等容舒张相和快速、减慢充盈相。

(1)等容舒张相:

心室肌开始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

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相,历时约0.06-0.08s。

(2)充盈相:

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入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相,历时约0.11s左右。

这期间流入心室的血液约占总充盈量的2/3。

随后,血液以较慢的速度继续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加,称为减慢充盈相,历时约0.22s。

然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①左心室泵血的机制:

驱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单向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压力梯度又是引起瓣膜启闭,保证血液的单方向流动。

②心室肌的收缩与舒张能力对心脏射血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心室肌收缩力强,收缩速度就快,等容收缩相就可缩短,射血时间相应延长,射血量就较多。

心室舒张力强,可加速心室充盈,这不但有利于心率较慢时有较多血液充盈,使每搏输出量较大,而且可缓和心率较快时由于充盈时间短而造成的心室充盈不足。

这些作用在肌肉活动时具有重要意义。

心音简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以一定的速度对心血管壁产生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通过周围组织传到胸壁。

如将听诊器置于胸壁的相应听诊区,就可以听到声音,称为心音。

第一心音发生在收缩期,是房室瓣关闭及相伴随的心室壁振动而形成的;音调低而持续较长,约0.10-0.12s,通常在左侧第5肋间隙与锁骨中线相交处的心尖搏动处听得最清楚,是心室收缩开始的标志。

第二心音发生在舒张期,是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关闭时振动有关,音调高而短促,约0.08-0.10s,通过常在第二肋间隙胸骨的左、右缘听得最清楚,它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有些时候,可听到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它与心房收缩和早期快速充盈有关。

三、心输出量(评价心泵功能的主要指标)

概念:

心输出量指每分钟心室射入动脉的血液总量。

每分输出量=每搏量*心率

正常值:

约5L/分,女性略低,运动员可达25—35L/分。

(一)心率:

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成年人静息时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平均为75次/分。

安静时心率在60次/分以下,称为心动过缓;心率在100次/分以上,称为心动过速。

随着年龄、性别、体能水平、训练水平和生理状况的不同有所不同。

新生儿心率可达130次/分,两岁以内为100-120次/分,此后随年龄增长面减慢,至青春期时接近成年人的频率。

在成年人中,女性心率比男性快3-5次/分。

有良好训练或体能较好者心率较慢,尤其是优秀耐力运动员静息时心率常在50次/分以下。

当人体由卧位转为站位时、进食后、体温升高、情绪紧张、疼痛刺激,缺氧、运动或劳动等,都可使心率加快。

在肌肉活动时,心率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有关,而且增加的幅度还与运动持续时间、体能水平、训练水平有关。

所以心率是运动生理学中最常用又简单易测的一项生理指标。

(二)每搏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

一次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舒末容积-缩末容积即余血(145-75=70毫升)

2、影响和决定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心室肌被牵张的程度、心肌收缩能力、后负荷。

(三)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舒末容积的容积百分比。

射血分数=舒末容积-缩末容积/舒末容积*100%

正常值:

55%——65%。

射血分数意义:

射血分数愈高则心脏供血愈好。

在评定心泵血功能时,单纯用搏出量作指标,不考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不全面的。

正常情况下,搏出量始终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时,搏出量也相应增加,射血分数基本不变。

但是,在心室异常扩大、心室功能减退的情况下,搏出量可能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判别,但它并不与已经增大的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射血分数明显下降。

若单纯依据搏出量来评定心泵血功能,则可能作出错误判断。

(四)心率与每搏输出量对每分输出量的贡献: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1、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率,可以提高心输出量。

(1)心率过快可使心动周期中舒张期过短,回心血量减少。

心率过缓可使每分输出量减少。

一般人心率超过140-150次/分,搏出量开始下降,当心率超过180次/分,心室充盈量明显减少,使搏出量大幅度减少,心率的增加不能补偿搏出量的减少,结果反而使心输出量下降。

反之,如果心率过慢,减慢到40次/分以下,尽管心舒张期很长,心室充盈度已达到限度,不可能提高每搏输出量,反而由于心率过慢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因此,只有心率在适应范围内(110-120次/分至170-180次/分),心输出量才能保持较高水平。

