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737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二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Word格式.docx

公有制;

B对象:

个人消费品;

C尺度: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3、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_________决定的(必然性)。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___;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___;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__。

补: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①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第一需要);

②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存在着旧式分工)(报酬体现劳动的差别)。

4、作用: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体现了效率);

②它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公平)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经济B如何分配:

扣除成本和税收

2、按生产要素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含义:

B.具体形式:

(见经济生活考点32)

C.意义: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③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主要表现(含义):

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

2、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②,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求: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收入,调节收入,取缔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④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补充:

⑤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根本措施)。

因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⑦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关系:

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B矛盾性: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两大目标。

2、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书P62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风险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自主复习构建体系:

(请根据考点中的核心概念为中心,尽量按书本体系,建议:

课题---框题—核心概念---具体知识点的顺序画出本课的知识体系。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30*2=60分)

1、(2011·

黑龙江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30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②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津贴

③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④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

2、(2011·

新疆农B七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8、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户间生产要素整合集中,土地经营大户应运而生。

部分农民通过让渡土地经营权所获得的收益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B、合法的劳动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3、(2011·

江苏南京高三二模)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确认,“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就要求我们

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②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③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2011·

山东烟台高三一模)7.山东某科技企业,除了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这说明

A.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B.按劳分配是我国目前分配制度的主体

C.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5、(2011·

天津宝坻高三一模)2.“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2·

桂林十八中月考)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

在这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

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

A.4万元 3万元B.5万元 2万元

C.5万元 3万元D.4万元 2万元

7、(2011·

四川雅安高三“三诊”)27.漫画《施舍》告诉我们:

①企业职工应该发扬奉献精神,不讲个人利益②企业应该体贴职工,不以赢利为目的

③国家应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应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保陪公动者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1·

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6.漫画反映的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与职工工资挂钩。

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③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央企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1·

浙江杭州市长河高中高三二模)26.“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两个同步”的提出

①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性质的根本变化②旨在协调“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③其核心是解决初次分配中的不公问题④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2011·

四川乐山高三模拟)25.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

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

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1、(2011·

重庆市高三冲刺测试)26.北京提出“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比“十一五”规划目标低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2个百分点。

为达此目标必须处理好()

①积累和消费的关系②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关系

③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④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2、(2011·

浙江宁波高三模拟)25.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首次独立成章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

下列有利于“把财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的举措是

①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②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

③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④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2011·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高三模拟

(一))25.截至2009年12月31日,福建省已在全国率先基本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保问题,各地符合条件的关闭破产国有、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在医改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人数达9.19万人:

困难企业职工(含退休人员)的参保人数达10.33万人。

福建省采取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这是( 

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要求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③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必然要求

④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的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4、(2011·

江西上饶县中学高三4月月考)6、深圳特区建立30年来,创造了骄人的经济增长成绩,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带来财富的同比例增长,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指数的同比例增长。

对此,我们要

①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③坚持包容性增长④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2011·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研)15.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不公平的担忧,维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人们最期待的社会公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维护教育公平,是因为教育公平

A.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B.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C.是提高社会效率,促进生产发展的物质保障

D.有助于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谐

16、[2012·

西安质检]2011年9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已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为此我们必须(  )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加强财政支农力度 ③落实分配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多样化 ④减少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2012高考浙江卷25)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

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8、(2012高考天津卷5)图2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

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19、(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6)2011年1月。

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

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

(2012高考江苏卷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2·

大连质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B.个人消费品C.生活必需品D.物质总产品

22.[2012·

福州质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3.[2012·

合肥质检]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漫画中分配不公现象的是(  )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②取缔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 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④取缔过高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4.[2012·

郑州质检]“每月800元的涨到1080元,700元的涨到950元,600元的涨到820元。

”2011年10月1日起,河南省开始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③是通过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的 ④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

25.[2012·

泉州质检]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是(  )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②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先富帮后富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创业环境

26.2011年7月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在某民营企业工资津贴中,管理人员5人,年薪共390万元;

技术人员10人,年薪共380万元;

一般职员和工人一年的工资津贴总计380万元。

由此可看出(  )

A.该企业对职员和工人实行多劳多得B.该企业员工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该企业分配明显向技术和管理人员倾斜

D.该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7.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国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

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8.[2012·

江南十校质检]要想解决漫画《分配不公》的现象,政府必须(  )

A.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B.取缔非法收入,保护高收入

C.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D.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29.[2012·

广州质检]2011年财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过10万亿的预期使很多人担忧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过快,或将抑制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

要想消除这一忧虑必须

①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 ④落实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分配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0.[2012·

镇江质检]面对用工荒、企业资金不足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某企业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率先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建立了职工以工资换取股份的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表明(  )

A.维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B.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证D.维护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二、非选择题

31、(201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模拟)

材料一:

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8年

2010年

0.21---0.27

0.42

0.43

约0.51

注: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

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广东省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原来的5类标准减少为4类,取消了个别市辖县和县级市标准,这主要是考虑到“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适度地提高个别市辖县和县级市标准水平,采用全市统一标准,符合区域发展变化的实际,也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8分)

(2)请你为解决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2分)

32.材料一 2012年J省生产总值、收入和消费情况

总额

比上年增长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4061.2亿元

12.4%

财政总收入

8404.9亿元

18.2%

城镇

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552元

10.5%

均消费性支出

13153元

9.8%

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36.3%

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

8004元

9.4%

人均消费性支出

5804元

8.9%

39.2%

材料二 经济越发展,人民收入越增加越要讲公平。

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让各种群体尤其是困难群体都能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8)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2)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巩固练习答案

1.B2.C3.B4.C5.C6.B7.D8.B9.C10.B11.C12.A13.B14.C15.B16.A17.C18.C19.B20.B21——30BCCAACBDAD

31.答案:

(1)材料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表明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个人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

(2)建议: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次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分配的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评分说明1:

写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可代替第②中的“两个比重”。

说明2,如写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生产力;

拓宽就业渠道;

协调区域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财政作用。

每点1分,但本小问总分不超过11分)

32.

(1)材料一反映了2012年J省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比上年都有所增长。

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幅,财政收入的增幅高于生产总值的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差距较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于城镇。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公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