(2)运动员心脏由于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高,可在心率低的情况下保证正常输出量。

有训练的优秀运动员在运动时,由于呼吸和肌肉运动等促进静脉血回心,心肌收缩有力和迅速,故搏出量可在心率超过200次/分时才减少。

2.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机理:

异长自身调节(初长度调节:

肌小节长度)→心室充盈↑→收缩力↑

等长自身调节(神经体液因素调节:

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等)↑→心肌收缩力↑

↘心率↑

3.静脉回流量:

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五)心指数:

心指数心输出量是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

身体矮小的人和高大的人,新陈代谢总量不不相等,因此,用输出量的绝对值作为指标进行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的比较,是不全面的。

人体静息时的心输出时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的。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心输/体面积),称为心指数。

正常值:

5/1.6-1.7=3.0-3.5升/分*㎡。

中等身体的成年人体表面积约为1.6~1.7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5~6L/min,故心指数约为3.0~3.5L/min·m2。

心指数与年龄、运动状态、生理状态、情绪有关。

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之为静息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

心指数随不同重量条件而不同。

年龄在10岁左右时,静息心指数最大,可达4L/min·m2以上,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到80岁时,静息心指数接近于2L/min·m2.肌肉运动时,心指数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大致成比例地增高。

妊娠、情绪激动和进食时,心指数均增高。

四、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影响因素:

心率、搏出量。

1、心力贮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健康成人作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可达25-30L,比安静时增加5-6倍,优秀运动员可增加到7倍甚至8倍。

可见心输出量可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贮备,称为心力贮备或心泵功能贮备。

心力贮备分为心率贮备,收缩期贮备和舒张期贮备。

动用收缩期贮备可使搏出量增加55-60毫升。

2、心率贮备是通过心率增加而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贮备。

优秀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低,而最大心率与常人一样,故心率贮备最较大。

收缩期贮备是通过心室收缩力增强,使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的幅度。

舒张期贮备是指通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的幅度,一般认为舒张期贮备最少。

运动时主要通过增加心率和动用心收缩期贮备而使心输出量增加。

坚持体育锻炼可增加心率贮备和收缩期贮备 

意义:

心率贮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及训练水平。

运动员心脏心肌纤维粗,收缩力强(收缩期贮备强),静息状态下心率慢(心率贮备强)→最大输出量可大幅度增加。

思考(作业)题:

1、心脏的基本生理特性;

2、解释:

血液循环、心率、心动周期

3、心输出量和主要影响因素;心泵功能的评价。

课后小结:

1、血液循环在生命活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2、心脏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等基本生理特性;

3、心率、心动周期及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心脏的基本射血过程(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

4、心泵工作原理、心泵功能的评价;

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二节血管生理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掌握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因素及血压与运动的关系;掌握窦弓反射对血压调节的生理意义;掌握一次性运动时血液循环的变化及长期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掌握测定脉搏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使学生了解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自主神经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点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因素及血压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时血液循环的变化及长期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教学难点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及血压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时血液循环的变化及长期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自主神经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新课引入:

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二节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

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各类血管此四种基本成分的相对比例有很大差别。

1.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

这些血管的管壁坚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左心室射血时,主动脉压升高,一方面推动动脉内的血液向前流动,另一方面使主动脉扩张,容积增大。

因此,左心室射出的血液在射血期内只有一部分进入外周,另一部分则被贮存在大动脉内。

主动脉瓣关闭后,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大动脉的这种功能称为弹性贮器作用。

2.小动脉和微动脉:

管径小,对血流的阻力大,称为前阻力血管。

微动脉的管壁富含平滑肌,后者的舒缩活动可使血管口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改变对血流的阻力和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

从弹性贮器血管以后到分支为小动脉前的动脉管道,其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故称为分配血管。

3.毛细血管——交换血管:

其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一薄层基膜,故通透性很高,成为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微静脉:

微静脉因管径小,对血流也产生一定的阻力。

它们的舒缩可影响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从而改变毛细血管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情况。

5.静脉——容量血管:

静脉和相应的动脉比较,数量较多,口径较粗,管壁较薄,故其容量较大,而且可扩张性较大,即较小的压力变化就可使容积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